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9016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驱动设备,其用于通过旋转一光盘并沿该光盘的一信息记录面移动一光学拾取装置来记录(书写)并/或再现(读取)一信息信号。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所述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
用于向和/或从一光盘记录并/或再现信息的光盘驱动设备是公知的。所谓光盘可以是例如,CD(激光盘)、CD-ROM(只读存贮器)等等,或者光磁盘(OD)等。在通常的光盘驱动设备中,一光盘水平地装载在一转盘上,该转盘固定于一芯轴马达的旋转轴上,并被转动。同时,一激光束借助于一光学拾取装置的一光学头垂直地照射在光盘的一信息记录面上。通过光学头从光盘的中心沿径向向其外部移动,信息信号被写在信息记录面上,以前记录在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信号被读出。
在这样的盘驱动设备中,必须使上面记录了信息信号的光盘的信息记录面在一预定的倾斜范围内与为读取信息而设置的光学拾取装置的光学头接近。这时因为光学头的倾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信息信号的再现精度。在这种情况下,希望光学头的物镜的光轴垂直于信息记录面。这样做就能高密度和高精度地在光盘上记录和/或从光盘上再现。然而,光盘的倾斜、芯轴马达的对正以及物镜等的对正会发生变化。因此,很难精确地将物镜的光轴设置得垂直于信息记录面。
为此,在以光盘,例如CD、CD-ROM等作为信息记录介质的盘驱动设备中,光盘与物镜之间的相对倾斜角的标准公差统一规定在1.2°或更小的范围内(光盘的标准倾斜角的范围在0.6°或更小的范围内,各芯轴马达和光盘上的物镜的标准倾斜角在0.6°或更小的范围内)。以光盘固定于一预定位置的一种状态为参照,将光盘拾取装置倾斜,从而将物镜的光轴调节到一预定倾斜的范围内。
一种具有这样的一个盘倾斜机构的盘驱动设备例如如

图14所示。盘驱动装置1包括一芯轴底盘2和一拾取底盘3,芯轴底盘2由一板状框架件构成,在其内侧形成一几乎是方形的孔,拾取底盘由一板状框架件构成,该板状框架件上形成一孔。拾取底盘3略微小于芯轴底盘2。拾取底盘3设有一对轴部分3a,它们从左右方向的两侧伸出,而芯轴底盘2设有一对用于旋转地支撑轴部分3a的轴承部分2a。通过所述一对轴承部分2a与轴部分3a的结合,拾取底盘3在相对于芯轴底盘2的前后方向上可旋转地支撑。
在芯轴底盘的一侧的前到后方向上设有一倾斜驱动机构4。通过致动该倾斜驱动机构4,拾取底盘3在芯轴底盘2的前后方向上旋转。在芯轴底盘2的另一侧上的前后方向上固定一芯轴马达5,使其旋转轴朝上。一转盘6与芯轴马达5的旋转轴一体固定,光盘将放置在其上。
一引导轴3b和一引导部分(未示出)固定在拾取底盘3上,二者彼此平行并隔开一预定的距离,以便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光学拾取装置7的一滑动件8可滑动地支撑在引导轴3b和引导部分上,一齿条(未示出)固定在滑动件8上。一定位在头进给机构9的一端上的齿轮与该齿条啮合。通过驱动头进给机构9来向滑动件8传递一旋转力,使光学拾取装置7向转盘6移动并从转盘6离开。
此外,在滑动件8上安装一倾斜传感器10,其检测装在转盘6上的光盘的信息记录面的倾斜角。倾斜传感器10向信息记录面发出一束光,并根据收到的由信息记录面反射的光来检测光盘的歪斜。可以基于倾斜传感器10的检测结果来改变拾取底盘3的倾斜。调整拾取底盘3的倾斜,从而调节光拾取装置7的光学头7a的光轴相对于信息记录面的倾斜。
然而,在这种通常的盘驱动设备中,一对引导轴3b和引导部分可移动地支撑着光学拾取装置7。连接于光学拾取装置7的滑动件9的齿条在头进给机构9的端部与齿轮啮合,而头进给机构9设在拾取底盘3上。头进给机构9的驱动力传递给齿条,从而将光学拾取装置7向转盘6移动,或离开转盘6。因此,需要使用一种具有多个齿轮的减速机构,这使得所用部件的数量增加,结构不经济。然而,整个装置的尺寸增大了。
因此,为了消除上述缺点,已经有人提供了一种利用一步进马达与一进给轴结合的进给机构。在这种进给机构中,步进马达连接于进给轴,因此,使得进给轴的轴向与步进马达的旋转轴的轴向一致。步进马达通过一马达保持器固定于一拾取底盘上,进给轴的端部通过一单独的支撑件可旋转地支撑在拾取底盘上。因此,通过这种进给机构就不再需要通常的减速机构了。此外,步进马达还可以制作得紧凑。因此,这种进给机构能够有效地消除上述缺点。
然而,由于步进马达产生的扭矩小,所以必需精确地将马达与轴承件对正。为此,将步进马达与进给轴对正是一项复杂而又耗时的工作。进而,由于轴承件是一单独的部件,这导致部件数量的不经济的增多。此外,如果步进马达与进给轴的对正不良,则步进马达的负荷将增加,从而引起故障。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盘驱动设备和一适用于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该盘驱动设备具有一进给轴用的轴承部分,该轴承部分与一基础底盘成一体构成,用于将进给轴旋转地支撑在轴承部分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头进给机构包括一基础底盘、一光学拾取装置和一拾取头进给机构。基础底盘可旋转地支撑一转盘,一用于记录和/或再现信息的光盘装载在该转盘上。光学拾取装置使一光学头朝向装载在转盘上的光盘,以便写和/或读被装载的信息。拾取进给机构具有一用于向转盘移动光学拾取装置并使光学拾取装置离开转盘的进给轴,该进给轴支撑在一整体地设置在基础底盘上的轴承部分上。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盘驱动设备包括一盘座、一基础底盘、一光学拾取装置和一拾取进给机构。盘座向一盘装载位置发送一用于记录和/或再现信息的光盘。基础底盘可旋转地支撑一转盘,光盘安装在该转盘上。光学拾取装置使一光学头朝向放置在转盘上的光盘,以便书写和/或读取信息。拾取进给机构具有一用于使光学拾取装置向转盘移动并离开转盘的进给轴,该进给轴支撑在一轴承部分上,该轴承部分与基础底盘成一体设置。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一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包括一芯轴底盘、一拾取底盘、一驱动单元和一驱动轴。拾取底盘可旋转地支撑在芯轴底盘上,其包括一轴承部分,该轴承部分整体地形成在拾取底盘的一第一部分上。驱动单元支撑在拾取底盘上最接近该拾取底盘上的一第二部分处,该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相对定位。驱动轴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第一端由整体形成的轴承部分支撑,第二端由该驱动轴支撑。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一用于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的芯轴底盘包括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件、前和后结构件、一孔、一轴承部分、第一、第二和第三孔、轴部分和一凸轮件。第一侧结构件和第二侧结构件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一第一平面上。前结构件和后结构件彼此相对地设置在一第二平面上,该第二平面垂直于第一平面。所述孔由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所限定。轴承部分整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一侧面结构的一第一部分上。第一孔形成在第一侧面结构件的一第二部分上,并与轴承部分相对定位。第二和第三孔在第二侧面结构的相对端上形成。轴部分从第一和第二侧面结构件垂直地向外延伸。凸轮件从第二侧面结构件上沿垂直于第一结构件的方向伸出。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其中图1是一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盘驱动设备的外观;图2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按照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
图3是透视图,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图2中的一主要部分,用于图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主底盘和其它部件;图4是一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盘座;图5是一透视图,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图2中的主要部件,用于图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基部保持器;图6是一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基础单元,其图示说明了一双轴盖被分解的状态;图7是一前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基础单元,其中转盘被剖开的状态。
图8是一分解透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基础单元;图9是一透视图,以放大的比例示出图2中的主要部分,图解说明了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一夹盘和类似物;图10是一剖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在转盘降低时的未装载状态,其中该盘驱动设备在盘座发送方向上被剖开;图11是一剖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在转盘提升时的装载状态,其中该盘驱动设备在盘座发送方向上被剖开;图12是一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基础底盘的侧视图,示出拾取底盘向前倾斜时的状态;
图13是一侧视图,示出按照本发明的盘驱动设备的基础底盘的侧视图,示出在拾取底盘向后倾斜时的状态;和图14是一透视图,示出按照现有技术的盘驱动设备。
图1和2示出了按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盘驱动设备11。该盘驱动设备包括一主基盘12、一盘座13、一基础保持器14和一基础单元15。主底盘12为盒状,其顶部和前表面敞开。盘座13移进或移出主底盘12的前开口。基础保持器14装在主底盘12的凹入部分内,并可旋转地支撑在其内。基础单元15弹性地支撑在基础保持器14上。
如图3所示,主底盘12由一浅的方形盒形成。主底盘12设有一凹入部分16,其形状几乎为方形,并延伸到底面的中部的后端部。凹入部分16的底面是一向前向下倾斜的表面。在后端部,在盘座13移进和移出的前后方向X上,设有一对向上敞开的支撑部分17、17。该两支撑部分17、17设置在两边缘部分,其方向为垂直于水平方向和前后方向X的左右方向Y。一对在后端部设置在基础保持器14的两侧面上的轴部分14a、14a分别可旋转地枢轴支撑在支撑部分17、17上。一凸起的引导部分18和槽19设置在凹入部分16的前端,并彼此平行地在左右方向Y上延伸。
一马达座部分12a形成于主底盘12底面的前端。在主底盘12的后侧,一装载马达20用螺栓固定在马达座部分12a上。装载马达20的一旋转轴20a穿过主底盘12的底面伸入凹入部分16,一主动带轮21固定于该旋转轴20a。橡胶带22的一端绕过一主动带轮21延伸而橡胶带22的另一端绕过一从动带轮23延伸,该被动带轮位于底部的前端的中部附近。
从动带轮23可旋转地支撑在一第一支撑轴12b上,该第一支撑轴装在主底盘12的底面的前端,该从动带轮23由一安装螺栓24固定于第一支撑轴12b。一齿轮(未示出)与传动带轮23的下表面一体形成,并与一中间齿轮25的中齿轮25b啮合。中间齿轮25可旋转地支撑于一第二支撑轴12c,该第二支撑轴装在底面的前端。一传动齿轮26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三支撑轴12d上,该支撑轴装在底面的前端,齿轮26与一上齿轮25a啮合,上齿轮25a设置在中间齿轮25的中齿轮25b的上表面上。
一下齿轮25c与中间齿轮25的中齿轮25b的下表面一体形成。一夹紧凸轮27上的一齿条27a与下齿轮25c啮合,如图10所示。夹紧凸轮27由一长方形块状件构成,该夹紧凸轮一侧的上部形成一齿条27a。在夹紧凸轮27的下面设有一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引导槽。进而,在夹紧凸轮27的与齿条27a相对的一面上设有一用于使基础保持器14上下摆动的凸轮槽27b。
夹紧凸轮27的凸轮槽27b具有设置在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上的上下水平部分和使该上下水平部分倾斜地彼此连通的一倾斜部分。一向前凸入基础保持器14的前端面的凸轮销28可滑动地与凸轮槽27b啮合。进而,在夹紧凸轮27的上和下面上设置了用于通过手动使夹紧凸轮27滑动的操作销27c和27d。下操作销27d穿过主底盘12上的槽19伸入背侧,如图10所示。
在夹紧凸轮27的上操作销27c的基部设有一弹簧接收件27e。螺旋拉簧29的一端与弹簧接收件27e接合。螺旋拉簧29的另一端与主底盘12的马达座部分12a上设置的弹簧接收件12e接合。螺旋拉簧29的弹簧力将夹紧凸轮27拉向马达座部分12a。因此,当夹紧凸轮27定位在马达座部分12c一侧的一端时,凸轮销28定位在凸轮槽27b的较低的水平位置,基础保持器14被保持向前向下。相反,当夹紧凸轮27定位在与马达座部分12a隔开的一侧的一端时,凸轮销28定位在凸轮槽27b的上水平部分,保持器14保持在一几乎水平的状态。
主底盘12上的前面上的孔是一个盘座入口30。在包围盘座入口30的两侧部分的侧面件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盘座引导件31,在一底部件上设有多个引导销32a和32b。在盘座的左右侧部分上设有一对导轨13a、13a。盘座引导件31和引导销32a及32b调节这对导轨13a、13a,使盘座13可动地保持在相对于主底盘12的前后方向X上。这样,盘座就可以进出盘座入口30。
如图4所示,盘座13设有一盘放置部分34,其由一圆形凹入部分构成。盘放置部分34能够在一横向上容纳一光盘33。还设有一槽形孔35,该孔沿着盘座中心从盘放置部分34的中部向后延伸。盘放置部分34具有一大直径部分34a,其上可以放置12cm直径的盘,还有一小直径部分34b,其上可以放置8cm直径的盘。
盘座13上的孔35位于盘放置部分34的小直径部分34b的中心部分之前,并延伸到盘放置部分34的外周边之外,将大直径部分34a的一部分去除。孔35的尺寸和形状使其可以接收基础单元15的整个上部。
在盘座13的左右两侧边缘上设置有彼此平行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左右导轨13a、13a。一齿条和一导槽(未示出)与导轨13a平行延伸,并被整体地设置在盘座13的下面的一侧。支撑在主底盘12上的传动齿轮26与齿条啮合,传动齿轮26的旋转力使盘座13前后移动。齿条的长度使当盘座13移动到一最端部之前紧靠着该最前部的位置时,其与传动齿轮26脱离接合。进而,安装在主底盘12前部的导销32a可滑动地与导槽接合。盘座13的运动由导销32a所调节,并在前后方向X上直线运动。
一盘座进给检测开关37检测盘座13的前后移动。通过操作盘座进给检测开关37,可以检测到盘座13是在排出光盘33的弹出方向上移动还是在将光盘33发送到一装盘部分的装入方向上移动。盘座进给检测开关37固定于一印刷电路板38,该印刷电路板连接于主底盘12的下面。盘座进给检测开关37的一操作件37a穿过设在主底盘12上的一通孔伸到盘座13的移动轨迹上。
一用于向装载马达20和其它部件提供电能的连接端子39安装在印刷电路板38上。一用于检测夹紧凸轮27的凸轮检测开关40也安装在该印刷电路板上。
设在夹紧凸轮27上的一输入部分27f的移动轨迹上设有一凸轮检测开关的操作件40a。当夹紧凸轮27离开马达座部分12a一预定量时,凸轮检测开关40关闭。图3中的标号41表示一要固定在主底盘12的下面的盖板。
装罩在主底盘12的凹入部分16内的基础保持器14具有图5所示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基础保持器14为盒状的,该盒较浅,并且多少为矩形的。基础保持器14包括在其前板上的上述凸轮销28,还包括一对设置在左右两侧板的后端上的轴部分14a。设置一个穿过基础保持器14的底板的用于防止与芯轴马达接触的孔42a,和一个穿过基础保持器14的底板的用于使一挠性印刷电路板或类似物穿过的孔42b。在底板的上面的三个部分上提供一凸起部分14b,用于定位并弹性支撑基础单元15。弹性绝缘子43连接于凸起部分14b。
基础单元15的结构如图5至图8所示。更具体地说,基础单元15包括一芯轴底盘44和一拾取底盘45。芯轴底盘44可旋转地支撑一转盘47,用于再现一种信息信号的光盘33装载在该转盘上。拾取底盘45可动地支撑一光学拾取装置48,该装置用于从装载在转盘47的光盘33上读取信息信号。芯轴底盘44和拾取底盘45构成一基础底盘36。
如图8所示,基础单元15的芯轴底盘44包括一框架状件,该框架状件具有一前面件44a、右和左侧面件44b和44c以及一后面件44d。前面件44a的高度几乎是各其它件的高度的两倍。用于支撑一绝缘子43的支撑部分49设置在芯轴底盘44的三个部分上一个在前面件44a的一角部,一个在侧面件44b的前端,而另一个在后面件44d的中部附近。各支撑部分49具有一C形横剖面,并具有一爪的形状。绝缘子43的收缩部分插入支撑部分49。一固定螺栓(未示出)从上面插入绝缘子43,末端上的一螺栓部分旋入凸起部分14b的上面上的一螺孔。因此,基础部分15通过三个绝缘子43弹性地支撑在基础保持器14上。
芯轴底盘44的前面件44a上设有一马达固定座50。一芯轴马达51连接于马达固定座50的内部,并且与多个螺栓52a一体固定。芯轴马达51的一旋转轴51a穿过马达固定座50上的一孔50a,并从芯轴底盘44向上伸出。
一补偿垫片53配装在芯轴马达51的旋转轴51a上,转盘47配装并固定在补偿垫片53的上方。一环固定部分47a伸入转盘47的上面的中部,一卡环54配装在环固定部分47a上。一磁铁54a埋入卡环54,与中心孔同心。光盘33的中心孔套在卡环54上,从而使光盘33定位在转盘47上。
如图8所示,标号55表示一补偿弹簧,用于调节旋转轴51a在轴向上的移动。补偿弹簧55横向于马达固定座50设置,并且其中间部分与补偿垫片53接合,其两端与马达固定座50接合。
一斜置马达56连接于芯轴马达51附近的马达固定座50内侧。斜置马达56由一螺栓52b整体地固定。斜置马达56的一旋转轴56a穿过马达固定座50上的一孔50b,并从芯轴底盘44向上伸出。一斜置齿轮57配装在斜置马达56的旋转轴56a上,一斜置凸轮58的一齿轮部分58a与斜置齿轮57啮合。斜置凸轮58旋转地支撑在一支撑轴59上,支撑轴59装在前面件44a的上表面上。斜置凸轮58的上表面设有一螺旋延伸的凸轮面58b。因此,拾取底盘45由一凸轮面58b的冲击带动旋转。
芯轴底盘44的侧面件44b和44c以及后面件44d在前后方向的几乎全长上都具有L形横截面。这种横截面形状加强了整个芯轴底盘44的刚度。进而,在各侧面件44b和44c的前后方向上的中部附近设有一对支撑部分60和61,它们在横向上凸起。设在拾取底盘45上的一对旋转轴部分63可旋转地保持在支撑部分60和61中。
支撑部分60包括一向外凸出并且上表面敞开的盒状盒边缘60a和一提供在盒状边缘60a上的V形接收部分60b。一个旋转轴部分63安装在接收面60b上。通过用一个压件62从上面压旋转轴部分63,将该旋转轴部分63牢固地安装。用一个固定螺栓52c将压件62固定于盒边缘60a。另一支撑部分61包括一V形接收面61a和一用于包住接收面61a的拱形压件61b。压件61b与侧面件44c一体形成,另一旋转轴部分63从内部插入,从而可旋转地将另一旋转轴部分63与接收面61a保持在一起。
拾取底盘45的尺寸和形状与芯轴底盘44的几乎相同,不包括前面件44a。更具体地说,拾取底盘45位于芯轴底盘44的前面件44a之后,并且由一框架状件构成,该框架状件具有一与前面件44a相邻的前面件45a、一对在右和左两侧彼此相对的侧面件45b和一向后连接的后面件45d。在框架状件的内部设有一孔64,光学拾取装置48的一光学头68穿过该孔。
进而,侧面件45b和45c以及后面件45d在其大部分长度范围内具有L形横截面。这种横截面形状加强了整个拾取底盘45的刚度。而且,上述一对旋转轴部分63沿前后方向凸出到各侧面件45b和45c的中部附近。侧面件45b和45c以及后面件45d的高度大致等于芯轴底盘44的侧面件44b的高度。因此,拾取底盘45与芯轴底盘44在一预定位置上重叠,从而使重叠部分的高度几乎等于芯轴底盘前面件44a部分的高度。
拾取底盘45的前面件45a具有一板的形状,因此,右和左侧面件45b和45c仅仅在它们的上表面上与其连接。前面件45a的上表面设有一倾斜面部分45e。该倾斜面部分45e连接于侧面件45b。因此,侧面件45b较低,或者在延伸方向,即,横向上倾斜。前面件45a构成拾取底盘45的进入转盘47下面的边缘部分。这样,倾斜面部分45e就设置在拾取底盘45的前面件45a上。因此,与通常的基础底盘相比,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并导致安装比较容易。
在拾取底盘后面件45d的上表面上设有定位凸起45f。借助于定位凸起45f,一螺栓52d将一遮光板65固定在后面件45d上。遮光板65具有一接近L形的横截面,当光拾取装置48的光学头68,特别是一物镜68a移动到最外位置时,该遮光板覆盖住光学头68的上部。
一插入孔66a穿过拾取底盘侧面件45b的前边缘,在其后端部设有一支撑部分66b。一设置在一进给马达70上的支撑件配装在前插孔66a内,插入插孔66a的进给轴69的顶端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部分66b上。进给轴69是进给马达70的旋转轴,其外周边面上具有一螺旋线槽。进给轴69本身构成进给马达70的一转子。进给马达70固定于侧面件45b的前边缘,并通过用两颗固定螺栓52e将一托架70a固定在所述固定侧而从拾取底盘45向前凸突。
一引导轴71固定在拾取底盘的与进给轴69相对并与之平行的侧面件45c的内侧。为此,在侧面件45c的前和后边缘上设有一对插孔72。引导轴71两端压配合到插孔72内,从而支撑该引导轴的两端。
一凸轮件73凸出到倾斜凸轮面58b上。该凸轮件73设置在拾取底盘45的侧面件45c的上部的前缘。一片簧74的自由端与凸轮件73接触,并通过片簧74的弹簧力对凸轮件73加偏压,以便接触倾斜的凸轮面58b。片簧74的固定端通过一螺栓52f固定于芯轴底盘44的前面件44a的上表面上。
可动地支撑在进给轴69和引导轴71上的光学拾取装置48由该两轴69和71引导,接近转盘47或从该转盘离开。光学拾取装置48具有一滑动件75,光学头68安装在该滑动件上。一支撑孔75a设在滑动件75的一侧,进给轴69可滑动地插入支撑孔75a。固定于滑动件75的下表面上的一滑动齿条76的齿条部分76a与进给轴69的螺旋槽接合。该齿条部分76a通过一弹性件与一固定件76b一体形成。固定件76b由一固定螺栓52g固定,从而将滑动齿条76固定于滑动件75。进而,在滑动件75的另一侧设置一支撑部分75b,引导轴71可滑动地插入支撑部分75b。
一用于移动光学拾取装置48的头进给机构包括上述进给轴69、进给马达71和滑动齿条76。减速机构包括进给轴69和滑动齿条76。
光学拾取装置48的光学头68具有一能够在聚焦方向(上下方向)和轨道方向(横向)上独立移动物镜68a的双轴致动器。只使用电磁力作为双轴致动器的驱动力。本实施例采用了一种片簧型双轴致动器,这种致动器由可动部分的支撑类型不同而分类。然而,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双轴致动器,例如线支撑型、枢轴型和轴滑动型。如图8所示的标号77表示一用于覆盖双轴致动器的双轴盖。通过该双轴盖77提供一暴露出物镜68a的开启窗77a。
如图2所示,一卡盘保持器80固定在主底盘12的上方,与盘座13的上部垂直。卡盘保持器80由一薄的长方形板构成,如图9所示。一通孔80a设在卡盘保持器80的前后方向的中部附近。卡盘板81的三个腿片82松驰地插入通孔80a。三个腿片82弧形定位成使其外周边面构成一圆周的一部分。一由铁板或类似物构成的盘形磁轭板83被各腿片82所罩住,该磁轭板被构造在卡紧环54内的一磁铁所吸引。
在各腿片82的顶端部分向上穿过卡盘保持器80的通孔80a突出,将一磁轭压板84固定于其上。磁轭压板84和卡盘板81将卡盘保持器80夹置在它们之间,同时保持了一预定的间隙,使得卡盘板81可以在该间隙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垂直于该平面的方向内移动。通过调整通孔80a与三个腿片82之间的间隙,可以使卡盘板81在该间隙的范围内在该平面的方向上移动。
虽然ABS树脂适用于各主底盘12、盘座13和基础保持器14的材料,但是显然也可以采用其它合成树脂,或一种金属,例如铝合金等。而且,虽然含有65%玻璃纤维的PPS(聚苯撑硫)适合于芯轴底盘44和拾取底盘45的材料,但是显然也可以使用其它合成树脂,和金属,例如铝合金等。
一种具有上述结构的盘驱动设备11可以以如下方式实行光盘33的再现工作。首先,在打开盘驱动设备11后,例如按动一弹出按钮,将盘座13弹出。这样就露出盘放置部分34,光盘33或者可以插入大直径部分34a,或者可以插入小直径部分34b。在将一理想尺寸的光盘33安装在盘放置部分34上以后,例如,按动一再现按钮,来操作一装载机构。这样,盘座13就被发送到盘装载部分。这种状态如图10所示。图10和11所示的卡盘保持器80是对图9所示的卡盘保持器80做了微小的改进后得到的,其形状可以同时完全封闭盘放置部分34和孔35。
当在盘座13的发送过程中通过操作再现按钮等来使装载马达20运转时,其旋转力通过橡胶带22从主动带轮21传递到从动带轮23。从动带轮23的旋转力通过上齿轮25a从中间齿轮25的中齿轮25b传递到主动齿轮26。主动齿轮26的旋转力传递到盘座13的齿条。接着,盘座引导件31和引导销32a和32b引导盘座13向主底盘12的后面移动。这时,由于盘座13移动到最后端,所以中齿轮25的下齿轮25c不与夹紧凸轮27的齿条27a啮合。因此,夹紧凸轮27不移动。
然后,当盘座13移动到最后端时,夹紧凸轮27的上操作销27c进入盘座13的下表面上的凸轮槽,夹紧凸轮27由凸轮槽引导作微小的移动。结果,夹紧凸轮27的齿条27a与下齿轮25c啮合,从而可以从装载马达20传递扭矩。当盘座13达到最后端时,盘座13的齿条脱离与主动齿轮26的啮合,从而不再从装载马达20传递扭矩。
然后,当装载马达20的旋转力从下齿轮25c传递给齿条27a时,夹紧凸轮27克服螺旋拉簧29的弹簧力离开装载马达20。通过夹紧凸轮27的运动,与凸轮槽27b接合的基础保持器14的凸轮销28离开凸轮槽27b的下水平部分通过倾斜面部分向其上水平面部分移动。结果,基础保持器14通过后端部上的轴部分14a向上摆动到几乎水平的状态。该状态示于图11。
这时,当基础保持器14的前部被提升时,由于基础单元15通过一绝缘子43弹性地支撑在基础保持器14上,所以支撑在基础单元15的摆动侧上的转盘47进入盘座13的孔35。接着,连接于转盘47的卡环54进入光盘33的中心孔33a,这样就将光盘33安装在转盘47上。在这种情况下,光盘33被转盘47略微提起,保持在卡盘保持器80上的卡盘板81被构造在夹紧环54内的磁铁54a所吸收。
结果,光盘33被卡持在转盘47与卡盘板81之间。因此,光盘33在旋转方向上与转盘47一体,并在芯轴马达51的旋转力的带动下以一预定转速旋转。
同时,或者在此之前或者在此之后,使进给马达70运转。结果,进给轴69的旋转使光学拾取装置48的滑动件75向转盘移动。通过光学拾取装置48向转盘47的移动,可以检测连接于转盘47的光盘33的倾斜。例如,可以以如下的方式检测光盘33的倾斜量。
更具体地说,当光学拾取装置48在光盘33的径向上从外向内移动时,一激光束从光学头68的物镜68a辐射到光盘33的信息读取面。连续地检测激光返回所需的时间。通过对这样检测到的时间进行相互比较,可以检测到光盘33的倾斜量。
接着描述对这样检测出的光盘33的倾斜量进行修正的操作。假设芯轴底盘44和拾取底盘45向转盘47一侧倾斜,如图12所示。当在这种状态下检测光盘33的倾斜时,驱动倾斜马达56,使其旋转力从旋转轴56a传递到倾斜齿轮57。通过倾斜齿轮57的旋转,旋转力从与倾斜齿轮57啮合的齿轮部分58a传递给倾斜凸轮58。接着,倾斜凸轮58根据倾斜马达56的旋转量旋转。
拾取底盘凸轮件73总是被片簧74的弹簧力压向凸轮面58b。结果,凸轮件73沿着凸轮面58b移动。因此,拾取底盘45通过轴部分63带动旋转,从而改变其倾斜姿态,如图12所示。在通过倾斜凸轮58旋转使凸轮面58b的最高位置与凸轮件73接触时,拾取底盘45向后倾斜,如图13所示。当倾斜机构对光盘33的倾斜量做调整时,记录在光盘33的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信号被光学拾取装置48所再现。光学拾取装置48例如以如下方式再现信息信号。更具体地说,一激光束从光学头68的物镜68a照射到信息记录面上。激光束的反射光通过物镜68a所接收,从而再现了记录在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信号。
当盘座13弹出时,进行与上述装载操作相反的操作。例如,当按动弹出按扭来选择弹出操作时,装载马达20反向旋转。主动带轮21、橡胶带22、从动带轮23和下齿轮将装载马达20的旋转力传递给齿条27a。接着,夹紧凸轮27向装载马达20移动,从而使凸轮销28压下。结果,基础保持器14从图11所示的水平状态转向图10所示的前倾状态。
因此,支撑在基础保持器14上的基础单元15向下摆动,使光盘33安装于其上的转盘47向下移动。通过转盘47的向下的操作,使卡盘板81脱离接合。接着,转盘卡环54脱离与光盘33的中心孔33a的接合。这样,光盘33被安装在盘座13的盘放置部分34上。结果,可以将盘座13弹出。
按照本实施例,头选给机构的进给轴69的支撑部分66b与主底盘36设置为一体。因此,可以将部件的数量减少。此外,可以提高进给轴69的固定精度。这样就可以实现一种高精度的进给机构。进而,进给轴69装在主底盘36的厚度内。因此,头进给机构与盘驱动设备的尺寸都可以减小。而且,头进给机构可以与一种手提型盘驱动设备一起使用,也可以与固定型盘驱动设备一起使用。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虽然该例中表述的光盘是一种CD、一种CD-ROM等作为信息记录介质,但是一种可记录的光盘或一种光磁盘可以被用作信息记录介质。进而,虽然在本例中所描述的光盘,例如CD用于一种裸露的状态,但是也可以使用一种光盘装在一盘盒内的信息记录介质。
进而,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再现(读出)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但本发明适用于能够记录和再现信息的盘驱动设备,例如仅仅记录信息的盘驱动设备。
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虽然前面已经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于熟悉本发明的人员来说,显然可以对这些优选实施例作出改进和调整。然而显然可以理解,这种改进和调整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头进给机构,其包括一基础底盘,用于旋转地支撑一转盘,所述转盘上装载一用于记录并/或再现信息的光盘;一光学拾取装置,用于使一光学头朝向装载在所述转盘上的光盘,以便书写并/或读出被装载的信息;和一拾取头进给机构,其具有一用于向所述转盘移动所述光学拾取装置和使该光学拾取装置离开所述转盘的进给轴,其中所述轴支撑在一与所述基础底盘一体的支撑部分上。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基础底盘包括一框架件,其具有一在所述光学头的一光轴的方向上的厚度,所述进给轴被装在所述基础底盘的厚度之内。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基础底盘还包括一芯轴底盘,一芯轴马达固定在其上,所述转盘连接于所述芯轴马达;和一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进给轴的拾取底盘。
4.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拾取底盘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芯轴底盘上。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拾取进给机构包括一步进马达,用于沿着所述进给轴驱动所述光学拾取装置。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进给轴与所述步进马达的一旋转轴成一体设置。
7.一种盘驱动设备,其包括一盘座,用于向一盘装载位置发送一光盘,该光盘用于记录并/或再现信息;一基础底盘,用于可旋转地支撑一转盘,所述光盘安装在该转盘上;一光学拾取装置,用于使一光学头面向装接在转盘上的光盘,以便书写并/或读出信息;和一拾取进给机构,其具有一用于使所述光学拾取装置朝向或离开所述转盘移动的进给轴,其中所述进给轴支撑在一与所述基础底盘成一体设置的一支撑部分上。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基础底盘包括一框架件,其具有一在所述光学头的一光轴方向上的厚度,所述进给轴装在所述基础底盘的所述厚度内。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基础底盘还包括一芯轴底盘,一芯轴马达固定在其上,所述转盘连接于所述芯轴马达;和一用于可旋转地支撑所述进给轴的拾取底盘。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拾取底盘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芯轴底盘上。
11.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拾取进给机构包括一用于沿着所述进给轴驱动所述光学拾取装置的步进马达。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进给轴与所述步进马达的一旋转轴成一体设置。
13.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驱动设备,其中,所述盘座具有一开口,所述基础底盘可以完全进入该开口内。
14.一种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其包括一芯轴底盘;一可旋转地支撑在所述芯轴底盘上的拾取底盘,所述拾取底盘包括一整体地形成在所述拾取底盘的一第一部分内的支撑部分;一驱动单元,其支撑在所述拾取底盘上于其一第二部分附近,所述第二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部分定位;和一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驱动轴,所述第一端由所述整体形成的支撑部分支撑,所述第二端由所述驱动单元支撑。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其还包括一支撑在所述驱动轴上的光学拾取装置。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驱动轴包括其上的螺旋,所述螺旋与一支撑在所述光学拾取装置上的齿轮机构啮合。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其还包括一从所述拾取底盘的所述第二部分伸出的凸起;和一具有一固定端和一自由端的偏压装置,所述固定端连接于所述芯轴底盘,所述自由端与所述凸起接触,从而连续地在一预定的方向上对所述拾取底盘施以偏压。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其中,所述驱动单元为步进马达。
19.一种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的芯轴底盘,其包括在一第一平面内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第一侧结构件和一第二侧结构件;在一第二平面内彼此相对地设置的一前结构件和一后结构件,所述第二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一由至少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结构件限定的开口;一整体地形成在所述第一侧结构件的一第一部分上的支撑部分;一第一孔,其形成在所述第一侧结构件的一第二部分内,与所述支撑部分相对定位;形成在所述第二侧结构件的相对端内的第二和第三孔;从所述第一和第二侧结构件垂直地向外延伸的轴部分;和一沿一垂直于所述前结构件的方向从所述第二侧结构件凸起的凸轮件。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一盘驱动组件的头进给机构的芯轴底盘,其还包括一支撑在所述第一侧结构件的第二部分上的驱动单元;一具有第一和第二端的驱动轴,所述第一端由所述整体形成的支撑部分所支撑,所述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孔由所述驱动单元支撑;和一在所述第二和第三孔之间延伸并由其支撑的引导轴。
全文摘要
一盘驱动设备,用于通过旋转一光盘并沿该光盘的一信息记录面移动一光学拾取装置来记录(书写)并/或再现(读出)一信息信号。一基础底盘可旋转地支撑一转盘,光盘放置在该转盘上。一适用于这种盘驱动设备的头进给机构包括一拾取进给机构,其具有一用于使光学拾取装置朝向和离开转盘移动的进给轴。一进给轴的支撑部分与基础底盘整体设置。
文档编号G11B7/095GK1258914SQ9912564
公开日2000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5日
发明者盐见铁洋, 森下友晶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