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内外侧异极磁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34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组合式内外侧异极磁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组合式内侧和 外侧是异极的磁环。
背景技术
随着磁力技术的应用广泛,为了达到节能的目的,众多专家、发 明人士都来关注这个课题,诸如磁预应力轴承,全永磁悬浮水平式电 机,磁悬浮高速离心机等等,都涉及到一个磁力技术的设计,由于磁 性材料铸造技术及原理的限制,目前并不能一次性制造出环形的内外 侧各为一极的磁体,局限了磁力技术的运用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内外异极磁环,通过多个单 位磁体组合成内外侧异极、磁力线分布均匀的磁环,弥补了现有磁环 内外侧不能单独为一极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内外侧异极磁环, 由圆环、固定框、弧状磁体、固定架组成,其特征是用若干个弧状 磁体排列构成一个圆环,圆环外侧设有固定框,若干个弧状磁体之间 设有固定架;圆环的内外侧各为一极,弧状磁体的内侧为S极,外侧为 N极,构成的圆环的内侧为S极,内侧为N极;相反,弧状磁体的内侧 为N极,外侧为S极,构成的圆环的内侧为N极,内侧为S极。
以上所述的固定框和固定架的首选材料是玻璃钢。
以上所述的弧状磁体的首选材料是铷铁硼。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内外异极磁环,其结构简单,构思合理,用 若干个弧状磁体排列构成一个圆环,圆环外侧设有固定框,若干个弧 状磁体之间设有固定架,圆环的内外侧各为一极,制作容易,应用广 泛,弥补了现有磁环内外侧不能单独为一极的缺陷。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圆环l、固定框2、弧状磁体3、固定架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内外侧异极磁环,主
要由圆环l、固定框2、弧状磁体3、固定架4组成,用若干个弧状 磁体3排列构成一个圆环1,圆环1外侧设有固定框2,若干个弧状磁 体3之间设有固定架4;圆环1的内外侧各为一极,弧状磁体3的内 侧为S极,外侧为N极,构成的圆环1的内侧为S极,内侧为N极;相 反,弧状磁体3的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构成的圆环1的内侧为N 极,内侧为S极。根据应用对象空间范围确定磁环1的内外直径及厚 度,圆环1的厚度和弧状磁体3的厚度相等;根据若干个单元弧状磁 体3的数量确定弧状磁体3的宽度,在圆环1的周长不变下,若干个 单元弧状磁体3的数量越多弧状磁体3的宽度越小,体现出内外各一 极的磁性越强,相反,若干个单元弧状磁体3的数量越少弧状磁体3 的宽度越大,体现出内外各一极的磁性越差,所以构成圆环l的弧状 磁体3至少应在12个以上。弧状磁体3所需的强磁力材料首选是铷 铁硼,因其超强的磁性及很高的磁矫顽力;固定框2和固定架4最优 选材料是玻璃钢,因其高强度,不导磁,顺磁性好,同时热膨胀系数 与磁性材料接近,故选用它更合适。
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磁力减阻节能轴承,此轴承是利用磁体间 异极相吸,同极相斥的原理,在普通滚珠轴承上加装一套磁体构件, 其充分利用异极间强大、稳定的磁引力,使作用在心轴上的负载重力 与方向相反的磁作用力抵消,从而减小心轴与转轴之间的挤压力,依 据F阻二M (摩擦系数)*F压。可知轴承上的摩擦阻力也就相应减小, 因此达到减阻节能的目的。另外通过改变磁体对应面积及磁体合适的 体积设计,可以使心轴与转轴间的作用力接近于零,轴承的摩擦力也 就接近于零;广泛用于汽车、列车等交通工具,可大大提高节能效率。 另外,本构件也可应用于磁浮轴承,如磁极相反的两个同心磁环
相互间可产生排斥力,从而可组成磁浮轴承,全永磁悬浮水平式电机, 磁悬浮高速离心机等等。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我们需要的组合式内外侧为异极磁环,磁极稳 定,磁力线分布均匀的磁环构造。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内外侧异极磁环,包括圆环(1)、固定框(2)、弧状磁体(3)、固定架(4),其特征是用若干个弧状磁体(3)排列构成一个圆环(1),圆环(1)外侧设有固定框(2),若干个弧状磁体(3)之间设有固定架(4);圆环(1)的内外侧各为一极,弧状磁体(3)的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构成的圆环(1)的内侧为S极,内侧为N极;相反,弧状磁体(3)的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构成的圆环(1)的内侧为N极,内侧为S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内外异极磁环,其特征还 在于固定框(2)和固定架(4)的首选材料是玻璃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内外异极磁环,其特征还 在于弧状磁体(3)的首选材料是铷铁硼。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组合式内外侧异极磁环,由圆环、固定框、弧状磁体、固定架组成,其特征是用若干个弧状磁体排列构成一个圆环,圆环外侧设有固定框,若干个弧状磁体之间设有固定架,圆环的内外侧为异极,磁力线分布均匀;其结构简单,构思合理,制作容易,广泛的应用磁力减阻装置设备,提高工作效率,达到节能效果,弥补了现有磁环内外侧不能单独为一极的缺陷。
文档编号H01F7/00GK201222390SQ20082011796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
发明者青 陈 申请人:青 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