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粘接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2500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表面粘接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表面粘接电容器,特别是有关一种表面粘接技术(SMT)自动化制造过程的表面粘接电容器。
传统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公元1995年12月03日的台湾地区专利公告第266300号“表面嵌合式芯片电容器”,如

图1所示,其结构主要包含一壳套10、一电介质20、一橡胶30及一支座40,该壳套10为金属材料,且外表面包复有一绝缘薄膜,该电介质20包含一带电层21、一绝缘层22及两个引脚23,该电介质20装设于该壳套10内,在注入电解液后,以该橡胶30将该电介质20封住在该壳套10内,在该壳套10外表面相对该橡胶30的部分以辊压方式,将壳套10陷入该橡胶30形成一环槽11,以防止该橡胶30从该壳套10内脱出。该支座40设在该壳套10的开口,该电介质20的引脚23穿设该橡胶30后,弯折贴复在该支座40的外表面。然而,该传统的电容器由于其壳套10为金属材料,为避免该电介质20的带电层21接触该壳套10而造成短路,所以该绝缘层22的长度必须大于该带电层21,以防止该带电层21之间经由接触该壳套10形成通路,并且该电容器为了要固定该引脚23,必须另设一支座40,如此造成该电容器的长度增加,体积无法有效缩小;此外,若该壳套10外表面的绝缘薄膜受到刮伤,使该电介质20的电容量传导至外界而无法储存,造成该电容器的制造过程优良率降低;再者,该壳套10内的电解液是利用该壳套10的环槽11及该橡胶30的密封,使其保持于该壳套10内,然而,该壳套10仅有该环槽11与该橡胶30的接触部分具有密封能力,若稍有辊压不良或橡胶的弹性疲乏,将造成该电容器漏液,进而使得制造过程优良率不高。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的另一传统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结构主要包含一壳套50、一电介质60、一胶体70及一盖子80,该壳套50设有一侧表面51、一第一端面52及一第二端面53,该第二端面53设有一开口54,先将该电介质60装设于该壳套50内,再经由一挡片55阻挡该电介质60,将该胶体70充胶于该壳套50填满至该第一端面52,该电介质60的两个引脚61从该挡片55及该胶体70穿设而出,沿该壳套50的第一端面52弯折并贴复在侧表面51,电解液从该壳套50的开口54注入后,以盖子80盖往密封或以高温模具将开口54周围的材料热溶密封。然而,该传统的电容器在注胶时,由于表面张力的缘故,该胶体70固化后在该壳套50的第一端面52形成一下凹曲面,该两个引脚61弯折贴复在该第一端面52,由于该第一端面52并非为平面,使该两个引脚61在该第一端面52的部分无法保持水平,因此无法使用于表面粘接技术(SMT)的制造过程中,再者,该壳套50的开口54经由该盖子80或热溶方式封盖后,该壳套50的第二表面53形成一凸面,无法适用于表面粘接技术的吸持机构,故该电容器仅有贴复该壳套50的侧表面51的引脚61可供利用,表面粘接技术的吸持机构也仅能吸持该壳套50的侧表面51的平面部分,使该电容器可供利用的范围受到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粘接电容器,其是以较简化的构造及绝缘材料,在制造上可简化元件数量,以减少体积,使本实用新型可达到降低高度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粘接电容器,其提供一种较简化的构造,在大量生产时,由于壳套的开口较大,电解液能更准确迅速地被注入壳套内,使组装程序较为安全快速,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制造过程优良率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粘接电容器,其设有完整平面的壳套,以利于表面粘接技术的吸持机构吸持,使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适用于不同表面粘接技术的制造过程。
本实用新型粘接电容器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有一壳套,其包含有墙及一端面,该墙及该端面形成一容室及一开口,该容室内设有一环缘,该端面设有两个通孔,该墙设有一通孔;一内板,其设有两个孔;一电介质,其设有两个引脚;以及一外板,其可封盖该壳套的开口;在组装该电容器时,将该内板及该电介质置于该壳套的容室内,该两个引脚经由该内板的孔及壳套的通孔从端面穿设而出,树脂胶由通孔填充在该容室内介于该内板及该端面之间,在该容室内由开口注入电解液后,将该外板密封该壳套的开口,再经由该两个引脚导电对该电介质老化后,将该两个引脚弯折贴复在该壳套的端面。
该外板设有数条预裂线,以泄放该电容器意外爆炸的压力。
该外板是以超音波熔接的方式封闭该壳套的开口。
该壳套的端面所设通孔分别设有第一凹槽,供弯折后的两个引脚容置。
该两个引脚设有固定端。
该外板的其中一墙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固定槽。
该两个引脚可在弯折后容置于第二凹槽,且两个引脚的固定端是沉入在固定槽内固定。
本实用新型是使用绝缘材料做为电容器的壳套,因此该电介质的绝缘层不需加长,以防止该带电层之间相互短路,所以能够减小其体积,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器壳套的每一表面均为平面,因此,表面粘接技术的吸持机构可吸持该电容器的任一表面,使该电容器的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特征及特点图1为传统电容器的剖视图;图2为传统电容器的立体图;图3为图2传统电容器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的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依图5中6-6的剖视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的引脚弯折前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的引脚弯折前的俯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依图8中线9-9的剖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的引脚均已弯折的剖视图。
请参照图4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其包含有一壳套100、一内板200、一电介质300及一外板400,该壳套100设有墙110及一端面120,该墙110及端面120包围形成一容室130及一开口140,该端面120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21,该两个第一凹槽121分别设有一通孔122,可供该电介质300的两个引脚310穿越,该壳套100最好采用塑胶材料所制成,也可为其它绝缘的材料,该墙110设有一通孔111,穿设至该容室130,该容室130的内表面设有环缘131,可供该内板200抵推限位,该外板400恰可复盖该壳套100的开口140。
请参照图4、图5及图6所示,在组装该电容器时,先将该内板200及该电介质300分别置入该壳套100的容室130内,该电介质300的两个引脚310经由该内板200的孔210穿设至该壳套100的端面120外,必要时可将该两个引脚310压扁(如图所示),使该两个引脚310容易弯折形成直角,以及使弯折后的表面更平齐,将树脂胶500从该通孔111灌入该容室130,该树脂胶500充填该容室130内,且介于该内板200及该端面120之间,同时使该电介质300被固定在该壳套100内,将电解液从该壳套100的开口140注入容室130内,以该外板400复盖密封该开口140,其最好是以超音波熔接或热熔的方式加以接合。该外板400设有数条预裂线410,以泄放该电容器意外爆炸的压力。此时电容器已完成密封,接着由该两个引脚310导电将电介质300老化(充电),必要时可同时作测试,然后将该两个引脚310加以弯折,恰可置于该端面120的第一凹槽121内。本较佳实施例可利用表面粘接技术(SMT)的装置吸持该电容器的外板400的部分,将该电容器的端面120的两个引脚310粘着在所需的装置上。
请参照图7、图8、图9及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表面粘接电容器,其与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不同处,是该电介质300的两个引脚310分别弯折有一固定端311,该壳套100的一墙110设有两个第二凹槽112,该第二凹槽112设有一固定槽113,该固定槽113的宽度略小于固定端311的直径,当该两个引脚310从该壳套100的通孔122穿设而出,将该两个引脚310加以弯折置于该壳套100的墙110的第二凹槽112内,并使该引脚310的固定端311沉入于固定槽113内固定。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可利用表面粘接技术(SMT)的装置吸持该电容器相对该引脚310的另一墙110的部分,将该电容器的两个引脚310粘着在所需的装置上。
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一壳套,其包含有墙及一端面,该墙及该端面形成一容室及一开口,该容室内设有一环缘,该端面设有两个通孔,该墙设有一通孔一内板,其设有两个孔;一电介质,其设有两个引脚;以及一外板,其可封盖该壳套的开口;在组装该电容器时,将该内板及该电介质置于该壳套的容室内,该两个引脚经由该内板的孔及壳套的通孔从端面穿设而出,树脂胶由通孔填充在该容室内介于该内板及该端面之间,在该容室内由开口注入电解液后,将该外板密封该壳套的开口,再经由该两个引脚导电对该电介质老化后,将该两个引脚弯折贴复在该壳套的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板设有数条供泄放该电容器意外爆炸的压力预裂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板是以超音波熔接的方式封闭该壳套的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壳套的端面所设通孔分别设有供弯折后的两个引脚容置的第一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引脚设有固定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外板的其中一墙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有固定槽。
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表面粘接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两个引脚可在弯折后容置于第二凹槽,且两个引脚的固定端是沉入在固定槽内固定。
专利摘要一种表面粘接电容器,其包含有一壳套、一内板、一电介质及一外板,壳套包含有墙及一端面,该墙及该端面形成一容室及一开口,该容室内设有一环缘,该端面设有两个通孔,该墙设有一通孔:内板设有两个孔;电介质设有两个引脚;外板可封盖该壳套的开口;将该内板及电介质置于该壳套内,该电介质的两个引脚从该壳套穿设而出,在该容室内充填树脂胶及电解液,再以该外板密封该壳套的开口,将该两个引脚弯折后置于该壳体的凹槽内。
文档编号H01G4/00GK2441218SQ0024575
公开日2001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8日
发明者林杰夫 申请人:林杰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