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1105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吊扇直流马达,尤其涉及一种可导通瞬间电流 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
背景技术
以一般供应交流电的吊扇而言,其是利用连续供应电力的方式实施,
并借以触发启动吊扇或改变吊扇的转速,如图5所示,表示一现有可连 续提供电力的拉链开关,主要是由一上壳体7 l与一下壳体7 2所相互 对接而成,于上壳体7 l中设有一引动盘7 3、 一拉链7 4、 一扭力弹 簧7 5及一压盖7 6,其中引动盘7 3与扭力弹簧7 5是枢设于上壳体 7 1中央,并于引动盘7 3接设该拉链7 4,且于引动盘7 3—侧中央 凸伸有四个具斜面的顶推部7 6 ;如此,借由拉掣拉链7 4即可使引动 盘7 3以上壳体7 1中心为轴,而带动该等顶推部7 6朝一圆周方向旋 转并前进一顶推部的距离,相反的,当放开拉链7 4时则可借由扭力弹 簧7 5使各该顶推部7 6朝向另一圆周方向旋转而后退一顶推部7 6的 距离。
前述下壳体7 2具有一旋转块7 7、 二接设电线的导电弹片7 8, 旋转块7 7是枢设于下壳体7 2内中央位置,旋转块7 7具一金属片7 9,且于金属片7 9二侧分别形成为通路接点8 1,旋转块7 7外端设 有对应前述顶推部7 6的四个被动部8 3设置,而导电弹片7 8是以邻 近旋转块7 7二侧设置,故,借由前述各顶推部7 6前进旋转时的顶推 力可顶推各被动部8 3,使被动部8 3可朝单一方向旋转四分之一的圆 周距离,接着请继续配合参阅如图6 A所示,当首次拉动且释放拉链7 4后,该二导电弹片7 8会与该旋转块7 7金属片7 8上的通路接点8 1相互抵接而形成通路模式;而当再重复拉动且释放拉链后,将如图6 B所示,此时该二导电弹片7 8即会直接抵接于该旋转块7 7的侧边上, 而未与该通路接点8 l接触以形成断路模式;并借由该金属片7 9上的二通路接点8 l与各导电弹片7 8间形成通路、断路的转换模式,而产
生「开、关」的作用。
然而,前述拉链开关由于是应用于交流电马达上,因此每一次拉动
且释放拉链7 4后,该金属片7 7是会与该导电弹片7 8形成通路状态 或断路状态,而对于直流马达而言,其所需的触发启动方式需以一瞬间 电流来达成,因此上述用于交流电马达的拉链开关,由于是使连续电力 形成通路或断路状态,故并不能直接转用至直流电马达的拉链开关上。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7 ,其为本创作人先前所设计的作用于吊扇直流 马达的拉链开关,其是包括相互盖合的一上壳体9 l与一下壳体9 2, 且于上壳体9 l内部枢设一引动盘9 3、 一扭力弹簧9 4、及一接设引 动盘的拉链9 5,引动盘9 3—侧具有一结合部9 6且固设一金属片9 7 ,并于其二侧分别形成接点9 8 ;而下壳体9 2供容置该结合部9 6 , 下壳体9 2邻近该金属片9 7接点二侧分别设有一导电弹片9 9,并经 由引动盘9 3的旋转即可使金属片9 7上各接点9 8与该下壳体9 2中 的导电弹片9 9瞬间接触,而达成接通产生瞬间电流的目的。
而上述拉链开关虽可直接应用于直流电马达上,仍会产生以下缺点
1 . 请配合参阅图8 A所示,其启动方式是以拉动该拉链9 5 , 而使金属片9 7上的二接点9 8可瞬间接触于各导电弹片9 9上;而后 当放开该拉链9 5时,如图8B所示,该引动盘9 3即会受该扭力弹簧 9 4的弹力作用而促使引动盘9 3反向旋转并回复原状以形成断路;然 而由于此种启动方式,都是以该金属片9 7固定两侧上的接点9 8来与 该导电弹片9 9相互接触抵接,因此将会造成该金属片9 7两侧的接点 9 8容易产生磨损。
2. 再者,当使用者欲启动直流电马达而拉动拉链9 5时,该引 动盘9 3结合部9 6上的接点9 8将会同步旋转并与该二导电弹片9 9 相互接触而产生一瞬时电流以启动直流电马达,然而以一般使用者习惯 而言,由于此种拉链开关在启动直流电马达时,并无任何启动开关的感 受或声响,因此容易造成使用者的错觉,而误以为未完成启动直流电马 达的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 述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达到产生瞬间电流 的目的,延长各导电接点的使用寿命,操作上能够避免产生错觉而更为 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是于一上壳体内部枢设有一 引动盘, 一弹性元件是设于该引动盘与该上壳体之间,并于该引动盘上 接设有一拉链,而带动该引动盘进行一单向旋转,且该引动盘受该弹性 元件的推抵而进行一反向旋转,并于该引动盘上形成有一具数个斜推面 的顶推部, 一旋转块的一端形成有与该斜推面相对应的被动部,而使该 斜推面单向卡掣于该被动部上,并可单向驱动该旋转块进行一分段的圆
周旋转, 一下壳体与该上盖体相盖合,且该下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供枢 设该旋转块,而于该下壳体邻近该旋转块二侧上各设有一导电弹片,其 特征在于该旋转块上设有一金属片,该金属片沿该旋转块周缘形成有 四个相互呈等角分布的导电接点,且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每一次的圆 周旋转,该旋转块上的各导电接点是与该下壳体中的导电弹片产生间断 的电性接触。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一压盖是盖合于该引动 盘一侧上,以将该弹性元件及该引动盘定位于该上壳体内部中,且该引 动盘的顶推部是穿过该压盖中央而朝外延伸。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各被动部的侧边分别往 外凸起形成有一凸部,而该各导电接点与该各凸部相邻交错设置。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各导电接点是与该二导 电弹片相互接触而形成为常开的通路状态,且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旋 转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各导电接点与该各导电弹片会由原先相互接触 的通路状态,改变成被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而暂时呈现断路状态,而 后再改变成相互接触的通路状态。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二导电弹片是受该被动 部侧边凸部顶撑而未与该各导电接点相互接触,而形成为常闭的断路状 态,且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旋转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二导电弹片将会由原先受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的断路状态,改变成与该各导电弹片 暂时接触的通路状态,而后再改变成受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的断路状 态。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顶推面的端面上形成有 四个斜推面,而该旋转块则形成有与该顶推部的斜推面相对应的四个被 动部,且驱动顶推部旋转时,可单向顶推该旋转块朝单一方向旋转四分 之一的圆周距离,而当该引动盘受该弹性元件弹力抵顶而进行复归行程 时,并不会连动该旋转块进行旋转。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引动盘受该弹性元件弹 力抵顶而进行复归行程时,该引动盘顶推部上的斜推面即受该弹性元件 的弹力抵顶而沿着该旋转块上的被动部滑移,且同时顶撑该弹性元件压 縮,而当该引动盘顶推部上的斜推面滑移至该被动部的末端时,该顶推 部即受该弹性元件下压并与该旋转块相互碰撞,而再次与该旋转块的被 动部形成单向卡掣的状态。
前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中金属片上所形成的四个 导电接点是相互等高对称。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开关在平时处于常开的通路状态时,当该 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旋转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各导电接点与该各导电 弹片会由原先相互接触的通路状态,改变成被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而 暂时呈现断路状态,而后再改变成相互接触的通路状态,并借由上述间 断的电性接触即可产生一瞬时电流以启动直流电马达。
再者,当本实用新型的拉链开关在平时处于常闭的断路状态时,当 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旋转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二导电弹片将会由原 先受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的断路状态,改变成与该各导电弹片暂时接 触的通路状态,而后再改变成受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的断路状态,并 借由上述间断的电性接触同样可产生一瞬时电流以启动直流电马达。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产生瞬间电流的目的,延长各导电 接点的使用寿命,操作上能够避免产生错觉而更为人性化。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丄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 A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本实用新型拉 链开关处于通路时的状态
图2 B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本实用新型的
导电弹片受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而暂时呈现断路时的状态
图3 A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本实用新型顶 推部上的斜推面受该弹性元件的弹力抵顶而沿着旋转块上的被动部滑移 时的状态
图3 B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示本实用新型顶 推部上的斜推面再次与该旋转块的被动部形成单向卡掣时的状态
图4 A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
示本实用新型拉链开关处于断路时的状态
图4 B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是用以显
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弹片与导电接点相互接触而暂时呈现通路时的状态 图5是现有用于交流电马达拉链开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 A是现有用于交流电马达拉链开关的动作示意图,是用以显示
其呈现通路时的状态
图6 B是现有用于交流电马达拉链开关的动作示意图,是用以显示
其呈现断路时的状态
图7是现有用于直流电马达拉链开关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 A是现有用于直流电马达拉链开关的动作示意图,是用以显示
其呈现通路时的状态
图8 B是现有用于直流电马达拉链开关的动作示意图,是用以显示
其呈现断路时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l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用于吊扇直流马达 的拉链开关,其主要是由一上壳体l 1、 一旋转块2 l以及一下壳体3
l所构成,其中
该上壳体l 1,其内部枢设有一引动盘l 2、 一弹性元件l 3、 一 拉链l 4以及一压盖1 5,该引动盘l 2—侧是供设置该弹性元件1 3,本实施例中该弹性元件l 3为一扭力弹簧,且该弹性元件l 3是以其一 端抵接于该引动盘l 2—侧上,另一端则抵接于该上壳体l l中央的轴 心,且该拉链l 4是接设于该引动盘1 2上,而可带动该引动盘l 2进 行一单向旋转,且该引动盘l 2可受该弹性元件1 3所提供的弹力推抵 而进行一反向旋转,而该压盖l 5是用以盖合于该引动盘1 2—侧上, 借以将该弹性元件l 3及该引动盘1 2定位于该上壳体1 l内部中,并 在该引动盘1 2远离该弹性元件1 3的一侧中央位置具有一朝外侧延伸 且穿过该压盖1 5中央的顶推部1 6 ,而于该顶推部1 6的端面上形成 有四个斜推面l 6 1,而当拉动该拉链l 4即可使该引动盘1 2以该上 壳体l l中心为轴,而带动该顶推部l 6朝一圆周方向旋转,反之,当 放开该拉链l 4时则可借由该弹性元件1 3所提供的回复弹力,而使该 顶推部l6朝向另一圆周方向旋转。
该旋转块2 1 ,其一端形成有与该顶推部1 6的斜推面1 6 1相对 应的四个被动部2 2,而使该斜推面l 6 l是单向卡掣于该被动部2 2 上,并可单向驱动该旋转块2 l进行一分段的圆周旋转,且该各被动部
2 2的侧边分别往外凸起形成有一凸部2 3 ,而于该旋转块2 1上是套 设有一金属片2 4 ,且该金属片2 4是沿该旋转块2 1周缘形成有四个 相互等高对称且呈等角分布的导电接点2 5,而该各导电接点2 5与该 各凸部2 3相邻交错设置。
该下壳体3 1,是用以与该上壳体l l相互盖合,且于该下壳体3 1的中央位置具有一容置空间3 2以供枢设该旋转块2 1 ,而于该下壳 体3 l邻近该旋转块2 l二侧上各设有一导电弹片3 3,该各导电弹片
3 3分别接设有所需的电线(图中未示),以使该各导电接点2 5与该各 导电弹片3 3在接触时可导通所接设的电线电流。
而如图2 A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相对的导电接点2 5是与该二导 电弹片3 3相互接触而形成为常开的通路状态,借此,当使用者拉动该 拉链l 4而带动该顶推部1 6旋转时,即可单向顶推该被动部2 2并使 该旋转块2 1能够朝单一方向旋转四分之一的圆周距离,而当使用者放 开该拉链l 4时,该引动盘l 2即会受该弹性元件1 3的复归弹力影响, 而进行复归行程并退回至原先未施力时的位置,此时由于该引动盘l 2的顶推部l6是以其斜推面16l单向卡掣于该旋转块2l的被动部2 2上,因此并不会连动该旋转块2 l进行旋转,借此该各导电接点2 5 即可平均与该二导电弹片3 3进行接触,而借以减少该各导电接点2 5 的磨损情形,并进而延长各导电接点2 5的使用寿命。
且当该顶推部l6驱动该旋转块2l旋转四分之一的圆周距离时, 其旋转的行程中该各导电接点2 5与该各导电弹片3 3是会由原先相互 接触的通路状态(如图2 A所示),改变成被该被动部2 2侧边凸部2 3 顶撑而暂时呈现断路状态(如图2 B所示),而后再改变成相互接触的通 路状态(如图2 A所示),并借由上述间断的电性接触作用即可产生一瞬
时讯号以达到启动直流电马达的目的。,
接着请继续参阅图3 A,当放开ii拉链l 4而使该引动盘1 2受该 弹性元件l 3的弹力抵顶而朝另一圆周方向旋转时,该引动盘l 2顶推 部1 6上的斜推面1 6 1即会受该弹性元件1 3的弹力抵顶而沿着该旋 转块2 l上的被动部2 2滑移,并于此同时该引动盘l 2是会逐渐顶撑 该弹性元件1 3往该上壳体1 1的内部压縮;而当该引动盘1 2顶推部 1 6上的斜推面1 6 l滑移至该被动部2 2的末端时,如图3 B所示, 该顶推部1 6即会受该弹性元件1 3所产生的往下方回复的弹力作用, 而再次与该旋转块2 l的被动部2 2形成单向卡掣的状态,并借由该斜 推面l 6 l与该被动部2 2再次相互卡掣时所产生的碰撞触感以及声 响,即可向使用者提供明确的启动感受,而能够避免在操作时产生错觉。
另如图4A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其主要是用
以揭示一种常闭式的拉链开关结构,其与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 该二导电弹片3 3是受该被动部2 2侧边凸部2 3顶撑而未与该各导电
接点2 5相互接触,而形成为常闭的断路状态,借此当该顶推部l 6驱 动该旋转块2 l旋转四分之一的圆周距离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二导电 弹片3 3将会由原先受该被动部2 2侧边凸部2 3顶撑的断路状态,改 变成与该各导电接点2 5暂时接触的通路状态(如图4 B所示),而后再 改变成受该被动部2 2侧边凸部2 3顶撑的断路状态(如图4 A所示), 并借由上述间断的电性接触作用即可同样产生一瞬时讯号而借以启动直 流电马达。
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是于一上壳体内部枢设有一引动盘,一弹性元件是设于该引动盘与该上壳体之间,并于该引动盘上接设有一拉链,而带动该引动盘进行一单向旋转,且该引动盘受该弹性元件的推抵而进行一反向旋转,并于该引动盘上形成有一具数个斜推面的顶推部,一旋转块的一端形成有与该斜推面相对应的被动部,而使该斜推面单向卡掣于该被动部上,并可单向驱动该旋转块进行一分段的圆周旋转,一下壳体与该上盖体相盖合,且该下壳体具有一容置空间供枢设该旋转块,而于该下壳体邻近该旋转块二侧上各设有一导电弹片,其特征在于该旋转块上设有一金属片,该金属片沿该旋转块周缘形成有四个相互呈等角分布的导电接点,且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每一次的圆周旋转,该旋转块上的各导电接点是与该下壳体中的导电弹片产生间断的电性接触。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 在于 一压盖是盖合于该引动盘一侧上,以将该弹性元件及该引动盘定 位于该上壳体内部中,且该引动盘的顶推部是穿过该压盖中央而朝外延伸。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 在于所述各被动部的侧边分别往外凸起形成有一凸部,而该各导电接 点与该各凸部相邻交错设置。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导电接点是与该二导电弹片相互接触而形成为常开的通路 状态,且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旋转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各导电接点 与该各导电弹片会由原先相互接触的通路状态,改变成被该被动部侧边 凸部顶撑而暂时呈现断路状态,而后再改变成相互接触的通路状态。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导电弹片是受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而未与该各导电接点 相互接触,而形成为常闭的断路状态,且该顶推部驱动该旋转块旋转时,其旋转的行程中该二导电弹片将会由原先受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的断 路状态,改变成与该各导电弹片暂时接触的通路状态,而后再改变成受 该被动部侧边凸部顶撑的断路状态。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 在于所述顶推面的端面上形成有四个斜推面,而该旋转块则形成有与 该顶推部的斜推面相对应的四个被动部,且驱动顶推部旋转时,可单向 顶推该旋转块朝单一方向旋转四分之一的圆周距离,而当该引动盘受该 弹性元件弹力抵顶而进行复归行程时,并不会连动该旋转块进行旋转。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动盘受该弹性元件弹力抵顶而进行复归行程时,该引动盘 顶推部上的斜推面即受该弹性元件的弹力抵顶而沿着该旋转块上的被动 部滑移,且同时顶撑该弹性元件压縮,而当该引动盘顶推部上的斜推面 滑移至该被动部的末端时,该顶推部即受该弹性元件下压并与该旋转块 相互碰撞,而再次与该旋转块的被动部形成单向卡掣的状态。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其特征 在于所述金属片上所形成的四个导电接点是相互等高对称。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吊扇直流马达的拉链开关,包含有一相互盖合上、下壳体,于上壳体中枢设有一引动盘、一弹性元件、及一可带动引动盘单向旋转的拉链,且引动盘并可受弹性元件推抵而进行反向旋转,引动盘具有一顶推部,且顶推部是可单向顶推一枢设于下壳体中的旋转块进行旋转,并于旋转块上设有一具有数个导电接点的金属片,且于下壳体二侧各设有一导电弹片,而当顶推部驱动旋转块旋转时,各导电接点是可与各导电弹片产生间断的电性接触以达到启动直流电马达的目的。
文档编号H01H17/00GK201259855SQ20082007547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5日
发明者曾腾三 申请人:曾腾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