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6672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的清洁装置。
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简称3.5″MO光盘),因具有高储存容量,多次录写、易保存及携带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有取代现今普遍使用的3.5″磁盘及CD光盘的趋势。现今市面上一般常用的3.5″MO光盘(1)均为匣套式(如

图1及图2所示),其储存容量可分为128M Byte及230M Byte两种,主要结构包括有上壳(2)、夹片(3)、光盘本体(4)、护盖(5)、扭力螺旋弹簧(6)、防写卡榫(7)、螺丝(8)及下壳(9)等主要元件。其中夹片(3)固定于光盘本体(4),它是为方便光盘驱动器(图中未示)能稳固夹住盘片读存资料而设置的,上壳(2)及下壳(9)分别设有上护盖窗(10)及下护盖窗(11)。该上护盖窗(10)的功能在于光盘驱动器对3.5″MO光盘作写入动作需在光盘本体(4)上方施以″外加磁场″,而下护盖窗(11)的位置则是光盘驱动器激光头进行读写的区域。上壳(2)、下壳(9)前端则设有凹槽(12),且壳内均留有一圆形区域(13)以容纳光盘本体(4),而护盖(5)的功能在于用以盖住上、下护盖窗(10)、(11),可因扭力螺旋弹簧(6)的弹力促使护盖(5)在平时维持关闭的状态,在护盖(5)上并连接有一护盖卡杆(14),该护盖卡杆(14)可沿着上壳(2)及下壳(9)间的轨道(15)而左右滑动,进而带动护盖(5)作开关上、下护盖窗(10)、(11)的动作。护盖卡杆(14)的左端为一T形(16),在将MO光盘放入光盘驱动器时,光盘驱动器就是由于推动这一T形(16)端而将护盖(5)开启,而当护盖(5)完全开启时,其T形(16)端将越过上、下壳(2)、(9)的凹槽(12)而使凹槽(12)呈开启状态,此时若以一卡榫卡在凹槽(12)中,则其护盖卡杆(14)的T形(16)端将会被固定住而使护盖(5)维持开启状态,防写卡榫(7)的作用则是避免重要的资料被不小心录写而消去;整个组件装配后,再以螺丝(8)将上、下壳(2)、(9)予以锁合,而成为一耐碰撞易搬运,且易保存的3.5″MO光盘(1)。
但是上述3.5″MO光盘(1),由于其使用寿命比一般磁盘长久,在长期使用及搬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灰尘等杂物进入光盘(1)中,有时亦会因不小心开启护盖(5)而误碰光盘本体(4),造成光盘表面的污染,尤其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光盘表面极易发霉,不仅增加了资料读写错误发生的机率,而且光盘表面也易因高速旋转摩擦而产生刮痕,因此,光盘本体(4)的清洁及保养工作格外重要。然而,因3.5″MO光盘的构造,其护盖(5)因扭力螺旋弹簧(6)的作用而会在开启后自动弹回关闭的状态,且即使在护盖(5)被开启并露出一部分光盘本体(4)表面后,其光盘本体(4)也因本身的重量而卡在下壳(9)上,无法作任意旋转,因而使3.5″MO光盘的清洁工作难以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简称3.5″MO光盘)清洁装置,使3.5″MO光盘的每一个部分均可方便地经由护盖窗予以擦拭、保养,以清洁3.5″MO光盘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一种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清洁装置中,具有一下盒套及上盖,下盒套的形状和大小与一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在下盒套的前端设有一卡榫,当在反面放入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并将其护盖完全开启后,卡榫的位置和大小和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的凹槽的位置和大小相同;上盖可相对于下盒套回转任意开合;在上盖上有一个转盘机构可以随意旋转,在该转盘机构上有一磁铁。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在3.5″MO光盘放入下盒套并将护盖完全开启后,因卡榫刚好卡入光盘的凹槽,使其护盖卡杆无法回弹,而能固定护盖的开启状态。而转盘机构的磁铁此时即可吸住光盘本体的夹片,并能借助旋转转盘来控制光盘本体的旋转,使光盘的每一部分均可经护盖窗来擦拭、保养,使3.5″MO光盘得以清洁、除霉,从而扬场了光盘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的3.5″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立体视图图2为现有的3.5″MO光盘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3.5″MO光盘清洁装置立体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俯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前视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上盖开启)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视图(上盖闭合)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视剖面图图中1、3.5″MO光盘2、上壳3、夹片4、光盘本体5、护盖6、扭力螺旋弹簧7、防写卡榫8、螺丝9、下壳10、上护盖窗11、下护盖窗12、凹槽13、圆形区域14、护盖卡杆15、轨道16、T形17、3.5″MO光盘清洁装置18、上盖19、下盒套20、卡榫21、圆形转盘22、磁铁23、固定轴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3.5″MO光盘清洁装置(17)主要由一上盖(18)及一下盒套(19)所组成。下盒套(19)形状大致沿用现有的3.5″MO光盘盒的下盒套结构,其大小和形状与一3.5″MO光盘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刚好可容纳一3.5″MO光盘(1)置入,在下盒套(19)前端设有一卡榫(20),其位置和大小应在将3.5″MO光盘(1)反面置入并将其护盖完全开启时,就是其3.5″MO光盘(1)的凹槽(12)的位置和大小。上盖(18)设置有一圆形转盘(21)及一环状磁铁(22)(如图4、图5所示),由一固定轴(23)依次穿过磁铁(22),上盖(18)而插入圆形转盘(21)中,予以胶合,如此便可借助于转动圆形转盘(21)而带动磁铁(22)旋转。上盖(18)可相对于下盒套(19)回转,自由掀开及合拢。
请参照图6及图7,因光盘本体(4)的读写面均在背面,所以在将欲加以清洁的3.5″MO光盘(1)置入本实用新型3.5″MO光盘清洁装置(17)时,须将3.5″MO光盘(1)的背面朝上,护盖(5)向外的方式置入下盒套(19)中,同时并将护盖(5)完全开启以露出凹槽(12),于是下盒套(19)的卡榫(20)便恰可卡入凹槽(12)中顶住护盖卡杆(14)的T形(16)端,使下护盖窗(11)保持开启状态,露出部分的光盘本体(4)。再将上盖(18)往下盖合,其磁铁(22)恰可吸住光盘本体(4)的夹片(3)(如图8所示)而可将光盘本体(4)微微吸离上壳(2),因此,便可经由圆形转盘(21)来带动并旋转光盘本体(4),使光盘本体(4)的每一部分均可很方便地透过开启的下护盖窗(11)来进行除霉、清洁的工作,以避免日后资料读写错误的发生,并可延长3.5″MO光盘的使用寿命。
此外,目前市面上常见的MD微型光盘,也多是采用3.5″匣套式,其无论在外形、大小及结构上,均与3.5″MO光盘非常类似,只是3.5″MO光盘在护盖的设计上多了一个护盖卡榫的设计,使其护盖在完全开启后可借助于护盖卡榫的固定而保持开启状态,否则3.5″MO光盘的护盖会自动闭合。因此,本实用新型3.5″MO光盘清洁装置,只要将下盒套上的卡榫除去,便可应用于3.5″MD微型光盘的清洁及保养工作,其操作方式和效果均与3.5″MO光盘清洁装置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清洁装置具有一下盒套(19)及上盖(18),下盒套(19)的形状和大小与一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的形状和大小相同;在下盒套(19)的前端设有一卡榫(20),当在反面放入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并将其护盖完全开启后,卡榫(20)的位置和大小和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1)的凹槽(12)的位置和大小相同;上盖(18)可相对于下盒套(19)回转任意开合;在上盖(18)上有一个转盘机构可以随意旋转,在该转盘机构上有一磁铁(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应用于3.5英寸微型光盘时,下盒套(19)为无卡榫设计。
专利摘要一种3.5英寸可录式磁光型光盘(3.5″MO光盘)清洁装置,主要通过清洁装置上的卡榫,使之卡入光盘前端凹槽中,以固定光盘护盖的开启状态。并在该清洁装置上有一圆盘机构,该圆盘机构上设置有一磁铁,可吸住光盘本体的夹片,因此便可由旋转圆盘来带动光盘本体旋转,使其每一部分均可透过护盖窗予以清洁、除霉,以保养3.5″MO光盘,避免资料读写错误的发生,并可延长光盘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G11B23/50GK2331060SQ9720121
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5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5日
发明者董进清, 程建南 申请人:董进清, 程建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