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拔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45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拔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拔出的插头。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插头插入插座之后,若要将插头由插座中拔出,正确的拔出方式是使用者 必须先用手握住插头的任何部位,而后向外拔出。但是,由于正确的拔出方式较不易拔出, 所以常有使用者直接握住连接插头的电源线,然后向外拉以拔出插头。如此,易造成电源 线的损坏或断裂。
参阅图l,中国台湾专利号M307卯3公开了一种易拔插头1,易拔插头l包含一插头 本体11及一枢接于插头本体11的压杆12。欲将易拔插头1由插座(图未示)拔出时,可 压下压杆12的一端121,使一端121向下枢转,并同时使另一端122向前推顶插座,使插 头本体ll向远离插座的方向脱离拔出。
然而,上述的易拔插头l虽然能达到省力的目的,但是由于拔出易拔插头l时, 一定 要压下压杆12,与使用者一般只需先握住插头的任何部位,再向外拔出的拔出方式不同, 造成使用者使用此种易拔插头1时,需要改变原有的拔出方式,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按照原有拔出方式使用的易拔插头。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易拔插头,供插接于一插座;该插头包含 一本体、二自该本体 前端间隔地向前延伸的导电片、 一套设于该本体且可相对于该本体前后移动的外壳,及至 少一连杆组。该连杆组枢接于该本体及该外壳其中之一,且具有一受力端及一顶抵端。该 受力端与该本体及该外壳其中另一具有连结关系,当施力于该外壳且使该外壳相对该本体 向后移动时,该受力端受力而连动该连杆组枢转,进而带动该顶抵端顶抵该插座使该二导 电片脱离该插座。
较佳地,该受力端设有一第一导槽与一第一导柱中的一者,该本体及该外壳其中另一 设有该第一导槽与该第一导柱中另一者。
较佳地,该连杆组枢接于该本体,该受力端与该外壳具有连结关系。
该连杆组包括一第一杆,该第一杆枢接于该本体且枢接处位于该第一杆的两端之间, 该受力端与该顶抵端分别位于该第一杆的两端,当施力于该外壳且使该外壳相对该本体向 后移动时,藉由该第一导槽与该第一导柱的配合连动该第一杆的受力端,使该第一杆枢转, 进而使该第一杆的顶抵端顶抵该插座使该二导电片脱离该插座。
或者,该连杆组包括一第一杆及一第二杆,该第一杆枢接于该本体且枢接处位于该第 一杆的两端之间,该受力端位于该第一杆的一端,该第一杆的另一端枢接于该第二杆的一 端,该顶抵端位于该第二杆的另一端,该本体与该外壳中的一者设有一在该第二杆相对于 该本体前后移动时用以限位的导引部,当施力于该外壳且使该外壳相对该本体向后移动
时,藉由该第一导槽与该第一导柱的配合连动该第一杆的受力端,使该第一杆枢转,并连 动该第二杆而使该第二杆在该导引部的导引移动下,使其顶抵端顶抵该插座使该二导电片 脱离该插座。而较佳地,该第一杆的另一端设有一第二导槽,该第二杆的一端设有一插设 于该第二导槽内的第二导柱。该导引部为设置于该本体且位于该第二杆两侧的导轨。
较佳地,该第一导槽位于该外壳,该第一导柱位于该受力端。
较佳地,该本体上设有一止档块,该止档块限制该第一杆的枢转角度。
较佳地,该外壳凹设有一方便使用者握持的环状凹部。
较佳地,该易拔插头包含二分别枢接于该本体两相反侧的连杆组,且该二连杆组的二 根第一杆的枢转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藉由该连杆组的受力端与该本体及该外壳其中另一的连结关系, 当施力于该外壳且使该外壳相对该本体向后移动时,该受力端受力而连动该连杆组枢转, 进而带动该连杆组的顶抵端顶抵该插座使该二导电片脱离该插座,可达到按照原有拔出方 式轻易地拔出插头的目的。


图l是一立体图,说明一公知的易拔插头;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易拔插头的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4是一俯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插入一插座中;
图5是一类似于图4的视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由该插座中拔出;
图6是一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插入一插座中;以及
图7是一类似于图6的视图,说明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由该插座中拔出。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2易拔插头
3....................本体
31枢转轴
32..................止档块
33..................导引部
4....................导电片
5....................外壳
51..................第一导槽
52..................凹部
6....................连杆组
61..................第一杆
具体实施方式
611................受力端
612................第一导柱
613................顶抵端
613'...............另一端
614................第二导槽
62..................第二杆
621................—端
622................第二导柱
623................顶抵端
7....................插座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二个较 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组件是以 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参阅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的易拔插头2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本体3、 二自本 体3前端间隔地向前延伸的导电片4、 一套设于本体3且可相对于本体3前后移动的外壳 5,及二位于本体3上、下二侧的连杆组6。
本体3的上、下表面分别凸设一枢转轴31及一止档块32。外壳5包括二第一导槽51 及一凹设于后方以方便使用者握持的环状凹部52。
连杆组6包括一第一杆61,且第一杆61具有一受力端611及一顶抵端613。第一杆 61枢接于本体3的枢转轴31且枢接处位于第一杆61的两端611、 613之间。第一杆61 的受力端611具有一插设于第一导槽51内的第一导柱612。
参阅图4,为易拔插头2完全插入插座7中的示意图,此时,本体3与外壳5的前端 齐平并皆抵接于插座7的外表面,而导电片4完全容置于插座7中。
参阅图5,欲将易拔插头2由插座7拔出时,施力于外壳5且使外壳5相对本体3向 后移动,外壳5的第一导槽51带动第一杆61的受力端611的第一导柱612,使第一杆61 绕本体3的枢转轴31枢转,进而使第一杆61的顶抵端613顶抵插座7的外表面,使导电 片4脱离插座7。而当第一杆61枢转时,其枢转的角度是由本体3的止档块32所限制。
特别要说明的是,位于本体3上、下两侧的二根第一杆61的枢转方向是相反的,如 此可使顶抵于插座7的力量较为平均。然而,虽然本实施例中有二根第一杆61,但是第一 杆61的数量也可仅为一,即只有本体3的上侧或下侧枢设有一根第一杆61。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第一杆61是枢接于本体3,且其受力端611与外壳5具有连结关 系,但是第一杆61也可枢接于外壳5,且其受力端611与本体3具有连结关系。也就是说, 连杆组6可枢设于本体3,也可以枢设于外壳5。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柱612设于第一杆61,而第一导槽51设于外壳5,但 是第一导柱612与第一导槽51的设置位置也可对调,并不限于本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再者,前述的连结关系也不限于以导槽与导柱相配合的方式来达到。
参阅图6与图7,本实用新型的易拔插头2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与第一较佳实施例大部 分相同,其主要差异点在于连杆组6除了包括第一杆61夕卜,还包含一第二杆62。其中, 第一杆61具有一受力端611及一另一端613,,第二杆62具有一与第一杆61的另一端613, 相连接的一端621及一顶抵端623。
参阅图6,为易拔插头2完全插入插座7中的示意图,此时,本体3与外壳5的前端 齐平并皆抵接于插座7的外表面,而导电片4完全容置于插座7中。
参阅图7,欲将易拔插头2由插座7拔出时,施力于外壳5且使外壳5相对本体3向 后移动,外壳5的第一导槽51带动第一杆61的受力端611的第一导柱612,使第一杆61 绕本体3的枢转轴31枢转,并使第一杆61的另一端613'的第二导槽614连动第二杆62 的一端621的第二导柱622,使第二杆62在导引部33的导引下相对于本体3向前移动, 最后使第二杆62的顶抵端623顶抵插座7使导电片4脱离插座7。在本实施例中,导引部 33为设置于本体3且位于第二杆62两侧的导轨。
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地,在第二实施例中,连杆组6可枢设于本体3,也可以枢设于外 壳5。
在前述两个实施例公开了连杆组6包含一根连杆(即第一实施例)或二根连杆(即第 二实施例)的两种情形,但是连杆组6所包含的连杆数量并不应受前述公开的限制,只要 连杆组6的受力端受力带动连杆组6的动作,使顶抵端顶抵于插座7即可。
综上所述,藉由连杆组6的受力端611的第一导柱612与外壳5的第一导槽51的配 合,当施力于外壳5且使外壳5相对本体3向后移动时,受力端611受力而连动连杆组6 枢转,进而带动连杆组6的顶抵端613、 623顶抵插座7使导电片4脱离插座7,可按照原 有拔出方式轻易地拔出插头2,所以确实能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实施的范围,即凡是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范围及实用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 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易拔插头,供插接于一插座;所述插头包括一本体;二导电片,自所述本体前端间隔地向前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包括一外壳,套设于所述本体且可相对于所述本体前后移动;以及至少一连杆组,枢接于所述本体及所述外壳其中之一,所述连杆组具有一受力端及一顶抵端;所述受力端与所述本体及所述外壳其中另一具有连结关系,当施力于所述外壳且使所述外壳相对所述本体向后移动时,所述受力端受力而连动所述连杆组枢转,进而带动所述顶抵端顶抵所述插座使所述二导电片脱离所述插座。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受力端设有一第一导 槽与一第一导柱中的一者,所述本体及所述外壳其中另一设有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一导 柱中另一 者。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杆组枢接于所述本 体,所述受力端与所述外壳具有连结关系。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杆组包括一第一杆, 所述第一杆枢接于所述本体且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之间,所述受力端与所述顶抵 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当施力于所述外壳且使所述外壳相对所述本体向后移动 时,藉由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柱的配合连动所述第一杆的受力端,使所述第一杆枢 转,进而使所述第一杆的顶抵端顶抵所述插座使所述二导电片脱离所述插座。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连杆组包括一第一杆 及一第二杆,所述第一杆枢接于所述本体且枢接处位于所述第一杆的两端之间,所述受力 端位于所述第一杆的一端,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第二杆的一端,所述顶抵端位 于所述第二杆的另一端,所述本体与所述外壳中的一者设有一在所述第二杆相对于所述本 体前后移动时用以限位的导引部,当施力于所述外壳且使所述外壳相对所述本体向后移动 时,藉由所述第一导槽与所述第一导柱的配合连动所述第一杆的受力端,使所述第一杆枢 转,并连动所述第二杆而使所述第二杆在所述导引部的导引移动下,使其顶抵端顶抵所述 插座使所述二导电片脱离所述插座。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杆的另一端设有 一第二导槽,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设有一插设于所述第二导槽内的第二导柱。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导槽位于所述外壳,所述第一导柱位于所述受力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本体上设有一止档块, 所述止档块限制所述第一杆的枢转角度。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外壳凹设有一方便使 用者握持的环状凹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导引部为设置于 所述本体且位于所述第二杆两侧的导轨。
11.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拔插头包括二连杆组,所 述二连杆组分别枢接于所述本体两相反侧。
12.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或6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拔插头包括二连 杆组,所述二连杆组分别枢接于所述本体两相反侧。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易拔插头,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二连杆组的二根第 一杆的枢转方向相反。
专利摘要一种易拔插头,供插接于一插座;该插头包含一本体、二自该本体前端间隔地向前延伸的导电片、一套设于该本体且可相对于该本体前后移动的外壳,及至少一连杆组。该连杆组枢接于该本体及该外壳其中之一,且具有一受力端及一顶抵端。该受力端与该本体及该外壳其中另一具有连结关系,当施力于该外壳且使该外壳相对该本体向后移动时,该受力端受力而连动该连杆组枢转,进而带动该顶抵端顶抵该插座使该二导电片脱离该插座,可按照原有拔出方式轻易地拔出插头。
文档编号H01R13/633GK201210555SQ20082011799
公开日2009年3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6日
发明者曾天仲 申请人: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