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象处理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6747153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图象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象处理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能高速处理图形数据的图象处理装置及方法。
图9示出作为已知图象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游戏装置的结构例子。程序数据,图形数据,声音数据等写在CD-ROM1上。盘再现设备2的拾取装置3用激光束照射CD-ROM1,并再现CD-ROM1中所写数据,将该数据输出至放大电路4。放大电路4放大从拾取装置3输出的再现信号,并将它输出至信号处理电路5。信号处理电路5对放大电路4提供的再现信号进行解调,解码,纠错及类似操作,然后通过主机接口6将信号从主机总线9输出至CPU10。
而且,盘再现设备2的微机7监视信号处理电路5的输出,并控制其操作。另外,微机7控制伺服电路8,使伺服电路8执行跟踪伺服、聚焦伺服、以及主轴伺服。
主存储器11存储盘再现设备2通过主机总线9所提供的数据。图形处理器12接收写在主存储器11的数据中的图形数据,将其提供到图形存储器13并存储之,并处理该图形数据且输出至未示出的CRT或类似物作为视频输出。声音处理器14接收写在主存储器11的数据中的声音数据,将其送至声音存储器15并存储之,同时处理该声音数据并输出至未示出的扬声器或类似物作为音频输出。
用户操作未示出的操作单元,使对应该操作的信号被输入至CPU10。于是CPU10控制盘再现设备2读取CD-ROM1中所存储的数据,并将该数据存储在主存储器11中。主存储器11存储的数据中,程序数据供给CPU10,通过图形处理器12将图形数据存储在图形存储器13中,并通过声音处理器14将声音数据存储在声音存储器15中。
CPU10根据输入程序数据控制每一单元。图形处理器12处理图形存储器13中所存储的图形数据,产生并输出视频数据。声音处理器14处理声音存储器15中存储的声音数据,产生并输出音频数据。
现在,对这种计算机游戏,随状态的要求,需要将拾取装置3移动至CD-ROM1上的期望位置。但是,存在的问题是,移动拾取装置3至期望位置所需的时间(查找时间)相当长,导致随机存取差。而且,另一问题是,与硬盘或类似物相比,CD-ROM1的传送速度低,使得CPU10完成读取数据的时间(存取时间)较长。因此,很难提供高速变化的移动图象。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高速变化的移动图象数据。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用于再现和处理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图象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再现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第一再现单元;独立于第一再现单元,用于再现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第二再现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或第二再现单元再现的数据的图形数据的图形处理单元;以及用于控制第一再现单元和第二再现单元的再现操作的控制单元。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用于再现与处理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图象处理方法包括利用第一再现单元再现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独立于第一再现单元,利用第二再现单元再现记录在盘上的数据;以及处理由第一或第二再现单元再现的数据的图形数据。


图1是方框图,它示出应用本发明图象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游戏装置的结构例;图2A和2B示出了图1所示拾取装置3A和拾取装置3B的定位;图3A至3D示出了图1所示拾取装置3A和拾取装置3B的再现位置;图4是说明图3A中拾取装置3A和3B某一动作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图3A中拾取装置3A和3B的其它动作的流程图;图6是说明图3B中拾取装置3A和3B某一动作的流程图;图7是说明图3B中拾取装置3A和3B的其它动作的流程图;图8是说明图3C中拾取装置3A和3B某一动作的流程图;图9是说明已知计算机游戏装置结构例子的方框图。
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图象处理装置的计算机游戏装置的结构例的方框图,与图9一致的部件使用相同的标记。实施例中,图9所示的两个盘再现设备2用作为盘再现设备2A和盘再现设备2B。盘再现设备2A具有拾取装置3A,放大电路4A,信号处理电路5A,主机接口6A,微机7A,以及伺服电路8A,它们对应于图9所示盘再现设备2的拾取装置3,放大电路4,信号处理电路5,主机接口6,微机7和伺服电路8。同样,盘再现设备2B具有拾取装置3B,放大电路4B,信号处理电路5B,主机接口6B,微机7B,以及伺服电路8B,它们对应于图9所示盘再现设备2的拾取装置3,放大电路4,信号处理电路5,主机接口6,微机7和伺服电路8。
如图2所示,拾取装置3A和3B越过CD-ROM1的旋转中心相互定位成180℃。这样避免拾取装置3A和拾取装置3B的操作相互干扰。
计算机游戏装置的其它构造与图9相同。
下面说明操作。用户操作未示出的操作单元指令启动游戏,使CPU10通过主机总线9指令盘再现设备2A,开始再现CD-ROM1。盘再现设备2A的微机7A通过主机接口6A接收该指令,并控制伺服电路8A进行主轴伺服,聚焦伺服,以及跟踪伺服。结果,CD-ROM1以某一速度旋转,拾取装置3A移动至某一位置,且再现CD-ROM1上某一位置所记录的数据。
从拾取装置3A输出的再现信号供给放大电路4A并放大,至信号处理电路5A的输入经解调然后再解码,并经纠错处理。从信号处理电路5A输出的数据通过主机总线9从主机接口6A送至主存储器11,并存储。
CPU10读取存储在主存储器11中的数据的程序数据,并根据程序控制每一单元。主存储器11所存储的数据中,图形数据通过主机总线9从图形处理器12传送至图形存储器,并存储。图形处理器12处理图形存储器13所存储的图形数据,产生视频信号,并输出至未示出的CRT或类似物。
主存储器11所存储的数据中,声音数据通过声音处理器14传送至声音存储器15,并存储。声音处理器14处理声音存储器15所存储的声音数据,产生音频信号,并输出至未示出的扬声器或类似物。
CPU10根据状态需要而控制盘再现设备2B,并设有拾取装置3B,以类似方式读取CD-ROM1上某一位置记录的某一数据。
在盘再现设备2A正进行再现操作时,盘再现设备2B的伺服电路8B不断执行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但不执行主轴伺服。就是说,即使盘再现设备2A和盘再现设备2B两者都进行再现操作时,也是由盘再现设备2A的伺服电路8A控制主轴伺服。在盘再现设备2A不进行再现操作时,盘再现设备2B的伺服电路8B除了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外,还控制执行主轴伺服。
图3示出拾取装置3A和拾取装置3B操作的例子。在图3A所示的例子中,在拾取装置3A再现轨迹T1时,拾取装置3B再现轨迹T2。
现在,以特定例子说明操作。说明某一情形的过程,这种情形中,第一字符(下称“字符1”)已slain且将被下一分量(下称“字符2”)取代,其中的图象连续再现而程序切换至字符2的。首先,步骤S1中,CPU10分别将轨迹T1上图象数据的标头数据的位置P1指定给微机7A,将轨迹T2上图象数据的标头数据的位置P2指定给微机7B,并指令读取之。
在步骤S2,根据来自CPU10的指令,微机7A控制伺服电路8A,并将拾取装置3A移动至位置P1以便再现CD-ROM1中所记录的该扇区图象数据。所再现的图象数据通过放大电路4A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A。以同样的方式,根据来自CPU10的指令,微机7B控制伺服电路8B,并将拾取装置3B移至位置P2以便再现CD-ROM1中所记录的该扇区图象数据。所再现的图象数据通过放大电路4B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B。
在步骤S3,信号处理电路5A完成读取某一扇区的图象数据后,微机7A通知CPU10。同样,信号处理电路5B完成读取某一扇区的图象数据后,微机7B通知CPU10。
在步骤S4,CPU10判断通知已完成读取(产生完成读取的中断)的是否为微机7A。在CPU10判断是来自微机7A的中断时,流程进至步骤S5。在步骤S5,CPU10将该扇区的图象数据从信号处理电路5A传送至主存储器11。
在步骤S6,通过图形处理器12,CPU10将传送至主存储器11的图象数据送至图形存储器13。由图形处理器12读取所传送的图象数据,并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CRT或类似物。
步骤S6中的处理完成后,流程进至步骤S7,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A读取下一扇区。在判断为指令读取时,即,在判断为所需图象数据尚未读入图形存储器13时,CPU10指令下次读取的扇区。然后,流程回到步骤S2,在此微机7A将CPU10指令的扇区内的图象数据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A。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指令读取时,即,在判断为所需图象数据已读入图形存储器13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4中CPU10判断为没有来自微机7A的中断时,即,判断为中断来自微机7B时,流程进入步骤S8。在步骤S8,CPU10使该扇区的程序数据从信号处理电路5B送至主存储器11。所传送的程序数据随CPU10的需要而读取,并处理。
结束步骤S8中的处理后,流程进入步骤S7,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B再次读取。在判断为需要读取时,即,在判断为操作字符2所需的程序数据未传送至主存储器11时,指令读取下一扇区。随后,流程回到步骤S2,在此,微机7B将所指令扇区内的程序数据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B。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指令读取时,即,在判断为已读取操作字符2所需的程序数据时,结束读取操作。
如上所述,盘再现设备2A再现来自CD-ROM1、再现移动图象所需的数据,而盘再现设备2B再现来自CD-ROM1、交换字符所需的数据,于是在连续再现移动图象的同时可替换程序。
而且,与读取CD-ROM1的读取周期相比,主机总线9的总线周期相当短,即使在连续再现CD-ROM1的同时也能周期性地通过主机总线进行传送操作。因此,即使在图3A所示的两拾取装置同时再现时,根据精密观察,来自盘再现设备2A的再现数据和来自盘再现设备2B的再现数据以时分方式交替地在主机总线9上传送。
图5是说明另一详细例子的流程图。这里将说明这种处理及例子,其中,在改变需要交换程序的布景处交换所需程序的同时,连续再现,如声音。
在步骤S11,CPU10分别将轨迹T1上图象数据的标头数据的位置P1指定给微机7A,将轨迹T2上图象数据的标头数据的位置P2指定给微机7B,并指令读取之。
在步骤S12,根据来自CPU10的指令,微机7A控制伺服电路8A,并将拾取装置3A移动至位置P1以便再现CD-ROM1中所记录的该扇区音频数据。所再现的音频数据通过放大电路4A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A。以同样的方式,根据来自CPU10的指令,微机7B控制伺服电路8B,并将拾取装置3B移至位置P2以便再现CD-ROM1中所记录的该扇区音频数据。所再现的音频数据通过放大电路4B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B。
在步骤S13,信号处理电路5A完成读取某一扇区的音频数据后,微机7A通知CPU10。同样,信号处理电路5B完成读取某一扇区的音频数据后,微机7B通知CPU10。
在步骤S14,CPU10判断通知已完成读取的是否为微机7A。在CPU10判断是来自微机7A的中断时,流程进至步骤S15。在步骤S15,CPU10将该扇区的音频数据从信号处理电路5A传送至主存储器11。
在步骤S16,通过声音处理器14,CPU10将传送至主存储器11的音频数据送至声音存储器15。由声音处理器14读取所传送的声音数据,并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扬声器或类似物。
步骤S16中的处理完成后,流程进至步骤S17,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A读取下一扇区。在判断为指令读取时,即,在判断为所需音频数据尚未读入声音存储器15时,CPU10指令下次读取的扇区。然后,流程回到步骤S12,在此微机7A将CPU10指令的扇区内的音频数据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A。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指令读取时,即,在判断为所需音频数据已读入声音存储器15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4中CPU10判断为没有来自微机7A的中断时,即,判断为中断来自微机7B时,流程进入步骤S18。在步骤S18,CPU10使该扇区的程序数据从信号处理电路5B送至主存储器11。所传送的程序数据随CPU10的需要而读取,并处理。
结束步骤S18中的处理后,流程进入步骤S7,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B再次读取。在判断为需要读取时,即,在判断为新布景所需程序数据未传送至主存储器11时,指令读取下一扇区。随后,流程回到步骤S12,在此,微机7B将所指令扇区内的程序数据读入信号处理电路5B。另一方面,在判断为不指令读取时,即,在判断为已读取新布景所需的程序数据时,结束读取操作。
如上所述,盘再现设备2A再现来自CD-ROM1、再现声音所需的数据,而盘再现设备2B再现来自CD-ROM1、变化布景所需的数据,于是能够不中断声音而替换程序。
虽然图4示出利用盘再现设备2A和2B再现图象数据和程序数据,且还示出再现音频数据和程序数据,但可用两盘再现设备2A和2B再现音频数据。例如,可使用如此设置,用盘再现设备2A再现用于游戏背景音乐的声音数据,而用盘再现设备2B再现用于游戏声音效果的音频数据,由声音处理器14合成两套音频数据并输出至未示出的扬声器。
同样,可用两盘再现设备2A和2B再现图象数据,如,设置如下,用盘再现设备2A再现字符1的图象数据,而用盘再现设备2B再现字符2的图象数据,于是,即使字符1和字符2的图象数据记录在CD-ROM1上距离较远的位置时,也可同时再现之。
图3B表示拾取装置3A和拾取装置3B的另一操作例。例如,图象数据和音频数据记录在CD-ROM1上距离较远的位置,参照图6所示流程图说明连续再现过程。
在步骤S21,CPU10分别将轨迹T3上的图象数据的标头数据数据位置P3指定给微机7A,将轨迹T4上的音频数据的标头数据数据位置P4指定给微机7B。
在步骤S22,微机7A根据来自CPU10的指令控制伺服电路8A,并将拾取装置3A设于位置P3,而微机7B控制伺服电路8B并将拾取装置3B设于位置P4。
在步骤S23,信号处理电路5A完成读取某一扇区内的图象数据后,微机7A通知CPU10。在步骤S24,CPU10将来自信号处理电路5A的该扇区图象数据传送至主存储器11。CPU10还通过图形处理器12将图象数据送至图形存储器13。由图形处理器12读取所传送的图象数据,并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CRT或类似物。
步骤S24中的处理完成后,流程进至步骤S25,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A读取下一扇区。在CPU10尚未读取轨迹T3的位置P5(所需图象数据的最后一扇区)时,CPU10指令下次读取该扇区。然后,在已指令读取时,流程回到步骤S23,在此微机7A读取所指令扇区的图象数据。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读取轨迹T3的位置P5时,流程进入步骤S26。
在步骤S26,在信号处理电路5B完成读取轨迹T4的位置P4的音频数据后,微机7B通知CPU10。从轨迹T4的位置P4读取时,拾取装置3B已事先设于轨迹T4的位置P4,所以,可立刻执行位于分开位置的图象数据与音频数据间的切换。
在步骤S27,CPU10将来自信号处理电路5B的该扇区音频数据传送至主存储器11。然后CPU10通过声音处理器14再将音频数据送至声音存储器15。随后在步骤S28,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B读取下一扇区。在判断为尚未完成读取所需音频数据时,CPU10指令再次读取,且步骤从步骤S26开始重复。在判断为已完成所需音频数据的读取时,结束处理。
这样,通过盘再现设备2A再现图象数据,盘再现设备2B再现位于远离图象数据位置的音频数据,一旦盘再现设备2A结束图象数据的再现,就可立刻开始由盘再现设备2B再现音频数据。
图7是说明图3B中另一特例的流程图。以例子说明图7所示处理,其中,瞬时切换以便再现第一图象数据和第二图象数据,两图象数据记录在CD-ROM1上或位于CD-ROM1的分离与移开部分。
在步骤S31,微机7A根据来自CPU10的指令控制伺服电路8A,并将拾取装置3A设于位置P3,而微机7B控制伺服电路8B并将拾取装置3B设于位置P4。在步骤S32,微机7A与7B分别控制伺服电路8A与8B,并分别将拾取装置3A与3B移至轨迹T3的位置P3与轨迹T4的位置P4。
在步骤S33,信号处理电路5A完成读取某一扇区内的第一图象数据后,微机7A通知CPU10。在步骤S34,CPU10将来自信号处理电路5A的该扇区图象数据传送至主存储器11。然后CPU10还通过图形处理器12将图象数据送至图形存储器13。由图形处理器12读取所传送的第一图象数据,并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CRT或类似物。
步骤S34中的处理完成后,流程进至步骤S35,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A读取下一扇区。在CPU10尚未读取轨迹T3的位置P5时,CPU10指令下次读取该扇区。然后,在已指令读取时,流程回到步骤S33,在此微机7A读取所指令扇区的图象数据。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读取轨迹T3的位置P5时,流程进入步骤S36。
在步骤S36,在信号处理电路5B完成读取该扇区的第二图象数据后,微机7B通知CPU10。在开始读取第二图象数据时,拾取装置3B已事先设于轨迹T4的位置P4,所以,可立刻执行第一图象数据与第二图象数据间的切换。
在步骤S37,CPU10将读自信号处理电路5B的第二图象数据传送至主存储器11,并通过图形处理器12再送至图形存储器14。根据需要由图形处理器读取所传送的数据,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CRT。
在步骤S38,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B读取下一扇区。在判断为尚未完成读取所需的第二图象数据时,CPU10指令再次读取,且步骤从步骤S46开始重复。另一方面,在判断为已完成所需第二图象数据的读取时,不必指令再次读取,结束处理。
下面说明关于图3C所示操作,如重复再现用作游戏背景音乐的短声音数据的例子。
在步骤S41,CPU10指定同一音频数据的标头数据数据位置P6给微机7A和7B。在步骤S42,微机7A和7B分别控制伺服电路5A和5B,并将拾取装置3A和3B移至音频数据的标头数据数据位置P6。
在步骤S43,微机7A控制伺服电路8A,将该扇区读入图象处理器5A。在完成读取后微机7A通知CPU10。
在步骤S44,CPU10传送信号处理电路5A读取的音频图象数据,送至主存储器11并通过声音处理器14送至声音存储器15。由声音处理器14读取所传送的音频数据,并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扬声器或类似物。
在步骤S45,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A读取下一扇区。在音频数据尚未读至最后扇区的位置P7时,CPU10指令下次读取该扇区,且步骤从S43开始重复。另一方面,在音频数据已读至最后扇区的位置P7时,流程进入步骤S46。此时,CPU10再次将步骤S41中指定的标头数据扇区位置P6指定给微机7A。微机7A控制伺服电路8A,并将拾取装置3A设于所指令的标头数据扇区的位置P6。
在步骤S46,微机7B控制伺服电路8B,从CD-ROM1读取该扇区给图象处理电路5B。此时,在步骤S42,拾取装置3B已事先设于标头数据扇区的位置P6,所以从盘再现设备2A读取的音频数据切换至盘再现设备2B时,背景音乐并不跳跃。
信号处理电路5B完成读取该扇区后,微机7B通知CPU10。然后,在步骤S47,CPU10传送信号处理电路5B读取的音频图象数据,送至主存储器11并通过声音处理器14送至声音存储器15。由声音处理器14读取所传送的音频数据,并随某一处理,输出至未示出的拾取装置或类似物。
在步骤S48,CPU10判断是否指令微机7A读取下一扇区。在音频数据尚未读至最后扇区的位置P7时,CPU10指令下次读取该扇区,且步骤从S46开始重复。另一方面,在音频数据已读至最后扇区的位置P7时,流程回到步骤S43。此时,CPU10再次将步骤S41中指定的标头数据扇区位置P6指定给微机7B。微机7B控制伺服电路8B,并将拾取装置3B设于所指令的标头数据扇区的位置P6。同样,拾取装置3A已经设于所指令的标头数据扇区的位置P6,并处于可立即读取的状态。
所以,由于盘再现设备2A和盘再现设备2B交替地再现同一音频数据,从而背景音乐无跳跃。
在图3D所示的例子中,拾取装置3A从位置P8再现轨迹T6中记录的数据,而拾取装置3B从位置P9再现。于是,与只使用一个拾取装置读取相比,用一半时间就可完全读取轨迹T6上从位置P8至位置P10所记录的数据。
例如,在开始游戏时,许多情况下须读取大量文件,这种设置此时很有效。
虽然结合使用CD-ROM描述了以上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用各种盘设备实现本发明。而且,第一再现单元和第二再现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可是具有向上兼容性的盘再现单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设置图象处理装置与图象处理方法,使第一再现单元与第二再现单元相互独立地再现数据,从而可处理高速变化的移动图象数据,并迅速完成背景变化。
以上参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并不意味着本发明局限于此,而是毫无疑义,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作出各种变化与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再现和处理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图象处理装置,所述图象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再现单元,用于再现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第二再现单元,用于独立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而再现记录在所述盘上的数据;图形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第一或第二再现单元所再现的数据的图形数据;以及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再现单元和所述第二再现单元的再现操作。
2.如权利要求1的图象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音频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第一或第二再现单元所再现的数据的音频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任一个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一拾取装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二拾取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的同时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
4.如权利要求3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的所述数据包括图象数据,而由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的所述数据包括程序数据。
5.如权利要求4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包括用于交换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的程序。
6.如权利要求3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而由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
7.如权利要求3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
8.如权利要求3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图象数据。
9.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一拾取装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二拾取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后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
10.如权利要求9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图象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一拾取装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二拾取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后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且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次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
12.如权利要求11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一拾取装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具有从所述盘再现数据的第二拾取装置;并且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的第一部分的同时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的第二部分。
14.如权利要求13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装置时进行所述再现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进行视频游戏。
16.一种用于再现和处理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的图象处理方法,所述图象处理方法为用第一再现单元再现记录在盘上的数据;独立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用第二再现单元再现记录在所述盘上的数据;以及处理由所述第一或第二再现单元所再现的数据的图形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6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处理由所述第一或第二再现单元所再现的数据的音频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中任一个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的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而所述第二再现单元的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的同时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
19.如权利要求18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的所述数据包括图象数据,而由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的所述数据包括程序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9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数据包括用于交换第一目标与第二目标的程序。
21.如权利要求18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而由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8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
23.如权利要求18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图象数据。
24.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的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的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后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
25.如权利要求24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图象数据。
26.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的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的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后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且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次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二轨迹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
27.如权利要求26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和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两者所再现的数据是音频数据。
28.如权利要求16或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再现单元的所述第一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一位置,且所述第二再现单元的所述第二拾取装置位于所述盘上的第二位置,从而在所述第一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的第一部分的同时所述第二拾取装置再现所述盘上的第一轨迹的第二部分。
29.如权利要求28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所述装置时进行所述再现操作。
30.如权利要求16至29中的任一个的图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视频游戏。
全文摘要
提供两个存取盘的盘再现设备,即盘再现设备2A和盘再现设备2B。盘再现设备2A和盘再现设备2B独立地从盘再现数据。这样,可处理高速变化的图象数据。
文档编号G11B19/00GK1227370SQ9811488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16日
发明者古桥真 申请人:索尼计算机娱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