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319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使用于PCB表面贴装工艺 (SMT)的可成组安装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表面贴装工艺(SMT)是印刷电路板PCB制造厂所常用的一种工艺,其通 过将器件贴装在印刷电路板表面,而非如传统的插装工艺那样需要在印刷电路 板上钻孔,从而提高了组装密度,以及抗震能力,并降低了焊点缺陷率。通过表面贴装工艺安装可以在印刷电路板上安装如集成电路芯片,电感、 电容等分立器件,也可以安装一些连接器;这些连接器中有些是分体式结构, 既包括插针,以及具有与插针数量相一致的孔的连接器本体,其中,插针通过 在先的工艺安装于电路板,而连接器本体再插接于插针,形成电连接。在现有技术中,插针的安装一般是通过拾取贴装设备实现的拾取贴装设 备分别拾取每个插针,在按预定的运行轨迹,将插针放置于印刷电路板的预定 位置,再进行焊接,而这种焊接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将每个插针均经历 这样的焊接步骤,因此,如果插针数量较多,则很难满足插针的安装位置准确 性,从而很难实现高精度、是焊接缺陷率有所增加。授予帕特里克 雅可布的专利号为US6224399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连 接器组件,参照图l,包括一个电气组件和一个电连接装置,电连接装置包括一个本体和至少两个长柱连接件与本体相配合,每个长柱连接件均包括一个止动 面用以建立与印刷电路板的电接触,所述止动面能够牢固的焊接于电路板用以 将所述长柱连接件固定于电路板,所有长柱连接件的制动面共面; 一个接触部, 用以与外部连接器的相配合,所有长柱连接件的接触部平行;在将所述电连接 装置安装及固定与电路板的过程中,所述本体将长柱连接件保持在预定的间隔, 一旦长柱连接件的止动面与电路板焊接牢靠后,所述本体可以从长柱连接件上 移除,这样,当所述电气部件安装于所述电连接装置时,电气组件的一个面与 长柱连接件的制动面平齐。其中,本体与长柱连接件首先组合在一起,再由拾 取贴装设备拾取本体,并放置于电路板的预设位置。这样就避免了分别拾取插 针所产生的误差,从而避免了焊点缺陷。可以看到,虽然该专利解决了焊接缺陷的问题,但在装配中需要长柱连接 件的接触部配合于本体中后,保持各长柱连接件制动面共面,这一要求至关重 要,只满足了这一要求才能保证正确的放置与焊接。然而,该专利并没有公开 相应的本体与长柱连接件的装配手段,因此,无法两者实现准确有效的装配, 从而降低了焊接成品率。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 定位部分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电气组件,具有一个本体和设于本体底面的支脚; 一个用以安装所述电气组件的电连接件,包括一个连接体和至少两个与所 述连接体相配合的柱形连接件;所述柱形连接件包括一个端头部分和一个从所述端头部分向一侧延伸的杆 部,所述杆部包括与所述端头部分依次相连的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 和与第一部分依次相连的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孔以配合所述柱形连接件杆部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孔的部位设有等深度的凹槽,用以配合所述 柱形连接件杆部的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在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时,先将所述连接体与所述至 少两个柱形连接件组合,以形成所述电气组件的电连接件,在组合时,所述柱 形连接件杆部的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可以阻止连接体的进一步运 动,从而使连接体的一个底面与所述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的上端面 充分接触,这样,可以保证各柱形连接件的端头共面。组合好的电气组件的连 接件通过拾取焊接机放置于预定位置,并将柱形连接件的端头与电路板上的焊 脚焊接牢靠。焊牢后,将连接体从柱形连接件上取下,将电气组件套上,形成 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以为PCB电路板提供一个连接器。


图l为现有技术中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柱形连接件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配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用以提供一种PCB电路板上 的连接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作详细说明-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表面 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电气组件100,和一个用以安装所述电气组件的电连 接件200。其中,电气组件100具有一个本体101和设于本体底面102的支脚103,本 体101上还具有多个连接孔104,以及可能出现的如螺丝孔等固定结构,这是现 有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支脚103可以为两排,分别平行于连接孔104,其中,第 一排可以是连续的支脚,第二排可以是分立于每个连接孔的支脚。参照图3, 4,电连接件200包括一个连接体201和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体 相配合的柱形连接件202;其中,柱形连接件202包括一个端头部分221和一个 从所述端头部分向一侧延伸的杆部222,端头部分221具有一个端面223用以焊 接至电路板,杆部222包括与端头部分221依次相连的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 第一部分224和与第一部分224依次相连的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225;这样, 第一部分224和第二部分225在其连接部形成肩部226。所述端面223可以具有 凹痕,以便加大焊接面积。连接体201具有的多个孔202以配合所述柱形连接件202杆部222的具有 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225。孔202的尺寸应该以能与所述第二部分225形成过盈 配合为佳,由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部分,因此,连接体的底面203 会与所述肩部226紧密接触,因此,限制了连接体201的进一步运动,这样, 可以保证电连接件与连接体配合后,电连接件的端头端面223在同一水平面上。此夕卜,在连接体201的每个孔202下方可以形成凹槽203以与所述肩部226 相配合,加强配合效果,在保证端面共面的同时,降低杆部在连接件孔内摆动 的可能。在安装时,如图5所示,将连接体201和多个柱形连接件202配合,形成 电连接件200,通过拾取焊接机将该电连接件焊接至电路板,焊牢后,将电气组 件100连接至电连接件100形成一个连接端子。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电气组件,具有一个本体和设于本体底面的支脚;一个用以安装所述电气组件的电连接件,包括一个连接体和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体相配合的柱形连接件;所述柱形连接件包括一个端头部分和一个从所述端头部分向一侧延伸的杆部,所述杆部包括与所述端头部分依次相连的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依次相连的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孔以配合所述柱形连接件杆部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 在所述孔的部位设有等深度的凹槽。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的 端面设有凹痕。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 平行的两排。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 其中一排为对应每个连接孔并邻近连接孔的分立结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表面贴装电连接器组件包括一个电气组件,具有一个本体和设于本体底面的支脚;一个用以安装所述电气组件的电连接件,包括一个连接体和至少两个与所述连接体相配合的柱形连接件;所述柱形连接件包括一个端头部分和一个从所述端头部分向一侧延伸的杆部,所述杆部包括与所述端头部分依次相连的具有较大的第一直径的第一部分和与第一部分依次相连的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所述连接体具有多个孔以配合所述柱形连接件杆部具有第二直径的第二部分。
文档编号H01R13/74GK201044307SQ20072000254
公开日2008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5日
发明者易尚烟, 李海波 申请人:杰特电子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