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8568阅读:6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制作方法
现有技术本发明涉及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它由四根并列且耦合的、具有一个非平衡连接端口和两个平衡连接端口的平面导线组成。
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众所周知地是平衡传输线和非平衡传输线之间的过渡部分。若由其传输的信号没有以地面为参考电位,则指的就是平衡线。相反地,非平衡传输线一侧接地,因而所传输的信号以地面为参考电位。这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例如被用在双平衡混频器或放大器或调制器等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上。
DE19729761A1已公开了上述的由四根相互耦合的平面导线组成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这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两个3db-耦合器,其中每个耦合器都由两根依靠λ/4长度来耦合的平面导线构成。每个耦合器都被设计成二极带通滤波器的形式,其中一个耦合器被设计成开式电路板面布置,而另一个设计成短路的电路板面布置。这两种四分之一波长耦合器这样相连,即形成一个三端口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它有一个用于非平衡信号的端口和两个用于平衡信号的端口。在开式电路板面布置结构的导线耦合器中,这两根导线的对置端部为空载运行的。这两根导线的另一端用作平衡端口。另外,导线的相对端部与两个短路电路板面布置结构的导线耦合器之一的一端相连。该导线耦合器的两根导线的两个对置端部接地,而一根导线的另一端构成另一个用于平衡信号的端口。这两个导线耦合器的两个相连导线端构成用于非平衡信号的连接端口。为了在这些导线间实现紧密的3dB-耦合,在这里,平衡-不平衡变换器是按多层技术构成的。因而,制造成本高昂,这对大批量生产是不利的。
本发明的任务和解决方案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且可以尽可能简单地建成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如此构成这样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四根导线中的第一导线的一端用作第一平衡连接端口。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导线的位于其旁边的端部相连。第二导线的与第一导线相连的端部形成了非平衡连接端口,而第二导线的另一端处于接地电位上。位于第二导线旁边的第三导线的位于非平衡连接端口旁边的端部接地,而第三导线的另一端用作第二平衡连接端口。在与第三导线相邻的第四导线的位于第二平衡连接端口旁边的端邻接地,第四导线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线的构成非平衡连接端口的端部相连。
按照一个从属权利要求所述,四根导线的耦合长度大致相当于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平均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
实施例的说明下面,借助一个附图
所示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所示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四根并列的平面导线1、2、3和4。导线1、2、3和4相互耦合的耦合长度大致为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平均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
第一导线1的一端被设计成平衡信号的连接端口5。第一导线1的另一端经由一个空气桥6与相邻的第二导线2的位于其旁边的端部6导电连接。第二导线2的这一端被设计成用于非平衡信号的连接端口7。第二导线2的位于该连接端口7对面的端部接地8。按已知的方式,借助在支承平面导线1、2、3、4的基板内的敷镀通孔而相对涂覆在基板底面上的接地面实现了接地短路。
位于第二导线2旁边的第三导线3的与第二导线2的接地短路8相邻的端部被设计成平衡的第二连接端口9。第三导线3的位于该连接端口9对面的端部设有一个接地端口10。
第四导线4的与第三导线3的连接端口9相邻的端部同样设有一个接地点11。第四导线4的位于接地点11对面的端部通过一个空气桥12与第二导线2的与非平衡连接端口7结构的端部连接。
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不同,导线2、4的两个在接地电位上的端部可通过一个空气桥相互接通。那么可以省去两个接地端口8、11之一。
权利要求
1.一种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它包括四根并列且耦合的、具有一个非平衡连接端口(7)和两个平衡连接端口(5,9)的平面导线(1,2,3,4),其特征在于,—这四根导线中的第一导线(1)的一端用作第一平衡连接端口(5),—第一导线(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导线(2)的位于其旁边的端部相连(6),—第二导线(2)的与第一导线(1)相连的端部构成非平衡连接端口(7),第二导线(2)的另一端处于接地电位(8)上,—在与第二导线(2)相邻的第三导线(3)中,在非平衡连接端口(7)旁边的端部处于接地电位(10)上,而另一端用作第二平衡连接端口(9),—在与第三导线(3)相邻的第四导线(4)中,在第二平衡连接端口(9)旁的端部处于接地电位(11)上,而另一端与第二导线(2)的构成非平衡连接端口(7)的端部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四根导线(1,2,3,4)的耦合长度约等于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平均工作波长的四分之一。
全文摘要
一种结构紧凑并且可以成本低制造的平衡-不平衡变换器包括四根耦合的平面导线(1,2,3,4)。第一导线(1)的一端被设计成第一平衡连接端口(5)。第一导线(1)的另一端与相邻的第二导线(2)的位于旁边的端部相连。第二导线(2)的与第一导线(1)相连的端部形成一个非平衡连接端口(7),第二导线(2)的另一端接地(8)。在与第二导线(2)相邻的第三导线(3)中,位于非平衡连接端口(7)旁边的端部接地(10),另一端用作第二平衡连接端口(9)。在第四导线(4)中,位于第二平衡连接端口(9)旁边的端部接地(11),另一端与第二导线(2)的构成非平衡连接端口(7)的端部连接。
文档编号H01P5/10GK1390370SQ00815665
公开日2003年1月8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9年9月14日
发明者H·吉尔 申请人:马科尼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