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922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电缆,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数字通信用户终端设备或模拟通信用户终端设备到电缆分线箱(盒)之间的室外敷设用,自承式单对或多对绞合双芯铜质用户引入线。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各类通信用户终端设备到电缆分线箱(盒)之间的室外敷设用通信线多是采用二根平行绝缘导线置于护套中的结构,也有使用铜包钢绞合通信线的情况。两根平行线在使用中由于结构的原因造成电容过大,常出现串音,杂音干扰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数字通信的质量,已不能满足宽带数字通信的需要;铜包钢绞合通信线,采用多对时,重量大,不易架设,也不能完全满足宽带数字通信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通信中的串音及杂音干扰,能够实现从局端到用户端线路全程铜芯化,便于日常的维护和安装,又可以适应电信宽带业务的发展需要,也适用于已有的窄带通信网向宽带数字网络的平滑过渡,减少通信瓶颈的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
本实用新型所述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是由承重体、导体芯线和外护套组成,所述承重体由一根或多根钢丝组成;导体芯线由一至四对双绞铜芯线构成;单对双绞铜芯线是用两根带有绝缘层的铜传导线按扭绞节距小于38mm绞合而成,多对双绞铜芯线则按不同的节距,且节距应小于38mm分别绞合,再进行相互绞合;该承重体与导体芯线组成分别被置于外护套内。
上述的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中所述的外护套可分为大圆与小圆及连接部分,大圆部分内置有导体芯线,小圆部分内置有承重体。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通信线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和优点1.既保证了用户引入线的抗拉强度,又满足了电信业务不断向宽带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2.适用于已有的窄带通信网向宽带数字网络的平滑过渡,减少通信瓶颈。
3.减少了通信中的串扰,杂音等弊端,提高了传输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的横切面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的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可参见附图图1中导体芯线3由一至四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3-5类线标准制成的双绞铜芯线,所述多对数字双绞铜芯线则按不同的节距分别绞合,再进行相互绞合后,置于外护套2的大圆部分内。所述不同的节距均不大于38mm。所述承重体1为一根或多根钢丝组成,并置于外护套2的小圆部分内。在双绞铜芯线之外为绝缘层4。所述外护套2为大小双圆的连体形状。图2为二根导体芯线3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导体芯线3同样参照上述通信行业标准制成双绞铜芯线,两对数字双绞铜芯线的节距应不同,但都应小于38mm,将它们相互绞合,并置于外护套2内。图2中的L表示为双绞铜线的节距。
权利要求1.一种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是由承重体、导体芯线和外护套组成,所述导体芯线由一至四对双绞铜芯线构成;单对双绞铜芯线是用两根带有绝缘层的铜传导线按绞合节距小于38mm绞合而成,多对双绞铜芯线则按不同的节距,且节距应小于38mm分别绞合,再进行相互绞合;该导线芯线与一根或多根钢丝组成的承重体分别被置于外护套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承式数字铜芯用户引入线中所述的外护套可分为大圆与小圆及连接部分;大圆部分内置有导体芯线,小圆部分内置有承重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电缆,特别是室外敷设的自承式单对或多对绞合双芯铜质用户引入线。本装置由承重体、导体芯线和外护套组成。其中导体芯线由双绞铜芯线构成。单对双绞铜芯线由两根有绝缘层的铜质导线按扭绞节距小于38mm绞合。多对数字双绞铜芯线的节距应不同,但都应小于38mm,再将它们相互绞合。本装置的承重体为一根或多根钢丝组成。所述导体芯线和承重体均置于外护套内。本装置具有高抗拉强度,数字化宽带通信和高传输质量等优点。
文档编号H01B7/17GK2606430SQ0320437
公开日2004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20日
发明者张秉锟, 李庆航, 谢东贵 申请人:北京市南郊瀛海电信器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