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小型16A负载等级的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0121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小型16A负载等级的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电磁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超小型16A负载等级的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作为一种通过弱信号去控制强信号的中继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家用电器、汽车等领域,并逐渐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的发展代次,一个普遍趋势是,高度及安装面积越来越小,负载能力越来越强,可靠性越来越高。

在16A负载切换、以家电为代表的领域,典型的高度13mm以下、安装宽度16mm以下,普遍应用于具有灯负载、马达负载、电子镇流器负载及螺线管等具有较强突入电流的场合。一般应用场合下,会使用一个单组继电器去切断火线或者零线,而从安全角度出发,如果一个继电器能同时切断火线和零线,其安全系数将大幅度提高,但是在以上高度和安装面积限定的情况下,以目前的技术条件,只能做到单组16A的负载切换能力,而双组的继电器其负载能力只能达到8~10A。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小型16A负载等级的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小型16A负载等级的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罩壳、电磁系统、接触系统和磁包,所述的接触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动静接触组和第二动静接触组,所述的底座上一体设置有水平隔离板和竖直隔离板,所述的竖直隔离板位于所述的水平隔离板的下方,所述的水平隔离板和所述的竖直隔离板将所述的底座分隔成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的长度方向、所述的第三安装腔的长度方向三者均平行,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的电磁系统,所述的第二安装腔和所述的第三安装腔并排设置,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一动静接触组,所述的第三安装腔用于安装所述的第二动静接触组,所述的第一动静接触组的结构与所述的第二动静接触组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动静接触组包括一个动触组和一个静触组,所述的动触组包括动簧片、动簧引出脚和动触点,所述的动簧片包括上下叠放的上簧片和下簧片,所述的上簧片的一端、所述的下簧片的一端均与所述的动簧引出脚铆接固定,所述的上簧片的另一端、所述的下簧片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的动触点铆接固定,所述的上簧片上一体设置有弧形的上缓冲片,所述的下簧片上一体设置有弧形的位于所述的上缓冲片下方的下缓冲片,所述的上缓冲片与所述的下缓冲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下簧片或所述的上簧片另一端的端部一体设置有推动片,所述的推动片上一体设置有卡脚,所述的卡脚与所述的磁包卡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推动片上设置有空气隔离槽,所述的空气隔离槽围绕在所述的动触点的周围;通过空气隔离槽可有效阻隔触点通断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推动片上,防止推动片过热导致磁包的卡槽受热变形而造成继电器电磁力传动失效,确保了磁保持电磁继电器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缓冲片和所述的下缓冲片上均设置有沿所述的动簧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槽,可有效消除打弯造成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簧片的一端端部和所述的下簧片的一端端部一体连接,即该动簧片由同一片金属带材弯折而成,使得动簧片的导通能力加强。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安装腔的上端开口,所述的电磁系统向下插入所述的第一安装腔中,且所述的电磁系统的引脚向下穿出所述的底座,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的外侧和所述的第三安装腔的外侧分别开口,所述的第二安装腔的底部和所述的第三安装腔的底部均设置有外端开口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的第一动静接触组中的动触组的动簧引出脚从外侧水平滑入所述的第二安装腔底部的第一滑槽中,所述的第一动静接触组中的静触组的静引出脚从外侧水平滑入所述的第二安装腔底部的第二滑槽中,所述的第二动静接触组中的动触组的动簧引出脚从外侧水平滑入所述的第三安装腔底部的第一滑槽中,所述的第二动静接触组中的静触组的静引出脚从外侧水平滑入所述的第三安装腔底部的第二滑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由于底座上一体设置有水平隔离板和竖直隔离板,将底座分隔成第一安装腔、第二安装腔和第三安装腔,使得该磁保持电磁继电器的输入侧(电磁系统)和输出侧(接触系统)高度隔离,输入输出之间电气隔离度可达到很高等级(可达到5000VAC耐压等级),而且两组动静接触组之间形成两个独立的电气空间,大大增强了两组之间的电气隔离度,两组间的电气隔离可达到很高的要求(可达到5000VAC耐压等级);

(2)、由于三个安装腔的长度方向均平行,在高度和安装宽度的限定下,输入和输出空间在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保证了电磁系统的线圈具有足够的绕线空间,能提供足够的电磁吸力以保证触点闭合的压力和触点开闭的可靠性;而输出侧可使动静触组具备足够的散热空间,很好地保证了高负载能力的实现;

(3)、由于动簧片包括上下叠放的上簧片和下簧片,在不增加继电器整体宽度的前提下,将有效导通截面积增加了一倍,而且动簧片上设置有弧形的缓冲片,对于上下簧片在转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微小错位起到了很好的缓冲作用;

(4)、下簧片或上簧片另一端的端部一体设置有推动片,在增加了动簧片的有效导通截面积的同时,也很好地兼顾了动簧片的柔性;

(5)、在以上结构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该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可达到16A负载等级,同时实现超小型(高度13mm以下、安装宽度16mm以下)和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去掉罩壳后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座的端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动触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动触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超小型16A负载等级的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包括底座1、罩壳2、电磁系统3、接触系统和磁包4,接触系统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动静接触组和第二动静接触组,底座1上一体设置有水平隔离板11和竖直隔离板12,竖直隔离板12位于水平隔离板11的下方,水平隔离板11和竖直隔离板12将底座1分隔成第一安装腔13、第二安装腔14和第三安装腔15,第一安装腔13的长度方向、第二安装腔14的长度方向、第三安装腔15的长度方向三者均平行,第一安装腔13的上端开口,电磁系统3向下插入第一安装腔13中,且电磁系统3的引脚向下穿出底座1,第二安装腔14和第三安装腔15并排设置,第二安装腔14用于安装第一动静接触组,第三安装腔15用于安装第二动静接触组,第一动静接触组的结构与第二动静接触组的结构相同,第一动静接触组包括一个动触组5和一个静触组6,动触组5包括动簧片51、动簧引出脚52和动触点53,第二安装腔14的外侧和第三安装腔15的外侧分别开口,第二安装腔14的底部和第三安装腔15的底部均设置有外端开口的第一滑槽16和第二滑槽17,第一动静接触组中的动触组5的动簧引出脚52从外侧水平滑入第二安装腔14底部的第一滑槽16中,第一动静接触组中的静触组6的静引出脚从外侧水平滑入第二安装腔14底部的第二滑槽17中,第二动静接触组中的动触组5的动簧引出脚52从外侧水平滑入第三安装腔15底部的第一滑槽16中,第二动静接触组中的静触组6的静引出脚从外侧水平滑入第三安装腔15底部的第二滑槽17中;动簧片51包括上下叠放的上簧片511和下簧片512,上簧片511的一端端部和下簧片512的一端端部一体连接,上簧片511的一端、下簧片512的一端均与动簧引出脚52铆接固定,上簧片511的另一端、下簧片512的另一端均与动触点53铆接固定,上簧片511上一体设置有弧形的上缓冲片513,下簧片512上一体设置有弧形的位于上缓冲片513下方的下缓冲片514,上缓冲片513与下缓冲片514之间具有间隙515,上缓冲片513和下缓冲片514上均设置有沿动簧片5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槽516,下簧片512另一端的端部一体设置有推动片54,推动片54上设置有空气隔离槽541,空气隔离槽541围绕在动触点53的周围,推动片54上一体设置有卡脚55,卡脚55与磁包4卡接。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其它结构同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动触组5的结构不同:动触组5包括动簧片51、动簧引出脚52和动触点53,动簧片51包括上下叠放的上簧片511和下簧片512,上簧片511的一端、下簧片512的一端均与动簧引出脚52铆接固定,上簧片511的另一端、下簧片512的另一端均与动触点53铆接固定,上簧片511上一体设置有弧形的上缓冲片513,下簧片512上一体设置有弧形的位于上缓冲片513下方的下缓冲片514,上缓冲片513与下缓冲片514之间具有间隙515,上缓冲片513和下缓冲片514上均设置有沿动簧片5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开槽516,下簧片512另一端的端部一体设置有推动片54,推动片54上一体设置有卡脚55,卡脚55与磁包4卡接。

上述实施例一、二中,推动片54也可以与上簧片511另一端的端部一体连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