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伯透镜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587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龙伯透镜天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安装的龙伯透镜天线(Luneberg lens device)装置。
背景技术
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受到注目是因为其作为一种天线装置,可给多个同步卫星发送无线电波并可接收来自多个同步卫星的无线电波。龙伯透镜天线装置之一通过将半球形龙伯透镜和无线电波反射板结合在一起,以便于紧凑或者小型化,从而获得与球形透镜等效的功能。
对于具有反射板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本申请的申请人所提交的国际申请PCT/JP2002/09179号(参考文献1)公开了这样一种安装方法,其中通过将反射板用螺钉固定或者悬置在天线安装区域而将其直接与壁面等连接。
在传统的用于卫星传播接收的抛物线天线中,需要预先固定天线,随后移动反射板,以进行接收调整。尽管反射板与用于接收调整的杆连接,但是由于反射板具有下凹的形状,所以不可能稳定地将反射板支承在沿壁面或栅栏延伸的平面上。
相比较,对于具有反射板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通过调节保持主辐射器的臂的角度或者调节在该臂上的主辐射器的位置,使主辐射器可定位在无线电波的焦点上。这样就消除了对反射板的定位进行细微调节的需要。而且反射板为平面形状,可以稳定地将反射板固定,并且使之尽可能地靠近地沿着壁的宽阔表面或类似物。
但是,这种龙伯透镜天线装置也有缺陷,就是有时不能利用参考文献1中公开的安装方法很容易地安装该龙伯透镜天线装置。
特别是,即使在壁面上固定螺纹容纳锚接件(screw-holding anchor)或钩承接部(hook receiver),也需要预先设定它们的固定位置。同时,还需要标记出上述固定位置,并利用辅助机构支承着较重的天线装置。而且,当螺钉配合到上述固定的锚接件内并最终固定反射板时,上述辅助机构应该继续保持着天线装置,直到总体上将若干螺钉紧固为止。另外,上述锚接件等可能就会固定到错误的位置上,从而需要再定位或者对其进行校正。这种工作实施起来很困难而且还费时。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的具有反射板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固定架;具有半球形龙伯透镜和反射板的天线体,反射板用以反射无线电波;将天线体的反射板可拆卸地连在天线固定架上的固定装置,其中,用于与上述固定装置协同操作的固定部分预先设在反射板和天线固定架上,上述天线固定架被装设到天线安装区域,反射板利用上述固定装置装接于上述天线固定架。
用于将天线体的反射板可拆卸地连在天线固定架上的上述固定装置可以包括螺栓和该螺栓所拧进的螺纹孔的组合,螺栓孔、插入该螺栓孔的螺栓和紧固螺母的组合,钩和钩承接部的组合,插塞和插座的组合,接合槽和与该接合槽相接合的元件的组合,销和由该销所连的连接件的组合,带(band)和吊带部(band hanger)的组合,以及,杆和将该杆夹置在其间紧固的元件的组合。
根据本发明的天线装置,独立于天线体设置的天线固定架被装设在天线安装区域。此后,借助于上述固定装置,上述天线体被装接于天线固定架。
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将天线固定架装设在天线安装区域,这是由于较重的天线体与天线固定架是分离的,以及由于上述固定装置相接合的固定部分预先设置在反射板和天线固定架上,所以天线体可以不需要校正固定位置就能够装接于天线固定架。这就使龙伯透镜装置能够比传统方式更简单地进行安装。


图1A、1B分别是根据本发明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的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前视图。
图2A、2B分别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前视图。
图3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5A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5B示出了和钩承接部相接合的钩。
图6A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6B示出了钩和钩承接部的透视图。
图7A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7B示出了钩和钩承接部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9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0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0B是接合槽和接合部的透视图。
图11是图10A、10B中接合槽和接合部变形实例的前视图。
图12A、12B分别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和顶视图。
图13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4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5A、15B分别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和底视图。
图16A、16B分别是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和顶视图。
图17是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8是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9是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0是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1是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2示出了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23是天线固定架另一实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龙伯透镜天线装置的优选实施例。图1所示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包括天线体1,天线固定架2和将天线体1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的螺栓(固定单元)3。
天线体1由半球形的龙伯透镜1a和反射无线电波的反射板1b相结合而成。除了天线体1以外,龙伯透镜天线装置进一步包括罩在龙伯透镜1a表面上的护盖,接收并传递无线电波的主辐射器(LNB低噪声块下变频器),以及可以调节方位角度来保持上述主辐射器的仰角可调臂。这些元件在图中未示出。省略的这些元件装接于天线体1或天线固定架2。
装接部分4被固定在反射板1b的后表面上,从而面对天线固定架2的前表面。
天线固定架2相对于天线安装区域设置有固定件5。如图所示,固定件5包括一体地设置在天线固定架2后表面上的螺栓5a,安装到螺栓5a上的金属定位器(retainer)5b和螺纹紧固到螺栓5a上的螺母5c,从而游廊栅栏(veranda fence)“A”或类似物夹置在天线固定架2和金属定位器5b之间。根据这种结构,天线固定架2被预先装接于上述栅栏“A”或类似物,螺栓3随后经由天线固定架2的螺栓孔(固定部分)而伸入到装接部分4上形成的螺纹孔(固定部分)内。这就保证了天线体1以简单的方式连接到天线固定架2上。
如图2所示,可替换的是,螺栓3可经由反射板1b上形成的螺栓孔而伸入到天线固定架2的螺纹孔内。进而,如图3所示,螺栓3被一体地设置在反射板1b的后表面上,并插入到天线固定架2的螺栓孔内,此后,螺母6被紧固到螺栓3上,使天线体1附接在天线固定架2上。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最好是设置三个或更多由螺栓3紧固的紧固部。
如图4所示,螺栓3和螺母6可彼此在天线体1的中心部接合。在天线固定架2和天线体1之间可以设置防止天线体1进行转动的防转部(未示出),利用单组螺栓、螺母和上述防转部相组合,可以减少安装天线装置的步骤。
在图5所示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在与图1所示的结构相同的天线固定架2和装接部分4上设置着相互成对应关系的钩7和钩承接部8。天线体1借助于钩7和钩承接部8而悬置在天线固定架2上。为了防止钩7从钩承接部8上脱开,优选地利用螺栓3或类似物在天线体1的下侧将该天线体1固定到天线固定架2上。
钩7和钩承接部8可以形成如图6或者7所示的形状。钩7可以设置在天线体1上,钩承接部8可以设置在天线固定架2上。如果只利用钩7和钩承接部8对天线体1进行安装,优选地是利用三组或者更多的钩7和钩承接部8,以防天线体产生位移。
图8、9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插塞9和插座10用作将天线体1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的固定装置。在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塞9和插座10彼此在横向接合。定位螺钉11用于防止插塞9的任何移动。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座10(图9中为套筒)在外面与插塞9(图9中为直立螺杆)配合。螺母12从插塞9的顶部利用螺纹连接到插塞(螺杆)9上,以防插座10产生旋转,从而将天线体保持在选定的位置上。
图10、11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利用滑动配合的方式将天线体1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天线固定架2设有用作为接合槽13的T形槽。装接部分4的左右侧向边缘部从接合槽13的顶部插入到接合槽13中,从而将天线体1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上述接合槽13也可以是燕尾槽。而且如图11所示,上述接合槽13可包括多个隔开的槽段。由于不会影响到天线的电气性能,如图11所示,反射板1b的边缘还可以作为接合部,并直接插入到接合槽13内。
参看图12,在天线体1和天线固定架2上分别设置着相互成对应关系的、各具有销孔的连接件14、15。将销16插入到连接件14、15的销孔内从而将它们结合在一起。
如图13、14所示,可以组合使用不同种类的固定装置,以将天线体1可拆卸地装接于天线固定架2。在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包括连接件14、15和销16的上述固定装置与止动件19组合使用。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具有图7所示的钩7和钩承接部8的固定装置与具有带17和吊带部18的固定装置组合使用。在这些实施例中,首先利用下侧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操作,从而使天线体1由天线固定架2所支承。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包括止动件19或带17的上侧固定装置,完成固定操作。这样操作,就易于执行固定操作。
如图15所示,在天线体1上设置着由例如不锈钢制成的带17。带17缠绕着栅栏或类似物的要安装天线装置的部分,由此将天线体1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
图16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直立柱(upright mast)20设在天线固定架2上且夹置在装接部分4和定位器22之间。定位器22通过螺栓21被固定到装接部分4上,从而可以将天线体1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这种结构可以更加容易地安装上述天线装置。
在图1-16所述的实施例中,可以利用锚栓或类似物将天线固定架2固定在壁面或类似物上。或者,天线固定架2可以设有钩,从而使其可以悬置在侧壁上。
尽管图1-16示出了天线体1设在垂直方向上的实例,但是天线体也可以设置在水平方向上。在图17-22示出的实施例中,天线体1设在水平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为了排水,反射板1b需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几度(足以使水滴自然地向下流即可)。
图17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利用锚栓或类似物预先将天线固定架2安装在天线安装区域,例如建筑屋顶上,随后将螺栓3拧进天线固定架2上形成的螺纹孔,进而将设在反射板1b后表面上的装接部分4连到天线固定架2上。
图18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通过锚栓或类似物等将天线固定架2安装在天线安装区域。在该实施例中,螺栓23一体地设在天线固定架2的顶面上且被插入到反射板1b上形成的螺栓孔内,此后,螺栓24被紧固到螺栓23上,从而将反射板1b装接于天线固定架2。
图19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通过锚栓或类似物将天线固定架2安装在天线安装区域。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在天线固定架2上设置着诸如T形槽或者燕尾槽之类的接合槽25,且反射板1b的侧向边缘部被从接合槽25的一侧插入到该接合槽25内。因此,可以将天线体1装接于天线固定架2。
图20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通过缆线或者具有螺丝扣的螺杆等系泊元件26将天线体1装接于天线固定架2。
图21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在反射板1b的后表面上设置着具有止动件的脚轮27,天线体1由脚轮27所支承。
图22示出了另一优选实施例,其中镇物28用以固定反射板1b背面的装接部分4。
在上述的水平定位的天线装置中,天线体1可以直接连到天线安装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天线固定架2不包括在必要元件内。但是在图17、18、19所示的实施例中,却包括天线固定架2,这样天线体就具有双重功能,即可以用于垂直定位和水平定位。
图1-4,8,10,11-15所示的天线体还可以通过将天线体的装接部分4或者反射板1b装接于具有图23所示倒U形的天线固定架2,进行水平定位,并通过锚栓或类似物安装在天线安装区域。
而且,天线体可以利用在壁上水平设置的天线固定架进行水平安装。还可以利用如图5、6或15所示的垂直定位的天线固定架将天线体安装在水平方向上。
权利要求
1.一种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固定架;具有半球形龙伯透镜和反射板的天线体,该反射板用以反射无线电波;以及将该天线体的反射板可拆卸地装接于该天线固定架的固定装置,其中,用于与所述固定装置协同操作的固定部分预先设在所述反射板和所述天线固定架上;所述天线固定架被装设到天线安装区域上;而所述反射板利用所述固定装置装接于所述天线固定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所述反射板或者设置在所述反射板后表面的装接部分借助于螺栓或者螺栓-螺母组合装接于所述天线固定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反射板或者设置在所述反射板后表面的装接部分上和在所述天线固定架上设置有呈相互对应关系的钩和钩承接部,通过该钩和钩承接部,所述反射板悬置在所述天线固定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反射板或者设置在所述反射板后表面的装接部分上和在所述天线固定架上设置有呈相互对应关系的插塞和插座,通过将该插塞插入该插座,所述反射板装接于所述天线固定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天线固定架上设有接合槽;所述反射板的相对的侧向边缘部或者设置在所述反射板后表面上的装接部分的相对的侧向边缘部与所述接合槽相接合,使得所述反射板由所述天线固定架支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反射板和天线固定架上设置有呈相互对应关系的、且各自具有销孔的连接件;通过用销连接所述各连接件而将所述反射板装接于所述天线固定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在所述反射板的后表面和所述天线固定架上设置有呈相互对应关系的带和吊带部,通过将该带系在该吊带部上,所述反射板装接于所述天线固定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其中,在上述天线固定架上设有直立柱,通过用螺栓将金属定位器紧固到设在所述反射板后表面上的装接部分上而将所述反射板装接于所述天线固定架,而所述直立柱夹置在所述装接部分与所述金属定位器之间。
全文摘要
一种易于安装的龙伯透镜天线装置,通过组合半球形龙伯透镜和无线电波反射器而构成。该龙伯透镜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固定装配架(2),以及用于将上述天线装置(1)的无线电波反射器(1b)可拆卸地固定到天线固定装配架(2)上的例如螺栓(3)等的固定装置。反射器(1b)和天线固定装配架(1b)预先分别设置有用于通过上述固定装置固定的固定部分,天线固定夹具(2)被固定到天线安装区域上,通过上述固定装置,反射器(1b)被固定到天线固定装配架(2)上。
文档编号H01Q19/00GK1938900SQ20058000984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6日
发明者黑田昌利, 横田政夫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