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钮扣电池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1087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钮扣电池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钮扣电池,特别是指一种钮扣电池内部电芯、电极板及外接正负极间的联接结构关系。
背景技术
现市售的钮扣电池的基本结构为各呈筒状的正负极壳,两极壳互为阴阳可方便地扣合在一起。在两极壳扣合成一体后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相互重叠后以回字形方式卷绕的正负极板,从正负极板上各延伸出一极耳并以焊接方式与各自的极壳焊连接,完成极耳与极壳间的焊接后,向极壳内灌注电解液,再进行极壳间的密封,一粒钮扣电池的主要制造程序就完成了。由于焊接工艺的需要,极壳与极板之间须保证一定的空间,限制了极板面积的大小;即使这样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焊接的难度和工艺要求之高也可想而知,极易出现虚焊、假焊现象,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中国ZL97241178.X《锂离子扣式电池》公开的钮扣电池结构,就是传统钮扣电池的代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淘汰传统钮扣电池极耳与极壳间焊接工艺,且极耳与极壳间电联接性能可得到有效保证的钮扣电池。
由背景技术可知,由于卷绕后极板的横截面一般均呈矩形且需灌注电解液的需要,所以极壳内尚存在较大的空间,是否可以利用这部分空间来改善电池内的联接结构关系呢?顺此思路及根据发明目的设计了一种钮扣电池的结构,包括相互呈阴阳扣合的正、负极壳,在正、负两极壳扣合后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卷绕的正、负极板,在正、负极板上设置有其各自的极耳,极耳与各自对应的极壳连接,正、负极耳上下对应设置,在正、负极耳之间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隔离棒。该隔离棒的长度与正、负极壳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高度相适应,隔离棒将正、负极耳压固在其极壳上。
本实用新型利用传统钮扣电池中原有的空间,通过简单易行的结构连接,淘汰了传统的极耳极壳之间的焊接工艺,简化了工艺及工序,提高了劳动效率,充分保障了极耳极壳间的电联接可靠性。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主视全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用传统的钮扣式电池改造而来,最外层是相互扣合的正极壳1和负极壳5,在正、负极壳的结合部设置有密封圈6。在正负极壳扣合后形成的腔内设置有卷绕成一体的正极板2、负极板8及正负极板间的隔膜9,一般情况下极板卷绕成回字型,并从回字型的同一边引出正极耳3和负极耳7,要求正负极耳的位置上下相对,在正负极耳之间设置有一隔离棒10,该隔离棒的作用是将正负极耳分别紧紧地压在正负极壳上,使正负极耳与正负极壳间实现良好的电联接,当然在剩余的空间中充满了电解液4。
其中,隔离棒用弹性较好的材料如塑胶等制成,当然也可采用内置弹簧的可伸缩棒,其的长度最好略大于与正、负极壳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高度以便将极片紧紧地压固在极壳上。
权利要求1.一种钮扣电池的结构,包括相互呈阴阳扣合的正、负极壳(1、2),在正、负两极壳扣合后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卷绕的正、负极板(3、4),在正、负极板上设置有其各自的极耳(5、6),极耳与各自对应的极壳连接,其特征是正、负极耳上下对应设置,在正、负极耳之间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隔离棒(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钮扣电池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隔离棒的长度与正、负极壳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高度相适应,隔离棒将正、负极耳压固在其极壳上。
专利摘要一种钮扣电池的结构,包括相互呈阴阳扣合的正、负极壳,在正、负两极壳扣合后形成的空间内设置有卷绕的正、负极板,在正、负极板上设置有其各自的极耳,极耳与各自对应的极壳连接,正、负极耳上下对应设置,在正、负极耳之间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隔离棒。该隔离棒的长度与正、负极壳扣合后形成的腔体的高度相适应,隔离棒将正、负极耳压固在其极壳上。本实用新型利用传统钮扣电池中原有的空间,通过简单易行的结构连接,淘汰了传统的极耳极壳之间的焊接工艺,简化了工艺及工序,提高了劳动效率,充分保障了极耳极壳间的电联接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M10/36GK2763987SQ200420088280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3日
发明者李小平 申请人:惠州Tcl金能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