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负离子发射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038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串联式负离子发射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负离子发射头及其电路连接方式。

背景技术
目前电晕式负离子发生器所产生的负离子,在空气中扩散距离短、范围小,有的产品发射距离还不足一米远。这样各厂家均借助于电风扇的风力来加大负离子的扩散距离和范围。但由于负离子的衰减性,即便采取了“风力”措施,负离子的扩散范围还是很有限,只能近距离的“独家享用”,而不能够达到“满屋尽是负离子”的多人共享效果。另外,由于增设了运动部件电风扇,使用时产生的风扇噪音对睡眠造成影响,同时也增加了使用成本和制造成本。而最大的缺点是负离子发生器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还产生了臭氧副产物,从而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多点设置、臭氧产生率极低、静音工作的电路串联式负离子发射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用绝缘材料(塑料、橡胶、陶瓷、木、竹等)制成多种形状的外套和内芯,并将内芯装入外套内,组成多个形状各异的负离子发射头。其每个内芯前端套装超细导电丝状材料(金属丝、碳纤维丝等),内芯后端分别与布置在房间的金属导线在合适位置连接并以串联电路方式连接到一个负离子发生器的负高压输出端上。负离子发生器的输出方式有正负极(双极有回路)高压输出和负极高压输出两种,负极高压输出为无回路的单极输出,其输出导线为单根导线。因本实用新型采用负高压输出的负离子发生器,其串联电路连接方式可被简化为单根导线上“串糖葫芦”式的串接即可。这样分别把被导线串联起来的发射头布置在房间的多处合适位置(可埋入墙壁暗线布置,也可明线布置)。从而使房间内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负离子发生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电源的驱动下,多个形状的发射头在房间不同角度同时发射负离子,并且均达到健康所要求的负离子浓度。这样使整个房间充满着清新空气,从而实现“满屋尽是负离子”的多人共享“森林”的效果。

该图是本实用新型负离子发射头的纵向剖面图及驱动其工作的串联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按纵向剖面图加工内芯(1)、外套套身(2)、前端外套(3)、后端外套(5)和发射端即内芯前端(4)。其中内芯(1)的材质为木质或者竹质等绝缘材料;外套(2)、(5)为丝扣连接,材质为塑料、橡胶、陶瓷等绝缘材料。外套(3)为可变型的橡胶、塑料等绝缘材料;发射端即内芯前端(4)为超细金属丝等导电丝状材料,其与内芯(1)为粘结或可与外套(3)一起套接于内芯(1)上。发射端(4)工作时的电流约等于零,故可安全使用。纵向剖面图中(1)、(2)、(3)、(4)、(5)的尺寸、形状不限,可根据外观设计而定。
2、按图市场采购金属导线(8)、(10)和负离子发生器(12)。
3、按纵向剖面图将(1)、(2)、(3)、(4)、(5)、(8)组装成密封的管状负离子发射头,其中导线(8)应穿过穿线孔(7)与负高压电源端即内芯后端(6)连接。
4、将导线(8)在结点(9)处与总导线(10)连接;总导线(10)与负离子发生器(12)的负高压输出端在结点(11)处相连。
5、通过负离子发生器(12)的电源输入端(13)和输入导线(14)与市电相连接。图中(15)、(16)等发射头的加工、组装同上。
6、将负离子发生器通电后,即可驱动多个发射头同时发射负离子。
权利要求一种串联式负离子发射头,其特征是用绝缘材料制成多种形状的外套和内芯,并将内芯装入外套内组成多个形状的负离子发射头;其每个内芯前端套装超细导电丝状材料,内芯后端在合适位置分别与布置在房间的金属导线及一个负离子发生器的负高压输出端相串接。
专利摘要一种串联式负离子发射头,它是将多个由外套与内芯和发射端与负高压端组成的发射头,以串联电路方式连接到一个负离子发射器的负高压输出端上,再依据房间面积和空间的大小,分别把被导线串联起来的发射头布置在房间的多处合适位置(可埋入墙壁暗线布置,也可明线布置)。从而使房间内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负离子发射系统。此系统通电后,在一个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压电源的驱动下,多个发射头同时发射负离子,并且均达到健康所要求的浓度。这样使整个房间充满着清新空气,从而实现“满屋尽是负离子”的多人共享“森林”的效果。
文档编号H01T23/00GK201188502SQ20082005742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18日
发明者陈新华 申请人:陈新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