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和框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060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和框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和框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锂离子电池的封装结构中,由于对于电池封装榆出端子 位置的需要,需要将电池封装输出端子放在电池的侧面输出。目前使用的电池封装结构如

图1所示,需要将电芯1的负极6通过连接导体如镍带5连接 到保护板3进而到端子4, 一般情况下,电芯1除图中标示出的负极6外,整 个电芯1的表面铝壳都是正极。
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连接导体与电芯正极2接触,需要在镍带5的下 面加一个绝缘的双面胶带7。该电池封装结构如图2A所示,双面胶带的示意 图如图2B所示,图2B所示分别为双面胶带的正面图和俯视图。镍带5通过 双面胶带7进行与电芯正极2的绝缘与固定,双面胶带7防止镍带5与正极2 的短路。
设计人在实现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目前使用的电池 封装结构的缺点在于由于双面胶带7的强度有限,连接的镍带5可能刺穿 该双面胶带7而导致短路;同时也可能发生镍带5的移位,从而导致连接的 镍带5偏移出双面胶带7的保护区域,导致短路。由于电芯1本身的内阻很 小,在发生短路的时候,电流非常大,可能导致出现冒烟,甚至着火的现象, 出现比较严重的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和框体结构,以解决电池封 装结构中与负极连接的连接导体与正极可能发生的短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端子的保护板、一
权利要求1、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端子的保护板、一连接导体、一负极、一正极,所述连接导体连接所述端子的保护板和所述负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负极位于所述电池封装结构的同一表面,且位于所述端子的保护板以及所述负极之间,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导体接触,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接触。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底板、第 一侧面板以及第二侧面板组成,所述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分别与所述底 板垂直,且所述第一侧向板、第二侧向板和底板组成一沿所述连接导体的长 度方向的凹槽;所述连接导体位于所述凹槽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 或等于所述连接导体的厚度。
4、 一种框体结构,用于电池封装结构中,所述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端子 的保护板、 一连接导体、 一负极、 一正极,所述连接导体连接所述端子的保 护板和所述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与所述负极位于所述电池封装结构 的同一表面,且位于所述端子的保护板以及所述负极之间,所述框体的上表 面与所述连接导体接触,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接触。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由底板、第一侧 面板以及第二侧面板组成,所述第 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分别与所述底板垂 直,且所述第一侧向板、第二侧向板和底板组成一沿所述连接导体的长度方 向的凹槽;所述连接导体位于所述凹槽中。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框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或等 于所述连接导体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封装结构和框体结构,该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端子的保护板、一连接导体、一负极、一正极,所述连接导体连接所述端子的保护板和所述负极;还包括一框体,所述框体与所述负极位于所述电池封装结构的同一表面,且位于所述端子的保护板以及所述负极之间,所述框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连接导体接触,所述框体的下表面与所述正极接触。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在与负极连接的连接导体和正极之间加一个框体,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小了连接导体与正极短路的可能,避免了因短路造成的严重危害。
文档编号H01M10/40GK201213142SQ20082011158
公开日2009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4日
发明者刘海龙, 朱雄伟, 魏孔刚 申请人: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