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改进的白炽灯座。
公知的白炽灯座结构简单、实用,但不能改变灯泡的照明亮度。人们在阅读、写作、处理公务或家务时需要光线较强的照明,看电视、夜间起床或夏夜休息时则不然。专利文献85203912介绍的一种变光节电省泡分火灯座和拉线开关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它只能分两档变换灯泡的亮度,效果不够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能连续调压变光的白炽灯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灯座电源输入接线片上增加一个调压电路的方式完成的。
该调压电路如图1所示由电位器W、双向可控硅管D1、触发管D2、电阻R及电容(C1、C2、C3)串联而成。当电源经电位器W对电容器C3充电时,使电容器C3二端电压升高,再经电阻R对电容器C2充电,当电容C2的电压上升到一定值时触发管D2触发使双向可控硅管D1导通,此时如果改变电位器W的阻值,即可改变电容器C3和C2的充电速度从而改变双向可控硅管D1的导通角,使输出端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调节,灯的亮度便随之得到调节。为了抑制可控硅管的射频干扰并保护其对电压变化的承受能力,该线路还增加了电感器L和电容器C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是在公知的由座体(2)、触头(1)、弹簧(3)、接线片(5)、压线螺钉(6)、外壳(8)、罩圈(4)、座盖(8)组成的白炽灯座上增设一基座(9)于座盖(18)与座体(2)之间的外壳(8)内壁台阶上,使之与外壳(8)固接。将一块按图1所示线路串联有包括双向可控硅管D1、触发管D2、电阻R和电容(C1、C2、C3)等电气元件的电路板(21)牢固地安装在基板(9)上,然后与电位器W(10)电连接并使电位器W(10)的转轴(11)由外壳(8)的相对应开孔伸出外壳,在轴上配以旋纽(12)使之旋转灵活。由以上构成的电源调压器一端(输出端)与接线片(5)由压线螺钉(6)电连接,另一端增设一组由底板(15)、接线片(16)和压线螺钉(17)组成的接线装置,该装置的底板(15)被牢固地连接在外壳(8)内壁上,接线片(16)与压线螺钉(17)置于底板(15)之上,底板(15)与电位器W(10)之间还配有一层绝缘纸片(14),底板(15)与绝缘纸片(14)相对接线片(16)处分别开有孔(19、20)供导线(13)穿过。为了隔绝灯泡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对电器元件的影响,在外壳(8)的内壁台阶下部设一隔热板(7),该隔热板(7)可由聚胺脂泡沫塑料或其他绝缘隔热材料制成,隔热板(7)上开有可使导线(23)穿过的孔(22),由此构成的本实用新型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使用时只需旋转旋纽(12)即可在额定值内连续调节灯泡的照明亮度。该灯座可做成悬吊式、管装式、平装式、插口、螺口等多种形式,具有结构紧凑、节电效果显著、经济实用的特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座体(2)、触头(1)、弹簧(3)、接线片(5)、压线螺钉(6)、外壳(8)、罩圈(4)、座盖(18)的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由电位器W与装配在电路板(21)上的双向可控硅管D1、触发管D2、电阻器R和电容器(C1、C2、C3)及电感器L串联而成的电源调压器及其联接装置,调压器一端由其联接装置外接电源,另一端通过导线(23)与接线片(5)电连接。
2.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W(10)的转轴(11)经向伸出外壳(8)并配有旋纽(12)。
3.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装置由带有孔(19)的底板(15)、接线片(16)和压线螺钉(17)组成。
4.由权利要求
3所述的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配有一带孔(20)的绝缘纸板(14),该绝缘纸板(14)位于底板(15)与电位器(10)之间,其孔(20)与底板(15)的孔(19)位置对应。
5.由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调压器带有基板(9)并通过该基板(9)使之固定在外壳(8)的内壁台阶上。
专利摘要
可调压调光的白炽灯座是在普通白炽灯座上增加一个由电位器W、双向可控硅管D
文档编号H05B39/00GK87204362SQ87204362
公开日1988年7月20日 申请日期1987年6月23日
发明者文鸣歧 申请人:湖南省能源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