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835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低压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单相电源的 低压电缆。
技术背景
电缆因其优良的绝缘性能和耐磨防潮性能广泛用于电力的地下 输送和临时场合下如会场、工地等的电力供应,现有的电力电缆,主 要为三相电力电缆,其通常采用多芯导体;对于输送单相电源的电力 电缆,有时使用多芯电缆代替,也有用如图1所示的双芯并排的电缆, 普遍存在着截面积过大,耗材多,特别是扁平的双芯电缆还存在着巻 绕性能差,绝缘层易开裂等缺陷。因此,研究和提供能够克服上述缺 陷的单相电缆,特别是单相低压电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 颖,适应范围广、适合于单相低压电源的低压电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低压电缆,包括导 体和绝缘层,所述的导体包括中心导体1和围绕中心导体1均分布的 同心导体2,所述的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3和外绝缘层4,内绝缘层
3设置于中心导体1与同心导体2之间,外绝缘层4包裹在同心导体 2外部。所述的中心导体1为单根铜芯或多根铜芯绞合而成,所述的同心
导体2为多根铜丝或铜带。
所述的同心导体2缠绕有包带层5,所述的包带层5置于同心导 体2与外绝缘层4之间;所述的包带层5为聚酯包带层。 所述的外绝缘层4为PVC绝缘层。 所述的同心导体2截面面积小于中心导体1截面面积。 所述的同心导体2截面面积为中心导体1截面面积的50%至6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 案,特别是采用了具有中心导体l、内绝缘层3、同心导体2、外绝 缘层4和包带层5结构的低压电缆,低压电缆的截面构成一个多层同 心圆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具有安全、节材、 巻绕性能好、穿管截面小、便于布线和移动等有益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现有技术的双芯并排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中1、中心导体;2、同心导体;3、内绝缘层;4、外绝缘层; 5、包带层;具体实施方式
-
实施例l: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一种低 压电缆,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所述的导体包括中心导体l和围绕中心 导体1均分布的同心导体2,所述的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3和外绝缘层4,内绝缘层3设置于中心导体1与同心导体2之间,外绝缘层4 包裹在同心导体2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的中心导体l为多根 铜芯绞合而成,所述的同心导体2为多根铜丝编织并缠绕在内绝缘层 3外部;在同心导体2外部再缠绕有由聚酯纤维织成的包带层5,包带 层5外部再挤包有PVC外绝缘层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低压电 缆的截面构成一个多层同心圆结构,具有巻绕性能好、穿管截面小、 便于布线和移动等效果。
所述的同心导体2截面面积为中心导体1截面面积的50%至60%。 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还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的应用情况设计其他实施 方式。
权利要求1. 一种低压电缆,包括导体和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包括中心导体(1)和围绕中心导体(1)均分布的同心导体(2),所述的绝缘层包括内绝缘层(3)和外绝缘层(4),内绝缘层(3)设置于中心导体(1)与同心导体(2)之间,外绝缘层(4)包裹在同心导体(2)外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 导体(1)为单根铜芯或多根铜芯绞合而成,所述的同心导体(2)为 多根铜丝或铜带。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同心导体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同心导体(2)缠绕有包带层(5),所述的包带层(5)置于同 心导体(2)与外绝缘层(4)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带 层(5)为聚酯包带层。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绝 缘层(4)为PVC绝缘层。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心 导体(2)截面面积小于中心导体(1)截面面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心 导体(2)截面面积为中心导体(1)截面面积的50%至6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电缆,包括导体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低压单相电源的传输,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采用了具有中心导体、内绝缘层、同心导体、外绝缘层和包带层结构的低压电缆,低压电缆的截面构成一个多层同心圆结构,有效地提高了电缆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具有安全、节材、卷绕性能好、穿管截面小、便于布线和移动等有益效果。
文档编号H01B7/02GK201251945SQ20082020063
公开日2009年6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7日
发明者彭韶敏, 方慎非, 郑钟南 申请人:广东南洋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