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器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0759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器保险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电器保险装置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适配器、耦合器、电器开关 及插座的组合装置中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
背景4支术
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结构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动作机构、载流机构和检测机 构,其中,载流机构上的载流触点为四对,即,在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上设有两对载 流触点,与其配合的另外两对触点分别设置在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和相线、零线电源插座 输出件的相应位置上,且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和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设置在同一平 面上,且为点接触,在动作机构的带动下,对这四对载流触点相对的位置关系要求较高,在 完全对应的情况下才能良好接触,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气候、温度、自身的老化等因素 的影响下(尤其温度的因素影响较大),这四对载流触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就会发生改变,及 时发生较小的位置变化,也会产生接触不良的现象,这就很难使这四对载流触点保持接触良 好,造成性能的不稳定,从而需经常更换,必然带来浪费和使用成本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流触点为三对面接触式触点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解决 现有技术存在的载流触点为四对点接触式触点,其中两对设于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上, 与这两对配合的另外两对载流触点必须设置在同一平面内,对设置位置的精度要求较高,导 致性能的不稳定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包括 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动作机构、载流机构和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机构分别与载流机构和检测机构电连接。动作机构用于控制该装置电流的通电,起到保护与该装置相连接 的后续电器;载流机构用于为后续电器提供稳定的电源;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后续电器是否漏 电或存在故障,起到保护后续电器作用,同时能确保使用电器的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动作机构包括复位机构、与复位机构上的复位键配合的脱扣机构,所述的载流机 构与复位机构上的被动机构配合,该载流机构包括依次由上往下排布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 输出件,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以及与相线电源输入件电连 接的复位信号传送件,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相 线、零线电源输入件上都设有一个载流触点。把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上的载流触点作 为中间载流触点,且中间载流触点为双面载流触点,这里的载流触点为面接触式触点,使依 次上下排布的三对载流触点能顺利、准确的进行接触与分离动作,且接触面较大,即使在气 候、温度、自身的老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它们之间仍然能良好接 触,确保了这三对载流触点相互接触的良好性能,也就更好地保护人们的财产及人身的安全。
所述的基体包括底座,与底座配合的盖体,设与底座内的基座,以及设于底座和盖体之 间的安装架体。底座,盖体、安装架体之间可通过连接件将它们按相应的位置关系进行连接。
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内的电路芯板,与电路芯板电连接的测试电阻和感应 互感器,与测试电阻配合的测试实施件,与测试实施件配合的测试操作件,所述的测试操作 件的揿压部位于盖体外,所述的测试实施件呈弓形,其一端与相线电源插座输出件电连接, 另一端可活动的位于安装架体的下方,所述测试电阻的一端固定在电路芯板相应的部位,另 一端则设于被动机构限位座的上端外缘处,所述的被动机构限位座设于电路芯板上。
所述的电路芯板上设有磁环座,所述的感应互感器置于其内,所述的感应互感器包括分 别与电连接件电连接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在 所述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之间设有隔离绝缘 片,在所述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相对的外侧分 别设有盖片和屏蔽片。在实际生产加工时,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和中性线信号感
应及处理互感器之间的相互位置可换。
所述的复位机构还包括可上下活动的设于被动机构限位座内的被动机构和复位动作实 施机构;所述的被动机构包括被动件,与被动件配合的锁闭件,设于被动件和锁闭件之间的 复位簧;所述的复位动作实施机构包括与所述被动件的施压端配合的复位动作实施件,设于 所述复位动作实施件和底座之间的支撑弹簧;所述的复位键包括复位操作件和锁扣端带有锁 扣颈的复位芯杆,所述复位芯杆上套有复位弹簧和平衡弹簧,所述复位芯杆的揿压端设于复 位操作件内,其锁扣端与被动件上的腔体配合;所述复位操作件的揿压部位于盖体外。
所述的复位动作实施件呈弓形,其一端固定于电路芯板的相应位置处,另一端可以做被 动性的动作,用于与固定于电路芯板的相应位置处的复位触点接触或分离,其中间弓形部位 七开有一孔,被动件的施压端与其配合,复位触点与电路板上相应电子元件电连接,闭锁件 呈.钩形或L形,其闭锁端开设有闭锁孔,可通过开设于被动件侧壁的插槽横向插入被动件内, 其推动端与闭锁件力度平衡弹簧的一端面相抵触,闭锁孔的大小与复位芯杆的外经相适应, 并可与锁扣颈锁扣或解锁关系活动配合。
所述的脱扣机构包括设于底座内的线圈骨架,在线圈骨架上缠绕有线圈,在线圈骨架的 中空腔体中置有的感应铁芯,在所述的线圈骨架相对被动机构的端部设有防干扰片,另一端 外围设有U形防干扰罩,所述的线圈通过电路芯板上的电连接件与复位触点电连接,所述的 感应铁芯呈阶梯圆柱体状,使感应铁芯外壁带有凸台,其上套设有铁芯复位簧,该铁芯复位 簧设于所述的防干扰片和感应铁芯上的凸台之间。
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上设有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设 置在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上;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上设有相线、零线被动 动触片,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设置在相线、零线被动动触片上;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 输出件上设有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片,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设置在相线、零线电源插 座输出触片上;所述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电路芯板上,另一端与所述 的被动件配合;所述的复位信号传送件的-端固定于电路芯板上,另一端与相线主动触片电 连接。
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为一对双面触点,它们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触点与一对载流触点相 配合,另外一个面上的两个触点与一对载流触点相配合;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上 设有载流触点的一端为活动端,另一端为固定端,当活动端和固定端之间可通过软性导电体 电连接时,所述的活动端固定在所述的被动件的两臂上;当所述的活动端和固定端之间的导 电体为与它们一体结构的导电体时,所述的活动端为弓形,其与被动件的两臂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本装置中,载流触点为三对面接触式触点,且依次 上下排布,在复位和脱扣的过程中,相应的载流触点之间能顺利准确的接触和分离,使得该 装置的稳定性能好,能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财产及人身的安全;2、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生 产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结构75意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外乂鹏视结构示意图3是在自微态下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4是在割,间状态下沿图2中A-A方向的剖|,构示意图5是在闭锁状态下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賴蹈构示意图6是在闭锁状态并下按测i纖作l彌间状态下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HMI虫点在分离状态下的示意结构示意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的雞电源主动触片为分体结构的在分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的3^M点在复位瞬间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的3^M点在闭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11是本实用新型在图2中移去上蔬的内部结构透视结构示意图12是本实用新型在图11中移去基船安装麟后的内部结构透视结构琉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与喊板相腿接的机构及部件组合体的爆破结构示意图14是本实用新型图13中的相线、 主动触片为另一种情形下的爆破结构示意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相线、零线负纖出件和相线、零线被动动触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如图1所示,它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动作机构、载流 机构和检测机构。动作机构包括复位机构、与复位机构上的复位键配合的脱扣机构。
基体包括底座13,与底座13配合的盖体11,设有底座13内的基座12,以及设于底座13和 盖体11之间的安装架体14。通过四枚螺丝64把盖体11、安装架体14和底座13三者相固接,安 装架体14可以与接地螺丝61电连接。如图l、图2所示。
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3内的电路芯板56,与电路芯板56电连接的测试电阻25和感 应互感器,与测试电阻25配合的测试操作件15,测试操作件15的揿压部位于盖体11外,而其 施压部穿过安装架体H上相应的孔与测试实施件24配合,测试实施件24呈弓形,其一端与相 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6电连接,另一端可上下活动的悬空于安装架体14之下;测试电阻25的一 端导电体设于被动机构限位座63上端外缘处,另一端固定于电路板56相应的部位处。如图2-4 所示。
感应互感器置于固定在电路芯板56上的磁环座42的腔体中,其包括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 处理互感器47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在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的上 部有盖片43,在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的下部有屏蔽片45,在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 处理互感器47与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的之间有隔离绝缘片44。电路漏电信号感应 及处理互感器47、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分别通过二引线与二电连接件65相电连 接,此二电连接件65再与电路板56上相应的电子元件相电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电路漏电 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与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的位置可做简单的互换(互换后 的图与现有的图类似,故省略),如图l、图3和图8所示。
复位机构还包括被动机构和复位动作实施机构,如图l-6所示。被动机构可上下活动的设 于被动机构限位座63内,被动机构包括被动件23,与被动件23配合的锁闭件54,设有被动件 23和锁闭件54之间的复位簧55;复位动作实施机构包括与所述被动件23的施压端配合的复位 动作实施件50,设于复位动作实施件50和底座13之间的支撑弹簧19;复位键包括复位操作件
16和复位芯杆21,复位芯杆21上套有复位弹簧17和平衡弹簧18,且复位芯杆21的揿压端设于 复位操作件16内,位芯杆21设有锁扣颈211的锁扣端穿过安装铁架14和基座12,直至与被动 件23上的腔体配合。复位操作件16的揿压部位于盖体11外。复位弹簧17的两端分别抵触在基 座12的上表面和复位操作件16的下端面。平衡弹簧18的两端分别抵触在基座12的下表面和被 动件23内腔的凸缘上。复位动作实施件50呈弓形,其一端固定于电路板56的相应位置处,另 一端可以做被动性的动作,用于与固定于电路板56的相应位置处的复位触点51接触或分离, 其中间弓形部位上开有一孔,被动件23的施压端与其配合。复位触点51还与电路板56上相应 电子元件形成电连接。闭锁件54呈钩形或L形,闭锁件54与被动件23之间设有闭锁件力度平 衡弹簧55。闭锁件54的闭锁端开设有闭锁孔542,且通过于开设于被动件23侧壁的插槽横向 插入被动件23内。闭锁孔542的大小与复位芯杆21的外经相适应,锁闭孔542可与锁扣颈211 锁扣或解锁关系活动配合,闭锁件54的推动端与闭锁件力度平衡弹簧55的一端面相抵触。
脱扣机构包括设于底座13内的线圏骨架49,在线圈骨架49上缠绕有线圈48,在线圈 骨架49的中空腔体中置有的感应铁芯22,在与被动件23相对应的线圈骨架49的端面处设 有防干扰片52, U形防干扰罩53置于电路动作线圈骨架49的外围。线圈48通过电路芯板 56上的电连接件65与复位触点51电连接,感应铁芯22呈阶梯圆柱体状,使感应铁芯22外 壁带有凸台,其上套设有呈宝塔形的铁芯复位簧20,铁芯复位簧20的一端顶在防干扰片52 的端面上,另一端顶在感应铁心22的阶凸台端面上。如图l-6所示。
载流机构与复位机构上的被动机构配合,如图l、图6、图7-12、图15所示,该载流机 构包括依次由上往下排布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6、 27,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 32、 33,以及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30、 31,以及与线电源输入件30电连接的复位信号传 送件58。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30、 31上设有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 一对载流 触点38、 39设置在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上;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2、 33 上设有相线、零线被动动触片34、 35, —对载流触点双面40、 41设置在相线、零线被动动 触片34、 35上,它们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触点与一对载流触点(38、 39)相配合,另外一 个面上的两个触点与一对载流触点(36、 37)相配合;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上
设有载流触点的一端为活动端293,另一端为固定端291,当活动端和固定端之间可通过软 性导电体295电连接时,所述的活动端293固定在所述的被动件13的两臂234、 236上(如 图8所示);当所述的活动端293和固定端291之间的导电体295为与它们一体结构的导电 体时,所述的活动端293为弓形(如图7和图13所示),其与被动件13的两臂234、 236相 配合;当所述的活动端293和固定端291之间的导电体295为与它们一体结构的导电体时, 所述的活动端293为板形(如图14所示),其与被动件13的两臂234、 236相配合;相线、 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6、 27上设有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片262、 272, 一对载流触点 36、 37设置在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片262、 272上;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 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电路芯板56上,另一端与所述的被动件23配合。复位信号传送件58的 一端固定于电路板56上,另一端与相线主动触片28的286部位形成电连接;另外,相线电 源插座输出件26及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7分别有264、 266及274、 276部位,作为与外界 插头相电连接使用;相线被动动触片34及零线被动动触片35分别固定于相线电源负载输出 件32及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3上。相线电源输入件30及零线电源输入件31分别有302及 312部位,作为与电路板56相应的部位形成电连接处,此电连接处再分别与相线电源主动触 片28及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9的284及294部位形成电连接;相线电源主动触片28及零线 电源主动触片29的一端284及294分别穿过磁环座42的中心与电路板56的相应部位进行 固定,其的中间与被动件23二臂234及236处可形成弓部282及292,而其的另一端处又分 别与相线主动触点38及零线主动触点39形成电连接;通过铆钉57分别穿过相线被动动触 片34上的孔342及相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2上的孔322来固定;通过铆钉57分别穿过零线 被动动触片35上的孔352及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3上的孔332来固定;在相线被动动触片 34及零线被动动触片35上有相应部位与相线负载输出触点40及零线负载输出触点41相电 连接。
下述通过具体的操作过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产品复位动作机理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实用新型的产品处于复位状态。在正确接线的情况下,即把外界的
电源输入相线连接至相线接线螺丝592上,把外界的电源输入零线连接至零线接线螺丝602上,相线接线螺丝592及零线接线螺丝602分别接触并通过相线电源输入件30及零线电源 输入件31的相应部位,二螺丝的末端都固定于夹线板66上;将相线接线螺丝594及零线接 线螺丝604分别连接至外界负载电路中的相线接线端子及零线接线端子上,相线接线螺丝594 及零线接线螺丝604分别接触并通过相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2及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3的相 应部位,二螺丝的末端都固定于夹线板66上。之后,操作者向下揿压复位操作件16,复位操 作件16带动复位铁心21、复位弹簧17及平衡弹簧18 —起向下运动,被动件23在平衡弹簧18的作用 下一起向下移动,当复位铁心21的;M端撤虫闭锁件54的上表面后,复位动作实施件50也随之被 下压,使复位动作实施件50的506部位与复位触点51接触,使电路板56和电路动作线圈 48形成通路并通电,使感应铁心22在磁力线的作用下克服感应铁心动作弹簧20及锁扣动作 弹簧55的弹力,推动闭锁件54向前运动,超闭锁件54上的闭锁 L542正处于复位铁心21的正下 方,复位铁心21底部的锁扣5页鹏入闭锁件54上的闭锁孔542;因电路动作线圈48仅是瞬间带电 工作,感应铁心22在无磁场力的作用下,并在锁扣动作弹簧55及感应铁心动作弹簧20共 同的反弹力作用下,推动闭锁件54向后运动,此时,闭锁件54卡在复位铁心21上的锁扣颈部(5 所示)。因相线电源主动触片28及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9分别置放于被动件23的左右二臂234及 236,当撤除复位操作件16上的施加力后,复位铁心21在复位弹簧17、平衡弹簧18及支撑弹簧 19的共同反作用下,推动复位铁心21及复位操作件16 —起向JiM动,并带动被动件23向JJg动, 同时动被动件23带动相线电源主动触片28及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9向Jlit动,当相线主动触点 38及零线主动触点39分别与相线负载输出触点40及零线负载输出触点41的下触点面相接 触后,被动件23还将带动相线电源主动触片28、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9、相线被动动触片34及 零线被动动触片35 —起向±31动,因相线负载输出触点40及零线负载输出触点41的上下都 为铜银合金触点面,当相线负载输出触点40及零线负载输出触点41的上触点面分别与相线 电源插座输出触点36及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点37相接触时,各个相关联的部件达到力的平 衡,完成复位动作,此时,即可与其他后续电器配合使用。
当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反向接线时即进行错误接线,把外界的电源输入相线连接至相线接 线螺丝594上,把外界的电源输入零线连接至本实用新型产品的零线接线螺丝604上,将相
线接线螺丝592及零线接线螺丝602分别连接至外界负载电路中的相线接线端子及零线接线 端子上;重复上述动作,揿压复位操作件,使复位动作实施件50与复位触点51相接触,此 时的电路板56上无工作电源,导致电路动作线圈48不带电,也就不会出现电磁反应,感应 铁心22不动作,闭锁件54也就不倉^在锁住复位铁心21的锁扣颈部,当 复位操作件16上的揿 压力后,复位铁心21不能 被动件23—起运动,从而就不能实现复位。
当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既可以自动检测用电线路及电器中的故障,也可以人工模拟故障来 判断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是否具有正常的保护功能,下述通过具体的动作,说明本实用新型的 产品对后续连接电器起到保护作用的机理
自动检测用电线路及电器中的故障当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已经带电,且处于复位状态时, 无论是由于外界电源中的相线及零线间流过的电流不平衡,还是后续连接电器的故障,造成 电路中出现漏电流现象时,检测机构将及时发挥作用,并使本产品脱扣,断开电源,起到保
护后续连接电器的作用。例如,当电路中出现漏电流达到4mA (在低温等特殊环境条件下, 为3.5mA)时,感应互感器中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 (在位置布置上,电路漏 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可相互对换,不局限于图示 的布置方式)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电路芯板上的芯片元件,该芯片元件对所接收的信号经 过一系列的处理,再把处理后的信号传递给电路板上的相关电子元件,使电路动作线圈48 带电工作,通过电磁反应,感应铁心22动作,推动闭锁件54向前运动,135闭锁件54上的闭 锁孔542脱离复位铁心21上的锁扣颈部, 放复位铁心21,于是,在向下動及反弹力的共同作用 下,被动件23、相线被动动触片34、零线被动动触片35、相线电源主 片28及零线电源主 动触片29 —起向下运动,直至被动件23等相刘牛的重力与复位弹簧17、触点接触力度平衡弹簧 18及支撑弹簧19等的弹力形成平衡,使相线主动触点38及零线主动触点39分别与相线负载 输出触点40及零线负载输出触点41的下触点面相分离,同时,相线负载输出触点40及零 线负载输出触点41的上触点面分别与相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点36及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点37 相分离;同时,闭锁件54 M应铁心22在锁扣动作弹簧55及感应铁心动作弹簧20的共同弹 力作用下,也形成平衡;^M实现了本实用新型产品的脱扣,切断后续电路中的电流,从而保
护了所连接的后续电器,避免了人民的财产及人身伤亡的事故。
人工模拟故障来判断本实用新型的产品是否具有正常的保护功能当本实用新型的产品 己经带电,且处于复位状态时,人工操作下按测试操作件15时,其底端部可以带动测试实 施件24,直至测试实施件24与测试电阻25的一端导电体相接触,当测试实施件24与测试 电阻25的一端导电体相接触时,相当于人为性地模拟漏电故障于电路中,其后的电路动作 情况与自动检测用电线路及电器中的故障的相同。
虽然根据具体的实施例作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不局限于此。战实施例仅魏具体解释及代 表性说明性的作用,而不^限制性作用,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本M^征情况下,它可以用 其它的具体形式来体现。
权利要求1.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动作机构、载流机构和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机构分别与载流机构和检测机构电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机构包括复位机 构、与复位机构上的复位键配合的脱扣机构,所述的载流机构与复位机构上的被动机构配合, 该载流机构包括依次由上往下排布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6、 27),相线、零线电 源负载输出件(32、 33),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30、 31),以及与相线电源输入件(30) 电连接的复位信号传送件(58);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相线、零线电源负载 输出件,相线、零线电源输入件上都设有一个载流触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体包括底座(13 ), 与底座(13)配合的盖体(11),设于底座(13)内的基座(12),以及设于底座(13)和盖 体(11)之间的安装架体(14)。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设于所 述底座(13)内的电路芯板(56),与电路芯板(56)电连接的测试电阻(25)和感应互感 器,与测试电阻(25)配合的测试实施件(24),与测试实施件(24)配合的测试操作件(15), 所述的测试操作件(15)的揿压部位于盖体(11)外,所述的测试实施件(24)呈弓形,其 一端与相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6)电连接,另一端可活动的位于安装架体(14)的下方,所 述测试电阻(25)的一端固定在电路芯板(56)相应的部位,另一端则设于被动机构限位座(63)的上端外缘处,所述的被动机构限位座(63)设于电路芯板(56)上。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芯板(56)上设 有磁环座(42),所述的感应互感器置于其内,所述的感应互感器包括分别与电连接件(65) 电连接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在 所述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6)之间设 有隔离绝缘片(43),在所述的电路漏电信号感应及处理互感器(47)和中性线信号感应及 处理互感器(46)相对的外侧分别设有盖片(43)和屏蔽片(45)。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机构还包括可上 下活动的设于被动机构限位座(63)内的被动机构和复位动作卖施机构;所述的被动机构包 括被动件(23),与被动件(23)配合的锁闭件(54),设于被动件(23)和锁闭件(54)之 间的复位簧(55);所述的复位动作实施机构包括与所述被动件(23)的施压端配合的复位 动作实施件(50),设于所述复位动作实施件(50)和底座(13)之间的支撑弹簧(19);所 述的复位键包括复位操作件(16)和锁扣端带有锁扣颈(211)的复位芯杆(21),所述复位 芯杆(21)上套有复位弹簧(17)和平衡弹簧(18),所述复位芯杆(21)的揿压端设于复 位操作件(16)内,其锁扣端与被动件(23)上的腔体配合;所述复位操作件(16)的揿压 部位于盖体(11)夕卜。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动作实施件(50) 呈弓形,其一端固定于电路芯板(56)的相应位置处,另一端可以做被动性的动作,用于与 固定于电路芯板(56)的相应位置处的复位触点(51)接触或分离,其中间弓形部位上开有 一孔,被动件(23)的施压端与其配合,复位触点(51)与电路板(56)上相应电子元件电 连接,闭锁件(54)呈钩形或L形,其闭锁端开设有闭锁孔(542),可通过开设于被动件(23) 侧壁的插槽横向插入被动件(23)内,其推动端与闭锁件力度平衡弹簧(55)的一端面相抵 触,闭锁孔(542)的大小与复位芯杆(21)的外经相适应,并可与锁扣颈(211)锁扣或解 锁关系活动配合。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扣机构包括设于底 座(13)内的线圈骨架(49),在线圈骨架(49)上缠绕有线圈(48),在线圈骨架(49)的 中空腔体中置有的感应铁芯(22),在所述的线圈骨架(49)相对被动机构的端部设有防干 扰片(52),另一端外围设有U形防干扰罩(53),所述的线圈(48)通过电路芯板(56)上 的电连接件(65)与复位触点(51)电连接,所述的感应铁芯(22)呈阶梯圆柱体状,使感 应铁芯(22)外壁带有凸台,其上套设有铁芯复位簧(20),该铁芯复位簧设于所述的防干 扰片(52)和感应铁芯(22)上的凸台之间。
9. 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 输入件(30、 31)上分别设有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所述的.对载流触点(38、 39)分别设置在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上;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负载输出件(32、 33)上分别设有相线、零线被动动触片(34、 35),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40、 41) 分别设置在相线、零线被动动触片(34、 35)上;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件(26、27)上分别设有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片(262、 272),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36、 37) 分别设置在相线、零线电源插座输出触片(262、 272)上;所述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28、 29)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电路芯板(56)上,另一端与所述的被动件(23)相配合;所述的复 位信号传送件(58)的一端固定于电路芯板(56)上,另一端与相线主动触片(28)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对载流触点(40、 41)为一对双面触点,它们在同一个面上的两个触点与一对载流触点(38、 39)相配合,另 外一个面上的两个触点与一对载流触点(36、 37)相配合;所述的相线、零线电源主动触片 (28、 29)上设有载流触点的一端为活动端(293),另一端为固定端(291),当活动端和固 定端之间可通过软性导电体(295)电连接时,所述的活动端(293)固定在所述的被动件(13) 的两臂(234、 236)上;当所述的活动端(293)和固定端(291)之间的导电体(295)为 与它们一体结构的导电体时,所述的活动端(293)为弓形,其与被动件(13)的两臂(234、 236)相配合;当所述的活动端(293)和固定端(291)之间的导电体(295)为与它们一体 结构的导电体时,所述的活动端(293)为板形,其与被动件(13)的两臂(234、 236)相 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断路器、适配器、耦合器、电器开关及插座的组合装置中的一种电器保险装置。它包括基体,设于基体内的动作机构、载流机构和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作机构分别与载流机构和检测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在本装置中,载流触点为三对面接触式触点,且依次上下排布,在复位和脱扣的过程中,相应的载流触点之间能顺利准确的接触和分离,使得该装置的稳定性能好,能更好的保护人们的财产及人身的安全;2.在结构合理的基础上,生产制造和使用成本低。
文档编号H01H83/02GK201072737SQ200720111008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7日
发明者包启树 申请人: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