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3642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
(2)背景技术电磁继电器作为一种机电元件,广泛运用于各种机电设备中。在常规电磁继电器中,一般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底座和外壳,其中线圈与线圈引出线、铁心、轭铁和衔铁组成电磁继电器的磁路部分,铁心与轭铁采用铆压连接,而穿过线圈架的铁心极面与衔铁形成工作气隙,导致产品的厚度尺寸较大,占用印制板的安装面积大;另外,已有的磁路部分,将左、右轭铁加工成“U”形,在一端进行重叠,形成磁路部分的导磁体,但这种结构无法降低继电器的宽度尺寸,无法满足那些用于安装面积小的运用场合的要求。
(3)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灵敏度高,减少铆接工序,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的电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底座和外壳,其中磁路部分设有线圈、铁心、轭铁和衔铁。轭铁设左轭铁和右轭铁,左、右轭铁均为平片“L”形,并在线圈内部重叠连接。为了减少电磁继电器的宽度尺寸,在“L”形左、右轭铁的一端反向打扁,穿过线圈后,在线圈内部重叠连接成“π”形导磁体。
为了有效地形成一个超薄的磁路部分,可在左、右轭铁的非打扁端分别设延伸体,衔铁部分可在左、右轭铁的延伸体上动作。
由于磁路部分采用左、右轭铁,均为平片“L”形,并分别在“L”形的一端反向打扁,穿过线圈后在线圈内重叠连接,形成“π”形导磁体,得到铁心、轭铁的功能组合结构,其重叠的面积足够大,确保有效地减小磁阻,增加继电器的动作吸力,提高了继电器的灵敏度;另外有效地形成了一个超薄的磁路系统,明显地减少了继电器的宽度尺寸;同时,减少了铆接工序,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4)
图1为电磁继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左轭铁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右轭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左、右轭铁重叠连接结构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电磁继电器由磁路部分1、接触部分2、底座3和外壳4组成,其中磁路部分设有线圈、铁心、轭铁和衔铁。轭铁设左轭铁5和右轭铁6(参见图2,3),左轭铁5与右轭铁6均为平片状“L”形,分别在“L”形的一端5.1和6.1反向打扁,打扁部位5.1与6.1均为材料厚度的一半,两个打扁部位5.1与6.1穿过线圈内部后重叠装配,形成铁心工作部位56,在线圈内部呈“π”形导磁体(参见图4)。为了有效地形成一个超薄的磁路部分,在左、右轭铁51、61的另一端分别设延伸体52、62,由延伸体52、62形成的磁轭起到铁心极面、轭铁刀口的作用,衔铁部分在左右轭铁的延伸部位上工作。磁路部分与底座的连接采用插装结构,磁路部分插装入底座的固定槽中定位,并通过点胶固定。
权利要求1.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底座和外壳,其中磁路部分设有线圈、铁心、轭铁和衔铁,其特征在于轭铁设左轭铁和右轭铁,左、右轭铁均为平片“L”形,并在线圈内部重叠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L”形左、右轭铁的一端反向打扁,穿过线圈后,在线圈内部重叠连接成“π”形导磁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打扁部位均为材料厚度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右轭铁的非打扁端分别设延伸体,衔铁部分在左、右轭铁的延伸体上动作。
专利摘要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尤其是一种带平片L形轭铁的超薄型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部分、接触部分、底座和外壳,其中磁路部分设有线圈、铁心、轭铁和衔铁,轭铁设左轭铁和右轭铁,左、右轭铁均为平片“L”形,左、右轭铁的一端反向打扁,穿过线圈后,在线圈内部重叠连接成“π”形导磁体。由于磁路部分采用左、右轭铁,均为平片“L”形,一端反向打扁,穿过线圈后在线圈内重叠连接,形成“π”形导磁体,得到铁心、轭铁的功能组合结构,其重叠的面积大,确保有效地减小磁阻,增加继电器的动作吸力,提高灵敏度;有效地形成了一个超薄的磁路系统,明显地减少了继电器的宽度尺寸;减少了铆接工序,装配效率高,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
文档编号H01H50/54GK2494557SQ0123389
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日
发明者谭忠华 申请人:厦门宏发电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