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58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转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易于装卸且不易变形的转轴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市面上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因电子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了达到可以更快速更有效率地传递与交换信息,无线通讯的方式已成为目前电子产业的主流。而接收无线讯号的指向性天线即成为相当重要的电子装置组件,为了使天线能够接收到更多更完整的讯号,遂将天线设计为可自由摆动,以便于使用者任意调整天线的方向及倾斜角度,以提升天线所能接收到讯号的效率。
台湾专利公报94年06月01日公告第M266562号新型专利“可调整定位之转轴体卡接结构”以及台湾专利公报94年12月01日公告第M282472号新型专利“回转式转轴结构”,皆使用可调整的转轴结构,应用于各种需旋转折叠的产品上,并利用弹性组件、扣环以及转轴体的凸肋等组件,以使转轴体产生固定卡合的作用。
而现有技术转轴结构的构成组件过于复杂,遂使组装制造过程步骤与制造时间增加,而使成本相对提高。且转轴结构多以塑料材质制成,若要达到易于装卸则材料强度将会不足,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将产生塑性变形,导致尺寸不合,使用寿命不长。反之,若是增加转轴结构的材质强度,使用者将不易装卸转轴件,常因用力不当而不小心破坏转轴结构。另外,为了便于使用者安装,遂增加轴耳的接触面积,导致现有技术轴耳的高度增加,不但占据空间且造成影响外观的问题外,亦增加制造上的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转轴结构,以改良现有技术中无法同时兼顾材料强度及易于安装转轴的限制或缺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有一转轴结构,应用于一壳体,其轴耳具有一对悬置的弹性对接部,且转轴杆恰可枢套于轴耳内,当转轴杆套入轴耳时,转轴杆的两个端面即压抵弹性对接部,而使弹性对接部产生外扩至转轴杆的枢接孔与轴耳的凸壁相互卡合,转轴杆即以可自由转动的关系与轴耳相互连结。由弹性对接部可便于使用者不需花费太多力气,即可容易地将转轴杆套入轴耳中。
另外,于轴耳所设置的壳体的相对侧设有一对强化垫片,并抵靠于弹性对接部的一侧。不需使用复杂的组件,只需利用一垫片即可加强轴耳与转轴杆之间的结合强度,故在制造时不需增加轴耳的高度,可达到美观以及节省成本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以及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00转轴结构110轴耳111弹性对接部112凸壁120转轴杆121枢接孔122止挡块130强化垫片200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A以及图1B,本实用新型主要包含一转轴结构100,应用于一壳体200上,转轴结构100具有一对轴耳110,以一距离相对地设置于壳体200的一侧,此对轴耳110各具有一悬置的弹性对接部111,而此弹性对接部111各设有一相对应的凸壁112;一转轴杆120,恰可枢套于轴耳110内,其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端面,此两端面各设有一相对应的枢接孔121,当转轴杆120套入于轴耳110时,转轴杆120的两个端面压抵柱弹性对接部111,使两弹性对接部111产生外扩,直至弹性对接部111的凸壁112与转轴杆120的枢接孔121相互卡合,而转轴杆120以可自由转动的关系连结于轴耳110。
如图1B所示,其中转轴杆120上还具有至少一止挡块122,用以限制转轴杆120于一特定的范围转动。
请参阅图2A、图2B以及图2C,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主要包含一转轴结构100,应用于一壳体200上,转轴结构100具有一对轴耳110,以一距离相对地设置于壳体200的一侧,此对轴耳110各具有一悬置的弹性对接部111,而此弹性对接部111各设有一相对应的凸壁112;一转轴杆120,恰可枢套于轴耳110内,其具有两个相互对应的端面,此两端面各设有一相对应的枢接孔121,当转轴杆120套入于轴耳110时,转轴杆120的两个端面压抵柱弹性对接部111,使两弹性对接部111产生外扩,直至弹性对接部111的凸壁112与转轴杆120的枢接孔121相互卡合,而转轴杆120以可自由转动的关系连结于轴耳110;以及一对强化垫片130,设置于轴耳110所设置的壳体200的相对侧上,并且强化垫片130抵靠于弹性对接部111的一侧,以加强轴耳110与转轴杆120间的结合强度。
如图2B所示,其中转轴杆120上还具有至少一止挡块122,用以限制转轴杆120于一特定的范围转动。另外,强化垫片130与弹性对接部111所抵靠的接触面为一斜面。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转轴结构,应用于一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对轴耳,以一距离相对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一对轴耳各具有一悬置的弹性对接部,且所述弹性对接部各设有一凸壁;以及一转轴杆,恰可枢套于所述轴耳,所述转轴杆具有两相互对应的端面,且所述两端面各设有一枢接孔,所述转轴杆套入所述轴耳时,所述端面压抵所述弹性对接部,使所述弹性对接部外扩至所述凸壁与所述枢接孔相互卡合,所述转轴杆以可自由转动的关系连结于所述轴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杆具有至少一止挡块,用以限制所述转轴杆于一特定的范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结构还包括,一对强化垫片,设置于所述轴耳所设置的所述壳体的一相对侧,并抵靠于所述弹性对接部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垫片及所述弹性对接部抵靠的接触面为一斜面。
专利摘要一种转轴结构,其应用于一壳体,主要有一对悬置的弹性对接部设置于轴耳上,当转轴杆套入轴耳时,转轴杆的两个端面即压抵弹性对接部,而使弹性对接部产生外扩,直至转轴杆的枢接孔与轴耳的凸壁相互卡合,转轴杆即以可自由转动的关系与轴耳相互连结。另外,使用一对与弹性对接部抵靠的强化垫片,以加强轴耳与转轴杆之间的结合强度。
文档编号H01Q1/12GK2883767SQ20062000199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7日
发明者杨盛雄, 薛木坤 申请人:寰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