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转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0945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转接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转接插头,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兼容目前世界上 绝大部分国家的电源插头、插座的多功能转接插头。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上各个国家的电源插头、插座在接口上并不完全统一,很多不 能互相兼容。以前,由于随身携带的电器很少甚至没有,所以也没有觉得这种问题对异国生活的人的影响;但随着电子产业的不断发展,新产品日新月异, 现在已有很多可以随身携带的电子产品,比如手提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等, 这些产品作为个人贴身用品,在用户出国旅游、工作、学习或居住的过程中, 有极大可能会被主人随身携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遇到插头、插座不兼容的 问题,是很头疼的问题,所以解决此问题已经很有必要。目前,世界上各国家的主流插头、插座的类型,归纳起来其实并不是很多, 大概在4——IO种之间,尤其世界上主要国家的产品,用四种规格即可覆盖目 前大约170多个国家,所以使解决上述问题成为了可能。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以兼容目前世界 上绝大部分国家的电源插头、插座的多功能转接插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转换器和底座构成;转换器的上表面设置有各种不同类型的 插头伸出口,转换器内安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的插头 可通过转换器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伸出转换器的外部,所有插头组件的正、负极引脚均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底座的外底面设置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转换器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相对应的插座孔,底座的内底面设 置有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输入接口,底座的所有插座孔的正、负极引脚均分别与底座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转换器的输出接口和底座的 输入接口对应连接。使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对应的插头组件的插头插入插座,经过,转 换器的输出接口和底座的输入接口的传输后,电源按正、负极一一对应的原则 输入到底座的所有插座孔,在底座的所有插座孔中就会找到需要的插座类型, 这样就可以为自己的电子产品接入电源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换器的输出接口为插座孔,所述 底座的输入接口为插头;在所述底座的插头中的一个插头上设置有卡紧凸块。 这种结构既符合常规机构,又能方便组装和拆解。卡紧凸块在与插座孔内的配 套装置配合时可以保证其稳固连接。所述插头组件的正、负极引脚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的 结构为在所述各插头组件的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插头对应连接的正、负插接 片,在转换器的上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插接片配套并对应的正、负插接座;在 插头处于推出状态时,所述插接片正好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接座内。由于插头有 推出和收回两种状态,所以插头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连接不能采用绝对静止 的结构,动态连接的方式中,用电线连接、用金属槽连接是较为常用的方式, 但前者既浪费空间,又可能因焊点松动而降低可靠性,后者除有上述缺陷外, 还需较高的成本。本实用新型中插头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连接结构中除插头 推出时采用插式连接外,其它部分采用内置固定连接,所以节省空间;在使用 时才连接,不用时处于自然断开状态,所以既非常可靠,成本也不高。所述转换器包括转换器下盖和转换器上盖,转换器的输出接口、插头组件 均安装在转换器上盖内,转换器下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的、与转换器 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孔;在转换器上盖圆周壁上设置有轴向的条形孔,转换器 内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组件的插头按钮穿过所述条形孔后置于转换器上盖的圆 周壁外侧并能以所述条形孔为路径轴向移动,所述插头按钮的内端与插头固定 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只需推动插头按钮,即可带动插头组件及插头轴向移动, 实现了插头的推出和收回两种状态,应用非常方便。所述转换器还包括定位控制装置,所述定位控制装置上安装有安全按钮, 所述安全按钮通过转换器上盖圆周壁上孔后置于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外侧,所 述定位控制装置安装在转换器下盖的内底面上,在转换器下盖的内底面上分别 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柱和限位块,在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面上分别设置有与 所述限位槽、限位柱和限位块配套的外凸限位条、限位柱限位孔和限位块限位 孔,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可在一定范围内按限位轨迹前后移动,在所述定位控制 装置与转换器下盖之间安装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使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安全按钮尽可能远离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在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面上安装 有转换器上盖轴向方向的多个定位杆,所述各定位杆分别置于转换器内的各插 头组件之间形成的各定位孔内,在所述各定位杆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缺口,当 按下安全按钮时,转换器内的各插头组件可轴向移动,当松开安全按钮让其弹 出时,所述定位杆的上、下缺口处会将转换器内对应的插头组件分别定位于推 出插头和收回插头两种状态。在需要推出插头时,按下安全按钮,这时各插头组件均可轴向移动,选择 我们所需要的插头组件,并按住其插头按钮向上推,即可将对应的插头推出, 开始推动后即可松开安全按钮,在将插头推到底后,由于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弹簧装置和对应定位杆的上端缺口的作用,整个定位控制装置会移动并使安全 按钮尽可能远离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在安全按钮完全弹出后,对应定位杆的 上缺口处会将转换器内对应的插头组件定位于稳定的推出状态。在需要收回插 头时,必须首先按下安全按钮,这时各插头组件均可轴向移动,选择伸出的插 头组件,并按住其插头按钮向下推,即可将对应的插头收回,开始推动后即可 松开安全按钮,在将插头收回到底后,由于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弹簧装置和对 应定位杆的上端缺口的作用,整个定位控制装置会移动并使安全按钮尽可能远 离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在安全按钮完全弹出后,对应定位杆的下缺口处会将 转换器内对应的插头组件定位于稳定的收回状态。底座与的转换器连接方式与 上有相似之处,需要取下底座时,首先按下安全按钮,这时底座的卡紧凸块可以移动,稍一用力即可将底座取下来;安装时,直接插入底座,插到位后,由于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弹簧装置和对应定位杆的上端缺口的作用,整个定位控 制装置会移动并使安全按钮尽可能远离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在安全按钮完全 弹出后,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面会卡住底座的卡紧凸块,使底座与转换器处 于稳定连接状态。所述弹簧装置为在所述转换器下盖上与所述安全按钮相对的壳体和所述 定位控制装置上与所述安全按钮相对的底面侧壁之间安装有"V"形钢片,"V" 形钢片的两个端点分别置于所述转换器下盖的壳体内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 面侧壁上并限位。其它方式比如采用旋转弹簧也能实现上述目的。在所述转换器上盖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内侧和设置于附近的档块之间轴 向安装有插头控制片,插头控制片可以左、右移动,插头控制片的形状为靠 近所述转换器上盖上端面的一端较宽,其宽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转换器上盖 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的宽度,远离所述转换器上盖上端面的一端较窄,其宽度小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转换器上盖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的宽度,插头控制片的宽、窄两端圆滑过度;当所述插头组件的插头处于收回状态时,插头控制片 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转换器上盖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的中间。在将任何一个插头组件推出后,对应的插头按钮会移动到插头控制片的较宽的一端,这时所有的插头控制片都会向上述推出的插头按钮的外侧一端移动,从而使所有的插头控制片都偏离原来的中间位置而使所有的插头控制片的较款一端均处于所述转换器上盖的条形孔之间,从而挡住其它的插头按钮,使其它的插头组件不能被推出,保证本实用新型的正常使用。在所述转换器上盖内设置有保险管孔,在保险管孔内安装有保险管,保险 管孔的上端位于所述转换器上盖的上端面,并用保险管旋钮盖住,保险管旋钮 的内端固定住保险管。在更换保险管时,只需将保险管旋钮旋转约45度即可取 下,换上新保险管后将保险管旋钮盖上并逆向旋转约45度即可。所述插头组件共有四种类型,与所述各插头组件的插头相对应的各插座孔 的形状分别为同线双孔形、平行双孔形、"八"字形和"品"字形。上述规格可 覆盖目前世界上大约170多个国家,已能达到非常广泛的用途。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还可以是USB接口底座,在USB 接口底座的内底面设置有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输入接口 ,所述输入接 口的正、负极与USB转换电路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USB转换电路板的电源 输出端与USB接口的输入端连接,USB接口设置在USB接口底座的圆周外壁 上;所述USB接口底座的输入接口为插头。USB接口底座能将交流电源转变 为低压直流电源,并通过USB接口输出,为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插座的互转,解决 了在不同国家使用异国电器的电源输入的问题,而且运行可靠,占用空间不大, 便于携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的主视组装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下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的定位控制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的定位控制装置上其中一根定位杆的右视图;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下盖和定位控制装置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上盖内未装插头组件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上盖内已装插头组件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上盖内其中一个插头组件的右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上盖内其中一块插头控制片的主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中转换器去掉保险管旋钮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中USB接口底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中USB接口底座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具体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转换器1和底座2构成;如图15所示,转换器1的上表面设置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伸出口 58、 59、 60、 78、 79、 90、 91、 92;如图12所示,转换器1内安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组件101、 102、 103、 104;如图12和图15所示;插头组件101的插头可通过转换器1上表面的插头 伸出口 78、 79、 60伸出转换器1的外部,插头组件102的插头可通过转换器1 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 58、 59伸出转换器1的外部,插头组件103的插头可通过 转换器1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 91、 92伸出转换器1的外部,插头组件104的插 头可通过转换器1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 90伸出转换器1的外部。如图5和图 15所示,所有插头组件的正、负极引脚均与转换器1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42、 43对应连接(图中不可视),正、负极42、 43分别与图11中的正、负极52、 53对应。如图4所示,底座2的壳体21的外底面上设置有各种不同类型的、 与转换器1的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 58、 59、 60、 78、 79、卯、91、 92相对应的 插座孔23、 29、 26、 22、 30、 25、 27,其中插头伸出口 90的两个插头与插座 孔22、 30对应;如图2所示,底座2的壳体21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与转换器l 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42、 43相对应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28、 24;底座2 的所有插座孔的正、负极引脚均分别与底座2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28、 24 对应连接(图中不可视)。转换器l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42、 43和底座2的 输入接口的正、负极28、 24对应连接(图中不可视)。如图5所示,转换器1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42、 43为插座孔,如图2 所示,底座2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28、 24为插头;在底座2的插头24上设 置有卡紧凸块30。这种结构既符合常规机构,又能方便组装和拆解。卡紧凸块31在与插座孔43内的配套装置配合时可以保证其稳固连接。结合图ll、图12和图13,插头组件101、 102、 103、 104的正、负极引脚 与转换器1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42、 43对应连接的结构为在插头组件101、 102、 103、 104的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插头对应连接的正、负插接片,图13中 所示插头组件103上设置有与插头对应连接的正、负插接片107, 106为插头组 件103的两个插头;在转换器1的上端内壁设置有与插接片配套并对应的正、 负插接座54、 55、 56、 57、 74、 75、 76、 77;在插头处于推出状态时,插接片 正好插入对应的插接座内。由于插头有推出和收回两种状态,所以插头与转换 器l的输出接口的连接不能采用绝对静止的结构,动态连接的方式中,用电线 连接、用金属槽连接是较为常用的方式,但前者既浪费空间,又可能因焊点松 动而降低可靠性,后者除有上述缺陷外,还需较高的成本。本实用新型中插头 与转换器l的输出接口的连接结构中除插头推出时采用插式连接外,其它部分 采用内置固定连接,所以节省空间;在使用时才连接,不用时处于自然断开状 态,所以既非常可靠,成本也不高。结合图1、图6、图7、图11和图12,转换器1包括以转换器下盖41为主 体的下盖座4和以转换器上盖50为主体的上盖体5,转换器l的输出接口、插 头组件均安装在转换器上盖50内,转换器下盖4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底座2的、 与转换器1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孔48、 49;在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壁上设置 有轴向的条形孔64、 65、 66、 67,转换器1内的插头组件101的插头按钮96 穿过条形孔64后置于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壁外侧并能以条形孔64为路径轴向 移动,插头组件102的插头按钮96穿过条形孔65后置于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 壁外侧并能以条形孔65为路径轴向移动,插头组件103的插头按钮96穿过条 形孔66后置于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壁外侧并能以条形孔66为路径轴向移动插头组件104的插头按钮96穿过条形孔67后置于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壁外侧 并能以条形孔67为路径轴向移动;各插头按钮的内端与对应的插头固定连接。 在转换器l的上端内壁分别设置有立柱61、 62、 63、 93,分别用于外套插头组 件101、 102、 103、 104并使其限位。结合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转换器1还包括定位控制装置8,所 述定位控制装置8上安装有安全按钮81,安全按钮81通过转换器上盖50的圆 周壁上的孔51后置于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壁外侧,定位控制装置8安装在转 换器下盖41的内底面上,在转换器下盖41的内底面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47、 限位柱46和限位块45,在定位控制装置8的底面87上分别设置有与限位槽47、 限位柱46和限位块45配套的外凸限位条86、限位柱限位孔80和限位块限位 孔88,定位控制装置8可在一定范围内按限位轨迹前后移动,在定位控制装置 8与转换器下盖41之间安装有弹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为在转换器下盖50 上与安全按钮81相对的壳体44和定位控制装置8上与安全按钮81相对的底面 侧壁之间安装有"V"形钢片40, "V"形钢片40的两个端点分别置于转换器 下盖41的壳体内及定位控制装置8的底面87的侧壁上并限位;"V"形钢片40 使定位控制装置8的安全按钮81尽可能远离转换器上盖50的圆周壁;在定位 控制装置8的底面87上安装有转换器上盖50的轴向方向的多个定位杆82、83、 84、 85。结合图8和图12,定位杆82置于转换器1内的各插头组件之间形成 的定位孔97内,定位杆83置于转换器1内的各插头组件之间形成的定位孔98 内,定位杆84置于转换器1内的各插头组件之间形成的定位孔99内,定位杆 85置于转换器1内的各插头组件之间形成的定位孔100内。结合图8、图9和 图12,在各定位杆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缺口,图9中定位杆82的上、下端均 设置有缺口109,其它的类似,当按下安全按钮81时,转换器l内的各插头组件可轴向移动,当松开安全按钮81让其弹出时,定位杆的上、下缺口处会将转 换器1内对应的插头组件分别定位于推出插头和收回插头两种状态(图中不可 视)。结合图ll、图12和图14,在转换器上盖50的条形孔64、 65、 66、 67之 间的圆周壁内侧和设置于附近的档块68、 69、 70之间轴向安装有插头控制片 71、 72、 73,插头控制片71、 72、 73可以左、右移动,插头控制片71、 72、 73的形状分别为靠近转换器上盖50的上端面的一端较宽,其宽度分别大于 转换器上盖50的条形孔64和65之间、65和66之间、66和67之间的圆周壁 的宽度,远离转换器上盖50的上端面的一端较窄,其宽度分别小于转换器上盖 50的条形孔64和65之间、65和66之间、66和67之间的圆周壁的宽度,从 图14中可以看出,插头控制片72的宽、窄两端圆滑过度,其它插头控制片也 一样,在插头控制片72还设置有限位条108,用于与档块69 —起限位,其它 插头控制片的结构也一样。如图15和图16所示,在转换器上盖50内设置有保险管孔95,在保险管 孔95内安装有保险管110,保险管孔95的上端位于转换器上盖50的上端面, 并用保险管旋钮94盖住,保险管旋钮94的内端固定住保险管110。在更换保 险管110时,只需将保险管旋钮94旋转约45度即可取下,换上新保险管110 后将保险管旋钮94盖上并逆向旋转约45度即可。如图15和图16所示,插头组件101、 102、 103、 104为四种不同的类型, 与插头组件101、 102、 103、 104的插头相对应的各插座孔的形状分别为同线双 孔形、平行双孔形、"八"字形和"品"字形。上述规格可覆盖目前世界上大约 170多个国家,已能达到非常广泛的用途。如图17和图18所示,底座2还可以是USB接口底座120,在USB接口底座120的内底面设置有与转换器1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输入接口,其正、负极分别为121和122,输入接口的正、负极121和122与USB转换电路板的电 源输入端连接,USB转换电路板的电源输出端与USB接口 128的输入端连接 (图中不可视),USB接口 128设置在USB接口底座120的圆周外壁上;USB 接口底座120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121和122为插头,其中插头121上设置 有卡紧凸块123。 USB接口底座120能将交流电源转变为低压直流电源,并通 过USB接口128输出,为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充电。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由转换器和底座构成;转换器的上表面设置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伸出口,转换器内安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的插头可通过转换器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伸出转换器的外部,所有插头组件的正、负极引脚均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底座的外底面设置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与转换器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相对应的插座孔,底座的内底面设置有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输入接口,底座的所有插座孔的正、负极引脚均分别与底座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转换器的输出接口和底座的输入接口对应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的 输出接口为插座孔,所述底座的输入接口为插头;在所述底座的插头 中的一个插头上设置有卡紧凸块。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 组件的正、负极引脚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的结构 为在所述各插头组件的横梁上分别设置有与插头对应连接的正、负 插接片,在转换器的上端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插接片配套并对应的正、 负插接座;在插头处于推出状态时,所述插接片正好插入对应的所述 插接座内。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 器包括转换器下盖和转换器上盖,转换器的输出接口、插头组件均安 装在转换器上盖内,转换器下盖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底座的、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孔;在转换器上盖圆周壁上设置有轴向的条形孔,转换器内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组件的插头按钮穿过所述条形孔后置于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外侧并能以所述条形孔为路径轴向移动,所述插头按钮的内端与插头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器还 包括定位控制装置,所述定位控制装置上安装有安全按钮,所述安全 按钮通过转换器上盖圆周壁上孔后置于转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外侧,所 述定位控制装置安装在转换器下盖的内底面上,在转换器下盖的内底 面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柱和限位块,在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 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限位柱和限位块配套的外凸限位条、 限位柱限位孔和限位块限位孔,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可在一定范围内按 限位轨迹前后移动,在所述定位控制装置与转换器下盖之间安装有弹 簧装置,所述弹簧装置使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安全按钮尽可能远离转 换器上盖的圆周壁;在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面上安装有转换器上盖 轴向方向的多个定位杆,所述各定位杆分别置于转换器内的各插头组 件之间形成的各定位孔内,在所述各定位杆的上、下端均设置有缺口, 当按下安全按钮时,转换器内的各插头组件可轴向移动,当松开安全 按钮让其弹出时,所述定位杆的上、下缺口处会将转换器内对应的插 头组件分别定位于推出插头和收回插头两种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装置 为在所述转换器下盖上与所述安全按钮相对的壳体和所述定位控制 装置上与所述安全按钮相对的底面侧壁之间安装有"V"形钢片,"V" 形钢片的两个端点分别置于所述转换器下盖的壳体内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底面侧壁上并限位。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器 上盖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内侧和设置于附近的档块之间轴向安装有 插头控制片,插头控制片可以左、右移动,插头控制片的形状为靠 近所述转换器上盖上端面的一端较宽,其宽度大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转 换器上盖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的宽度,远离所述转换器上盖上端面 的一端较窄,其宽度小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转换器上盖的条形孔之间的 圆周壁的宽度,插头控制片的宽、窄两端圆滑过度;当所述插头组件 的插头处于收回状态时,插头控制片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转换器上盖 的条形孔之间的圆周壁的中间。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换器 上盖内设置有保险管孔,在保险管孔内安装有保险管,保险管孔的上 端位于所述转换器上盖的上端面,并用保险管旋钮盖住,保险管旋钮 的内端固定住保险管。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 组件共有四种类型,与所述各插头组件的插头相对应的各插座孔的形 状分别为同线双孔形、平行双孔形、"八"字形和"品"字形。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转接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可 以是USB接口底座,在USB接口底座的内底面设置有与转换器的输 出接口相对应的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的正、负极与USB转换电路 板的电源输入端连接,USB转换电路板的电源输出端与USB接口的输 入端连接,USB接口设置在USB接口底座的圆周外壁上;所述USB 接口底座的输入接口为插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容多种型号的多功能转接插头,由转换器和底座构成;转换器内安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组件,所述插头组件的插头可通过安装在转换器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伸出转换器的外部,所有插头组件的正、负极引脚均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底座的外底面设置有与转换器上表面的插头伸出口相对应的插座孔,底座的内底面设置有与转换器的输出接口相对应的输入接口,底座的所有插座孔的正、负极引脚均分别与底座的输入接口的正、负极对应连接;转换器的输出接口和底座的输入接口对应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插头、插座的互转,解决了在不同国家使用异国电器的电源输入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R27/00GK201167196SQ20082004256
公开日2008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7日
发明者范剑云 申请人:范剑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