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轴偶极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706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同轴偶极天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特别是一种同轴偶极天线。
背景技术
现今所有电子组件的结合或与缆线间的结合,几乎均采用传统的焊接结合,而天线的制程亦皆已焊接的形式来组合,现今电子业的相关制承皆朝无铅化的制程,因此以往的结构与制程其除了会造成空气污染外,更甚会因产生焊接不良或高温破坏结构天线的结构;而为解决前述问题,相关业者自行开发出低污染的焊料作为结合的介质,但不管是任何焊料均会有污染的情况,且后续维修亦不易,故成品制程上不良率会提高,且必须耗费更多人力与时间的成本在焊接、检验与品管的成本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压和实现连接的同轴偶极天线。与传统的和接作业相比,压合组装可在制程中做科学数据管制,而达到品质管理。同时避免内含锡丝中重金属或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符合环保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同轴电缆线;一导地件,该导地件由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一呈中空状供所述同轴电缆线穿设的容置部,并于该导地件一端口延设有一供挟持固定所述同轴电缆线的挟持部。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同轴电缆线1;外被11;金属编织网12;导体绝缘13;中心导体14;导地件2;容置部21;挟持部22;第一挟持片221;第二挟持片222;金属导体3;接触部31;扣持部32;绝缘本体4;底座41;扣槽411;穿设沟412;载置部413;接合部414;盖体42;压置部421;接合部422。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及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同轴电缆线1,其由外而内具有外被11、金属编织网12、导体绝缘13及中心导体14等;及一导地筒2,该导地件2由一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一呈中空状且供前述同轴电缆线1穿设的容置部21,并于该导地件2一端口延设有一挟持部22,该挟持部22具有一可挟持前述同轴电缆线1的外被11的第一挟持片221,后以冲压机器压合组装,后以冲压机器压合组装,及可挟持同轴电缆线1的金属编织网12的第二挟持片222,同样以冲压机器压合组装,如此形成一同轴偶极天线。
本实用新型可依实际需求再增加一绝缘本体4与金属导体3,请再参阅图3、图4及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其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同轴电缆线1,其由外而内具有外被11、金属编织网12、导体绝缘13及中心导体14等;及一导地筒2,该导地件2由一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一呈中空状且供前述同轴电缆线1穿设的容置部21,并于该导地件2一端口延设有一挟持部22,该挟持部22具有一可挟持前述同轴电缆线1的外被11的第一挟持片221,后以冲压机器压合组装,后以冲压机器压合组装,及可挟持同轴电缆线1其金属编织网12的第二挟持片222,后同样以冲压机器压合组装;一金属导体3,具有一供与前述同轴电缆线1的中心导体14作电性接触的接触部31及弯折有一扣持部32;及一绝缘本体4,具有一底座41及一盖体42,其中,该底座41具有一供前述金属导体3的扣持部32的扣槽411、一供前述同轴电缆线1穿设的穿设沟412及一供前述金属导体3承载的载置部413;该盖体42上具有可将前述同轴电缆线1与金属导体3紧密压合的压置部421,致使二者可做稳固的电性接触;其中,该底座41与盖体42间可用高周波将两者紧密结合;或可于底座41与盖体42上设置预定数量的接合部414、422,而该接合部414、422可为一柱体及一柱孔,其中柱体的外径略大于柱孔的孔径,致使二者产生紧密配合的迫紧效果,如此形成另一同轴偶极天线。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同轴偶极天线,利用压合组装式概念形成,由同轴电缆线,导地件等组件构合而成;且各组件间组合皆已压合方式,作为能量导地传输与固持缆线用,及作信号能量的传递,且可以导入自动化作业,藉此提高产能和控制成品品质;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因此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同轴电缆线;及一导地件,该导地件由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一呈中空状供所述同轴电缆线穿设的容置部,并于该导地件一端口延设有一供挟持固定所述同轴电缆线的挟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挟持部具有一挟持所述同轴电缆线外被的第一挟持片,及一可挟持同轴电缆线金属编织网的第二挟持片。
3.一种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同轴电缆线;及一导地件,该导地件由金属材质制成,具有一呈中空状并供所述同轴电缆线穿设的容置部,并于该导地件一端口延设有一供挟持固定所述同轴电缆线的挟持部;一金属导体,具有一供与前述同轴电缆线的中心导体电接触的接触部;及一绝缘本体,具有一底座及一盖体,将所述同轴电缆线与金属导体紧密压合做稳固的电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挟持部具有一可挟持所述同轴电缆线外被的第一挟持片,及一挟持同轴电缆线金属编织网的第二挟持片。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体弯折有一扣持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有一所述金属导体的扣持部扣槽。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底座具一供同轴电缆线穿设的穿设沟及一供金属导体承载的载置部。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上具有将同轴电缆线与金属导体紧密压合的压置部。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与盖体间用高周波紧密结合。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与盖体上设置预定数量的接合部。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同轴偶极天线,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为一柱体及一柱孔,其中柱体的外径略大于柱孔的孔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轴偶极天线,由一金属材质所制的导地筒及一同轴电缆线等组件构成;其中,该导地件呈一中空状供同轴电缆线穿设的容置部,并于一端口延设有一挟持部,该挟持部具有可挟持同轴电缆线外被的第一挟持片,及可挟持同轴电缆线金属编织网的第二挟持片,如此形成一同轴偶极天线,并经由同轴电缆线传递能量;且各组件间组合皆已压合方式,可以导入自动化作业,亦可提高产能和控制成品品质。
文档编号H01Q1/50GK2710185SQ20042006644
公开日2005年7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4年6月21日
发明者陈思翰, 黄振维, 金禾桓 申请人:益实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