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共轴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229463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共轴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共轴线缆,具有多条绝缘线缆或同轴线缆,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共轴线缆,其中该线缆的中间部分捆束,且多条线缆布置为平的形状并在其各自的端部与电连接器连接,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膝上电脑、移动电话、微型摄影机得以广泛使用,由此对于这种信息通信装置来说,需要降低尺寸及重量,以及提高速度和图像质量。为了应对这种需求,使用极细的绝缘线缆或同轴线缆连接装置本体与液晶显示器,以及用于装置内的布线。进而,由于布线方便,采用背带式布线构件,其中多条线缆组装并集成在一起。通过使用电连接器(在下文中,简单地称之为连接器)进行电连接,以预定的布置方式预先将线缆的端部与该连接器连接。这种连接器可以是用于连接印刷电路的边缘形(edge-shaped)连接器,其中的多个接点布置成线。
通常,作为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经常使用所谓的扁平线缆的线缆,其中多条线缆以预定的间距平行地对齐并整体地成形。这种连接器安装式线缆适于沿装置内的壁面进行布线。然而,在穿过旋转部分进行布线的情况下,例如在诸如移动电话、膝上电脑或微型摄影机中的液晶单元与主体之间的连接,由于扁平线缆在旋转部分中扭转特性较差,所以铰链部分的尺寸会增加。此外,由于扁平线缆极大地张紧,更易于发生断开的问题。
为此,采用一种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作为穿过诸如打开-关闭铰链的旋转部分的布线,该多共轴线缆具有多条线缆,该多条线缆在与连接器连接的各自端部形成为扁平状,且该多条线缆在其中间部分捆束。为了捆束多条线缆,只有线缆的端部在多共轴线缆的制造阶段中形成为平状,且线缆的中部可以是分开的,以随后进行捆束处理。可选择地,线缆的中部可形成为扁平状,且随后可以通过卷为圆筒状进行捆束。可以使用带状捆束构件对多条线缆进行捆束。当使用同轴线缆或屏蔽线缆时,可以在多共轴线缆的中间部分设置接地连接构件。
当线缆中部在线缆的各自长度相等的状态下捆束时,根据所布置的位置会在线缆上发生松弛或张紧。作为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可以将侧部上的线缆长度设置为比中央部分的线缆长度长,或沿同轴线缆布置方向将连接器形成为L形。
作为前面的应对措施的一个实例,公开一种多共轴线缆,其中各个线缆的长度设置为不同,使得线缆即使在被捆束时也不会在连接器部分发生张紧(参见,例如JP-A-2005-235690)。根据JP-A-2005-235690中公开的多共轴线缆,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以预定的间距布置,并形成为扁平状,且线缆的中部捆束。更具体地说,根据JP-A-2005-235690中公开的多共轴线缆,布置多条线缆,从而满足表达式D/E>1/6且(Lm-Ls)>{(D2+E2)1/2-E},其中D为在线缆布置方向上的线缆各个端部的宽度,E为线缆各个端部之间的距离,而Ls为线缆最小长度且Lm为线缆最大长度,这些线缆布置在线缆各个端部之间,以使得其长度在Ls至Lm的范围内连续变化。
同时,在诸如移动电话的装置中,连接器的位置通常根据装置优选设计的基底来确定。因此,用于将基底与其他部件(包括另一基底)进行连接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必须形成为根据基底上的或其他部件上的连接器的布置结构是可连接的。进而,根据在装置内部对多共轴线缆进行的处理,有必要将每条线缆形成为在连接器附近以直角进行弯折(形成L形)。
然而,在背景技术中,当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形成为在连接器附近以直角进行弯折时,每条线缆(为进一步解释,分为线缆组3a至3c)直接朝向束带4倾斜,如图4所示。
在这种传统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中,即使线缆的各个长度根据如JP-A-2005-235690的背景技术进行调整,也很可能在各个侧边附近布置的线缆组3a、3c处发生断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共轴线缆及其制造方法,其中线缆能形成为以直角进行弯折,由此抑制在连接器与线缆之间的连接部分的各个侧边附近布置的线缆发生断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多共轴线缆,包括多条线缆,所述多条线缆以预定间距布置从而在其各个端部形成扁平形状;和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连接。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被捆束。在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处,所述多条线缆被弯折,并且所述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形成具有一长度,所述线缆在该长度的条件下可被弯折从而垂直于与之连接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所述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包括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内侧边缘布置的线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所述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包括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外侧边缘布置的线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平行于与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一种制造多芯线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预定间距布置多条线缆,从而在其各个端部形成扁平形状;将所述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与电连接器连接;形成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的至少一个;和将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捆束。所述成形步骤包括的步骤是弯折所述多条线缆使得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间部分平行于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所述弯折步骤包括设置垂直于所述电连接器纵向方向的壁;和将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的内侧边缘布置的线缆与所述壁接触,从而以直角弯折所述线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内容,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的步骤是设置夹具,该夹具具有连接器容纳沟槽,与所述连接器容纳沟槽连通的线缆容纳沟槽,和在该线缆容纳沟槽的底表面上的旁路凸起。所述弯折步骤包括的步骤是将所述电连接器放置在所述连接器容纳沟槽内;将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放置在所述线缆容纳沟槽内,从而沿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将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的外侧边缘布置的线缆围绕所述旁路凸起缠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更多上述方面内容,可以抑制在连接器与线缆之间的连接部分各个侧边附近布置的线缆发生断路。


图1A至1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各实施例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视图。
图2A至2C为示出图1A至1C任一图所示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整体结构的视图。
图3A至3C为示出图1A至1C各个图所示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制造的成形步骤的视图。
图4为示出根据背景技术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后面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A至1C为示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视图。图2A至2C为图1A至1C任一图所示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整体结构的视图。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1为下述线缆以预定间距布置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以便形成为扁平形状,并且电连接器(连接器)2与线缆的各个端部连接。线缆可以包括同轴线缆或超细绝缘线缆。多共轴线缆1的线缆的中部通过带状束带4进行捆束。
如图1A至1B所示,用在多共轴线缆1中的多条线缆从至少一个端部开始相对于其布置方向以直角进行弯折。由于从其端部开始对多条线缆进行弯折,所以中部(束带4附近的部分)被捆束,从而大致平行于与线缆的端部连接的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即,多共轴线缆1从其至少一个端部开始以L形进行弯折。
根据图1A所示的实施例,由于对多共轴线缆1进行弯折,所以沿曲率半径小的侧边缘(沿弯折部分的内侧边缘)进行布置的线缆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在下文中,如图1A所示,对这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包括从侧边缘处的线缆开始的若干条线缆在内的线缆组3a(在下文中称之为内线缆组)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优选地,内线缆组3a包括约三条线缆。
根据图1A所示的实施例,当以直角进行弯折来形成线缆时,以及在执行这种成形过程之后,在线缆与连接器2的连接部分处,弯折部分内侧边缘附近的线缆(内线缆组3a)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因而,可以抑制在靠近连接器2的底端部分处内线缆组3a发生断路。
为了执行使得弯折部分的内侧边缘附近的线缆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成形过程,内线缆组3a确保具有能以直角进行弯折的长度,即,与其他线缆(随后进行描述的线缆组3b和3c)相比,具有获得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的余量所需的长度。
根据图2A所示的多共轴线缆1,连接器2侧上的线缆端部弯折为L形,而线缆的其他端部以平直的状态与连接器5连接。在线缆与连接器5的连接部分处,由于多共轴线缆1没有被弯折,在弯折方面,没有具体地区分“内”、“中央”以及“外”。
根据图2B所示的多共轴线缆1,连接器2侧以及连接器5侧上的线缆端部二者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弯折成L形。由于对应于连接器2侧的内线缆组3a、中央线缆组3b和外线缆组3c在与连接器5连接的连接部分处以相反的方向弯折,所以它们分别在连接器5侧被称为外线缆组3a、中央线缆组3b和内线缆组3c。
根据图2C所示的多芯连接器1,连接器2侧和连接器5侧上线缆的两端部在相同的方向上弯折为L形。由于对应于连接器2侧的内线缆组3a、中央线缆组3b和外线缆组3c也在与连接器5连接的连接部分处以相同的方向弯折,所以它们在连接器5侧仍被称为内线缆组3a、中央线缆组3b和外线缆组3c。
在如2A至2C所示的任何一个多共轴线缆1中,相对于内线缆组3a确定一长度,该长度需要具有用于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余量,并且该长度对应于在以图4所示的状态进行弯折所需的长度上进一步增加的长度(例如,对应于JP-A-2005-235690的公开内容中定义的长度)。
图3A为示出制造图1A所示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成形步骤的视图。图1A所示的多共轴线缆的制造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通过将所有线缆从其至少一个端部开始以相对于它们的布置方向成直角地弯折从而将内线缆组3a形成为垂直于连接器的纵向方向,以及通过束带4捆束多条线缆的中央部分。在该成形步骤中,内线缆组3a中有一条线缆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就足够了。
在该成形步骤中,通过使用图3A所示的夹具10,线缆可以形成为图1A所示的形状。夹具10包括将连接器放入其中的连接器容纳沟槽11a,和与连接器容纳沟槽11a连通的线缆容纳沟槽。所有与连接器2连接的线缆放置在线缆容纳沟槽中,从而平行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延伸。
线缆容纳沟槽包括与连接器容纳沟槽11a连通的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和与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连通的延伸沟槽11c。除了将所有线缆放置在连接部分附近之外,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具有转弯侧壁12。该转弯侧壁12形成为,当线缆在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时,与在连接部分延伸方向上沿一边缘布置的线缆一致(在线缆组3a内沿该边缘布置的线缆)。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与延伸沟槽11c以直角相交。因而,线缆组3a可形成为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为了即使当内线缆组3a中的线缆数量小时,也能将至少线缆组3a形成为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转弯侧壁12的高度(距延伸侧壁13的距离)可根据包括在内线缆组3a中的线缆数量而改变。
如图3C所示,优选地,由于将外线缆组3c形成为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旁路凸起15设置在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的底表面上。旁路凸起15适于将外线缆组3c与其他线缆组3a和3b分离开。外线缆(只有最外面的线缆)或外线缆组3c可布置为围绕旁路凸起15延伸,以使得其能大致以直角弯折。旁路凸起15的位置可以改变,以使得只有被认作是外线缆组3c的线缆能分离开并成形。
延伸沟槽11c包括延伸侧壁13,其垂直于转弯侧壁12并在线缆的延伸方向上延伸,而另一延伸侧壁14与延伸侧壁13相对地定位。除了转弯侧壁12外,优选地,考虑到在连接器2与线缆组3a至3c之间的连接部分处形成台阶,所以在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与连接器容纳沟槽11a之间形成台阶。
在采用夹具10进行的成形步骤中,首先,连接器2放置在连接器容纳沟槽11a的内部。随后,所有线缆放置在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中。作为内线缆组3a断路的应对措施,垂直于线缆布置方向(连接器的纵向方向)的转弯侧壁12制造为在连接部分的内侧边缘与线缆接触,且在内侧边缘处的线缆大致以直角弯折,以便越过转弯侧壁12并与其他线缆捆束。另一方面,外线缆组3c以相对于线缆布置方向的直角弯折,以便围绕旁路凸起15延伸。最后,所有线缆(特别地,内线缆组3a)沿线缆布置方向弯折,以便越过转弯侧壁12延伸,并放置在延伸沟槽11c内。
通过采用断路应对措施制造的多共轴线缆1与连接器2连接,以使得连接器2大致平行于线缆纵向方向。在连接器2附近具有最短长度的线缆(与转弯侧壁12接触的内侧边缘线缆)相对于连接器2成直角地与连接器2连接。相反,根据如图4所示的传统连接器式多共轴线缆,内线缆与连接器2所连接的角度并非直角。
根据图1B示出的另一实施例,由于对多共轴线缆1进行弯折,所以沿曲率半径大的侧边缘(沿弯折部分的外侧边缘)布置的线缆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在下文中,如图1B所示,对这一实施例进行解释包括从侧边缘处的线缆开始的若干条线缆在内的线缆组3c(后文称之为外线缆组)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优选地,内线缆组3c包括约三条线缆。
根据图1B所示的实施例,当以直角进行弯折来形成线缆时,以及在执行这种成形过程之后,在线缆与连接器2的连接部分处,弯折部分外侧边缘附近的线缆(外线缆组3c)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因而,可以抑制在靠近连接器2的底端部分处外线缆组3c发生断路。
为了执行使弯折部分的外侧边缘附近的线缆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成形过程,外线缆组3c确保具有能以直角进行弯折的长度,即,与其他线缆(随后进行描述的线缆组3a和3b)相比,具有为了获得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的余量而需要的长度。
在图2A至2C所示的任何一个多共轴线缆1中,相对于外线缆组3c确定一长度,该长度需要具有用于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余量,并且该长度对应于在以图4所示的状态进行弯折所需的长度上进一步增加的长度(例如,对应于JP-A-2005-235690的公开内容中定义的长度)。
图3B为示出图1B所示的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的制造的成形步骤的视图。图1B所示的多共轴线缆的制造方法包括的步骤是通过将所有线缆从其至少一个端部开始以相对于它们的布置方向成直角地弯折从而将外线缆组3c形成为垂直于连接器的纵向方向,并且通过束带4捆束多条线缆的中央部分。在该成形步骤中,外线缆组3c中有一条线缆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就足够了。
在该成形步骤中,通过使用图3A所示的夹具10,线缆可以形成为图1B所示的形状。夹具10包括将连接器放入其中的连接器容纳沟槽11a,和与连接器容纳沟槽11a连通的线缆容纳沟槽。所有与连接器2连接的线缆放置在线缆容纳沟槽中,从而平行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延伸。
线缆容纳沟槽包括与连接器容纳沟槽11a连通的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和与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连通的延伸沟槽11c。除了将所有线缆放置在连接部分附近之外,由于将外线缆组3c形成为垂直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具有设置在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的底表面上的旁路凸起15。旁路凸起15适于将外线缆组3c与其他线缆组3a和3b分离开。外线缆(只有最外面的线缆)或外线缆组3c可布置为围绕旁路凸起15延伸,以使得它能大致以直角弯折。旁路凸起15的位置可以改变,以使得只有被认作是外线缆组3c的线缆能分离开并成形。
如图3c所示,优选地,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进一步具有转弯侧壁12。该转弯侧壁12形成为,当线缆在与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延伸时,在连接部分延伸方向上与沿一边缘布置的线缆一致(在线缆组3a内沿该边缘布置的线缆)。
延伸沟槽11c包括延伸侧壁13,其垂直于转弯侧壁12并在线缆的延伸方向上延伸,而另一延伸侧壁14与延伸侧壁13相对地定位。除了转弯侧壁12外,优选地,考虑到在连接器2与线缆组3a至3c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台阶,在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与连接器容纳沟槽11a之间形成台阶。
在采用夹具10进行成形的步骤中,首先,连接器2放置在连接器容纳沟槽11a的内部。随后,所有线缆放置在连接部分容纳沟槽11b中,且外线缆组3c相对于线缆布置方向以直角弯折,从而围绕旁路凸起15延伸。最后,所有线缆(特别地,内线缆组3a)沿线缆布置方向弯折,从而越过转弯侧壁12延伸,并放置在延伸沟槽11c内。
作为外线缆组3c断路的应对措施,诸如销这样的旁路凸起15设置在一直线上,该直线从外线缆组3c与连接器2连接的位置开始延伸,从而垂直于连接器2,且外线缆组3c弯折以围绕该销的外侧延伸并与其他线缆捆束。通过采用断路应对措施制造的多共轴线缆1与连接器2连接,以使得连接器2大致与该线缆的纵向方向平行,且在连接器2附近具有最长长度的线缆(位于外边缘侧的围绕旁路凸起15延伸的弯折线缆)相对于连接器2成直角地与连接器2连接。相反,根据如图4所示的传统连接器安装式多共轴线缆,外线缆与连接器2连接处的角度并非直角。
根据上述实施例,多共轴线缆1包括以预定间距布置的多条线缆,以便在其各个端部形成扁平状,和与多条线缆各个端部连接的连接器。多条线缆的中部捆束。在至少一个端部中,多条线缆被弯折,且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形成具有一长度,该线缆在该长度的条件下可以弯折从而垂直于与之连接的连接器的纵向方向。沿多条线缆的弯折部分内侧边缘或外侧边缘布置线缆从而垂直于该连接器,这就足够了。然而,如图1C所示,优选地,沿多条线缆弯折部分的内侧边缘和外侧边缘布置的两线缆都垂直于连接器。
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成形步骤,在其纵向方向上的所有线缆的形状可形成为图1A至1C所示的形状的任一种。进而,在捆束阶段,从夹具10延伸出来的所有线缆被束带4捆束。束带4可以松弛,以使得线缆可相对于束带4在纵向方向上移动,由此捆束步骤易于在成形步骤之前或成形步骤期间执行。
实际上,制造图2A至2C所示的多共轴线缆1。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各条线缆的长度预先进行调整。当调整长度时,每条线缆可被切割成根据它们的布置路径计算出的相应长度,且此后可将线缆与连接器2和5连接。当然,线缆在与连接器2连接之后可切割为计算出的长度。进而,可使用对准夹具,从而不会错误地在连接器2和连接器5之间连接线缆。
尽管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很明显,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变和改进。因此,目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涵盖那些落入本发明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类改变。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共轴线缆,包括多条线缆,所述多条线缆以预定间距布置从而在其各个端部形成扁平形状;和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连接,其中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被捆束,并且在至少一个所述端部处,所述多条线缆被弯折,并且所述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形成具有一长度,所述线缆在该长度的条件下被弯折从而垂直于与之连接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共轴线缆,其中所述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包括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内侧边缘布置的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共轴线缆,其中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平行于与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共轴线缆,其中所述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包括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外侧边缘布置的线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共轴线缆,其中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平行于与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连接的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6.一种制造多芯线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以预定间距布置多条线缆,从而在其各个端部形成扁平形状;将所述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与电连接器连接;形成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和将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捆束,其中所述成形步骤包括的步骤是弯折所述多条线缆使得所述多条线缆的中部平行于与所述线缆连接的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弯折步骤包括设置垂直于所述电连接器纵向方向的壁;和将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的内侧边缘布置的线缆与所述壁接触,从而以直角弯折所述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的步骤是设置夹具,该夹具具有连接器容纳沟槽,与所述连接器容纳沟槽连通的线缆容纳沟槽,和在所述线缆容纳沟槽的底表面上的旁路凸起,其中,所述弯折步骤包括的步骤是将所述电连接器放置在所述连接器容纳沟槽内;将所述多条线缆的端部放置在所述线缆容纳沟槽内,从而沿所述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延伸;并且将沿所述多条线缆弯折部分的外侧边缘布置的线缆围绕所述旁路凸起缠绕。
全文摘要
一种多共轴线缆,包括多条线缆,所述线缆以预定间距布置从而在其各个端部形成扁平形状;和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与该多条线缆的各个端部连接。该多条线缆的中部被捆束。在至少一个端部处,多条线缆弯折,且多条线缆中的至少一条线缆形成具有一长度,该线缆在该长度的条件下可进行弯折,从而垂直于与之连接的电连接器的纵向方向。
文档编号H01R11/11GK101026026SQ20071008494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2日
发明者仙波弘之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