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2501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电源在多路输出时采用的集成磁路电感器件。
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开关电源输出侧的集成磁路电感器件是由n(n>1)个绕组构成的,其绕制方法是n个绕组分层绕制。分层绕制是指在整个绕线区域内绕完第1组线圈称为第1层,再在第1层的表面绕完第2组线圈称为第2层,依此类推,直到绕完第n层。由此可知,各个绕组之间存在耦合电容C,其计算公式为C=α*λS/d其中α为一常数λ为介电常数S为层(组)与层(组)的接触面积d为层(组)与层(组)之间的距离耦合电容C会造成各输出电压中的噪声互相干扰,由于此干扰是同相位的,因此噪声增大。目前,电源厂商采取的方法是在输出端并联高频特性好的优质电容,以吸收噪声。但这种做法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由此引起的噪声,而且增加了成本。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成磁路电感器,它可从根本上减小集成磁路电感器引起的噪声,提高产品的指标参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包括磁芯和n个绕组,其中n>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划分成n段,所述各绕组分别安装在磁芯的各段内,各绕组互不重叠。
所述磁芯为带骨架磁芯或无骨架磁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各绕组是分段绕制的,故使得各绕组之间的接触面积S减小,各绕组之间的距离d增大,绕组间的耦合电容C锐减,绕组之间的干扰也就大大减小。这样就可以减少输出的噪声,减少输出电容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指标。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减小各个绕组之间的耦合电容C,以减小干扰,由此集成磁路电感器的各绕组安装位置应使组间的接触面积S减小、使组间的距离d增大,故将n个绕组由分层绕制改为分段绕制,即把绕线区域分为n段,每一个绕组只绕在自己的段内,不与其它绕组重叠。
图1是在一无骨架环形磁芯上构造一支三路输出的电感器的实例,该环形磁芯上装有三个绕组。环形磁芯的内侧周长为60mm,各绕组的匝数分别为10∶20∶30,使用1mm线径的导线绕制。制作时,根据匝数、线径和磁环的内侧周长,将绕线区域分段,使各绕组合理分布。图中在磁芯上取A、B、C三个分段点,使得AB=10mm、BC=20mm、CA=30mm,第一绕组的10匝绕在AB段,第二绕组的20匝绕在BC段,第三绕组的30匝绕在CA段,各绕组相互不重叠,每个绕组紧密排列绕制。
当某段区域排列不下应有的匝数时,可以多层绕制,但仅限于本段内的多层绕制。
图2是在一带骨架磁芯上构造一支二路输出的电感器的实例,该磁芯上装有两个绕组。磁芯为带“工”字型骨架的磁芯,其高度为20mm,两个绕组的匝数分别为10∶40,10匝使用1mm的导线绕制,40匝使用0.5mm的导线绕制。图中将磁芯分成两段,分段的结果是AB=10mm、BC=10mm。第一绕组的10匝在AB段内绕1层,第二绕组的40匝在BC段内绕2层。各绕组相互不重叠,每个绕组紧密排列绕制,可以分层。
上述磁芯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如罐型、E型、PQ型、RM型等等。
权利要求1.一种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包括磁芯和n个绕组,其中n>1,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划分成n段,所述各绕组分别安装在磁芯的各段内,各绕组互不重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为带骨架磁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为无骨架磁芯。
专利摘要一种低噪声集成磁路电感器,包括磁芯和n个绕组,磁芯划分成n段,各绕组分别安装在磁芯的各段内,各绕组互不重叠。磁芯为带骨架磁芯或无骨架磁芯。各绕组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而距离增大,使绕组间的耦合电容锐减、干扰大大减小。这样就可以减少输出的噪声,减少输出电容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提高产品指标。
文档编号H01F17/00GK2433715SQ00245789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0日
发明者张军政 申请人:北京通力环电气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