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5935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压器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变压器散热装置,特别适用于绝缘油对流循环散热条件下的变压器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变压器散热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钢制扁管式散热器,这种散热器重量大,散热面积小,散热能力差,因此通常需要外挂风机辅助散热;另一种是近年来,参照国外技术发展起来的盒形结构的钢制片式散热器,其结构是在上下主管间连接有多组扁盒作为散热片,扁盒是由冲压成盘形的两个件相对并将其边缘焊接而成。这种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比扁管式虽有提高,但是体积大、耗油多、重量大,另外耐压能力差、易变形,变压器容量大时也需要在下部增设风机。
本领域所述散热器是依靠绝缘油自身对流产生循环散热,不同于有泵驱动的循环散热(如居民采暖)。依靠对流循环散热的散热元件,两端的温差梯度必须大,否则形成不了足够的循环动力,散热必然差。适应这一要求,散热元件需要足够的长度和良好的散热条件。长度大小受变压器设计限制,而散热条件中最主要的是导热材料和散热外表面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表面积大、材料利用率高、重量轻、容油少、耐压高的变压器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变压器散热器,它是由进油上主管和出油下主管及中间与上、下主管相通的有过油内腔的散热元件组成,散热元件的外表面带有四条以上与自身材料相同的挤压出的竖向散热翼翅,且散热元件横截面的外周长与横截面的材料面积相比大于1。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散热元件的外表面增加4条以上竖向散热翼翅,以此增加散热表面积。竖向翼翅可以同时获得两个侧面的表面积比其他方法经济。竖向翼翅是指垂直于水平面的翼翅,这种设计有利于热量向上散发。增加翼翅的数量和径向长度可以实现散热元件横截面的外周长(毫米)与横截面积(平方毫米)之比大于1,甚至可以达到3,使单位重量的材料的散热能力提高数倍。这样,在提高性能的同时,材料成本还得到一定的降低。本实用新型所述竖向翼翅的设计易于通过挤压方法获得,散热元件的材料可以为铝及铝合金型材或铜及铜合金型材。
与现有变压器散热器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散热器有以下突出优点1、散热元件表面积特大,加之可选用导热性好的铝或铜材料,因此散热能力强;2、重量轻、体积小、内腔油耗少。可有效改变目前变压器散热器占空间多、油耗大、成本高的严重弊端;3、制造工艺简单,比目前盒片式结构焊缝减少90%,产品可靠性大大提高。可扭转目前片式散热器焊缝过多,易渗漏的局面;4、由于翅片有加强作用,过油通道的耐压能力大大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面放大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5的A-A剖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看图1-图3,根据变压器的散热要求确定变压器散热器所采用散热元件3的高度和片数,将带有翼翅的扁平盒式铝散热片按要求长度切断,并将两端与上主管1和下主管2焊接,多片散热元件组成散热器整体。上、下主管的一侧焊上与变压器相连的法兰,另一侧封死,进行气密性等性能检查后,即为成品。热油可以从上主管进入,经过散热片冷却后,从下主管流出进入变压器,形成对流循环。进油口与出油口可在同侧,也可在异侧。根据需要,扁平盒式散热片的主平面可以与上、下主管构成的平面相垂直、平行或成一定角度,为提高油腔内传热,在腔内壁表面可增设吸热翼翅4实施例2参看图4-图6,采用带有翼翅的管式铝散热元件3,可以两根或多根组合成一个散热单元,每根管两端与上主管1和下主管2焊接,多个单元组成一个散热器整体,为提高油腔内传热,在腔内壁表面可增设吸热翼翅4。
通过以上实例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所述变压器散热器完全可以实现,并具有散热能力强、制造简单、性能可靠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困扰电力行业多年的散热器体积庞大、密封不好、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散热器,它是由进油上主管和出油下主管及中间与上、下主管相通的有过油内腔的散热元件组成,其特征在于散热元件的外表面带有四条以上与自身一体的挤压出的竖向散热翼翅,且散热元件横截面的外周长与横截面的材料面积相比大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变压器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散热元件的腔内有吸热翼翅。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电力变压器的散热器,由上、下主油管和中间散热元件组成,其特征是散热元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带有竖向翼翅,其主要特点是有效增大了外部散热面积和内部吸热面积,提高了散热能力,同时制造简单、容油少、体积小、外形美观。
文档编号H01F27/12GK2580574SQ0228117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8日
发明者孙艺夫 申请人:孙艺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