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39440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键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键盘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亮度提高的键 盘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为求应用于笔记型电脑或行动电话等的键盘更具多样化, 发光键盘已成为 一 种流行的趋势。请参阅图1,其是一现有的发光键盘结构2,主要具有一底板21、 一薄 膜电路总成22、 一弹性体23、 一键帽24、 一光源25以及一导光板26。导 光板26是设置于底板21以及薄膜电路总成22之上,而光源25是设置于 薄膜电路总成22与导光板26之间。光源25所发出的光线可经由导光板26 的传送而使键帽24产生发光效果。然而,如图l所示,导光板26的形状过于复杂,故在制造及成形上非 常不易,同时,由于导光板26的构造,因此在键帽24的中央区域上会产 生发光不均匀的现象,而使键帽24的发光效果大打折扣。此外,由于光源 25是一直处于发光的状态,故会导致发光键盘结构2的整体耗电量无法降 低。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键盘结构,其可具有組装简易、 发光亮度提升以及省电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键盘结构,其包括一底 板; 一薄膜电路总成,设置于该底板之上; 一电源; 一键座,设置于该薄 膜电路总成之上,并且具有一第一金属导电部及一第二金属导电部,其中, 该第 一 金属导电部及该第二金属导电部是相对于彼此,并且连接于该电源; 一做动体,是以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该键座,并且具有一第三金属导电部及
一第四金属导电部,其中,该第三金属导电部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是相对 于彼此,该第三金属导电部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金属导电部, 以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二金属导电部; 一发 光元件,设置于该做动体之上,并且连接于该第三金属导电部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以及一键帽,设置于该发光元件之上,并且连接于该做动体, 其中,该键帽驱使该做动体移动,以使该做动体的该第三金属导电部及该 第四金属导电部分别连接于该键座的该第一金属导电部及该第二金属导电部。同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键盘结构,其更包括一弹性元件,连接于该 键座与该做动体之间。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键座更具有一凹入部,以及该做动体是以移动 的方式设置于该凹入部之中。又在本实用新型中,更包括一弹性元件,设置于该凹入部之中,并且 连接于该键座与该做动体之间。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第一金属导电部及该第二金属导电部位于该凹入部之中0又在本实用新型中,更包括一连接柱,连接于该键帽与该做动体之间。 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底板具有一定位孔,该键座更具有一定位柱,以及该定位柱是经由该薄膜电路总成而定位于该定位孔之中。又在本实用新型中,更包括一抵压元件,连接于该做动体,并且相对于该薄膜电路总成,其中,该抵压元件随该做动体的移动而抵压该薄膜电路总成。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源连接于该薄膜电路总成。又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电源连接于该底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经改进其键盘结构,除了具有组装简易的效 果外,还可达成发光亮度提升及省电的效果。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发光键盘结构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键盘结构于一种运作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键盘结构于另一种运作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键盘结构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 发光键盘结构21、 110 底板22、 120 薄膜电路总成 23 弹性体24、 150 键帽25~光源26~导光板100 键盘结构111 定位孔125 电源130 键座131 第一金属导电部132 第二金属导电部133 凹入部134 定位柱140 做动体141 第三金属导电部142 第四金属导电部145 发光元件160 弹性元件170 连接柱180 纟氏压元件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请参阅图2A、图2B及图3,本实施例的键盘结构100主要包括有一 底板110、 一薄膜电路总成120、 一电源125、多个键座130、多个做动体
140、多个发光元件145、多个键帽150、多个弹性元件160、多个连接柱 170及多个抵压元件180。在此,为了便于说明起见,图2A、图2B及图3 中仅显示一键座130、 一做动体140、 一发光元件145、 一键帽150及一抵 压元件180。如图2A及图2B所示,底板110具有多个定位孔111。 薄膜电路总成120是设置于底板110之上。电源125可连接于薄膜电路总成120或底板110。在本实施例之中,电 源125是连接于薄膜电路总成120,如图3所示。仍如图2A、图2B及图3所示,键座130是设置于薄膜电路总成120 之上,并且每一个键座130具有一第一金属导电部131、 一第二金属导电部 132、 一凹入部133及多个定位柱134。每一个第一金属导电部131及每一 个第二金属导电部132是相对于彼此,并且每一个第一金属导电部131及 每一个第二金属导电部132是连接于电源125。更详细的来说,每一个第一 金属导电部131及每一个第二金属导电部132是分别位于每一个凹入部133 中的两相对内壁上,并且每一个第一金属导电部131及每一个第二金属导 电部132是分别连接于电源125的正极及负极。此外,当键座130设置于 薄膜电路总成120之上时,键座130的定位柱134是经由薄膜电路总成120 而定位于底板110的定位孔111之中。做动体140是以移动的方式连接于键座130。更详细的来说,每一个做 动体140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每一个键座130的凹入部133之中。此外, 每一个做动体140具有一第三金属导电部141及一第四金属导电部142,第 三金属导电部141及第四金属导电部142是相对于彼此。特别的是,第三 金属导电部141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金属导电部131,而第四金属 导电部142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第二金属导电部132。另外,第一金属 导电部131、第二金属导电部132、第三金属导电部141及第四金属导电部 142可以是由铜箔等金属所制成。发光元件145是设置于做动体140之上,并且发光元件145是连接于 做动体140的第三金属导电部141及第四金属导电部142。此外,发光元件 145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等的形式。键帽150是设置于发光元件145之上,并且每一个键帽150是连接于 每一个做动体140。更详细的来说,键帽150是通过多个连接柱170来连接
于做动体140,亦即,多个连接柱170是连接于每一个键帽150与每一个做 动体140之间。此外,键帽150上可成形有一或多个透光区域(未显示),而 此透光区域可以是对应于符号或字体的形状。如图2A及图2B所示,弹性元件160是设置于键座130的凹入部133 之中,并且弹性元件160是连接于键座130与做动体140之间。此外,弹 性元件160可以是弹簧的构造。抵压元件180是连接于做动体140(之下方),并且抵压元件180是相对 于薄膜电路总成120,其可随做动体140的移动而抵压薄膜电路总成120。如上所述,当键帽150被按压时,键帽150会驱使做动体140朝薄膜 电路总成120方向移动。此时,做动体140的第三金属导电部141及第四 金属导电部142会分别连接于键座130的第一金属导电部131及第二金属 导电部132,以及抵压元件180会抵压薄膜电路总成120。在此,发光元件 145会因第一金属导电部131、第二金属导电部132、第三金属导电部141 及第四金属导电部142的连接导通而发光,因而可清晰显示键帽150上的 符号或字体形状。此外,键盘结构IOO会因抵压元件180抵压薄膜电路总 成120而输出一对应的信号。在另一方面,当键帽150被释放时,键帽150会因弹性元件160所提 供的弹性回复力而回复至其原始位置处。此时,做动体140的第三金属导 电部141及第四金属导电部142会分别分离于键座130的第一金属导电部 131及第二金属导电部132,因而使得发光元件145无法再发光。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键盘结构除了組装简易外,其还可达 成发光亮度提高及省电的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板;一薄膜电路总成,设置于该底板之上;一电源;一键座,设置于该薄膜电路总成之上,并且具有一第一金属导电部及一第二金属导电部,其中,该第一金属导电部及该第二金属导电部彼此相对,并且连接于该电源;一做动体,是以移动的方式连接于该键座,并且具有一第三金属导电部及一第四金属导电部,其中,该第三金属导电部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是彼此相对,该第三金属导电部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一金属导电部,以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是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该第二金属导电部;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做动体之上,并且连接于该第三金属导电部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以及一键帽,设置于该发光元件之上,并且连接于该做动体,其中,该键帽驱使该做动体移动,以使该做动体的该第三金属导电部及该第四金属导电部分别连接于该键座的该第一金属导电部及该第二金属导电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弹性元件,连 接于该键座与该做动体之间。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座更具有一凹入部, 以及该做动体是以移动的方式设置于该凹入部之中。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弹性元件,设 置于该凹入部之中,并且连4妄于该键座与该做动体之间。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金属导电部及该 第二金属导电部位于该凹入部之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连接柱,连接 于该键帽与该做动体之间。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一定位孔, 该键座更具有一 定位柱,以及该定位柱是经由该薄膜电路总成而定位于该 定位孔之中。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抵压元件,连 接于该做动体,并且相对于该薄膜电路总成,其中,该抵压元件随该做动 体的移动而抵压该薄膜电路总成。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于该薄膜电 路总成。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源连接于该底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键盘结构,包括一底板、一薄膜电路总成、一电源、一键座、一做动体、一发光元件及一键帽。薄膜电路总成设置于底板之上。键座设置于薄膜电路总成之上,并具有一第一金属导电部及一第二金属导电部。第一及第二金属导电部相对于彼此,并连接于电源。做动体以移动的方式连接于键座,并具有一第三金属导电部及一第四金属导电部。第三及第四金属导电部相对于彼此。第三及第四金属导电部分别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及第二金属导电部。发光元件设置于做动体之上,并连接于第三及第四金属导电部。键帽设置于发光元件之上,并连接于做动体。
文档编号H01H13/70GK201054321SQ20072000462
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0日
发明者杨佳运 申请人: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