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7292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控制用电缆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屏蔽铠装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控制电缆的作用是传输非电力用操控或传输操控信号控制某些设备仪器。 控制电缆的出现解决了传输信号弱、信号干扰、信号失真等问题,设备仪器能 够按照指示正常运转。
但是目前在工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控制电缆,由于缺少对外界信号或其它物 理参数影响的屏蔽,若将其用于一些高精密仪器就不能满足要求, 一个很小的 干扰信号就能使结果出现错误,使控制失灵;而且这些电缆不能够承受机械外 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目的是克服 以上所述的电缆信号受外界干扰而产生失真的缺陷,并且使电缆能够承受一定 的机械外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包括多根电缆线芯,所述的 电缆线芯绞合成缆,每根电缆线芯中设一根导体、包裹在导体外表面上的绝缘 层、包裹在绝缘层外的绕包层以及包裹在内绕包层外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屏蔽 层,在所有电缆线芯的外表面,设一层无纺布绕包带。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完善,还进一步提出了以下更为详尽和具体的技术方案,以获得最佳的实用效果,更好地实现发明目的,并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新颖 性和创造性
在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的外表面,设护套,所述的护套为两层,即内 护套和外护套;在所述的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铠装层。
以上所述的护套内部与多根导体之间,设有无紡布绕包带;所述的无纺布 绕包带的绕包方向为左向,采用搭盖绕包,且搭盖宽度为无纺布绕包带宽度的 10% 15%,绕包的螺旋升角为25。 40° 。
在所述的无紡布绕包带的内部、由所述的各个电缆线芯之间形成的空隙中, 设有填充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芯的根数为2 6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绕包层的材料为聚酯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层是在绕包层的外面编织一层细铜丝;或者所述的 屏蔽层是由一层绕包铜带制成。
以上所述的屏蔽层在采用细铜丝时,所述的细铜丝的编织的密度不小于80 %,即在展开平面方向上,细铜丝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80%;
以上所述的屏蔽层在采用绕包铜带时,所述的铜带间的平均搭盖宽度不小 于铜带宽度标称值的15%;其最小搭盖宽度不小于铜带宽度的5%。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对控制电缆的信号干扰问题,避免 控制信号出现误差,使设备得到精确控制信号;更有利于电缆的直接敷设,在 电缆敷设时,无需再作屏蔽处理,也无需对电缆进行加强处理,使其自身具有 很高的强度,可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

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芯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导体,2、绝缘层,3、绕包层,4、屏蔽层,5、填充绳,6、无紡布绕 包带,7、内护套,8、铠装层,9、外护套,10、电缆线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所 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 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 理解。各技术特征扣的数字标记与附图中的标记一致。
为了解决信号干扰并且能承受机械外力这一问题,需要一种抗干扰能力强、 能承受一定外力的控制用的电缆。如图1所表达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屏蔽铠 装控制电缆的电缆线芯结构,包括电缆内部的多根导体1、包裹在每根导体1外 表的绝缘层2。
上述的控制电缆采用第1或2类绞合铜导体,按照GB/T3956—1997选用一 定规格的铜导体,并确定单线的根数。
按照上述要对铜线拉制成所需规格;拉丝在拉丝机上进行并对导体1进行 退火;退火后电阻应达到国家标准规定,单线表面应光滑、无油污、划痕等。
根据导体1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绞丝机;绞线的速度、牵引的转速以及 绕包头的转向都要符合规定。
绝缘层2可以在普通的挤出机上挤出,挤出要按照工艺卡执fiS挤塑机各 个部分的工作温度、螺杆的转速、牵引的速度要符合规定,参照线芯的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放线时不能偏心,各个部件要协调工作。杜绝绝缘层表面出现 气泡、鱼眼、褶铍等现象。
为了解决在本说明书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克 服电缆信号受外界干扰失真的缺陷,并且使电缆能够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本 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包括多根电缆线芯10,所述 的电缆线芯IO绞合成缆,每根电缆线芯10中设一根导体1、包裹在导体1外表 面上的绝缘层2、包裹在绝缘层2外的绕包层3以及包裹在内绕包层3外的由金 属材料制成的屏蔽层4,在所有电缆线芯10的外表面,设一层无纺布绕包带6。
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对控制电缆的信号干扰问题,避免控制信号出现误差, 使设备得到精确控制信号;更有利于电缆的直接敷设,在敷设时,无需再作屏 蔽处理,也无需对电缆进行加强处理,使其自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一定 的机械外力。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以下的具体实施示例,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实施本 实用新型时参考选用 实施例一-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的外表面,设护套, 所述的护套为两层,即内护套7和外护套9,在所述的内护套7和外护套9之间, 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铠装层8。
铠装层8:内护套7外是由细钢丝制成的铠装层8包裹,或者由钢带制成的 铠装层8包裹。
内护套7可以挤包或者绕包;外护套9采用护套材料挤出,其挤出方式与 绝缘层2的挤出方式相似。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护套7内表面与电缆线芯IO之间,设有无纺布绕包带 6;所述的无纺布绕包带6的绕包方向为左向,采用搭盖绕包,且搭盖宽度为无
纺布绕包带6宽度的10% 15%,绕包的螺旋升角为25。 40° 。
实施例三
在所述的无纺布绕包带6的内部、由所述的各个电缆线芯IO之间形成的空 隙,设有填充绳5。
填充绳5:采用玻璃纤维带制成填充绳5,将成缆的空隙填满,保持电缆的 圆整性,还可以减少空气含量。
实施例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线芯10的根数为2 61。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 铠装控制电缆是由2 61中任一个数字的根数的电缆线芯IO绞合而成。设置不 同数量的电缆线芯IO,满足多路信号的传输。图2中表达的是三芯结构。
实施例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绕包层3的材料为聚酯带。
电缆线芯10的绝缘层2外绕包一层聚酯带,作为绕包层3,在编织屏蔽层 4时,起保护绝缘层2的作用。 实施例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铠装层8是由细钢丝编织制成。铠装层8的起到保护电 缆内芯的作用,同时也具有屏蔽的作用,还可以增强抗拉强度。因此,在电缆 铺设时,无需对电缆进行加强处理,使其自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一定的 机械拉力。
实施例七与实施例六不同,以上所述的铠装层8是由薄钢带绕包制成。薄钢带绕包 制成的铠装层8作用是为了抗挤压或冲击。 实施例八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层4是在绕包层3的外面编织一层细铜丝;或者所 述的屏蔽层4是由一层绕包铜带制成。
屏蔽层4解决了对控制电缆的信号干扰问题,避免控制信号出现误差,使 设备得到精确控制信号。这样,在电缆敷设时,无需再作屏蔽处理。
实施例九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层4在采用细铜丝时,所述的细铜丝的编织的密度 不小于80%,即在展开平面方向上,细铜丝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80%。
上述结构的根本目的是确保屏蔽的可靠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外界信号或其 它条件变化的干扰。
实施例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屏蔽层4在采用绕包铜带时,所述的铜带间的平均搭盖
宽度不小于铜带宽度标称值的15%;其搭盖宽度不小于铜带宽度的5%。
在绕包层3外面编织一层铜丝或者绕包铜带作为屏蔽层4。其中,采用铜带 屏蔽时,铜带间的平均搭盖宽度应不小于铜带宽度标称值的15%、其搭盖宽度 应不小于铜带宽度的5%;铜丝编织的密度应不小于80%,即在平面方向上, 铜丝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80%。
上述结构提高屏蔽层4的屏蔽效果。
实施例十一
实用新型电缆的整体结构是从芯部到外表是导体l、绝缘层2、内绕包层 3、屏蔽层4、填充绳5、无纺布绕包带6、内护套7、铠装层8和外护套9。成缆方法选择合适的成缆机进行成缆,成缆的方向一般为右向。成缆节 径比要符合有关规定,各部件的速度也要遵循工艺卡的有关规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 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 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 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包括多根电缆线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根电缆线芯(10)的绞合成缆,每根电缆线芯(10)中设一根导体(1)、包裹在导体(1)外表面上的绝缘层(2)、包裹在绝缘层(2)外的绕包层(3)以及包裹在内绕包层(3)外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屏蔽层(4),在所有电缆线芯(10)的外表面,设一层无纺布绕包带(6)。
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屏蔽 铠装控制电缆外表面,设护套,所述的护套为两层,即内护套(7)和外护套(9); 在所述的内护套(7)和外护套(9)之间,设有金属材料制成的铠装层(8)。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 纺布绕包带(6)的绕包方向为左向,采用搭盖绕包,且搭盖宽度为无纺布绕包 带(6)宽度的10% 15%,绕包的螺旋升角为25。 40° 。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无纺 布绕包带(6)的内部、由所述的各个电缆线芯(10)之间形成的空隙中,设有 填充绳(5)。
5、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 缆线芯(10)的根数为2 61。
6、 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绕包层 (3)的材料为聚酯带。
7、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层 (8)是由细钢丝编织制成。
8、 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层 (8)是由薄钢带巻绕制成。
9、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层(4)是在内绕包层(3)的外面编织一层细铜丝;或者所述的屏蔽层(4)是由一层绕包铜带制成。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屏蔽层(4)在采用细铜丝时,所述的细铜丝的编织的密度不小于80%,即在展开平面方向上,细铜丝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800^;所述的屏蔽层(4)在采用绕包铜带时,所述的铜带间的平均搭盖宽度不小于铜带宽度标称值的15%;其最小搭盖宽度不小于铜带宽度的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屏蔽铠装控制电缆,包括多根电缆线芯(10),所述的电缆线芯(10)绞合成缆,每根电缆线芯(10)中设一根导体(1)、包裹在导体(1)外表面上的绝缘层(2)、包裹在绝缘层(2)外的绕包层(3)以及包裹在绕包层(3)外的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屏蔽层(4),在所有电缆线芯(10)的外表面,设一层无纺布绕包带(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对控制电缆的信号干扰问题,避免控制信号出现误差,使设备得到精确控制信号;更有利于电缆的直接敷设,在敷设时,无需再作屏蔽处理,也无需对电缆进行加强处理,使其自身具有很高的强度,可承受一定的机械外力。
文档编号H01B7/17GK201327731SQ20082017871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2日
发明者王军胜, 钱俊杰 申请人:安徽滨江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