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型电池单元及其组合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7891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板型电池单元及其组合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板型电池单元及其组合电池。
由于那些采用由金属制成的电池外壳的电池受怎样将它们做得薄而轻的限制,所以近来的研究已趋向于开发由包括树脂薄膜和金属薄膜热封的层叠薄膜构成包装的电池,从而生产一种薄膜铠装电池,它是非常轻而薄的。
但是,在这种电池充电和放电时,由于电极接线端子电阻和电池内阻的存在,电极接线端子和电池元件会产生热量,这样产生的热量使密封部分可能遭到破坏。密封部分的这种破坏引起含水内容物侵入包装,使电池性能的显著恶化,因而导致可靠性降低。
有各种涉及由多层薄膜铠装电池构成组合电池的已知技术。例如,在JP-A-2001-216950和JP-A-HEI-9-259859(259859/1997)中揭示的组合电池,主要是用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而没有试图在增加了电流的情况下使用。因此,难以使这类未试图用于增加了电流情况下的组合电池转移使用方向。
在这期间,近来已普遍将薄膜铠装电池用作要求大电流供应的电气车、船的电源。在这种应用场合,大批电池单元被连接起来用作组合电池,以获得较高电压和较大容量,因此导致产生比单独使用电池单元时显著高的热量。这样,除了上述不利效果以外,整个组合电池的温度也上升。过度上升的温度可能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或者使它损坏。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例如采用有机溶液作电解液、用碳作负电极活性材料的锂电池情况下,当电池因显著的高温而破坏时,可能导致使用周围着火的危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型电池单元,其包括互相隔离并从平板型外围边缘引出的正电极接线端子和负电极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正电极接线端子和负电极接线端子满足B/A≥0.57(其中“A”表示活性材料区宽度和“B”表示各电极接线端子宽度)。
在本发明中,活性材料区的宽度意指正电极体或负电极体上带有活性材料的区域的宽度,也是在电极接线端子引出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活性材料区最窄的宽度。当活性材料区是矩形时,活性材料区的宽度与相应电极接线端子引出的侧边的长度一致,即与相应电极接线端子延伸出的那一侧边的长度一致。
在一侧有多个接线端子的常规电池中,B/A小于0.5。另外,JP-A-HEI-9-259859(259859/1997)揭示一种电池,采用的结构是电极接线端子分别被拉入电池外围凹座中,其目的是在通过将电极接线端子分别拉入电池外围凹座中,以紧缩外形的同时,保持电池元件部分的平面区域,以获得较高电压和较高容量。从这个意图看来,没有理由一定要加宽电极接线端子,而从电压和容量的观点看,加宽电极是相当不利的。反之,在本发明中,B/A≥0.57,缩短电流迁移距离并减小内阻。这就限制了电池元件的发热。另外,电极接线端子的宽度增加,将减小电极接线端子的电阻,因此也限制了电极接线端子的发热。还有,连接方便,电极接线端子的机械强度也能提高。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基于上述的一种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正电极接线端子和负电极接线端子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引出。
正电极接线端子和负电极接线端子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引出,使电极接线端子堆积为组合电池时易于连接。另外,改变单个电池单元的取向,可获得各种不同连接方式的组合电池,例如串联连接、并联连接和串/并联连接的组合电池。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的一种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平板型电池单元进一步包括由金属薄膜制成的包装。
这能减轻包装,并防止含水内容物侵入包装。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的一种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平板型电池单元包括由层叠薄膜形成的包装;层叠薄膜包括金属薄膜和热封树脂薄膜。
这能易于确保薄膜包装的结合。
本发明提供基于上述的一种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金属薄膜是铝。
这能减轻包装。
本发明提供基于上述的、包括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平板型电池单元通过正电极接线端子和负电极接线端子互相组合。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依次串联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被堆积。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上述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被堆积的平板型电池单元互相并联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电池,其包括多个基于上述的组合电池,它们互相串联连接。
多个上述平板型电池单元的组合,提供一种具有理想的电压和理想的容量的组合电池。在组合电池中,已在每一平板型电池单元中减小了内阻和电极接线端子电阻,这就能有效地限制增大的电流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组合电池整体的温度上升。另外,也不必要添加本来该加在电极接线端子上的防热耗散的结构,因而构成重量轻、花费少、并有较高可靠性的组合电池。还有,能获得串联连接型、并联连接型和串/并联连接型的组合电池,它们有任意的布置并有效地利用给定的空间,例如在水平方向将多个电池单元排成一行,垂直地堆积和连接电池单元,或者把这类方式组合起来使用。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薄膜铠装电池的透视图,图2是图1电池的电池元件分解透视图,图3是电池元件的横剖面图。如图3所示,负电极体1和正电极体2交替安排在由层叠型隔离体3分隔的空间中,并通过分别从负电极体1的末端延伸的负电极汇集部7,提供负电极接线端子4。在正电极方面,通过分别从正电极体2的末端延伸的正电极汇集部8,提供正电极接线端子5。另外,负电极汇集部7和正电极汇集部8分别在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如图3中所示,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也是这样。
图4是用来解释根据本发明平板型电池单元的负电极体或正电极体和电极接线端子之间的尺寸比的示意图。活性材料区域13是相应的电极汇集体上覆盖以活性材料的区域,电极接线端子配合部15是由电极汇集体上不覆盖以活性材料的区域。安装在电极接线端子配合部15上的是电极接线端子14。在这样的结构中,参考字母“A”指示活性材料区的宽度,“B”指示电极接线端子的宽度,“C”指示活性材料区的长度。
图4中所示的活性材料区域13是矩形,所以活性材料区域13的宽度是恒定的。但是,在具有活性材料区域13的正电极体或负电极体有如图24或图25中所示的形状的情况下,活性材料区域13的宽度随它的位置而变。在这种情况下,活性材料区域13的宽度意指在电极接线端子14延伸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它的最窄的宽度。也就是说,在图24和25中,活性材料区的宽度不是“A”而是“A’”。这是因为后面将要描述的电流迁移距离,是根据活性材料13的最窄宽度确定的。
在根据本发明的平板型电池单元中,负电极体1,正电极体2,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的尺度这样确定使B/A的值为57%或更多。采用这样的构造,能限制电池元件或电池单元元件产生的热量。下面将描述其原因。
图3中所示的电池元件被包含在薄膜包装6内,然后电解液被注入包装的内部,随后以薄膜密封,由此获得图1所示的薄膜铠装的电池。至于薄膜包装6,可采用层叠薄膜,它包括至少两层薄金属膜和热封的树脂薄膜。
下面将解释为什么采用B/A值为57%或更多的构造能限制电池的发热。
上述原因,首先是因为增加相应电极接线端子的宽度B,使电极接线端子本身的电阻减小,因而限制了电极接线端子的发热。在常规电池中,许多情况下的B/A的值近似于10至30%,因为正和负电极的电极接线端子常常是从相应电池的一侧延伸,因而有必要取值小于50%,在较宽的电极接线端子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以避免两个电极的电极接线端子之间的接触。相反,本发明能达到刚才所说的效果,因为B/A的值为57%或大一点。
上述的原因,其次是因为57%或更多的B/A值能缩短电流迁移路径,因而限制了电池元件的发热。注意,电流迁移距离在这个实施例中涉及所有理论上可能的电流路径的平均值。图5表示B/A和根据模拟图4模型导出的电流迁移距离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图中,电流迁移距离以比例表示,接线端子宽度为1mm时,电流迁移距离定义为100%。由于发热量与电流迁移距离有正比关系,所以更缩短的电流迁移距离将导致受限制的发热量。通过图5可以理解,电流迁移距离值在B/A的值为57%或更多时,是比较小的值,与C和A的比率无关。因此,当B/A的值为57%或更多时,能有效地限制发热量。另外,缩短的电流迁移距离也有减小电池内阻的效果,因此也对限制电池元件的发热有所贡献。
另外,能够把上面所描述的电池看作电池单元,并将多个电池单元互相连接,而构成具有理想电压和理想容量的组合电池。例如,把这些电池单元并置堆积起来,正电极互相连接,负电极互相连接,能获得一种组合电池。把这些电池单元交替并置堆积起来,并把正和负电极连接起来,也能获得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还能使用并联连接和串联连接的组合,构成组合电池,从而获得串联连接型,并联连接型和串/并联连接型的组合电池,它们能有任意的组合,而有效地利用给定的空间。
在这种组合电池中,内阻和电极接线端子电阻已在每一电池单元中降低,所以有效地限制由增加了的电流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组合电池整体的温度上升。另外,也不必要添置本来该加在电极接线端子上的防热耗散的结构,因而构成重量轻、花费少、并有较高可靠性的组合电池。
在这个实施例中,已描述过正和负电极的电极接线端子在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但是,也能安排正和负电极的电极接线端子分别在两个相邻侧延伸,或者安排正和负电极的两对电极接线端子分别在四侧。这些构造有利地增加了在水平方向布置的自由度。(实施例)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如图2和3所示,交替地层叠有负电极体1,每个电极体包括厚度为15μm的铜箔片,其两个表面被覆盖以厚度约为50μm的硬碳膜;正电极体2,每个电极体包括厚度为20μm的铝箔片,其两个表面被覆盖以厚度约为70μm的锂-锰复合氧化物;层叠型隔离体3,每个隔离体包括厚度为25μm的绝缘多孔树脂薄片,片本身由层叠的聚乙烯膜和聚丙烯膜组成。如图3中所示,负电极汇集部7和正电极汇集部8以不与层叠式电能产生体重叠的方式引出,并且通过超声波焊接和电阻焊接方法,负电极汇集部7和正电极汇集部8分别与由厚度为100μm镍制成的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由厚度为100μm铝制成的正电极接线端子5,焊接在一起。此后,如图1所示,这个组件用厚度约为100μm的铝箔制成的层叠膜卷起来,然后,内部填充以电解质,该电解质是这样制备而成的,即,先在碳酸盐丙烯和碳酸钾·乙酯的无水溶液中,以1mol/L浓度,溶解磷酸锂六氟化物,随后,减压密封,由此制成蓄电池。在这种情况下,电池的外部尺寸(除引出的电极接线端子以外)是95mm×160mm,所用的负电极体1尺寸为70mm×125mm,正电极体2的尺寸为65mm×120mm,层叠型隔离体3的尺寸为75mm×130mm,以及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的尺寸为40mm长和40mm宽。因此,负电极和正电极的B/A值分别为0.57和0.62。(实施例2)这个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是每个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的宽度为50mm。因此,负电极和正电极的B/A值分别为0.71和0.77。(比较实施例1)这个比较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是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的宽度为10mm。因此,负电极和正电极的B/A分别为0.14和0.15。(比较实施例2)这个比较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是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的宽度为20mm,因此,负电极和正电极的B/A值分别为0.29和0.31。(比较实施例3)
这个比较实施例与实施例1有相同的结构,不同之处是负电极接线端子4和正电极接线端子5的宽度为30mm,因此,负电极和正电极的B/A值分别为0.43和0.46。
这意味着实施例1和2的B/A值为57%或更多,比较实施例1至3的B/A值都小于57%。图6表示电极接线端子宽度与实施例1,2和比较实施例1至3的每个电池中的直流等效电池单元电阻值之间的关系。直流等效电池单元电阻值是接线端子电阻和电能产生元件的电阻(电池单元内阻)之和。如已知的,较宽的电极接线端子宽度表现出较小的接线端子电阻,这样,每个实施例1和2中的电阻值与比较实施例1的电阻值相比,下降约25%。
另外,参考图7考虑电池单元内阻比率,假定接线端子宽度为10mm情况下的电池单元内阻是100%,可了解到,根据实施例1和2的每个电极接线端子宽度,电池单元内阻也被减小。这个效果被看成是由于缩短电流迁移距离,有助于限制电池元件产生热量。
下面,将详细说明组合电池实施例,该组合电池是由多个组成实施例1或实施例2电池的每个电池单元所构成的。(实施例3)图8a表示一个组合电池,其构成方法是制备3个其中每两个并联的电池单元,然后再将这些电池单元串联起来。这将称作“3-串联2-并联”型,在串联Y段X个电池单元并联的情况下,将称作“Y-串联X并联”。
首先,制备3个其中每2-并联单元,每个由堆积的两个电池单元组成,然后,通过例如超声波焊接,点焊接或铆接方法,将适当并联单元的负电极汇集部7和正电极汇集部8相互连接起来。虽然为了更好地理解,图8中的电池提供有电极汇集部连接部9,但是这些都是通过焊接或铆接起来的部分。并联单元最终以如图8a所示的3折叠方式堆积起来,从而得到3-串联2-并联/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的组合电池。(实施例4)这个实施例涉及2-串联3-并联型的组合电池。
图8b示出2-串联3-并联型的组合电池的结构。首先,制备2个其中3-并联单元,每个由堆积的三个电池单元组成,然后,一个并联单元的正电极汇集部8和另一个并联单元的负电极汇集部7通过超声波焊接,点焊接或铆接相互连接起来。虽然,为了更好地理解,图3b中的电池提供有电极汇集部连接部9,但是,这个部是用焊接或铆接起来的。两个并联单元最终以如图8b所示2折叠方式堆积起来,从而得到2-串联3-并联/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单侧引出型的组合电池。
如实施例3和4所示,通过改变电极接线端子相互连接的方式,也有可能变成从组合电池的单侧或两侧任意引出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
下面,将提供几个用于表示组合电池变形的实施例,首先参考图9解释用于说明实施例的相应图中的那些标记。图9示出2-串联1-并联型的组合电池。在这个图中,黑圆指示负电极接线端子4,白圆指示正电极接线端子5,网眼矩形指示电池单元,连接黑圆和白圆的线指示电极汇集部连接部9。这个电极汇集部连接部9,以与实施例3和4所述的相同方式进行连接。还有,从负电极接线端子4或负电极汇集部7引出来的线指示负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10,而从正电极接线端子5或正电极汇集部8引出来的线指示正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11。另外,在串/并联连接组合电池的情况下,这个图20所示的并联连接部称作并联组合电池,并称作并联连接单元12。(实施例5)这个实施例涉及6-串联1-并联型的组合电池。
图10示出6个电池单元全部串联的6-串联1-并联型的组合电池的结构。在6-串联1-并联型的情况下,可以将6个电池单元堆积一个位置中,如图10a所示,或者所有的电池单元在一个平面中延伸,如图10b所示没有堆积它们。还可以划分为如图10c和10d所示的两个或三个位置的方式堆积电池单元,因此,允许任意布置电池单元。(实施例6)这个实施例涉及6-并联1-串联型的组合电池。
图11表示通过以将正电极与另一正电极,以及负电极与另一负电极并列并连接的方式堆积6个电池单元的方法,构成一个6-并联1-串联型的组合电池。在6-并联1-串联的情况下,只有这种结构是可能的。
在实施例3到6中,已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电池的实施例。在这些组合电池中,已在每个电池单元中减小了内阻和电极接线端子的电阻,因此能有效地限制增大的电流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每个组合电池整体的温度上升。另外,不必要添加本来该加在电极接线端子上的防热耗散的结构,因而构成重量轻、花费少、并有较高的可靠性的组合电池。
还有,如上述实施例所示,能够获得串联型、并联型和串联/并联型的组合电池,它们有任意的布置并有效地利用给定的空间,例如在水平方向将多个电池单元排成一行,垂直地堆积和连接电池单元,或把这类方式组合起来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示出采用6个电池单元的组合电池实施例,通过改变要使用的电池单元个数和堆积电池单元的位置数目,能够获得各种组合电池的结构。下面,对这些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7)这个实施例涉及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单侧引出型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
图12和13分别示出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单侧引出型串联连接组合电池的示例性结构。图12表示4-串联情况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3表示8-串联情况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2a表示一种结构,其中4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4-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2b表示一种结构,其中4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2-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3a表示一种结构,其中8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8-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3b表示一种结构,其中8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4-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3c表示一种结构,其中8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2-折叠方式被堆积。如图12和13所示,通过采用偶数蓄电池并将它们以偶数折叠的方式堆积,能够实现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从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的单侧引出。堆积的折叠偶数,是构成蓄电池的数目和不超过蓄电池数的偶数的公约数。能出现的组合,与这些公约数的数目相同。(实施例8)本实施例涉及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的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
图14至16表示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串联连接组合电池的示例性结构。图14表示3-串联情况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5表示6-串联情况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6a表示9-串联情况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4a表示一种结构,其中3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3-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4b表示一种结构,其中3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没有堆积的1-折叠方式被放置。图15a表示一种结构,其中6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3-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5b表示一种结构,其中6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没有堆积的1-折叠方式被放置。图16a表示一种结构,其中9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9-折叠方式被堆积。图16b表示一种结构,其中9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3-折叠方式被堆积。如图16c表示一种结构,其中9个具有交替地连接的正和负电极的电池单元,以没有堆积的1-折叠方式被放置。如图14至16所示,通过采用不考虑蓄电池数目以奇数折叠的方法堆积蓄电池,能够实现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从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两侧引出。堆积的折叠奇数,是构成蓄电池的数目和不超过蓄电池数的奇数的公约数。能出现的组合,与这些公约数的数目相同。(实施例9)本实施例涉及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并联连接的组合电池。
图17是并联连接组合电池的结构图。如从图17知道的,通过简单堆积与并联连接相应的电池数目,能够在结构上获得并联连接情况下的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实施例10)本实施例涉及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单侧引出型的串/并联连接组合电池。
图18至20表示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单侧引出型串/并联连接组合电池的示例性结构。图18表示2-串联4-并联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9表示4-串联3-并联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20表示8-串联2-并联型的组合电池结构。图18表示由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2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2-折叠方式堆积。图19a表示由12个电池单元制备的4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4-折叠方式堆积。图19b表示由12个电池单元制备的4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2-折叠方式堆积。图20a表示由16个电池单元制备的8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8-折叠方式堆积。图20b表示由16个电池单元制备的8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4-折叠方式堆积。图20c表示由16个电池单元制备的8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2-折叠方式堆积。
如图18至20所示,能实现这样的形态,即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从行式为等于或大于2-串联2-并联的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单侧引出,如果采用四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的偶数化串联连接,使被堆积的并联连接单元的折叠数为偶数的话。被堆积并联连接单元的折叠数是组成偶数化串联连接的数目和偶数的公约数。能出现的组合,与这些公约数的数目相同。(实施例11)本实施例涉及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的串/并联连接组合电池。
图21至23表示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双侧引出型的串/并联连接组合电池的示例性结构。图21表示由3-串联6-并联型构成的组合电池,图22表示由6-串联3-并联型构成的组合电池,图23表示由9-串联2-并联型构成的组合电池,图21a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的制备的3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3-折叠方式堆积。图21b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3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没有堆积的1-折叠方式放置。图22a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6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3-折叠方式堆积。图22b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6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没有堆积的1-折叠方式放置。图23a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9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9-折叠方式堆积。图23b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9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3-折叠方式堆积。图23c表示由18个电池单元制备的9个并联连接单元12的结构,每个并联连接单元12包括堆积起来的电池单元,其数目与并联连接的数目相应。并联连接单元12交替地连接正和负电极,并以没有堆积的1-折叠方式放置。
如图21到23所示,能实现这样的形态,即电极汇集部接线端子从行式为等于或大于2-串联2-并联的串联连接的组合电池双侧引出,如果采用四个或更多个电池单元的任意数目的串联连接,使被堆积的并联连接单元的折叠数为奇数的话。被堆积并联连接单元的折叠数是组成串联连接的个数和奇数的公约数。能出现的组合,与这些公约数的数目相同。
如上述实施例所示,能够获得串联连接型,并联连接型和串/并联连接型的组合电池,它们有任意的布置,并有效地利用给定的空间,例如在水平方向将多个电池单元排成一行,垂直地堆积和连接电池单元,或组合地使用这类方式。另外,已在每个电池单元中减小了内阻和电极接线端子的电阻,因此能有效地限制增大的电流充电和放电所产生的热量,从而降低每个组合电池整体的温度上升,即使在用作组合电池的情况下。还有,不必要添加本来该加至电极接线端子上的防热散的结构,因而构成重量轻、花费少、并有较高的可靠性的组合电池。
根据上面描述的本发明,通过使活性材料区宽度A和各电极接线端子的宽度B满足B/A≥0.57,而构成电池单元,就能提供一种减少电池元件或电池单元元件产生的热量的平板型电池单元,从而获得较高的可靠性。
另外,采取对热量的防范措施也变得不必要了,因为在本发明的平板型电池单元中,电极产生的热量低,所以通过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的组合,能构成重量轻、花费少、并有较高空间效率的组合电池。
尽管已用特定术语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这种描述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可以了解,在不偏离后面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修改和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平板型电池单元,包括正电极接线端子和负电极接线端子,它们彼此隔离并从所述平板型电池单元外围边缘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接线端子和所述负电极接线端子满足B/A≥0.57(其中“A”表示活性材料区宽度,而“B”表示各电极接线端子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正电极接线端子和所述负电极接线端子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引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金属薄膜制成的包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由层叠薄膜制成的包装,层叠薄膜包括金属薄膜和热封树脂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型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膜是铝。
6.一种组合电池,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型电池单元;其中,所述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通过所述正电极接线端子或所述负电极接线端子相互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分别串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平板型电池单元被堆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被堆积的平板型电池单元彼此并联连接。
10.一种组合电池,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组合电池;其中,所述多个组合电池彼此串联连接。
全文摘要
电池的构成满足B/A≥0.57,其中“A”表示活性材料区宽度和“B”表示各电极接线端子宽度。
文档编号H01M10/04GK1437277SQ0310345
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日
发明者金田洋 申请人: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