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设备系统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能设备系统线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节能设备系统线,包括多条组合为一体的线缆和分别配设于各线缆的接头;该线缆至少由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组成,该第二和第三线缆均相接于该第一线缆,该第一线缆的首端设有电连接器接头,第一线缆的末端设有第一电源接头,该第二线缆的端部引出数PIN分散式的接线端子,该第三线缆的端部也设有第二电源接头;藉此,将各个接头插接在节能设备系统的不同位置,仅用一条集成式的系统线便可以整体为系统供电,使得原本混乱的线缆得到整齐收纳和排布,而且不会占用太多空间,使得接线和维修更为方便。
【专利说明】节能设备系统线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节能设备系统线。

【背景技术】
[0002]传统节能设备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控制节能设备的不同机构,全部子系统一起工作实现节能设备整机工作。运行时,节能设备的每个子系统需要电源线和控制线连接,以提供电力和不同子系统之间的信号传输,传统做法是将导线相接在不同子系统之间,由于线材过且引线较长,导致布线混乱,不便于组装和后续维修整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设备系统线,其将整套系统的电源线整合为一根线缆,并且在线缆中分出多个接头,以连接在系统的不同位置,这样,使得原本混乱的线缆得到整齐收纳和排布,而且不会占用太多空间,使得接线和维修更为方便。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节能设备系统线,包括多条组合为一体的线缆和分别配设于各线缆的接头;该线缆至少由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组成,该第二和第三线缆均相接于该第一线缆;该第一线缆的首端设有电连接器接头,第一线缆的末端设有电源接头;该第二线缆的端部引出数PIN分散式的接线端子;该第三线缆的端部设有电源接头。
[000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缆上设有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该第二线缆的末端相接于该第一接点,该第三线缆的末端相接于该第二接点。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缆内包覆多条线芯,其中,第一线缆首端至第一接点内部有9条线芯,任意3条线芯直接延伸至第二线缆内部作为第二线缆的线芯,并引出形成所述接线端子;第一接点至第二接点内部有6条线芯,任意3条线芯直接延伸至第三线缆内部作为第三线缆的线芯,并引出相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头(40);第二接点至第一线缆末端内部有3条线芯,并引出相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连接器接头中具有两排共12个插接口,其中有3个插接口内部空PIN设置,另外9个插接口相接于第一线缆内部的9条线芯。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连接器接头上设有防误插凸块。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点距第一线缆首端的长度LI为46±5丽,该第一接点距第二接点的长度L2为238±5丽,该第二接点距第一线缆末端的长度L3为556±10MM。
[0011 ]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线缆的长度L4为323 土 5MM,该第三线缆的长度L5为185±5MM。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与第二电源接头(40)均是直角式插接头,均具有一纵向接线端和一横向插接端,该横向插接端的插接端面为具有圆弧转角的三角形。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与第二电源接头(40)上具有防误插凸块。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线缆外包覆尼龙套管,所述第二线缆和第三线缆外包覆娃胶套管。
[00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将多条线缆组合在一起,并且为每条线缆配设单独接头,从而将各个接头插接在节能设备系统的不同位置,仅用一条集成式的系统线便可以整体为系统供电,使得原本混乱的线缆得到整齐收纳和排布,而且不会占用太多空间,使得接线和维修更为方便。
[0016]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接头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连接器接头的插接端面视图;
[0020]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源接头的主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电源接头的插接端面视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电连接器接头11、防误插凸块
[0024]12、插接口20、电源接头
[0025]21、纵向接线端22、横向插接端
[0026]23、防误插凸块30、接线端子
[0027]40、电源接头41、纵向接线端
[0028]42、横向插接端43、防误插凸块
[0029]50、第一线缆51、尼龙套管
[0030]52、首端53、末端
[0031]54、第一接点55、第二接点
[0032]56、线芯60、第二线缆
[0033]61、硅胶套管70、第三线缆
[0034]71、硅胶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5]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是一种节能设备系统线,包括有多条组合为一体的线缆(50、60、70)和分别配设于各线缆的接头(10、20、30、40),从而可以仅用一条集成式的系统线便可以将不同的子系统连接起来,接线整洁不混乱。
[0036]其中,该线缆至少由第一线缆50、第二线缆60、第三线缆70组成,该第二和第三线缆60、70均相接于该第一线缆50。所述第一线缆50外包覆尼龙套管51,所述第二线缆60和第三线缆70外包覆硅胶套管61、71。
[0037]该第一线缆50的首端52设有电连接器接头10,第一线缆50的末端53设有第一电源接头20 ;该第二线缆60的端部引出数PIN分散式的接线端子30 (本实施例具有3PIN接线端子,各PIN接线端子引出的线长不同,并且线的色彩不同);该第三线缆的端部设有第二电源接头40 ;从而将各个接头(10、20、30、40)插接在节能设备系统的不同位置,整体为系统供电。
[0038]本实施例中,第一线缆50、第二线缆60、第三线缆70的接线方式如下:先在第一线缆50上设第一接点54和第二接点55,该第二线缆60的末端相接于该第一接点54,该第三线缆70的末端相接于该第二接点55。所述第一接点54距第一线缆首端52的长度LI为46 ±5丽,该第一接点54距第二接点55的长度L2为238 ±5丽,该第二接点55距第一线缆末端53的长度L3为556 土 10丽。所述第二线缆60的长度L4为323 土 5丽,该第三线缆70的长度L5为185 ±5丽。
[0039]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线缆50内包覆多条线芯56,其中,首端52至第一接点54内部有9条线芯,任意3条线芯直接延伸至第二线缆60内部作为第二线缆的线芯,并引出形成所述接线端子30 ;第一接点54至第二接点55内部有6条线芯,任意3条线芯直接延伸至第三线缆70内部作为第三线缆的线芯,并引出相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头40 ;第二接点55至末端内部有3条线芯,并引出相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
[0040]此外,见图2和图3,所述电连接器接头10上设有防误插凸块11。于该电连接器接头(10)中具有两排共12个插接口 12,其中有3个插接口内部空PIN设置,另外9个插接口相接于第一线缆内部的9条线芯。本实施例中,排列在第4、10、11位置的插接口空PIN,以便于节能设备对应相接。
[0041]见图4、图5,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与第二电源接头40均是直角式插接头,均是3PIN接头,均具有一纵向接线端21、41和一横向插接端22、42,该横向插接端22、42的插接端面为具有圆弧转角的三角形。此外,在该第一电源接头20与第二电源接头40上均具有防误插凸块23、43,可以有效防误插。
[004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将多条线缆(50、60、70)组合在一起,并且为每条线缆配设单独接头(10、20、30、40),从而将各个接头(10、20、30、40)插接在节能设备系统的不同位置,仅用一条集成式的系统线便可以整体为系统供电,接线整洁不混乱。
[004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条组合为一体的线缆和分别配设于各线缆的接头;该线缆至少由第一线缆、第二线缆、第三线缆组成,该第二和第三线缆均相接于该第一线缆;该第一线缆的首端设有电连接器接头(10),第一线缆的末端设有第一电源接头(20);该第二线缆的端部引出数PIN分散式的接线端子(30);该第三线缆的端部设有第二电源接头(4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上设有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该第二线缆的末端相接于该第一接点,该第三线缆的末端相接于该第二接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内包覆多条线芯,其中,第一线缆首端(52)至第一接点内部有9条线芯,任意3条线芯直接延伸至第二线缆内部作为第二线缆的线芯,并引出形成所述接线端子(30);第一接点至第二接点内部有6条线芯,任意3条线芯直接延伸至第三线缆内部作为第三线缆的线芯,并引出相接所述第二电源接头(40);第二接点至第一线缆末端(53)内部有3条线芯,并引出相接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接头(10)中具有两排共12个插接口,其中有3个插接口内部空PIN设置,另外9个插接口相接于第一线缆内部的9条线芯。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接头(10)上设有防误插凸块。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点距第一线缆首端的长度LI为46±5丽,该第一接点距第二接点的长度L2为238 ±5丽,该第二接点距第一线缆末端的长度L3为556±10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的长度L4为323 ±5丽,该第三线缆的长度L5为185 ±5丽。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与第二电源接头(40 )均是直角式插接头,均具有一纵向接线端和一横向插接端,该横向插接端的插接端面为具有圆弧转角的三角形。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接头(20)与第二电源接头(40)上具有防误插凸块。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设备系统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外包覆尼龙套管,所述第二线缆和第三线缆外包覆硅胶套管。
【文档编号】H01R31-06GK204304167SQ201420543983
【发明者】范胜虎 [申请人]东莞龙杰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