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32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压力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油压控制发动机进气门电路接通或断 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压力开关。
技术背景国内在用汽车转向压力开关目前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压力膜片式,该 结构没有顶杆和动触点及弹簧,高压油直接进入压力开关的壳体腔内,动 触点和弹簧被一个碟形的弹性膜片代替,当油压升高到开关的设定压力时,碟形弹性膜片被推翻,与静触点接触,将电路导通;另一种专利号 CN2797683Y的压力开关,其顶杆的配合孔是在增加壳体上加工,增加壳体 同时配备密封结构,增加漏油弊端,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控压力、怠速 稳定的汽车转向压力开关。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在壳体内安装绝缘体同接线柱连接,压力开关 壳体内另一端安装顶杆为内外接结构,顶杆内侧安装动触头压接弹簧,顶 杆外恻外接泵体,接线柱轴端部安装O型密封圈,伸出壳体前部安装弹性 挡片压接橡胶垫。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节能降耗将是今后汽车发展的方向。 由于汽车行驶状况不断变化,所需发动机功率随之相应变化,汽车调整怠 速工况高低,使发动机保持最低转速稳定运转,直接影响燃料的消耗,因 此多数汽车将怠速值调整的较低。为了避免汽车原地转向时造成发动机降 低怠速甚至熄火,在进气门处安装电控的可变进气门,调整可燃混合气浓
度变化,进气门的开启与关闭由安装在转向泵或转向管路上的压力开关控 制,当发动机怠速工况,汽车转向压力升高,压力开关导通,可变气门开 启,进气量增加,发动机转速提升至原来设定的转速,稳定发动机的怠速 工况,避免发动机熄火。压力开关借助于转向泵的压力控制发动机进气门电路接通或断开,从 而控制发动机的进气量,提升发动机的怠速工况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特点,①压力开关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顶杆为内外接结构,动能接通电路,静能密封油路;②压力开关可靠性好,顶杆在开关侧一端是低压油,不易出现漏油、油管破裂等现象。

图1示本实用新型压力开关的结构。图2示本实用新型压力开关使用状态。图中,l-壳体;2-弹簧;3-接线柱;4-顶杆;5-动触头;6-绝缘体;7-橡胶垫;8-弹性挡片;9-0型密封圏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压力开关由汽车转向泵连接的壳体1上加工的油孔配合 的顶杆4和动触头5压接弹簧2,将接线柱3与壳体1相绝缘的绝缘体6 连接,接线柱3轴端安装密封低压油的0型圈9,由壳体外的弹性挡片8 压接橡胶垫7。参照附图2,当汽车行驶原地转向时,汽车转向泵压力升高,泵体内 高压油推动压力开关顶杆4的动触头5移动,推力等于转向泵内的压力x 顶杆的截面积,当压力达到开关的设定压力时,顶杆4压接动触头5与接 线柱3的静触头相接,此时推力与弹簧力相等,电路导通,当压力降低时, 弹簧力大于顶杆4的推力,推动顶杆4向另一侧移动复位,使动静触头分
离,电路断开。电路导通时进气门工作,调整发动机转速状态,稳定发动 机怠速工况,保持转向助力稳定性和驾乘安全性。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转向压力开关,具有在壳体(1)内安装绝缘体(6)同接线柱(3)连接,其特征在于压力开关壳体(1)内另一端安装顶杆(4)为内外接结构,顶杆(4)内侧安装动触头(5)压接弹簧(2),顶杆(4)外侧外接泵体,接线柱(3)轴端部安装O型密封圈(9),伸出壳体(1)前部安装弹性挡片(8)压接橡胶垫(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油压控制发动机进气门电路接通或断开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转向控制压力开关,在壳体1内安装绝缘体6同接线柱3连接,压力开关壳体1内另一端安装顶杆4为内外接结构,顶杆4内侧安装动触头5压接弹簧2,顶杆4外侧外接泵体,接线柱3轴端部安装O型密封圈9,伸出壳体1前部安装弹性挡片8压接橡胶垫7,电路导通时进气门工作,调整发动机转速状态,稳定发动机怠速工况,保持转向助力稳定性和驾乘安全性。
文档编号H01H35/24GK201017814SQ20072000264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5日
发明者于大洪, 周家林, 瑞 张 申请人:阜新汽车转向泵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