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及封装方法

文档序号:687555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及封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线圈的封装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及封装方法。
背景技术
电磁阀等电磁机构中,都存在一个或多个电磁线圈,用来通电产生磁场使相关磁力机构产生电磁吸力并运动。电磁线圈的使用环境千变万化,有时需要在潮湿的环境下工作,有时需要在具有腐蚀气体的环境下工作,有时需要在油性环境(包含润滑油、柴油、汽油等)下工作。
众所周知,当水蒸气进入到电磁线圈内部后极易导致电磁线圈匝间短路而烧毁电磁线圈;当腐蚀气体或油进入到电磁线圈内部后,容易对线圈的绝缘漆产生腐蚀,使线圈的绝缘性变差而产生匝间短路,最后烧毁电磁线圈。因此,在电磁线圈的实际应用中,都需对线圈进行封装,使线圈与外部的水、气、油等进行有效的隔离,确保电磁线圈正常工作。
目前通常采用的封装方法有1、环氧树脂封装法。2、塑料封装法。
在现有的封装方法中,塑料封装是最费事的,需要制作模具和需要注塑机设备。将线圈置入模具中,通过注塑机将熔化的塑料注入,冷却后就封装成型了。这种封装方法的成本比较高,且最后的尺寸较大。因为塑料具有一定的脆性,如果封装层太薄的话,很容易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破裂现象,最终导致密封失效。
环氧树脂封装法虽然可省去模具,但其固化后硬度大、粘附力大并且不是单组分。因此在生产操作时比较繁琐,需要调和各组分原料,如果在涂敷环氧树脂时不慎在不希望涂敷部位粘上了环氧树脂,在固化后很难去除。如中国专利200320102466.X“电感线圈密封外壳”,在线圈外面制作左右两个外壳,两外壳扣合后在壳内部填充环氧树脂。
中国专利00251767.1“牵引电磁铁”公开的电磁线圈采用密封浇注以提高电磁线圈的防水性能。该专利并未对电磁线圈密封浇注的材料进行详细说明。
中国专利96123315.X“变压器绕线及其制造方法”涉及采用预浸渍绝缘片118来缠绕线圈的内、外表面,绝缘片118是用环氧树脂浸渍的玻璃纤维布,然后用热固型硅酮橡胶来密封线圈的轴端。但是,该发明是针对变压器的树脂模制线圈而来的,不适用于采用漆包线和骨架结构的电磁线圈。
因此,在现有材料中找到一种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尤其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韧性、绝缘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的电磁线圈封装层材料,并找出相应的封装方法以降低生产成本,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电磁线圈封装方法存在的所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尤其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具有良好韧性、绝缘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的电磁线圈封装层材料及方法,即本发明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及封装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工字型线圈骨架上缠绕漆包线绕线和封装硅酮胶密封外层组成电磁线圈。
一种电磁线圈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骨架置于一旋转轴上进行旋转,对缠绕于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绕线外表面涂敷硅酮胶形成封装密封层。
所述封装密封层的厚度在0.3mm-5mm之间。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本发明方法,使电磁线圈的封装层具有良好的韧性、绝缘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2、能够保证电磁线圈的尺寸更小;3、本发明方法简单、容易实施,而且成本较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磁线圈的轴向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电磁线圈封装密封层的涂敷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是在工字型线圈骨架3上缠绕漆包线绕线2和封装硅酮胶密封外层1组成电磁线圈。
硅酮胶选用587、596、598、5699或207等型号的均可。
具体方法是制作电磁线圈时需要一个工字型线圈骨架3,其具有第一表面6、第二表面5和第三表面7来承载漆包线绕线2;线圈骨架3的中心轴线上制作一个通孔4来安装导磁体和绕制漆包线时用于在绕线机转轴上固定。
漆包线2在线圈骨架3上绕制完成后,由于线圈骨架3的第一表面6、第二表面5和第三表面7都是密封的,外部的油、气、水等就无法进入漆包线绕线2的内部,这三个表面可实现密封。再在漆包线绕线2的外表面8上涂敷硅酮胶来形成封装密封层1。封装密封层1的厚度11在0.3mm-5mm之间,如0.3mm、1.5mm、3.0mm、4.5mm或5mm厚均可。
下面介绍如何将硅酮胶涂敷在外表面8上形成封装密封层1。
图2是本发明电磁线圈封装密封层的涂敷方法示意图。
如图2所示,漆包线2在线圈骨架3上绕制完成后,将其固定在以旋转轴12上,用挤压枪10将硅酮胶挤在外表面8上,然后用一个刮片9将硅酮胶进行均匀的涂敷,直至胶液填充满外表面8。在前述操作过程中,旋转轴12始终进行旋转以利于形成均匀的封装密封层1。形成均匀的封装密封层1后,就可从旋转轴12上取下电磁线圈并将其置于自然的环境下进行固化,固化3-5小时就可获得预定的特性,然后进行去除多余硅酮胶的工序,即去除在不希望出现硅酮胶表面上的硅酮胶。
本发明并未对漆包线绕线的引出线进行任何限制,一般地讲,引出线可从第二表面5或第三表面7或外表面8引出。当从第二表面5或第三表面7引出时,可用硅酮胶将引出点进行密封。这属于本领域技术普通的常识,本发明在此不绘出示意图。
目前硅酮胶由于性质特殊,其主要作用是用于在建筑结构上粘接密封和在机械设备上代替密封衬垫起密封作用。本发明利用硅酮胶在未固化前具有比较环氧树脂低的流动粘度,因此可用挤压枪10进行挤压而流出。同时,硅酮胶附着在其它物体上时具有一定的粘接性,在实施涂敷和固化的过程中,硅酮密不会脱落。另外,硅酮胶固化后具有和橡胶差不多高的延伸性和弹性,因此固化后的封装密封层1不会因漆包线绕线2的热膨胀而破裂。其次,硅酮胶属于单组分胶,不需要调和,暴露于空气中就可固化,因此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前面对本发明所揭示的电磁线圈结构和形成封装密封层的方法的描述,可以知道本发明所揭示的电磁线圈的封装方法极其简单和易于实施,只简单地密封外表面8就可使电磁线圈与外部环境隔离;并且也使涂敷硅酮胶实现自动化成为可能。
权利要求
1.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工字型线圈骨架(3)上缠绕漆包线绕线(2)和封装硅酮胶密封层(1)组成电磁线圈。
2.一种电磁线圈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线圈骨架(3)置于一旋转轴(12)上进行旋转,对缠绕于线圈骨架(3)上的漆包线绕线(2)外表面(8)涂敷硅酮胶形成封装密封层(1),用刮片(9)将硅酮胶均匀的涂敷,直至胶液填充满外表面(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密封层(1)的厚度(11)在0.3mm-5mm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硅酮胶在电磁线圈封装中的应用,是在工字型线圈骨架上缠绕漆包线绕线和封装硅酮胶密封外层组成电磁线圈。电磁线圈的封装方法,是将电磁线圈骨架置于一旋转轴上进行旋转,用一刮片涂敷硅酮胶来对缠绕于线圈骨架上的漆包线绕线外表面形成封装密封层。采用本发明方法,不但方法简单、容易实施,而且成本更低;同时使电磁线圈的密封层具有良好的韧性、绝缘性、耐油性和耐腐蚀性;能够保证电磁线圈的尺寸更小。
文档编号H01F41/04GK1937114SQ20061009510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9月8日
发明者马银良 申请人:马银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