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线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29461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布线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线构件,在该布线构件中,多条同轴线缆连接到一基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膝上电脑、移动电话和小型摄像机得以广泛使用,这些信息通信设备都要求采用减小的尺寸和重量并且具有高的运行速度和图像质量。为了应对这些要求,极细的同轴线缆(同轴电缆)被用于连接设备主体和液晶显示器,并且用作设备内部的布连。另外,考虑到布线的简便性,采用了一种背带式布线构件,其中的多条同轴线缆组装并固定在一起。
图4示出用在布线构件中的同轴线缆的实例。在图4中,附图标记1表示同轴线缆。同轴线缆1包括中心导体1a、内部绝缘体1b、外导体1c、以及护套1d,它们依次并同轴地从内向外布置。中心导体1a是通过例如将7条外径均为大概0.025mm的铜合金线缆缠绕在一起构成的。中心导体1a的外表面覆盖有绝缘材料,例如Teflon(注册商标)树脂,厚度大概是0.06mm,由此形成内部绝缘体1b。
设置在内部绝缘体1b的外周表面上的外导体1c通过例如横向缠绕外径均为大概0.03mm的铜合金线缆而形成。两条厚度均为大概0.004mm的聚酯带缠绕外导体1c的外表面从而形成两层并且相互焊接,由此形成护套1d。通过这种方式,形成外径大概为0.3mm的同轴线缆1。另外,沉积有铜的带子(未示出)可以缠绕外导体1c的外表面,使得沉积有铜的表面向内。外导体1c可以采用铜合金线缆沿相反的缠绕方向缠绕为两层的结构。外导体1c也可以具有编织的结构。
布线构件通过组装并集成多条同轴线缆1而形成,每条同轴线缆都如图4中所示。布线构件的端子部分通过焊接以预定的间距连接并固定到诸如连接器端子或基板上。图5A和5B示出这种布线构件(也可参见,例如JP-A-2005-180922)。
图5A是传统布线构件的平面图。图5B是图5A中所示的布线构件的局部视图,示出沿箭头X方向看到的布线构件的一个端部分。在图中,附图标记2和2’表示用于接地的接地杆,附图标记3表示基件,例如连接器端子、柔性印刷电路(FPC)板或者印刷布线板。
如图5A和5B中所示,接地杆2和2’(在下文中被称作‘接地杆2’)通过端子处理使用焊料S3整体形成在各个外导体1c的上和下表面上。
另外,经端子处理的布线构件(包括同轴线缆1和接地杆2)通过焊接连接并固定到基件3上。更具体地说,每条同轴线缆1的中心导体1a采用焊料S1连接到基件3上,接地杆2的各个端部通过焊料S2连接到基件3上的接地图案上。
传统上,通过手工操作执行接地杆2的各个末端与基件3(对应于焊料S2)上的接地图案的焊接。这是由于用在接地杆2和接地图案进行焊接的部分中的焊料用量比用在外导体1c和接地杆2进行焊接的部分中的焊料用量要大(对应于焊料S3),因此,当采用脉冲加热器焊接接地杆2的各个端部和接地图案时,热量从焊接部分传递到接地杆2,并加热位于外导体1c和接地杆2之间的焊料S3。结果,焊料S3被热量熔化并被从外导体1c抽吸到同轴线缆1上,因此导致在连接部分中出现例如强度缺乏之类的问题。
由于上述原因,对于接地杆2和接地图案的焊接以及外导体1c和接地杆2的焊接是分别进行的。
然而,由于上述布线构件中的焊接是手动进行的,所以会出现下述问题,焊料S2会流出并在接地杆2的顶端以高度H凸起,如图5B所示,而且由于加热时间的差异使得质量不稳定。
进一步说,假如这种布线结构被布置为穿过移动电话的铰链,由于随着设备尺寸的减小,铰链的直径也在变小,所以高度的上述差异可能导致布线构件无法穿过将要容纳其的铰链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布线构件,能够消除在接地杆和基件上的接地图案的焊接过程中的变化,从而稳定质量。
根据本发明,布线构件包括适于连接到基件上的多条同轴线缆,以及连接到基件上的接地杆。该接地杆包括主体,多条同轴线缆的各个外导体连接到该主体;以及设置于该主体的凸起。这些凸起适于焊接到基件上的接地图案。按照这一结构,在接地杆和基件上的接地图案之间焊接期间的加热部分(凸起)与外导体和接地杆之间的焊接部分分离开。因此,热量很少能够传递到外导体和接地杆之间的焊料部分,由此防止了焊料被从外导体抽吸。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布线构件,该构件能够消除接地杆和基件上的接地图案之间的焊接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因此稳定了质量。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地杆的示范性结构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D是分别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构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布线构件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用于布线构件中的同轴线缆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5A是传统布线构件的平面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布线构件的局部视图,示出沿箭头X方向所看的布线构件的一个端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构件。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对其的描述将会被省略。
图1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接地杆的示范性结构的示意图。在图1中,用于接地的接地杆20包括主体22,多条同轴线缆1的每条的外导体1c都连接到该主体;以及在主体22的各个末端部分设置的凸起21。每个凸起21都包括接地部分21a,该接地部分适于接地到基件3上的接地图案,以及从接地部分21a延伸到主体22的延伸部分21b。凸起21可设置在主体22的各个末端处,或者设置在主体22各个末端的稍微靠内的位置。此外,凸起21不需要采用两个。例如,可只将一个凸起21设置在接地杆20的主体22处。
图2A到图2D是分别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构件的示意图。图2A是布线构件的俯视图。图2B是图2A中所示布线构件的局部视图,示出沿箭头X方向看到的布线构件的一个末端部分。图2C是图2A中所示的布线构件的末端部分的沿Y-Y线的剖视图。
图2A到图2D所示的布线构件包括图1所示的接地杆20。包含接地部分21a和延伸部分21b的凸起21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
如图2A到图2D所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布线构件包括接地杆20、20’(在后文中,被称作‘接地杆20’),它们被用于连接到基件3,多条同轴线缆1也连接到基件3上,它们也被连接到每条同轴线缆1的外导体1c的上下表面。凸起21沿着同轴线缆1的纵向方向形成在接地杆20的主体22的各个末端部分上。
接地杆20通过焊料S3被焊接到每个外导体1c的表面,接地部分21a也通过焊料S4被焊接到基件3上的接地图案。每条同轴线缆1的中心导体1a通过焊料S1被焊接到基件3上。该焊接处理可以采用脉冲加热器来执行。
采用这一结构,在接地杆20和基件3上的接地图案之间进行焊接期间的加热部分(接地部分21a)与外导体1c和接地杆20之间的焊接部分(焊料S3)分离开来。因此,热量很少能够传递到外导体1c和接地杆20之间的焊料部分(焊料S3),由此可防止焊料从外导体1c被抽吸上来。因此,可以采用脉冲加热器代替手工操作来进行焊接。
采用该脉冲加热器,可以在均一的处理条件下进行焊接,因此焊接可以在没有处理差异的情况下稳定地执行。因此,由手工操作造成的问题可以被解决。即,可防止焊料流出并且防止焊料在接地杆顶端以高度H凸起,如图5B所示,并且加热温度的差异也被消除,因此可以防止质量变得不稳定。
例如,在包含同轴线缆的接地杆的高度大概是0.5mm的情况下,采用手工操作,焊料流出并在接地杆的顶端伸出大概0.1mm到0.2mm。相反,当使用脉冲加热器时,焊料具有均一的厚度,等于或小于接地杆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等于或小于大概0.5mm。
由于焊料可以具有均一的厚度,所以连接部分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接地杆。因此,布线构件可以被插入小型设备的狭窄的铰链部分,例如移动终端。因此,产品设计的自由度可以得到提高,也可以实现尺寸的进一步减小。
而且,由于接地杆和基件上的接地图案之间的焊接可以使用脉冲加热器代替手工操作来完成,所以工作时间可以被减少,因此生产成本可以被减少。
如图1所示,在接地杆20中,延伸部分21b的宽度W1可以小于接地部分21a的宽度W2。延伸部分21b的宽度W1的减小导致低的热传导,因此由脉冲加热器施加到接低部分21a的热量很少传递到其它部分(主体22和焊料S3)。因此,热量很少被传递到外导体1c和主体22之间的焊料部分(焊料S3),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焊料从外导体1c上被抽吸。
如图2C所示,凸起21可以形成为朝向基件3的台阶形状。采用这种方式,用于接地部分21a的焊料S4的量可以被减小,因此采用脉冲加热器时对于接地部分21a的加热条件可以减小限制(例如,加热时间的减少和加热温度的降低)。因此,热量很少传递到外导体1c和主体22之间的焊料部分(焊料S3),因此可以有效防止焊料从外导体1c被抽吸。
在图2A到图2D中,延伸部分21b的宽度W1较小,而且凸起21形成为台阶形状。然而,凸起21可以形成为具有其中任何一种形式。即,凸起21可以只具有延伸部分21b的宽度W1较小的形状,或者具有台阶形状。
而且,接地杆20和基件3上的接地图案之间的焊接(焊料S4)以及外导体1c和接地杆20之间的焊接(焊料S3)可以利用脉冲加热器同时进行。在这种情况下,焊接之后,每条同轴线缆1的中心导体1a可以利用脉冲加热器通过焊料S1被焊接到基件3上。可选择地,上述三次焊接可以利用脉冲加热器同时完成。采用这些方式,工作步骤的数目可以减少因此工作时间可以减少,从而引起生产成本的降低。
优选地,在外导体1c的上下位置上可以设置接地杆20。接地杆20只能形成在外导体1c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上。然而,当接地杆20设置在外导体1c的上下表面从而将同轴线缆1保持在其间时,如图2B到2D所示,该多条同轴线缆1的固定强度将得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D所示,下方接地杆20’可以被焊接到基件3上的接地图案。
图3是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布线构件的示意图。在图3中,附图标记3代表连接器端子,作为基件的实例,附图标记4代表粘胶带。
连接器端子作为基件3被连接到布线构件(保括同轴线缆1和接地杆20)的端子部分。同轴线缆1以预定间距平行布置,并且从两侧与粘胶带4粘在一起。如果需要的话,粘胶带4可以被保留,并被用作带状的布线构件。然而,将布线构件被连接到连接器端子之后,粘胶带4可以被去除。基件并不仅限于连接器端子。例如,基件可以是硬质基板、印刷布线板(PWB)或者FPC板。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焊接接地杆和基件上的接地图案之间进行焊接期间的加热部分(凸起)与外导体和接地杆之间的焊接部分离开来。因此热量很少能够传递到外导体和接地杆之间的焊料部分,因此防止了焊料从外导体上被抽吸。因此,焊接可以使用脉冲加热器代替手工操作来完成。结果,焊接可以在均一的处理条件下进行,加工过程中的差异也可以消除。
虽然本发明的实施例已经进行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知其中可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情况下进行不同的变化和改进。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的目的在于包括所有这些落入本发明的精髓和范围的变化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布线构件包括适于连接到基件的多条同轴线缆;以及连接到所述基件的接地杆,其中所述接地杆包括主体,所述多条同轴线缆的各个外导体连接到所述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体处的凸起,其中所述凸起适于焊接到所述基件上的接地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线构件,还包括另一凸起,其中所述凸起沿着所述多条同轴线缆的纵向方向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各个末端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线构件,其中所述凸起包括适于焊接到所述接地图案的接地部分;以及从所述接地部分延伸到所述主体的延伸部分,其中所述延伸部分的宽度小于所述接地部分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布线构件,其中所述凸起形成为朝向所述接地图案的台阶形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布线构件,该布线构件包括适于连接到基件的多条同轴线缆,以及连接到该基件的接地杆。该接地杆包括主体,多条同轴线缆的外导体都被连接到该主体;以及沿着该多条同轴电缆的纵向方向设置在主体上的各个末端部分处的凸起。所述凸起适于焊接到该基件上的接地图案。
文档编号H01R4/02GK101026270SQ200710084938
公开日2007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1日
发明者仙波弘之 申请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