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基站双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906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基站双工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站双工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移动通信微基站 的双工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双工器装置包括一个发射滤波器和一个接收滤波器。 一般来说, 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都是由金属同轴腔体构成,为满足基站所需的收发抑 制、插损等性能,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各有6个金属谐振腔,导致双工器装 置的体积较大。如图1,可见发射滤波器、接收滤波器、天线接口 (ANT)、发射 信号接口(TX)、接收信号接口(RX)。
目前,运营商对高性能、小型化的基站需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基站中双 工器装置必须在保证性能指标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做到小型化。现今,双工器 装置小型化的技术措施有
名称为《一种双工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告日为2008年2月13日,专 利号为200720002984. 2 。在该实用新型专利中,所述双工器中的发射滤波器采 用同轴腔体滤波器,接收滤波器采用介质滤波器,在实现双工器小型化的同时, 由于双工器中发射通路与接收通路采用直接连接方式导致端口阻抗不连续,在连 接处产生较大的驻波,发射通路的功率会反射到接收通路介质滤波器中,导致介 质滤波器热耗增大,性能指标下降,严重时会烧毁介质滤波器。
名称为《双工器》的发明专利,其
公开日为2000年5月17日,专利号为 98124243. X。在该发明专利中,所述双工器的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均采用单 个介质谐振器,在实现双工器小型化的同时,由于发射滤波器采用分立元件构成, 承受功率能力比较小,耐电场击穿能力弱,不能直接使用于大功率通路中。
现有技术条件下,双工器装置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存在以下缺陷接收滤 波器采用单一介质滤波器来减小双工器装置体积,同时,接收通路插损增大、带外抑制降低,发射通路的功率会反射到接收通路介质滤波器中,导致介质滤波器 热耗增大,性能指标下降,甚至会烧毁介质滤波器;双工器的发射滤波器和接收 滤波器均采用单个介质谐振器来实现小型化,由于发射滤波器采用分立元件构 成,承受功率能力比较小,耐电场击穿能力弱,不能直接使用于大功率通路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微基站双工器装置,在保证原有 性能指标前提下,比常规同轴腔结构双工器装置体积更小,满足双工器装置小型 化的需求。
一种微基站双工器装置,包括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所述发射滤波器具 有天线接口和发射信号接口,接收滤波器具有天线接口和接收信号接口;所述接 收滤波器包括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所述发射信号接口接收 的信号经发射滤波器后通过其天线接口输出到天线端,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通过 其天线接口接收天线端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连体式介质滤波器输出到 接收信号接口。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滤波器为同轴腔体滤波器或者同轴介质滤波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滤波器为同轴腔体滤波器,它的腔体为金属同轴
腔体;该同轴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谐振杆、频率调节螺杆和射频接头,每个
谐振腔都设有谐振通带,相邻谐振腔耦合。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通过无接头方式与连体式介质滤
波器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的腔体内填充TE01S模式的介 质谐振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为一个单腔介质滤波器或是由至 少两个单腔介质滤波器级联而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连体式介质滤波器为多腔连体式贴片介质滤波器。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射滤波器与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通过交叉耦合方式 用连接件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另一由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构
5成的接收电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基站发射大功率信号时,峰值电压很高,在双工器装置发射端与收接端连接 处反射到接收通路上的信号很强,通过接收滤波器对反射到接收通路的发射信号 产生较强的抑制,如接收滤波器可釆用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从而有效地吸收这 部分能量,并通过同轴腔体将热量释放。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对接收通路的信号 几乎无损耗的通过,引入插损小;再经过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时,将带外抑制叠加, 使双工器装置整体具有更高的收发抑制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同轴腔体介质 滤波器插损小、散热性能好及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抑制性能高的优点,在保证原有 性能指标前提下,通过减少现有技术中接收通路滤波器腔体个数,大大縮小的双 工器的体积,满足移动通信系统中微基站对双工器小型化的需求。
在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 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l为现有技术中双工器装置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3为实施例一中的连体式介质滤波器的示意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阅图2。 一种微基站双工器装置,包括发射滤波器4和接收滤波器1,所 述发射滤波器4具有天线接口和发射信号接口,接收滤波器1具有天线接口和接 收信号接口 。接收滤波器1包括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 发射滤波器4与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通过交叉耦合方式用连接件连接,同轴腔 体介质滤波器6与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连接。所述发射信号接口 TX接收的信号 经发射滤波器4后通过其天线接口 ANT输出到天线端,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 通过其天线接口 ANT接收天线端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输出到接收信号接口 RX。
在本实施方式中,基站大功率信号从发射信号接口 TX输入,经发射滤波器 4后,通过连接件连接到天线接口 ANT输出;天线接收信号通过天线接口 ANT进 入连接件,接收信号通过连接件耦合输出到接收通路的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 再通过耦合杆进入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从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输出口输出到 接收信号接口RX。
参阅图3。如图可见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及其输入/输出口 2。其中连体式介 质滤波器为多腔连体式贴片介质滤波器。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装在印制电路板 上,其输入/输出口 2通过印制电路板上的微带线引出。其中印制电路板为双层 板,顶层为信号层,底层全为信号地平面,两层的地通过过孔来相连,从而确保 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良好接地。
发射滤波器4为同轴腔体滤波器,其采用金属同轴腔体,包括有谐振腔、谐 振杆、频率调节螺杆和射频接头,每个谐振腔都有自己的谐振通带,相邻谐振腔 之间彼此耦合,使整个发射滤波器装置具有特定的谐振频带。从而保证本实施方 式的双工器装置的发射滤波器4可以承载更大功率并获得更高Q值,确保低损耗 和系统高抑制性能。
耦合杆直接焊接在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印制电路板上,从而实现同轴腔体 介质滤波器6、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以无接头的方式连接。
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的腔体内填充TE01 S模式的介质谐振器,其体积小、 Q值高,可以大大縮小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的单腔尺寸。
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为一个单腔介质滤波器或是由至少两个单腔介质滤 波器级联而成,从而确保对连接件反射的功率进行有效吸收;同轴腔体介质滤波 器6可以承受比较大的反射功率并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引入的插损很小。同轴 腔体介质滤波器6的数量可以根据本实施方式对接收通路的抑制指标来确定,由 于腔体数量减少,抑制达不到要求,所以级联了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通过抑制 叠加原理,使接收通路抑制达到要求。
发射滤波器4的输出端与接收滤波器的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的输入端之间 采用连接件连接,共同与天线接口 ANT连接。
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信号输入端与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的输出端相连,
7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在印制电路板上的微带线输出口直接做为接收通道RX的输 出口。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输入、输出做隔腔处理,将印制电路板固定在腔体 内,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输入、输出之间安装隔条分成单独的两个腔,上面再 用金属盖板屏蔽来增加隔离度,即所述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需双工器加金属盖板 密封固定,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的中间增加了隔条分腔处理。
实施例二
参阅图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还增加了一个
由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6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3构成的接收电路。本实施例的双
工器装置在相同性能指标前提下,比采用普通腔体滤波器制作的双工器装置的体 积明显减小。
本实施方式的双工器装置在确保原有性能指标的前提下,通过减少接收通路 上的金属腔体数量来达到减小双工器体积的目的,从而充分发挥了同轴腔体介质 滤波器插损小、散热性能好及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抑制性能高的优点,满足移动通 信系统中微基站对双工器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对于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对 本实用新型加以组合或更换,设计出其它组合结构的双工、滤波器一体化模块, 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微基站双工器装置,包括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所述发射滤波器具有天线接口和发射信号接口,接收滤波器具有天线接口和接收信号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滤波器包括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所述发射信号接口接收的信号经发射滤波器后通过其天线接口输出到天线端,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通过其天线接口接收天线端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连体式介质滤波器输出到接收信号接口。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滤波器为同 轴腔体滤波器或者同轴介质滤波器。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滤波器为同 轴腔体滤波器,它的腔体为金属同轴腔体;该同轴腔体滤波器包括谐振腔、谐振 杆、频率调节螺杆和射频接头,每个谐振腔都设有谐振通带,相邻谐振腔耦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腔体介质滤 波器通过无接头方式与连体式介质滤波器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腔体介质滤 波器的腔体内填充TE01S模式的介质谐振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腔体介质滤 波器为一个单腔介质滤波器或是由至少两个单腔介质滤波器级联而成。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式介质滤波 器为多腔连体式贴片介质滤波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滤波器与同 轴腔体介质滤波器通过交叉耦合方式用连接件连接。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双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包括另一由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构成的接收电路。
专利摘要一种微基站双工器装置,包括发射滤波器和接收滤波器,所述发射滤波器具有天线接口和发射信号接口,接收滤波器具有天线接口和接收信号接口;所述接收滤波器包括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和连体式介质滤波器;所述发射信号接口接收的信号经发射滤波器后通过其天线接口输出到天线端,同轴腔体介质滤波器通过其天线接口接收天线端的信号,以及将接收到的信号经连体式介质滤波器输出到接收信号接口。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原有性能指标前提下,比常规同轴腔结构双工器装置体积更小,满足双工器装置小型化的需求。
文档编号H01P1/20GK201303036SQ20082021285
公开日2009年9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20日
发明者康玉龙, 牟志新 申请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