一种数据摆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4922发布日期:2018-12-25 19:42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数据摆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数据摆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摆渡装置。

背景技术

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采用移动存储介质(u盘等)进行数据摆渡具有极大的便利性,但同时随意的让各种类移动存储介质接入单位或者保密机构内部网络进行数据交换,会造成秘密信息潜藏在移动存储介质中,待重新连接外部网络时,由木马等转移出去,造成信息不经意之间的泄露,即导致所谓的摆渡攻击。因此,确保信息的绝对单向传递是避免信息泄露的重要措施。

同样可以作为移动存储介质的光盘,特别是一次写入性的光盘,是完成信息单向传递的理想载体。再配上只读光驱及配套设置,可以成为目前数据安全摆渡的廉价且可靠的最优选择。

光盘数据摆渡系统是一种安全性比较高的网间信息交换系统,相对于安全网闸、光闸来说,能够实现几乎完全的物理隔离。其解决方案是,采用独立写盘操作,即外网刻录,内网读盘,由不同的控制器分别控制刻录光驱进行刻盘操作和只读光驱进行读盘操作,实现内网信息和外网信息在不共享的基础上进行单向传递。目前用于光盘摆渡机采用成熟光盘库的机架式结构、模块化设计,主要由机械手、驱动器与光盘匣组成,通过光盘运输实现涉密内网、非涉密外网之间的信息单向传递。

现有的光盘读写装置采用旋转悬臂实现光盘的转移。其中光盘读写装置包括空白光盘片匣,刻录光驱、只读光驱和回收光盘片匣,且组成矩形阵列,机械手在其间移动操作。光盘的移动依赖于机械手的操作:抓盘、放盘、运输光盘,整个装置体积庞大、笨重、造价高。而且,摆渡机需要放在办公场所,而不是像光盘库一样放在无人机房,人员走动和桌椅晃动容易导致悬臂姿态测量误差而导致错误甚至掉盘,影响稳定性。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数据摆渡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摆渡装置,以解决光盘在刻录光驱和只读光驱之间移动时容易发生掉盘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摆渡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光盘出入口;所述壳体内还包括:

刻录光驱和只读光驱;

盘架,其转动安装于转轴上,且所述盘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光盘的容置槽;多个所述容置槽均能与所述光盘出入口、所述刻录光驱的出入口和所述只读光驱的出入口相对;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光盘在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刻录光驱之间、所述容置槽与所述只读光驱之间进行转移,且所述驱动装置能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盘架,且盘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光盘的容置槽,其中容置槽的侧壁能够对其内放置的光盘提供可靠及稳定的支撑,从而避免了现有摆渡装置中用于放置光盘的卧式托盘,现有技术为了增加光盘的容放量,托盘的厚度较薄,通常只有几毫米的高度,略微倾斜或者机械臂放置精度较低时极有可能导致光盘滑出的问题;

通过设置仅有一个自由度的盘架,当不同的容置槽需要根据内网服务器的指令与相应的光盘出入口、刻录光驱的出入口或只读光驱的出入口进行相对连通,则可以通过在与盘架连接的转轴设置角度编码器或者计步器等定位装置实现盘架在转动过程中的自动校对位置,保证了光盘在盘架中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臂实现光盘在不同卧式托盘中的转移,由于机械臂需要完成升降、旋转和抓取等动作,自由度较多,校对困难,从而无法长时间保证机械臂转移光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盘架的截面为圆形,所述刻录光驱和所述只读光驱均设置在所述盘架的径向延长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容置槽中设置有两排立式栏杆,所述光盘立式插设于所述立式栏杆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第一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

拨杆机构,其用于将所述光盘拨出所述盘架、将所述光盘选择性拨入所述刻录光驱或所述只读光驱。

作为优选,所述刻录光驱的出入口和所述只读光驱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辊轮组,所述辊轮组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辊轮,用于夹持所述光盘并转移所述光盘。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所述辊轮组中的一个辊轮转动,所述第四电机驱动所述辊轮组中的另一个所述辊轮转动,且所述两个辊轮的转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五电机,所述第五电机驱动所述辊轮组中的一个辊轮转动,所述辊轮组中的另一个辊轮连接有弹簧架,所述弹簧架设置于所述辊轮的一侧,并驱动其连接的所述辊轮向连接所述第五电机的辊轮靠近。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为长方体,且所述壳体垂直于所述转轴的截面为正方形,所述刻录光驱和所述只读光驱均位于所述正方形的对角线上。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摆渡装置包括脉冲信号开关,外网服务器通过所述脉冲信号开关与内网服务器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数据摆渡装置还包括辅助光盘,所述辅助光盘插入所述刻录光驱用于通知与所述刻录光驱(3)通信连接的外网服务器或内网服务器重新进行刻录任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可转动的盘架,且盘架以所述转轴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光盘的容置槽,其中容置槽的侧壁能够对其内放置的光盘提供可靠及稳定的支撑,从而避免了现有摆渡装置中用于放置光盘的卧式托盘,现有技术为了增加光盘的容放量,托盘的厚度较薄,通常只有几毫米的高度,略微倾斜或者机械臂放置精度较低时极有可能导致光盘滑出的问题;

2)通过设置仅有一个自由度的盘架,当不同的容置槽需要根据内网服务器的指令与相应的光盘出入口、刻录光驱的出入口或只读光驱的出入口进行相对连通,则可以通过在与盘架连接的转轴设置角度编码器或者计步器等定位装置实现盘架在转动过程中的自动校对位置,保证了光盘在盘架中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臂实现光盘在不同卧式托盘中的转移,由于机械臂需要完成升降、旋转和抓取等动作,自由度较多,校对困难,从而无法长时间保证机械臂转移光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壳体为长方体,且垂直于转轴的截面类似于正方形,刻录光驱和只读光驱设置于正方形的同一对角线上或不同的两条对角线上,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小数据摆渡装置占用空间的体积,适合放在办公桌面上,小巧轻便。

4)信号开关采用脉冲信号开关,将脉冲信号开关作为外网服务器和内网服务器通信连接中介,相比于光电信号,其具有非常低的码率,杜绝了内网服务器和外网服务器之间数据泄露的可能。

5)通过设置脉冲信号和辅助光盘,使得数据摆渡装置能够建立容错机制,即当光盘在刻录和读取过程中出现刻录错误、读取错误等异常情况时,数据摆渡装置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恢复,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递,大大降低了人工干预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摆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数据摆渡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壳体;11、光盘出入口;2、外网服务器;3、刻录光驱;4、机械开关;5、盘架;51、容置槽;6、内网服务器;7、只读光驱;8、转轴;9、辊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摆渡装置,其用于数据的单向摆渡,既适合从内网向外网进行数据摆渡,也适合从外网向内网进行数据摆渡,本实施例以外网向内网摆渡数据进行示例性说明。

数据摆渡装置的基本原理为当外网服务器2接到刻录任务,并指示刻录光驱3将待刻录信息刻录至空白光盘或有剩余容量的光盘,待刻录任务完成后,通过转移装置将完成刻录的光盘转移至与内网服务器6连接的只读光驱7中进行数据读取,并将读取数据放在内网服务器6指定下载文件夹中,供内网用户使用。

具体地,该数据摆渡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光盘出入口11,壳体1内还包括外网服务器2、内网服务器6、刻录光驱3、只读光驱7、脉冲信号开关、盘架5、驱动装置和两个独立电源,外网服务器2、刻录光驱3和脉冲信号开关连接同一独立电源,内网服务器6、只读光驱7和驱动装置均与另一独立电源连接。

盘架5用于放置光盘,放置的光盘可以包括空白光盘、有剩余容量光盘、废弃光盘等,其中盘架5转动安装于转轴8上,且盘架5以转轴8为中心呈辐射状设置有多个用于放置光盘的容置槽51,多个容置槽51在转轴8的作用下均能与光盘出入口11、刻录光驱3的出入口和只读光驱7的出入口相对。容置槽51的侧壁能够对其内放置的光盘提供可靠及稳定的支撑,当然容置槽51的侧壁也可以为设置的立式栏杆,栏杆高度可达几厘米,光盘立式插设于立式栏杆之间,同样能够确保光盘稳定放置于容置槽51中,且能减轻盘架5的质量。而现有摆渡装置中用于放置光盘的卧式托盘,为了增加光盘的容放量,托盘的厚度较薄,通常只有几毫米的高度,略微倾斜或者机械臂放置精度较低时极有可能导致光盘滑出。并且,摆渡装置每次在进行光盘转移时需要对相关的装置进行校对,如本实施例中盘架5只有一个自由度,当不同的容置槽51需要根据内网服务器6的指令与相应的光盘出入口11、刻录光驱3的出入口或只读光驱7的出入口进行相对连通,则可以通过在与盘架5连接的转轴8设置角度编码器或者计步器等定位装置实现盘架5在转动过程中的自动校对位置,保证了光盘在盘架5中长时间运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机械臂实现光盘在不同卧式托盘中的转移,由于机械臂需要完成升降、旋转和抓取等动作,自由度较多,校对困难,从而无法长时间保证机械臂转移光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的问题。进一步地,容置槽51的入口宽度可以大于光盘的厚度,这样设计,光盘进入容置槽51时,即使存在些许倾斜或者晃动依然可以进入到容置槽51中,完成光盘的放置,精度要求低。

其中,盘架5的截面为圆形,刻录光驱3和只读光驱7均分布在盘架5的径向延长线上。这样仅需转轴8带动盘架5转动,即可实现相应的容置槽51能与刻录光驱3的出入口或只读光驱7的出入口相对并连通,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确性高。进一步地,壳体1为长方体,且垂直于转轴8的截面类似于正方形,刻录光驱3和只读光驱7设置于正方形的同一对角线上或不同的两条对角线上,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小数据摆渡装置占用空间的体积,适合放在办公桌面上,小巧轻便。于本实施例中,优选刻录光驱3和只读光驱7位于正方形不同的两条对角线上,这样设计使得光盘在转移过程的移动距离较小,从而可以缩减数据摆渡的时间。

驱动装置用于驱动光盘在盘架5、刻录光驱3和只读光驱7之间进行转移,其中驱动装置能驱动转轴8转动,且驱动装置由内网服务器6进行驱动。具体的,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拨杆机构,第一电机用于驱动与盘架5连接的转轴8进行转动;拨杆机构用于将光盘拨出盘架5、将光盘选择性拨入刻录光驱3或只读光驱7。其中拨杆机构设置于转轴8上,用于将光盘拨入刻录光驱3或只读光驱7。于本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拨杆机构的拨动力,以及减小拨杆机构的复杂程度,刻录光驱3和只读光驱7均采用吸入式的光盘驱动器,光盘在离开刻录光驱3或只读光驱7时,依靠重力可自动进入盘架5的容置槽51中。进一步地,刻录光驱3的出入口和只读光驱7的出入口均设置有辊轮组9,辊轮组9包括两个相对且平行设置的辊轮,两个辊轮的间距与光盘的厚度相当,用于夹持光盘并对光盘进行转移。通过设置相对转动的辊轮组9即可带动光盘在刻录光驱3或只读光驱7的进入或吐出,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小拨杆机构的拨动力。于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拨杆机构更改为拨片机构等其他推动装置,只需满足给予光盘一推动力即可。

进一步地,于本实施例中,辊轮组9连接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第三电机驱动辊轮组9中一个辊轮转动,第四电机驱动辊轮组中另一个辊轮转动,且第三电机和第四电机的转动方向相反。两个电机的设置,即使其中一个电机发生故障,另一个电机依然可以保证辊轮组顺利转移光盘。于另一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仅包括一个第五电机,第五电机驱动辊轮组9中的一个辊轮转动,辊轮组9中的另一个辊轮连接有弹簧架,弹簧架设置于辊轮的一侧,并驱动其连接的辊轮向连接第五电机的辊轮靠近。该实施例中的辊轮组仅依靠一个电机将两辊轮划分为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主动辊轮在从动辊轮的带动下可实现滚轮组转移光盘,与两个电机的实施例相比,成本较低,并且通过设置弹簧架可以使主动辊轮和从动辊轮始终夹持光盘,并对光盘进行转移,避免了辊轮组中相对设置的两个辊轮由于间隙过大导致光盘在两者之间打滑无法进行转移,同时避免了两者之间间隙过小,光盘无法穿过辊轮组,导致光盘无法进行转移的现象发生。

信号开关用于将刻录光盘成功与否以及完成与否的信息传递至内网服务器6。于本实施例中,信号开关采用脉冲信号开关,将脉冲信号开关作为外网服务器2和内网服务器6通信连接中介,相比于光电信号,其具有非常低的码率,杜绝了内网服务器6和外网服务器2之间数据泄露的可能。其中脉冲信号开关采用常用的机械开关4或者传感器,于本实施例中,优选机械开关4作为脉冲信号开关,当机械开关4进行外网服务器2和内网服务器6之间的通信时会发生相应的机械动作,即用户可以观察到内网服务器6和外网服务器2之间的通信传递,便于用户控制,杜绝了数据的泄露。

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数据摆渡装置的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s1、与外网服务器2连接刻录光驱3中备有一张空白光盘或者有剩余容量的光盘,外网服务器2采用定期或者人工触发的策略监测指定任务文件夹;

s2、当发现刻录任务时,外网服务器2将任务文件夹中的数据取出,将数据刻录至刻录光驱3中的光盘内;

s3、刻录完成后,脉冲信号开关将发送脉冲信号至内网服务器6;

s4、内网服务器6接收到刻录成功的脉冲信号后,控制驱动装置进行动作,将完成刻录的光盘转移至盘架5的容置槽51中,然后将光盘从冲盘架5的容置槽51中转移至只读光驱7中;

s5、只读光驱7对光盘中的数据进行读取,读取完成后,内网服务器6控制驱动装置将只读光驱7中的光盘转移至盘架5的容置槽51中。

进一步地,步骤s5中还包括对光盘容量进行判断,当光盘已经封盘或者光盘的剩余容量小于预设的阈值,则将光盘标记为废弃光盘,然后将其转移至盘架5的容置槽51中。当管理员登录内网服务器6的管理系统后,可以通过光盘出入口11退出所有废弃光盘,并插入新的空白光盘。

并且,光盘在刻录和读取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于本实施例中,数据摆渡装置还具有容错机制,其中脉冲信号开关可以用于将刻录光盘是否成功的信息传递至内网服务器6;同时,数据摆渡装置还包括辅助光盘,辅助光盘插入刻录光驱3用于通知外网服务器2重新进行刻录任务。辅助光盘主要在内网读取错误时使用。

具体工作方法如下:

步骤s3中,刻录完成包括刻录成功和刻录失败两种情况,包括对刻录成功与否进行判断,若光盘刻录成功,执行步骤s4;若光盘刻录失败,则执行s100;

s100、脉冲信号开关再次发送脉冲信号至内网服务器6,其中内网服务器6控制驱动装置将完成刻录的光盘转移至容置槽51中,并再次将另一容置槽51中的空白光盘或有容量的光盘转移至刻录光驱3中进行刻录,然后执行步骤s3;

步骤s5中,读取完成包括读取成功和读取失败两种情况,包括对读取成功与否进行判断,若读取成功,则执行步骤s200;若读取失败,则执行步骤s300;

s200、内网服务器6将读取的内容存储至内网服务器6指定的文件夹中,供内网服务器6用户使用,且内网服务器6控制驱动装置将盘架5中的空白光盘或有剩余容量的光盘转移至刻录光驱3中;

s300、内网服务器6控制驱动装置将盘架5中的辅助光盘转移至刻录光驱3中,刻录光驱3对辅助光盘并不进行刻录,外网服务器2读取到辅助光盘后,立即将辅助光盘从刻录光驱3吐出,然后内网服务器6将空白光盘或有剩余容量的光盘再次插入到刻录光驱3中进行重新刻录,然后执行步骤s3。

进一步地,步骤s2中还包括在刻录数据时生成供校对使用的文件摘要,如md5信息;相应地,步骤s5中,只读光驱7对光盘中数据进行读取之前,还应该进行文件摘要的比对,若比对成功,则进行光盘的读取;若比对失败,则同样需要执行步骤s300。

通过设置脉冲信号和辅助光盘,使得数据摆渡装置能够建立容错机制,即当光盘在刻录和读取过程中出现刻录错误、读取错误等异常情况时,数据摆渡装置能够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恢复,确保了信息的准确传递,大大降低了人工干预的时间,自动化程度高。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二数据摆渡装置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由内网向外网摆渡数据。其中外网服务器2、只读光驱7、驱动装置共用一独立电源,内网服务器6、刻录光驱3共用另一独立电源,且外网服务器2与只读光驱7和驱动装置通信连接。内网服务器6与刻录光驱3通信连接。数据摆渡装置与实施例一中数据摆渡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