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78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插座,特别是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公知电源插座其绝缘壳体的插孔与裸露在插孔内侧的带电插孔簧片之间仅有3毫米左右的距离,当用电器的插头接触带电插孔簧片时,得电插头存在长度较长的暴露部分,这是插拔用电器插头发生触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为防止插拔用电器插头发生触电事故,在公知技术中带有安全机构的插座很多,其中一种是由插销的插入压力迫使可自动复位的横向滑动件推动带电开关簧片与无电插孔簧片接合。上述方案虽然可以达到非使用时插孔簧片不带电的目的,但实现其方案的具体结构较复杂,即一插孔的滑动件的受力端必需设在另一插孔簧片中以交互的方式达到目的。同时,设置在插孔簧片中的横向滑动件受力端由于空间限制其长度非常有限,滑动件的行程很短,影响带电簧片与插孔簧片接触的可靠性,尤其是使用片式插销时其可靠性更差。上述安全机构接触可靠性差存在过热损坏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具有横向滑动件的电源插座安全机构存在的接触可靠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而公开一种安全机构接触可靠的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具有横向滑动件的电源插座安全机构存在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插孔簧片的一侧设有撑片,位于插孔簧片中间的自复位下旋导电动触片轴支撑于撑片,导电动触片的轴位与撑片之间面接触,下旋时的导电动触片与连通接线端子的静触片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撑片设有使下旋动触片复位的扭转弹簧。
所述的撑片下边与静触片上边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所述的下旋导电动触片为对称双刀结构,双刀设置承接插销插入压力的上连板,各刀外表面与对称设置的静触片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是本结构的导电动触片接受插头压力而下旋,下旋到位即与有电静触片接合,使插销得电,与此同时插头也插接到位,不仅插头不存在带电的暴露部分,也使导电动触片具有足够的运动区间而便于其可靠完成控制动作。本结构的开合接触部位都采取接触可靠的面接触结构,在保证控制动作可靠完成的同时,也能保证插座标称额定电流的实现。本结构能满足插座超薄设计要求,适用于固定式、移动式和多位等各种插座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性能可靠稳定的突出优点。


附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2图1A向示意图。
图中标号1插孔簧片,2导电动触片,3扭转弹簧,4撑片,5绝缘垫片,6静触片,7接线端子,8插座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固定于插座底座8的插孔簧片1的左侧设有对称的撑片4,下旋的导电动触片2轴支撑于撑片并位于插孔簧片中间,导电动触片的轴位与撑片之间面接触,导电动触片2的支撑轴还同轴支撑有使下旋动触片复位的扭转弹簧3。导电动触片2为对称双刀结构,双刀设置上连板,该连板接受插头压力。下旋时的导电动触片2的各刀外表面与对称设置的静触片6面接触,静触片6设置接线端子7。本实施例的撑片4下边与静触片6上边之间设有绝缘垫片5,该绝缘垫片是卧置静触片6的插座凸台的上折变。
权利要求1.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由插孔簧片、自复位导电动触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孔簧片的一侧设有撑片,位于插孔簧片中间的自复位下旋导电动触片轴支撑于撑片,导电动触片的轴位与撑片之间面接触,下旋时的导电动触片与连通接线端子的静触片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片设有使下旋动触片复位的扭转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片下边与静触片上边之间设有绝缘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下旋导电动触片为对称双刀结构,双刀设置承接插销插入压力的上连板,各刀外表面与对称设置的静触片面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插座,特别是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电源插座的一种防触电安全结构,由插孔簧片、自复位导电动触片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插孔簧片的一侧设有撑片,位于插孔簧片中间的自复位下旋导电动触片轴支撑于撑片,导电动触片的轴位与撑片之间面接触,下旋时的导电动触片与连通接线端子的静触片面接触。本结构能满足插座超薄设计要求,适用于固定式、移动式和多位等各种插座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性能可靠稳定的突出优点。
文档编号H01R13/70GK2722467SQ20042002916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15日
发明者张冬生 申请人:张冬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