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134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操作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机构。具体说是输、变、配电网络中高、低压断路器上的两用操作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系统的输、变、配电网络中,高、低压断路器上都配有两套操作机构,一套是手动操作机构,另一套是电动操作机构,以用于避免因断电而使弹簧储能机构无法运行。采用两套操作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每套断路器上既要配置手动操作机构、又要配置电动操作机构,且两套操作机构相互独立,使得占据的空间较多,安装起来比较困难。二是由于两套操作机构所需的部件和材料较多,使得制造成本较高。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操作机构。这种电动操作机构,不仅占据的空间少、易安装,而且所需的部件和材料少、制造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箱体、箱盖和电动机,箱体的箱底与箱盖相平行。箱盖上和箱体的箱底上对应地加工有四个通孔,该四对通孔呈自下而上布置,自下而上的每对通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二、三级齿轮轴和输出轴。一、二、三级齿轮轴上分别固定有齿轮,一级齿轮轴与二级齿轮轴上的齿轮间、二级齿轮轴与三级齿轮轴上的齿轮间分别相啮合。电动机输出轴亦为齿轮轴,其与一级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其特点是输出轴上安装有两个单向齿轮,其中的一个单向齿轮与三级齿轮轴相啮合。另一个单向齿轮的外侧有蜗杆,二者间啮合在一起。其中的蜗杆两端呈活动状安装在箱体的两侧壁上。两单向齿轮的内孔四周加工有若干轴向宽凹槽,轴向宽凹槽内均配有滚针和弹簧。轴向宽凹槽的槽底中间有轴向浅凹槽,该轴向浅凹槽为圆弧形,其半径与滚针相适应,以便与滚针相配合。每个轴向宽凹槽内的弹簧均处于滚针的同一侧,其两端分别与滚针和轴向宽凹槽的相应槽壁相抵。其中,轴向浅凹槽一侧的轴向宽凹槽槽底为圆弧形,该段圆弧形槽底与轴向浅凹槽相切。而轴向浅凹槽另一侧的轴向宽凹槽槽底为斜面,所说弹簧处于槽底为斜面的轴向宽凹槽处。所说两单向齿轮中,槽底为斜面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分别位于相应滚针的两侧。
采取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机构其输出轴上安装有两个单向齿轮,其中的一个单向齿轮与三级齿轮轴相啮合。另一个单向齿轮的外侧有蜗杆,二者间啮合在一起。而且两个单向齿轮与输出轴间只能作相反方向旋转。采用电动操作时,使远离蜗杆一侧的输出轴一端与弹簧储能机构上的凸轴相固连,通过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一级齿轮轴上的齿轮、二级齿轮轴带动三级齿轮轴上的齿轮,再通过三级齿轮轴带动远离蜗杆一侧的那个单向齿轮与输出轴一起旋转,即可实现电动储能。当采用手动操作时,使输出轴靠近蜗杆的那一端与弹簧储能机构的凸轴相接,并通过摇把使蜗杆旋转,由蜗杆带动另一个单向齿轮与输出轴一起旋转,即可实现手动储能。由于两个单向齿轮的旋转方向相反,即当输出轴与一个单向齿轮锁紧并旋转时,输出轴与另一个单向齿轮间呈松动状滑动配合、另一个齿轮不会旋转。本实用新型将两套操作机构合二为一,集电动操作机构和手动操作机构于一体。不仅占据空间少、易安装,而且节约了大量部件和原材料,降低了制造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4是去掉箱体、箱盖、电动机后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操作机构含有箱体7、箱盖5和电动机1。其中,箱体7的箱底与箱盖5的盖顶相平行,箱盖5的盖顶上和箱体7的箱底上对应地加工有四个通孔,该四对通孔呈自下而上布置。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每对通孔内分别安装有一级齿轮轴12、二级齿轮轴10、三级齿轮轴9和输出轴4,该一、二、三级齿轮轴和输出轴的两端分别借助轴套安装在箱盖5的盖顶和箱体7的箱底相应通孔内。一、二、三级齿轮轴12、10、9上分别固定有齿轮13A、11B、3C,一级齿轮轴12与二级齿轮轴10上的齿轮11B间、二级齿轮轴10与三级齿轮轴9上的齿轮3C间分别相啮合。在一级齿轮轴12一侧的箱盖5盖顶上加工有轴孔,电动机1的输出轴2穿入该轴孔内。电动机1的输出轴2亦加工成齿轮轴,该齿轮轴与一级齿轮轴12上的齿轮13A啮合在一起。
输出轴4上固定与两个单向齿轮6,其中的一个单向齿轮6与三级齿轮轴9相啮合。另一个单向齿轮6外侧设置有蜗杆8,且二者间啮合在一起。蜗杆8的两端呈活动状安装在箱体7的两侧壁上。见图2,两个单向齿轮6的内孔四周加工有六个轴向宽凹槽15,每个轴向宽凹槽15内均安装有一个滚针18和弹簧14。所说轴向宽凹槽15的槽底中间加工有轴向浅凹槽16,该轴向浅凹槽为圆弧形,其半径与滚针18的半径相适应,以便与滚针18相配合。轴向浅凹槽16一侧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槽底为圆弧形17,该部分轴向宽凹槽的槽底与轴向浅凹槽16相切。轴向浅凹槽16另一侧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槽底为斜面19,所说弹簧14处于槽底为斜面19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处,且弹簧14两端分别与滚针18和轴向宽凹槽15相应侧的槽壁相抵。
两个单向齿轮6上的轴向宽凹槽15中,槽底为斜面19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分别处于相应滚针18的两侧。即一个单向齿轮6上的槽底为斜面19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处于滚针18一侧,而另一个单向齿轮6上的槽底为斜面19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处于滚针18的另一侧。使得两个单向齿轮6分别带动输出轴4作反向旋转。
采用电动操作时,先使远离蜗杆8一侧的输出轴4一端与弹簧储能机构上的凸轴相固连,并通过电动机1的输出轴2带动一级齿轮轴12上的齿轮13A、一级齿轮轴12带动二级齿轮轴10上的齿轮11B、二级齿轮轴10带动三级齿轮轴9上的齿轮3C,再通过三级齿轮轴9带动远离蜗杆8一侧的输出轴4上的那个单向齿轮6旋转,可实现电动储能。当采用手动操作时,先使输出轴4靠近蜗杆8的一端与弹簧储能机构的凸轴相接,并通过摇把20使蜗杆8旋转,由蜗杆8带动与其啮合在一起的那个单向齿轮6与输出轴4一起旋转,即可实现手动储能。
权利要求1.电动操作机构,包括箱体(7)、箱盖(5)和电动机(1),箱体(7)的箱底与箱盖(5)相平行;箱盖(5)上和箱体(7)的箱底上对应地加工有四个通孔,该四对通孔呈自下而上布置,自下而上的每对通孔内分别安装有一、二、三级齿轮轴(12、10、9)和输出轴(4);一、二、三级齿轮轴(12、10、9)上分别固定有齿轮(13A、11B、3C),一级齿轮轴(12)与二级齿轮轴(10)上的齿轮(11B)间、二级齿轮轴(10)与三级齿轮轴(9)上的齿轮(3C)间分别相啮合;电动机(1)的输出轴(2)亦为齿轮轴,其与一级齿轮轴(12)上的齿轮(13A)相啮合;其特征在于输出轴(4)上安装有两个单向齿轮(6),其中的一个单向齿轮(6)与三级齿轮轴(9)相啮合;另一个单向齿轮(6)的外侧有蜗杆(8)且二者间啮合在一起;其中的蜗杆(8)两端呈活动状安装在箱体(7)的两侧壁上;两单向齿轮(6)的内孔四周加工有若干轴向宽凹槽(15),轴向宽凹槽(15)内均配有滚针(18)和弹簧(14);轴向宽凹槽(15)的槽底中间有轴向浅凹槽(16),该轴向浅凹槽为圆弧形,其半径与滚针(18)相适应,以便与滚针(18)相配合;每个轴向宽凹槽(15)内的弹簧(14)均处于滚针(18)的同一侧,其两端分别与滚针(18)和轴向宽凹槽(15)的相应槽壁相抵;其中,轴向浅凹槽(16)一侧的轴向宽凹槽(15)槽底为圆弧形(17),该段圆弧形槽底与轴向浅凹槽(16)相切;而轴向浅凹槽(16)另一侧的轴向宽凹槽(15)槽底为斜面(19),所说弹簧(14)处于槽底为斜面(19)的轴向宽凹槽(15)处;所说两单向齿轮(6)中,槽底为斜面(19)的那部分轴向宽凹槽(15)分别位于相应滚针(18)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的输出轴(2)穿过箱体(7)的箱底后与一级齿轮轴(12)上的齿轮(13A)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的输出轴(2)穿过箱盖(5)后与一级齿轮轴(13A)上的齿轮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输出轴(4)的一端端部有便于与弹簧储能机构的输入轴配合的凹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凹坑是矩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说凹坑是多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动操作机构,它包括箱体、箱盖和电动机。箱盖上和箱底上加工有四读通孔,该四对通孔分别安装有一、二、三级齿轮轴和输出轴。一、二、三级齿轮轴上分别固定有齿轮,一级齿轮轴与二级齿轮轴上的齿轮间、二级齿轮轴与三级齿轮轴上的齿轮间分别相啮合。电动机输出轴亦为齿轮轴,其与一级齿轮轴上的齿轮相啮合。输出轴上有两个单向齿轮,一个单向齿轮与三级齿轮轴相啮合,另一个单向齿轮的外侧有蜗杆且二者啮合在一起。当一个单向齿轮随输出轴转动时,另一单向齿轮与输出轴间呈活动配合。该操作机构,占据的空间少、易安装、制造成本低。适用于输、变、配电网络中高、低压断路器上。
文档编号H01H33/36GK2791833SQ20052007084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陈伯金, 陈渊技, 陈科, 倪新梅, 姜全海 申请人:陈渊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