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677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接口(interface)是一组电子线路,它的功能是对接输入/输出设备,并与中央处理器(CPU)联络,接受CPU的命令。它担任CPU与输入/输出设备的一个中介角色,因此称为“接口”。现今大部分的接口都已内建于主机板中,主机板没有的接口时,必须购买适配卡安装,例如显示卡、声卡、网络卡等等,这三个也是我们最常加装的适配卡。
目前在一般计算机主机内均设有数个连接器(或称扩充槽),以提供使用者藉由适配卡的插接,以扩充外接设备或产生新增的功能。在现今新的计算机主机中,较常用的扩充槽可分为PCI(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扩充槽与AGP(Acceleration Graphic Port)扩充槽两种,其中PCI为英特尔公司所发表的总线架构,用来连接符合PCI接口的适配卡,其数据传输量最快为每秒264MB。而AGP为英特尔公司所提出的显示卡总线接口,专为显示卡而设计,其数据传输量最快可达每秒528MB。
请参阅图10,适配卡连接器其构造主要由塑料成型的卡座A及一排金属冲压成型的导电端子B组成。当适配卡C插设于上时,藉由适配卡C上的金手指(edge connector)C1与卡座A的导电端子B接触而形成连接,使主机板可读取到适配卡C的讯号。
然而,在安装适配卡或搬动计算机时,常会因安装不当或晃动,而使该适配卡松脱而接触不良,尤其以显示卡插设时最容易产生此情形,一旦常因安装不当或晃动,而产生显示卡松脱或接触不良等现象,必然增加使用者拆装检测的困扰。因此,连接器制造商针对前述的问题,也有多种于连接器上装设有扣具的产品设计,虽可达到固定插置于连接器上的适配卡的效果,但由于设计重点大多在于如何稳固扣抵该适配卡,而忽略如何提高使用者在安装或移除适配卡的便利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或移除适配卡皆方便的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连接器的一端设有一扣具,使适配卡下端完全插入于连接器的插槽时,扣具的抵压部可卡入适配卡的缺口内,而可稳固扣卡适配卡以避免因震动而松脱的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结合于印刷电路板上方,供适配卡插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适配卡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主体,其上方设有供适配卡插接的插槽,该连接器主体的一端面下方向外延伸设有一板块,板块于一侧边形成有阻挡面;一扣具,其一端设有结合部,结合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端面上,另端设为拨持部,该扣具的中段处两侧分别延伸设有一具有斜面的抵压部与一撑持部,该抵压部与撑持部形成一夹置空间,该撑持部的末端向下弯折于板块的表面上方。
藉此,当适配卡向下插入连接器主体的插槽时,该抵压部可直接地抵压该适配卡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的一侧上,并使其适配卡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的一侧容置于前述的夹置空间中,拨动拨持部则可连动撑持部前进,直到抵触前述板块的阻挡面,使该适配卡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的一侧被撑持部向上顶撑而解除其抵压状态。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设的连接器主体与扣具的一立体外观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设的连接器主体与扣具结合后的立体外观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适配卡结合前的立体外观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适配卡结合前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适配卡结合时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适配卡结合后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移除适配卡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连接器主体的板块表面设为斜面后并与扣具结合的立体外观图;图9是当连接器主体的板块表面设为斜面时移除适配卡的使用状态侧视图;图10是习用适配卡连接器与适配卡结合前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适配卡连接器;2连接器主体;21插槽;22板块;221阻挡面;222表面;23长形凹槽;24长形凹槽;3扣具;31结合部;32拨持部;33抵压部;331斜面;34撑持部;341末端;35夹置空间;4适配卡;41适配卡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的一侧;42缺口;A卡座;B导电端子;C适配卡;C1金手指。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3所示的实用新型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1-实施例,其包括—连接器主体2及一扣具3。
该连接器主体2上方设有供适配卡4插接的插槽21,该连接器主体2的一端面下方则向外延伸设有一板块22,而该板块22于一侧边另形成有阻挡面221,且该连接器主体2的一端面与插槽21间另设有两长形凹槽23、24。
该扣具3由金属片一体成型制成,其一端设有呈一倒U形的结合部31,供容置于上述连接器主体2的一端面上所设的两长形凹槽23、24内。而该扣具3的另端则设为拨持部32,该扣具3的中段处两侧分别延伸设有一具有斜面的抵压部33与一撑持部34,使该抵压部33与撑持部34形成一夹置空间35,且该撑持部34的末端341向下弯折于板块22的表面222上方。
如图3所示,当该扣具3结合于连接器主体2后,该适配卡连接器1可结合于印刷电路板上方,供适配卡4插接固定。
实施时,请参阅图4~图6,当使用者将适配卡4向下插入该连接器主体2的插槽21时,该适配卡4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2的一侧41恰可抵触到该扣具3的抵压部33的斜面331,藉由该斜面331受到向下的力量而使该抵压部33受迫而向下,直到适配卡4完全置入插槽21后,该抵压部33恰可因该适配卡4下方所设的缺口42设计,而恢复原受迫前的状态,并直接抵压在该缺口42上,而该适配卡4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2的一侧41则容置于抵压部33与撑持部34所形成的夹置空间35中,因此,该适配卡4可稳固结合于该适配卡连接器1上,以大幅降低适配卡4因安装或搬动计算机时所造成震动而产生松脱或接触不良的问题。而当拨动该扣具3的拨持部32时(如图7所示),其撑持部34的末端341亦受拨持部32的连动而位移,直到顶触下方连接器主体2-端面所设的板块22的阻挡面221后而停止,但继续扳动拨持部32,使该撑持部34的末端341因阻挡面221的阻挡而形成向上的作用力,使该适配卡4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2的一侧41被撑持部34向上顶撑而解除其抵压状态。
此外如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于连接器主体2一端面所设的板块22的表面222设成斜面,而该阻挡面221则位于该斜面的顶端。或将该板块22直接倾斜形成于该连接器主体2的一端面下方(图未示),而阻挡面221则位于该倾斜的板块22的顶端。藉此,使拨动扣具3的拨持部32时,撑持部34的末端341可立即受迫而上升,进而提高适配卡4松脱该扣具3夹扣的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于连接器的一端设有一扣具,使适配卡下端完全插入于连接器的插槽时,扣具的抵压部直接可卡入适配卡的缺口内,而无须另扳开该拨持部,而扳动拨持部,即可藉由该撑持部的末端与阻挡面的设计而使该适配卡被撑持部向上顶撑而解除其抵压状态。故在安装或移除适配卡皆非常方便,且可减少该扣具与连接器主体因安装或移除适配卡而断裂的情形。
2、当适配卡插置于本实用新型的适配卡连接器后,其适配卡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的一侧则可被容置于抵压部与撑持部所形成的夹置空间中,使该适配卡可稳固结合于该适配卡连接器上,以大幅降低适配卡因安装或搬动计算机时所造成震动而产生松脱或接触不良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用以揭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态样,而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凡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明显可作变化与修饰的,应视为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结合于印刷电路板上方,供适配卡插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该适配卡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主体,其上方设有供适配卡插接的插槽,该连接器主体的一端面下方向外延伸设有一板块,板块于一侧边形成有阻挡面;以及一扣具,其一端设有结合部,结合于上述连接器主体的端面上,另端设为拨持部,该扣具的中段处两侧分别延伸设有一具有斜面的抵压部与一撑持部,该抵压部与撑持部形成一夹置空间,该撑持部的末端向下弯折于板块的表面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扣具由金属片一体成型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板块倾斜形成于该连接器主体的一端面下方,阻挡面位于该倾斜的板块的顶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板块上方表面是斜面,该阻挡面位于斜面的顶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扣具一端的结合部呈倒U形,连接器主体的一端面上设有两长形凹槽,结合部容置于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扣具的适配卡连接器,包括一连接器主体及一扣具。其中该连接器主体的一端面下方设有一板块,该板块另形成有阻挡面。该扣具一端设有结合部,供结合于连接器主体上,另端则设为拨持部,而扣具中段处两侧设有一抵压部与一撑持部,且该撑持部的末端系向下弯折于板块上方,藉以使适配卡插入时,该抵压部可直接抵压该适配卡下方突出于连接器主体的一侧上,拨动拨持部则可连动撑持部前进,直到抵触前述板块的阻挡面,使该适配卡被撑持部向上顶撑而解除其抵压状态。本连接器适用于计算机主机电路板上,供插接适配卡使用。
文档编号H01R12/18GK2686122SQ200420007068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6日
发明者范世青 申请人:佶鸿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