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存储设备及其背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2477发布日期:2018-09-08 00:11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信息存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及其背壳。



背景技术:

数据存储设备用于对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后续调取、整理和分析,满足商业需求或公共安全需求。例如,利用网络摄像头对道路进行监控,并将拍摄到的画面通过云端发送至数据存储设备进行存储,从而能够对道路路况进行分析,并能够记录交通违规、交通事故等情况。

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和电路板,电路板用于接收信号,并将所接收的信号转化为适于存储的数据格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数据存储设备通常还包括外壳,存储器和电路板均设置在外壳内,防止因外物触碰遭受损坏。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热量,外壳的存在使得热量不易散发出外界。当电路板、存储器的温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数据存储设备无法有效运行或遭受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数据存储设备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发至外界,有可能导致数据存储设备无法有效运行或遭受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设备的背壳,包括底壁和围绕所述底壁的侧壁,所述底壁、侧壁围成用于放置存储器和电路板的容纳空间,所述底壁、侧壁中的至少一个壁面上设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和外界的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通风孔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多个第一通风孔和设置于所述侧壁的多个第二通风孔。

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均设置在所述底壁的中央区域;和/或,多个所述第二通风孔沿背壳的周向分布。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孔呈条状结构,且沿所述底壁所在平面延伸,所述第一通风孔沿垂直于延伸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孔壁之间的距离在2mm-5mm之间;和/或,所述第二通风孔呈条状结构,且沿所述背壳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通风孔沿垂直于延伸方向、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孔壁之间的距离在2mm-5mm之间。

可选的,所述背壳还包括防尘网,所述防尘网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内表面,以覆盖所述第一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侧壁包括沿所述背壳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壁,且背向所述底壁倾斜,所述第一部分上设有所述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侧壁包括面对面设置的至少一对子侧壁,面对面设置的所述一对子侧壁上均设有所述通风孔。

可选的,所述背壳还包括脚垫,所述脚垫固定设置于所述底壁的外表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设备,包括存储器和电路板,还包括顶盖和以上所述的背壳,所述顶盖和背壳固定设置围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存储器和电路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的,所述背壳在所述数据存储设备高度方向上的投影落入所述顶盖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投影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数据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器和电路板固定设置在外壳体内,通过在外壳体的背壳上设置连通外壳体内部和外部的通风孔,空气能够通过通风孔在外壳体内部和外部间发生对流。数据存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存储器和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对流快速的传导至外界,不至于使存储器和电路板的温度快速上升,从而保护存储器和电路板不因过热而遭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数据存储设备中背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背壳沿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背壳沿B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背壳在C区域上的放大图;

图5是图3所示背壳在D区域上的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数据存储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一种数据存储设备的背壳100,包括底壁10和侧壁20,侧壁20围绕底壁10设置、并与底壁10围成容纳空间100a,容纳空间100a中适于固定设置存储器和电路板等器件(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中,背壳100上设有通风孔10a、20a,通风孔10a、20a连通容纳空间100a和外界。因此,空气能够通过通风孔10a、20a在容纳空间100a和外界之间产生对流。数据存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存储器和电路板所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对流快速的传导至外界,不至于使存储器和电路板的温度快速上升,保护存储器和电路板不因过热而遭受损坏。

具体的,通风孔10a、20a包括设置在底壁10的第一通风孔10a和设置在侧壁20的第二通风孔20a。其中,第一通风孔10a为多个,均匀的设置在底壁10的中央区域;第二通风孔20a为多个,沿背壳100的周向分布。

如图2、图3所示,背壳100还包括脚垫30,脚垫30设置在底壁10的外表面。数据存储设备使用时,背壳100面向置物台面,脚垫30用于支撑数据存储设备,使底壁10和置物台面之间具有空隙。

由于底壁10上设有第一通风孔10a,且底壁10不会与置物台面相贴合而封堵第一通风孔10a。空气能够通过第一通风孔10a在容纳空间100a和外界之间发生对流,使数据存储设备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发至外界。

本实施例中,底壁10呈矩形形状。相应的,脚垫30为四个,四个脚垫30设置在底壁10的四个顶角位置处,以稳定的支撑数据存储设备。其中,脚垫30的高度可以控制在0.5cm-1.0cm之间。防止脚垫30太高而不能稳定的支撑数据存储设备;同时,防止脚垫30太低使底壁10和置物台面之间的空隙太小,不利于空气的流动。

另外,脚垫30可以采用与背壳100相同的材料,此时脚垫30可以一体成型在底壁10上。脚垫30也可以在底壁10加工成型后固定设置于底壁10,此时,脚垫30可以采用橡胶材料,粘接或卡设固定在底壁10的外表面。

参照图3、图5,多个第一通风孔10a均设置在底壁10的中央区域。一方面,电路板和存储器一般均设置在数据存储设备的中心位置,使第一通风孔10a设置在底壁10的中央区域能够高效的将电路板和存储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界。另一方面,电路板和存储器等器件的重量均落在底壁10上,底壁10的外围不设置第一通风孔10a,以使底壁10具有更高的强度,足以支撑电路板和存储器等器件。

具体的,第一通风孔10a呈条状结构,沿底壁10所在平面延伸。第一通风孔10a具有沿垂直于延伸方向x、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孔壁,相对设置的两个孔壁之间的距离L1满足:2mm≤L1≤5mm。

也就是说,第一通风孔10a呈细长的条状结构。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颗粒物等杂质通过第一通风孔10a进入至容纳空间100a。同时,也使第一通风孔10a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不会阻碍空气对流。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外界杂质通过第一通风孔10a进入至容纳空间100a,影响电路板和存储器的正常工作。还可以在底壁10的内表面上设置防尘网(图中未示出),并使防尘网覆盖第一通风孔10a,防尘网具有更小的通风孔径,能够阻挡灰尘等小颗粒进入容纳空间100a中,但不会影响空气的对流。

继续参照图2、图3,由于底壁10呈矩形形状,侧壁20包括围绕底壁10的四个子侧壁,具体为第一子侧壁21、第二子侧壁22、第三子侧壁23和第四子侧壁24。其中,第一子侧壁21与第三子侧壁23相对设置,第二子侧壁22与第四子侧壁24相对设置。并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子侧壁21与第三子侧壁23上均设有第二通风孔20a,相对设置的第二子侧壁22与第四子侧壁24上也均设有第二通风孔20a。

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子侧壁上均设置第二通风孔20a,空气流经数据存储设备的过程中,空气能够从其中一个子侧壁流入至容纳空间100a,并从相对设置的另一个子侧壁流出至外界。从而进一步加强空气的流动,更有效的带走电路板和存储器所产生的热量,防止存储器和电路板因过热而遭受损坏。

具体的,第四子侧壁24的一部分向内凹陷形成凹槽24a,该部分用于固定设置连接电路板的电源接口、数据传输接口和网络接口(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凹槽24a的电源接口、数据传输接口和网络接口能够被隐藏,从而使数据存储设备具有更好的外观。

参照图2、图4,侧壁20还包括沿背壳100的高度方向y设置的第一部分25和第二部分26。第一部分25靠近底壁10、且固定连接底壁10,第二部分26相对远离底壁10。其中,第一部分25背向底壁10倾斜,第二通风孔20a均设置在第一部分25上。

由于第一部分25背向底壁10倾斜,即第一部分25和底壁10之间的夹角是大于90°的。第一部分25面向放置数据存储设备的置物台面,设置在第一部分25的第二通风孔20a朝向下方。此时,灰尘等颗粒物杂质不会因为重力作用通过第二通风孔20a进入至容纳空间100a。进一步保护存储器和电路板,防止存储器和电路板遭受损坏。

本实施例中,第一部分25呈弧面形状,第二部分26垂直于底壁10。第一部分25能够作为圆角在底壁10和第二部分26之间进行过渡。在其他变形例中,第一部分25也可以呈平面形状,第一部分25能够作为倒角在底壁10和第二部分26之间进行过渡。

另外,还可以在第二部分26上设置第二通风孔20a,以更好的实现对流,防止存储器和电路板的温度快速上升,遭受损坏。

如图4所示,第二通风孔20a呈条状结构,沿背壳100的高度方向y延伸。第二通风孔20a具有沿垂直于高度方向y、且相对设置的两个孔壁,相对设置的两个孔壁之间的距离L2满足:2mm≤L2≤5mm。

也就是说,第二通风孔20a呈细长的条状结构。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颗粒物等杂质通过第二通风孔20a进入至容纳空间100a。同时,也使第二通风孔10a具有较大的截面面积,不会阻碍空气对流。

本实施例中,背壳100可以采用塑料材料或金属材料,均可以一体制造成型。若采用塑料材料,则可以降低背壳100的成本。若采用金属材料,则可以更好的对电路板、存储器进行散热。

参照图6,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数据存储设备200,包括外壳体201和固定设置在外壳体201内的电路板和存储器。其中,外壳体201包括顶盖202和以上所述的背壳100,顶盖202和背壳100所围成的空间即为上述容纳空间100a,电路板和存储器固定设置在容纳空间100a内。

本实施例中,背壳100具有朝向顶盖202的卡槽aa(图1、图2所示),顶盖202具有朝向背壳100的卡勾(图中未示出)。卡槽aa与卡勾相配合以使顶盖202卡合固定于背壳100。

具体的,背壳100在高度方向y上的投影落入顶盖202在高度方向y上的投影内。在使用数据存储设备200时,顶盖202位于背壳100的正上方,灰尘等杂质落在顶盖202上而不至于直接通过第二通风孔20a进入外壳体201内,进一步保护存储器和电路板,防止存储器和电路板遭受损坏。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