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剩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33477阅读:1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剩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剩磁装置,属电学领域。
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是在交流接触上采取的一项节能运行措施,但其直流运行带来的一个负面效应便是剩磁问题。在接触器线圈由正常运行的带电状态下突然被切断电源回路时,线圈中由反电势产生的电能就会因无法释放而转化为磁能积存在芯体上。如果这种作用不能被及时治止,而长期累积下去,接触器触头便会不能准确地按操作指令动作,甚至产生拒分的线路事故,影响到线路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剩磁装置,以消除直流运行状态下的剩磁和剩磁积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磁装置,这种装置由可控硅和电阻R串联构成的续流电路和可控硅门极上连接的触发电路构成,续流电路的两端并联在直流运行电磁线圈L的两端。
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由触发二极管D和电位器W串联构成,触发电路的电压取样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一端。
所述的可控硅为单向可控硅SCR,所述的触发电路的电压取样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负电源端。
所述的可控硅可以为双向可控硅SCR1,在续流电路上还串接有一续流二极管D1,所述的触发电路的电压取样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负电源端。
由于在电磁线圈的两端并联上由可控硅控制的续流电路后,该续流电路便不再是单纯的普通续流电路,这种可控续流电路的可控硅门极上连接的触发电路经过对电位器阻值的特定设定,可以使接触器接到分断指令后,即刻断开,但此时可控硅并不立刻导通,以免影响或迟滞接触器触头的分断,直至接触器触头完全断开,反电势上升到设定的电位后,可控硅才被触发导通,续流作用才告开始,以便及时由电阻R泄掉反电势,保证芯体内不积存剩磁。可见这种消除剩磁装置可消除剩磁,保证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的正常工作,有助于直流运行交流接触器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图。
实施例2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该消除剩磁装置由续流电路和触发电路构成。续流电路由双向可控硅SCR1和电阻R及续流二极管D1串联构成,触发电路仍由电位器W和触发二极管D串联构成,续流电路的两端并接在直流电磁线圈L的两端,触发电路的一端连接在可控硅SCR1的门极上,另一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负电源端。
权利要求1.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磁装置,其特征在于这种装置由可控硅和电阻R串联构成的续流电路和可控硅门极上连接的触发电路构成,续流电路的两端并联在直流运行电磁线圈L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除剩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硅触发电路由触发二极管D和电位器W串联构成,触发电路的电压取样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除剩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硅为单向可控硅SCR,所述的触发电路的电压取样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负电源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除剩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控硅为双向可控硅SCR1,在续流电路上还串接有一续流二极管D1,所述的触发电路的电压取样端连接在电磁线圈L的负电源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消除剩磁装置,这种装置由可控硅和电阻串联构成的续流电路和可控硅门极上连接的触发电路构成,续流电路的两端并联在直流运行电磁线圈L的两端。这种消除剩磁装置可消除剩磁,保证交流接触器直流运行的正常工作,有助于直流运行交流接触器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产生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H01H47/02GK2435832SQ0024146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23日
发明者王进军, 尤伯文, 李旭盛, 马小健, 武占宇, 朱永军, 蔡绍民, 罗召, 冯留仁, 段德存, 李耿和, 赵景春 申请人:赵景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