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75556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流接触器领域。

背景技术
低压电器领域中常规的交流接触器,基本上都是以螺丝等紧固件进行组装。其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组装时必须使用相应的工具,且操作、拆、装都不方便;同时,由于交流接触器内部有紧固螺丝等金属件的存在,使交流接触器的爬电距离、介电强度和防护等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将交流接触器做成不需要紧固螺丝和工具,徒手即可进行组装和拆卸的新型交流接触器;取消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紧固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本身的重量得到有效的减轻;使交流接触器的爬电距离、介电强度和防护等级得到有效的提高。
实现本发明的方法是 将交流接触器的外壳和需要组装的结构件,用互相咬、扣的方式进行组装;并且在制作时,将其制作为一个整体。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在对内部结构件进行维修、更换时,如触头、线圈等,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徒手即可完成拆、装更换工作; 2.减少所使用的固定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的整体重量可以达到有效的减轻; 3.由于交流接触器内部取消了紧固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爬电距离、介电强度和防护等级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附图1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正投影示意图; 附图2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左投影示意图; 附图3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右投影示意图; 附图4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后投影示意图; 附图5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俯视投影示意图; 附图6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仰视投影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1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中放大部位12的放大投影示意图; 附图8为附图1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中放大部位12的A-A剖面投影示意图。
现以附图对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内部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中顺序编号1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安装基座台;顺序编号2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左安装导轨卡;顺序号3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安装用园弧槽;顺序号4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壳体;顺序号5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拆卸用凹槽;顺序号6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左触头部件卡装槽;顺序号7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与上盖部分卡装组合用的正面左边卡台;顺序号8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触头部件卡装槽;顺序号9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与上盖部分卡装组合用的正面右边卡台;顺序号10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侧与上盖卡装后的拆卸槽;顺序编号11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安装导轨卡;顺序编号12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上9和10的放大部位。
图2中顺序编号与图1中的顺序编号相同,但为从左面投影所看到的各部位。
图3中顺序编号与图1中的顺序编号相同,但为从右面投影所看到的各部位。
图4中顺序编号与图1中的顺序编号相同,但为从背后投影所看到的各部位。
图5中顺序编号4与图1中的顺序编号4相同,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壳体;新增的顺序编号13为只有在俯视或仰视时才能看到的作为备用(不用安装导轨)时的安装孔;新增的顺序编号14为只有在俯视或仰视时才能看到的工艺孔。
图6中顺序编号4与图1中的顺序编号4相同,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壳体;顺序编号2与图1中的顺序编号2相同,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左安装导轨卡;顺序编号13与图5中的顺序编号13相同,为只有在俯视或仰视时才能看到的作为备用(不用安装导轨)时的安装孔;顺序编号14与图5中的顺序编号14相同,为只有在俯视或仰视时才能看到的工艺孔;新增的顺序编号15为只有在仰视时才能看到的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安装基座台;新增的顺序编16号为只有在仰视时才能看到的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导轨基座台。
图7中的顺序编号12为图1中的放大部位;顺序编号9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与上盖部分卡装组合用的正面右边卡台;顺序编号10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触头部件卡装后的拆卸槽。
图8为图7放大部位的A-A剖面,顺序编号12为图1中的放大部位;顺序编号9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与上盖部分卡装组合用的正面右边卡台;顺序编号10为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触头部件卡装槽。
具体工作原理和实施方法 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其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将交流接触器的相关零、部件,如触头、弹簧、铁芯、线圈等,分别卡在底座或上盖的相应部位的卡槽或卡台内后,再将上盖和底座卡装在一起,利用塑料制品固有的弹性,使上盖上的卡口正好卡到底座上的卡台9上,并自动卡紧;当需要拆卸或更换零部件时,用手指从拆卸槽中将上盖的卡口轻轻的扳起,即可将上盖从底座上取下。
关于上盖的卡口部分,将在本专利申请之外另案申请。
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在模具设计时,将所有的相关卡口、卡槽、基台等,一次性设计成型,经过注塑或压塑成型后的交流接触器底座,所有相关卡口、卡槽、基台等,都一次性的制作到底座上。因此,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与上盖部分卡装组合用的正面右边卡台9;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右侧与上盖卡装后的拆卸槽10;及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的左触头部件卡装槽6都是一次性直接制作在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壳体4上。且与右边卡台9和右侧拆卸槽10相对应的左侧及背后的卡台和拆卸槽,也都是一次性直接制作在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壳体4上。同时,与左、右触头部件卡装槽6、8由若干个组成,也都是一次性直接制作在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壳体4上。
至此说明,已经达到在对内部结构件进行维修、更换时,如触头、线圈等,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徒手即可完成拆、装更换工作;减少所使用的固定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的整体重量可以达到有效的减轻;由于交流接触器内部取消了紧固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爬电距离、介电强度和防护等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属于交流接触器领域。是由卡台(9)、拆卸槽(10)及触头卡部件卡装槽(6)、(8)、壳体(4)组成。其特征在于卡台(9)、拆卸槽(10)及触头部件卡装槽(6)、(8)都是一次性直接制作在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壳体(4)上。
全文摘要
一种卡装式交流接触器(底座),属于交流接触器领域。为了达到在对内部结构件进行维修、更换时,不需要使用任何工具,徒手即可完成拆、装更换工作;减少所使用的固定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的整体重量可以达到有效的减轻;取消交流接触器内部紧固螺丝等金属件,使交流接触器内部的爬电距离、介电强度和防护等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目的,将底座上的卡台9、拆卸槽10及触头卡部件卡装槽6、8一次性的制作在壳体4上。
文档编号H01H50/02GK101114552SQ200610094770
公开日2008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5日
发明者武 阚, 武 郑 申请人:九川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