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谐振器、电介质滤波器、电介质双工器及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908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介质谐振器、电介质滤波器、电介质双工器及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电介质基片上构成多个谐振区而成的电介质谐振器、具备该电介质谐振器的电介质滤波器、电介质双工器(电介质天线收发转换开关)及通信装置。


图13示出它的谐振器装置的结构。这里,2是具有形成在电介质板的上面上的电极开口部4a、4b、4c的电极。该例是构成3级的谐振区的例,两端的第1级、第3级作为由在短边侧单侧开放的电极开口部4a、4c的谐振器。第2级作为由使略矩形状的两端为终端的电极开口部4b的谐振器。
在用L表示各谐振器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的情况下,在单侧开放的情况下,L=约(2n-1)/4波长(n是1以上的整数),在使略矩形状两端为终端的情况下,使用的谐振频率由使得L=约n/2波长(n是1以上的整数)的关系成立来决定。
还有,连接在输入输出端子上的输入输出耦合用的探针11、12设置在电极开口部4a、4c的开放端侧、对基于它的电极开口部的谐振器的磁场成直角的方向上。
〔专利文献1〕
特开平11-234008号公报此外,虽然考虑电介质板尺寸的变化,预先将滤波器的外形尺寸设计的很大也能够实现共通化,但是与小型化的要求相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构成谐振频率fo不同的电介质谐振器的情况下,也不使外形尺寸大型化、能够共通化的电介质谐振器。还有,提供具备该电介质谐振器的电介质滤波器、电介质双工器及通信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略矩形状的电介质板的两主面上、具备具有相互对向的多组开口部的电极,在构成用上述电介质板的上述相互对向的开口部夹持的各自的部分作为主谐振区的多个谐振器的电介质谐振器中,在多个谐振器中,在与外部之间规范进行各自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开口部各自构成略矩形状,该开口部的至少一边在上述电介质板的同一边上,各自开放。
还有,本发明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特征在于规范进行上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开口部的一边,在与规范进行上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上述开口部的开放端同一的上述电介质板的同一边上开放。
还有,本发明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特征在于规范进行上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上述开口部的相互对向的两边,在上述电介质板的相互对向的两边上各自开放。
还有,本发明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特征在于规范进行上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上述开口部,是向在该开口部的上述谐振区上产生谐振模的磁场方向延伸的略矩形状。
还有,本发明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特征在于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开口部不具有开放端,一部分是被倒角了的非旋转对称的略正方形状或者略圆形状。
还有,本发明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它由以下各部分构成具有上述任何一个结构的电介质谐振器;在上面上,形成与电介质谐振器的安装区、进行电介质谐振器的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耦合的条状线路及接地电极,在下面上,形成了构成从电介质谐振器的下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接地电极的输入输出基片;将电介质谐振器的上面的电极与输入输出基片的接地电极连接的导电体部件;以及构成从电介质谐振器的上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第2导电体部件。
还有,本发明的电介质双工器的特征在于用上述电介质滤波器分别构成使发射信号通过的发射滤波器部及使接收信号通过的接收滤波器部。
进而,本发明的通信装置的特征在于用上述电介质滤波器或者电介质双工器构成通信信号的滤波器部。
图2是同一电介质滤波器的立体图。
图3是与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
图4是与第3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
图5是与第4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与第5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出同一电介质滤波器的组装的次序的立体图。
图8是与第6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及剖面图。
图9是与第7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
图10是示出与第8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示出与第9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双工器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与第10实施方式相关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示出现有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图。
符号说明1—电介质板,2、3—电极,4、5—电极开口部,6、7—导电体板,10—电介质谐振器,11、12—输入输出探针,13—外部导电体,20—输入输出基片,21—电极开口部,22、23—条状线路,24—接地电极,30—接地外壳(第1导电体部件),31—盖(第2导电体部件),25—输入输出端子,26—通孔导体,40—上部基片,41—衬垫。
图1(A)是用于电介质滤波器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B)是电介质滤波器的剖面图。在图1中,1是矩形板形状的电介质板。在该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设置电极2、3。在电极2、3上形成相互对向的略矩形状的电极开口部4a、4b、5a、5b。6、7是构成从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下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导电体板。
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1(A)所示,被电介质板的相互对向的电极开口部夹持的部分起到作为主要的谐振区,即,起到作为谐振器的作用。
在图1(A)中,实线的箭头示出电场的方向,虚线的箭头示出磁场的方向。这样,被电极开口部夹持的电介质板的部分起到作为矩形槽状模式的电介质谐振器的作用。电极开口部4a、4b、5a、5b的开口部的一边在电介质板1的同一边侧开放。因此,当设电介质板中的使用频率中的1波长为λ时,起到作为一端开放的(3/4)λ谐振器的作用。而且,邻接的2个谐振器电场(电容性)耦合。
图2是示出具备图1所示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这里,11、12是输入输出探针,近接配置在电介质谐振器10的电极开口部的开放部分上。还有,13是外部导电体,构成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下的导体面。该外部导电体13将包含电介质谐振器10及输入输出探针11、12的整体电磁屏蔽。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构成六面体形状的外部导电体13的其它的三面。
由于这样地配置电介质谐振器10和输入输出探针11、12,输入输出探针11、12与电介质谐振器10的各自的谐振器磁场耦合。这样,起到作为2级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作用。
由于这样地将电极的开口部的一边作成在电介质板1的同一边侧开放的形状,即使在构成谐振器的谐振频率fo不同的电介质谐振器的情况下,由于使用同一尺寸的电介质板1、在它的两主面上、仅仅设置磁场的方向的长度L不同的电极开口部即可,没有必要变更整体的尺寸,能够谋求构成部件的共用化及安装基片的电极图形的标准化。
图3是与第2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在该例中,在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形成具有相互对向的3个开口部的电极。在图3中2是形成在电介质板的上面上、具有开口部4a、4b、4c的电极。在该例中,使两端的电极开口部4a、4c即使在向着电极开口部的排列方向的边上也开放。还有,与它相配合将谐振器的电场方向的尺寸W作成约1/2、得到与图1所示的情况同样的谐振频率。
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电介质板1的电极开口部的排列方向的尺寸短缩化。
图4是示出与第3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结构的平面图。在(A)所示的例中,在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设置具有相互对向的3个开口部的电极。图中2是具有开口部4a、4b、4c的上面的电极。由这样地排列电极开口部,谋求谐振器的多级化。
在图4(B)所示的例中,虽然在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也设置具有相互对向的3个开口部的电极,但是,电极开口部的中央的开口部4b及与它对向的开口部,无论哪个边在电介质板1的边上也不开放、被作为终端。由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进行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与输入输出探针等之间的不必要的耦合。
图5是示出与第4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谐振器的结构的平面图。在(A)所示的例中,在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设置具有相互对向的4个开口部的电极。4a、4b、4c、4d是形成在电介质板1的上面上的电极2的开口部。
在图5(A)所示例中,构成进行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电极的开口部4b、4c及在那些上夹持基片对向的开口部各自成为略正方形状,成为各自的一角被倒角的形状。图中实线的箭头示出电场的方向。这样开口部4b、4c部分的谐振器起到作为电场向着纵方向和横方向、TE110模式的双重模式谐振器的作用。还有,由于采用开口部的角部倒角那样的形状,它的90°旋转对称性崩溃、双重模式的简并关系解除,其结果是起到作为耦合的2级的谐振器作用。因此,开口部4b部分起到作为第2级和第3级的谐振器,开口部4c部分起到作为第4级和第5级的谐振器起作用。
开口部4a起到作为第1级、4d起到作为第6级的谐振器的作用。而且,第1级和第2级、第5级和第6级各自电场(电容性)耦合。第3级和第4级的谐振器磁场(电感性)耦合。还有,第2级和第5级的谐振器由电场(电容性)耦合进行跳跃耦合。
在图5(B)所示的例中,构成进行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电极的开口部4b、4c和与它对向的电极开口部作成一部分倒角的圆形状。在这种情况下,在该2个的电极开口部部分上,分别起到作为电场向着电介质板1的长边方向的HE110x模式和作为电场向着电介质板1的短边方向的HE110y模式的、双重模式谐振器的作用。
其次,参照图6及图7说明与第5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
图6是电介质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顺序示出组装途中的状态图。在图6及图7中,10是与图4(A)所示同样的结构的电介质谐振器。20是载置电介质谐振器10的输入输出基片。该输入输出基片20的基材是绝缘性基片,在安装电介质谐振器的面(在图中的上面)上,形成作为输入输出探针的条状线路22、23。还有,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设置接地电极24。但是,使得电介质谐振器10的安装面(下面)侧的电极的开口部不与接地电极连接那样地形成电极开口部21a、21b、21c。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下面上,形成略全面的接地电极。为了使该下面的接地电极和上面的接地电极24之间电连接,在内面上形成设置导体膜的多个通孔导体26。
还有,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下面上,设置通过通孔对条状线路22导通的引出电极,将它引出到形成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端面上的输入输出端子25上。即,图中的25是导通在条状线路22上的输入输出端子。同样地,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图中的右后方的端面上,形成导通在条状线路23上的另一个输入输出端子。
在图6中,30是使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面侧的电极导通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接地电极上的接地外壳(第1导电体部件)。还有,31被盖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部上,是构成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部的导体面的盖(第2导电体部材)。
首先,如图7(A)所示,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安装电介质谐振器10。其次,如(B)所示安装接地外壳30。由此,通过接地外壳30使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面电极与输入输出基片20的接地电极导通。
然后,如(C)所示,将盖31电气的而且机械的安装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接地电极上。
这样,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部上构成电介质谐振器10、条状线路22、23及上部的导体面。还有,使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下面侧的接地电极起到作为从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下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作用。
再次,参照图8说明与实施方式6相关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
图8(A)是在电介质滤波器中使用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B)是电介质滤波器的剖面图。在图8中1是矩形板形状的电介质板。在该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设置电极2、3。在电极2、3上形成互相对向的略矩形状的电极开口部4a、4b、5a、5b。6、7是构成从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下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导电体板。
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8(A)所示,用电介质板的相互对向的电极开口部夹持的部分起到作为主谐振区的作用,即作为谐振器的作用。
在图8(A)中,实线的箭头表示电场的方向,虚线的箭头表示磁场的方向。这样,被用电极开口部夹持的电介质板的部分起到作为矩形槽状模式的电介质谐振器的作用。与图1所示的例不同,电极开口部4a、4b、5a、5b使各自的相互对向的边在电介质板1的相互对向的边开放。因此,当设电介质板1中的使用频率中的1波长为λ时,起到作为两端开放的(1/2)λ谐振器的作用。而且,邻接的2个谐振器电场(电容性)耦合。由在该2个谐振器上沿电介质板1的一方的长边设置各自磁场耦合方法,起到作为具备2级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作用。
这样,由于使电极开口部的相互对向的两边在电介质板的相互对向的两边上各自开放,电极图形对电介质板1非对称配置。其结果是,寄生模激励困难,能够抑制寄生模的发生,能够有效地防止由寄生模引起的特性恶化。还有,由于形成在电介质板上的电极的尺寸精度由电介质板从母模基片割裂时的尺寸精度决定,而不是起因于电极图形的直接的形成精度,图形形成精度低,例如即使是由厚膜印刷法形成,也能够抑制电特性的参差不齐。进而,由于在谐振器部分没有因电极引起的的短路面,电流密度低,能够构成空载Q高的电介质谐振器。
还有,由于这样地使电极的开口部在电介质板1的同一边成为开放的形状,即使在构成谐振器的谐振频率fo不同的电介质谐振器的情况下,由于使用长边方向尺寸相同的电介质板,只要在它的两主面上、决定磁场方向的长度L即可,能够谋求安装基片的电极图形的标准化。
再次,参照图9说明与第7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
图9是在电介质滤波器上使用的电介质谐振器的平面图。在图9中,10是在矩形板形状的电介质板1的两主面上设置电极构成的电介质谐振器。2是上面侧的电极。在该电极2上形成矩形状的电极开口部4a、4b、4c。在下面侧上形成与该电极2对向的、图形面对称的电极。
在图9中,实线的箭头表示电场的方向。由这样的结构,电介质板1的被相互对向的电极开口部夹持的部分起到作为谐振区的作用,即,起到作为谐振器的作用。电极开口部4a、4c和与各自对向的下面的电极开口部,使各自的相互对向的边在电介质板1的相互对向的边上开放。因此,与图8所示同样,起到作为两端开放的(1/2)λ谐振器的作用。还有,电极开口部4b和与各自对向的下面的电极开口部,使各自的一边在电介质板1的一边上开放。因此,该部分的谐振器起到作为一方端开放、另一方端短路的(1/4)λ谐振器的作用。这些3个谐振器邻接的谐振器之间电场(电容性)耦合。因此,由在两侧的2个谐振器上、沿电介质板1的一方的长边上各自设置磁场耦合方法,起到作为具备3级的谐振器的带通滤波器的作用。这里,第1级的谐振器和第3级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主要由电介质板1的短边方向的尺寸L1决定,第2级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与第1级和第3级的谐振器独立,由电极开口部4b和与它对向的下面侧的电极开口部的长度L2决定。
在该例的情况下,由于能够用共通的电介质板构成第2级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不同的多种的电介质滤波器,能够谋求构成部件的共用化及安装基片的电极图形的标准化。
再次,参照图10说明与第8实施方式相关的电介质滤波器的结构。
图10(A)是电介质滤波器的分解立体图,(B)是示出组装途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在图10中,10是在图9所示的构成3级的谐振器的电介质谐振器中,作为(1/2)λ谐振器构成所有的谐振器的电介质谐振器。各谐振器的谐振频率例如是26GHz频带的频率。20是载置电介质谐振器10的输入输出基片。该输入输出基片20的基材是绝缘性基片,在安装电介质谐振器10的面(在图中的上面)上,形成作为输入输出探针的条状线路22、23。还有,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设置接地电极24。但是,使得电介质谐振器10的安装面(下面)侧的电极的开口部不与接地电极连接那样地形成电极开口部21a、21b、21c。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下面上形成略全面的接地电极。为了电连接该下面的接地电极和上面的接地电极24,在内面上形成设置了导体膜的多个通孔导体26。
还有,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下面上,设置通过通孔导体对条状线路22导通的引出电极,将它引出到形成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端面上的输入输出端子25上。即,图中的25是与条状线路22导通的输入输出端子。同样地,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图中的右后方的端面上,形成导通条状线路23的另一个输入输出端子。
还有,40是上部基片,成为使输入输出基片20刚好翻过来那样的结构。在该上部基片40的图中的下面上,使得它不与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面侧的电极2连接那样地形成电极开口部。在其它的区域上形成接地电极。41是用于保持上部基片40和输入输出基片20之间的规定的间隙的导电性或者绝缘性的框状的衬垫。
图10(B)示出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安装电介质谐振器10的状态。这样,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安装电介质谐振器10后,电气的而且机械的安装带有衬垫41的上部基片40。
这样,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部上构成电介质谐振器10及条状线路22、23。还有,使上部基片40的接地电极起到作为从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上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作用,使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下面侧的接地电极起到从电介质谐振器10的下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作用。由此,例如构成26GHz频带的带通滤波器。
再次,参照图11说明与实施方式9相关的电介质双工器的结构。
图11是电介质双工器的分解立体图。这里,10TX是用作发射滤波器的电介质谐振器,10RX是用作接收滤波器的电介质谐振器。20是安装该2个电介质谐振器10TX、10RX的输入输出基片。在该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分别形成分别与电介质谐振器10TX的2个谐振器耦合的条状线路22TX、23TX和与电介质谐振器10RX的2个谐振器耦合的条状线路22RX、23RX。还有,与图6所示的电介质滤波器的情况同样,形成接地电极24。
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端面上,形成经由它的下面分别与条状线路22TX、(23TX、22RX)、23RX导通的输入输出端子。图中的25TX是与条状线路22TX导通的发射信号输入输出用的输入输出端子,25ANT是作为与条状线路23TX、22RX的连接部导通的天线端子的输入输出端子。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图中的右后方的端面上,形成与条状线路23RX导通的接收信号输入输出用的输入输出端子。
30TX、30RX是安装在电介质谐振器10TX、10RX的上部上,使电介质谐振器10TX、10RX的上面的电极接地的接地外壳。还有,31是安装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部上的盖。
将图11所示的各构成部件与上述的电介质滤波器的情况同样地组装,构成具备发射滤波器部和接收滤波器部的电介质双工器。
图12是示出与第10实施方式相关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这里,作为收发共用器,使用如图11所示的具备发射滤波器部和接收滤波器部的电介质双工器。使得发射信号输入到它的电介质双工器的发射信号输入端子上那样地连接发射电路,使得来自电介质双工器的接收信号输出端子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电路那样地连接接收电路。还有,在电介质双工器的天线端子上连接天线。这样构成通信装置。
(发明的效果)采用本发明,在多个谐振器中,在与外部之间上构成各自成略矩形状、规范进行各自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开口部,由于该开口部的至少一边在电介质板的同一边上各自开放那样地构成,即使在构成谐振频率fo不同的谐振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不改变电介质板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地构成,能够不使外形尺寸大型化、谋求部件的共通化。
还有,由于开口部的一边在电介质板的一边开放,对输入输出探针或作为输入输出探针的条状线路的磁场的扩展增大,能够得到强的外部耦合,能够降低插入损耗。
还有,采用本发明,由于构成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开口部也与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的开口部相同,在电介质板的一边开放,即使在具有3级以上的谐振器、构成谐振频率不同的电介质谐振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增大谐振器的邻接方向的电介质板的长边方向的尺寸,谋求整体的小型化。
还有,由于使该开口部的相互对向的两边在电介质板的相互对向的两边各自开放,由于电介质板的电极图形对电介质板对称,寄生模难于激励,能够抑制寄生模的发生。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寄生模引起的特性恶化。还有,由于形成在电介质板上的电极的尺寸的精度由电介质板从母模基片割裂时的尺寸精度决定,能够在采用图形形成精度低的电极形成方法的同时,能够抑制电气特性的参差不齐。进而,由于在进行输入输出的谐振器部分上没有因电极引起的短路面,能够构成电流密度低空载Q高的电介质谐振器。
还有,采用本发明,由于使规范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开口部成为延伸到在该开口部的谐振区上产生的谐振模式的磁场的方向的略矩形形状,电介质板的面积的利用效率增高,能够谋求整体的小型化。还有,由于邻接谐振区间的耦合增高,能够谋求滤波器的带通的广带域化。
还有,采用本发明,在构成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开口部上不设置开放端,由使一部分成为倒角的非旋转对称的略正方形状或者略圆形状,谋求谐振器的(多路)复用,那种情况下,能够谋求电介质板的缩小化,能够得到小型轻量的电介质谐振器。
还有,采用本发明,由于使用形成了进行信号的输入输出的条状线路的输入输出基片,能够不增加整体的部件数目得到小型轻量的电介质滤波器。
还有,采用本发明,与单体的电介质滤波器的情况同样地能够构成小型轻量的电介质双工器,进而能够使安装基片的电极图形标准化,得到小型而且低成本的通信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电介质谐振器,在略矩形状的电介质板的两主面上,具备具有相互对向的多组的开口部的电极,在被所述电介质板的所述相互对向的开口部夹持的各自的部分构成作为主谐振区的多个谐振器的电介质谐振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谐振器中,在与外部之间上各自略矩形状形成规范进行各自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所述开口部,该开口部的至少一边在所述电介质板的同一边各自开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规范进行所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所述开口部的一边,在与规范进行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所述开口部的开放端同一的所述电介质板的同一边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规范进行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所述开口部的相互对向的两边,在所述电介质板的相互对向的两边各自开放。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规范进行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所述开口部,是向在该开口部的所述谐振区产生的谐振模式的磁场的方向延伸的略矩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介质谐振器,其特征在于规范进行所述信号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以外的谐振器的谐振区的所述开口部,没有开放端,是一部分倒角的非旋转对称的略正方形状或者略圆形状。
6.一种电介质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是由下述部分组成的电介质滤波器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介质谐振器;在上面上,形成所述电介质谐振器的安装区、耦合在进行所述电介质谐振器的所述信号的输入输出的谐振器上的条状线路及接地电极,在下面上,形成构成从所述电介质谐振器的下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接地电极的输入输出基片;将所述电介质谐振器的上面的电极连接在所述输入输出基片的所述接地电极上的第1导电体部件;以及构成从所述电介质谐振器的上部隔开规定距离的导体面的第2导电体部件。
7.一种电介质双工器,其特征在于是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介质滤波器,分别构成使发射信号通过的发射滤波器部及使接收信号通过的接收滤波器部的电介质双工器。
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介质滤波器构成通信信号的滤波器部的通信装置。
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介质双工器构成通信信号的滤波器部的通信装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介质谐振器、电介质滤波器、电介质双工器以及通信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即使在构成谐振频率(fo)不同的电介质谐振器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外形尺寸大型化、谋求外径尺寸的共通化。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是在电介质板(1)的上面上形成具有开口部(4a)、(4b)、(4c)的电极(2),在它的下面上形成具有与各自的开口部对向的开口部的电极。由此,构成起作为3级谐振器作用的电介质谐振器(10)。在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形成作为输入输出探针的条状线路(22)、(23),形成具有电极开口部(21a)、(21b)、(21c)的接地电极(24)。由在该输入输出基片(20)的上面上安装电介质谐振器(10)及上部基片(40)构成电介质滤波器。
文档编号H01P1/213GK1438732SQ0310439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2月12日
发明者荒川重次, 辻口达也, 渡边宗久, 北市幸裕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