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2328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键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PDA、AV设备、各种遥控器、各种键盘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中使用的、在输入操作的过程中当操作者的手指触摸时具有柔软的手触感(下面也称为“柔触(SOfttOUCh)感”)的按键板。
背景技术
:便携式信息终端、PDA等电子设备一直在进行着小型化、薄型化,针对电子设备中使用的按键板也要求小型化、薄型化。作为能够响应这种要求的按键板,例如已知具有金属制或者硬质树脂制的操作板的薄型的按键板(专利文献1)。另一方面,针对按键板,为了提高设计价值而实现差别化,正在研究着实施如下这样的加饰(附加装饰),即,使得看起来具有皮革风格并具有高级感,操作时具有柔触感。作为这样的加饰构件,例如已知在树脂成形品的表面层叠合成皮革而形成的加饰板、将表皮用树脂膜和发泡体板层叠在一起而形成的加饰板(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1JP特开2006-156333号公報。专利文献2JP特开2003-71956号公報。专利文献3JP特开2004-216880号公報。
发明内容发明要解决的问题要实现如上所述那样的能够响应电子设备小型化、薄型化的要求,并且看起来具有皮革风格并具有高级感,按压操作时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可以考虑例如利用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加饰板转用作按键板。但是,使用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加饰板的场合,设置着表示文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图形的切下部,该切下部的切断面就原样露着。因此,当反复进行按压操作时,有可能从切下部的切断面产生磨耗或者翻卷。因此本申请人制作出了具有皮革风格且具有柔触感,耐久性也优良的加饰板作为解决这样的缺陷的发明。该加饰板具有构成为表皮层和发泡层两层结构的柔触层,利用表皮层实现外表的皮革风格且利用表皮层和发泡层的组合实现柔触感。而且,针对上述的耐久性,作为利用表皮层将发泡层的端部包住并遮蔽起来而使发泡层的端部不会原样露出到外部这样的结构,能够抑制磨耗、翻卷。但是,该加饰板中,表示文字、数字、符号等按键种类的显示要素是使柔触层凹入而形成为立体状。因此,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制作细微的文字、复杂的符号等精致的显示要素。因此本发明人团队为解决该问题,探讨了通过印刷而设置精致的显示要素的情况。但是若在柔触层(表皮层)的表面就那样地印刷显示要素,则存在如下问题表皮层被印刷层覆盖,因此失去原本的柔触感,另外,存在印刷的显示要素会被剥离的问题。另外,若在柔触层(发泡层)的背面印刷显示要素,则存在如下问题由于要通过表皮层和发泡层的层厚来由视觉识别显示要素,因此,视觉识别性变差。若利用电子设备的内部光源对按键板进行照光(背光照光),则专利文献2的加饰板中,表示文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切下部能够成为照光部分,但是如上所述,切下部的切断面原样露出,因此,若反复进行按压操作,则有可能从切下部的切断面产生磨耗或者翻卷。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加饰板中,为了获得柔性触感,表皮用树脂膜的背面层叠有发泡体板,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光在发泡体板中扩散而使得照光亮度变弱。进一步,能够利用柔触层实现优良触感的按键板,但是也有要求在视觉上更加有趣味并且外观设计价值高的按键板。本发明就是考虑到上述各种情况而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柔触感并能够设置精致且视觉识别性良好的显示要素的按键板。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耐久性优良的按键板。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例如像便携式电话机那样在作为利用背光对按键板进行照光的所谓照光式按键板来使用的情况下视觉识别性也优良的按键板。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具有立体感逐渐变化的色调的外观的按键板。进一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利用背光进行照光时和不进行照光时能够改变显示要素的崭新设计的按键板。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具备基材板;柔触层,其层叠在基材板的表面侧,具有柔软的手触感,其特征在于,柔触层具备具有柔软的手触感的透光性的表皮层;通过该表皮层能够在视觉上识别的加饰部。有关具备基材板、层叠在基材板的表面侧且具有柔软的手触感的柔触层的按键板,由于使得柔触层的表皮层具有透光性,所以能够提高通过该表皮层在视觉上进行识别的加饰部的视觉识别性。另外,具有柔软的手触感的表皮层利用操作面表面的凹凸图案、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材质能够得到皮革风格的触感。进一步,本发明能够分成四种类型进行说明,每种类型既包含上述结构要素,且还包含各类型不同的另外的结构要素。第一类型中所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基材板具有透光性,柔触层的加饰部设置在表皮层的背面,该加饰部是字符层,该字符层具有形成表示文字、数字、符号等按键种类的多个显示要素的印刷层。这样,通过印刷能够在表皮层的背面简单地形成显示要素,而且所得到的显示要素通过透光性的表皮层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所以成为视觉识别性良好的显示要素。另外,由于柔触层层叠在透光性的基材板的表面侧,从设备内部发出的光透过基材板到达具有形成显示要素的印刷层的字符层,所以能够成为照光性优良且变化丰富的照光式按键板。另外,字符层不仅可以由成为表示文字、数字、符号等按键种类的显示要素的“显示部”和成为该显示部的周围部分的“背景部”构成,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与框架部分相当的“框架部”,该框架部分是由显示部和背景部形成的按压操作部分之外的部分,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将按压操作部分间隔开的“间隔部”。上述任一种情况至少都能由印刷层形成显示部或者背景部。在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的发明中,由于是将赋予皮革风格的手触感的表皮层和使人感觉到柔软的膨胀的发泡层组合在一起形成柔触层,所以难以在其表面和背面的任意面上形成显示要素。相对于此,本发明中,由于在透光性的表皮层的背面设置显示要素,所以能够简单地形成视觉识别性良好的显示要素,另外,得到的显示要素的耐久性也高。在此基础上,本发明中,即使不设置在先申请中的发泡层也可以成为较好的结构,因此能够防止因光通过发泡层造成的照光性的恶化,故能够成为照光性优良的按键板。即,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操作面具有柔触层,在进行输入操作时能够赋予皮革风格的柔软的手触感、即柔触感,能够在视觉上识别出皮革风格。而且由于显示要素设置在透光性的表皮层的背面,所以能够防止显示要素的磨耗并能够提高显示要素的视觉识别性。另外,由于该显示要素通过印刷等能够简单地形成,所以形成细微的显示要素是容易的。进一步,由于基材板、表皮层具有透光性,只要使字符层具有透光性,就能够通过字符层进行照光。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具有柔触感及耐久性优良的显示要素且能够进行照光的按键板。另外,本发明的柔触层的皮革风格的触感除了基于操作面表面的凹凸图案之外,还可以通过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材质得到。第一类型中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成为间隔线的贯通孔。由于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成为间隔线的贯通孔,所以从内部光源发出的光透过透光性的基材板并通过该贯通孔发光到外部。因此,在来自显示要素的照光程度与来自间隔线的照光程度方面能够设置差异,能够成为在照光性方面具有特征的按键板。另外,即使是字符层不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通过从间隔线进行照光,至少也能够将各个显示要素区别开。另外在此,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间隔线”,除了像将相邻的显示要素间隔开的间隔线那样将一个显示要素与其他的显示要素间隔开的间隔线之外,还包括将由成为显示要素的显示部和背景部形成的按压操作部分与其他的按压操作部分或按压操作部分以外的部分间隔开的间隔线。通过这样设置间隔线,能够在视觉上容易识别输入操作部分,能够难以产生误输入。另外,针对成为显示要素的显示部和显示部以外的部分,能够使两者都具有透光性,或者使其中一个具有遮光性。即,只要使显示部与显示部以外的部分的透光率不同,就可以在视觉上识别显示部。另外,即使透光率基本相同但若使得两者的色调不同,也能够在视觉上识别显示部。间隔线的形状是能够将输入操作部分大致区分开的形状,例如能够成为呈框状包围输入操作部分的外周的形状、表示出输入操作部分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形状等。而且,由于将贯通孔作为划分输入操作部分的间隔线,因此,能够使间隔线明亮的照光。另外,通过间隔线,利用触感也能够确认输入操作部分。而且,由于按压操作时按键板变得容易弯曲,因此能够将按压载荷抑制得很低,能够提高按压操作性。进一步关于由第一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柔触层在字符层的背面侧还具有多孔层。由于柔触层在字符层的背面侧还具有多孔层,因此利用多孔层的柔软性能够使柔触层的操作面容易地凹陷,能够进一步提高柔触感。即使设置这样的多孔层,由于显示要素设置在多孔层的上表面上,所以并不是通过多孔层来在视觉上识别显示要素,不会发生视觉识别性恶化的情况。关于第一类型中示出的具有多孔层的按键板,可以是柔触层的表皮层具有覆盖该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由于柔触层的表皮层具有覆盖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因此多孔层没有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多孔层的耐久性。另外,可以是设置在柔触层上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也形成有使得多孔层的侧面不从该贯通孔露出而使得表皮层延伸来保护该侧面的保护部。不只是按键板的侧面,在贯通孔的部分也没有多孔层的露出的部分,所以能够成为耐久性更高的按键板。在这样的多孔层中可以使用在先申请的发明那样的发泡层,但是在通过多孔层进行照光的情况下,优选设置透光性更高的多孔层。第二类型中示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柔触层的加饰部设置在表皮层的背面侧,是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柔触层在表皮层的背面侧还具有植毛层,该植毛层在与基材板的面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插设有绒毛。这样,由于在表皮层的背面侧具有显示要素,所以能够提高显示要素的视觉识别性。由于还具有在与基材板的面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插设有绒毛的植毛层,植毛层具有柔软性而赋予柔触感,所以结合表皮层的触感能够实现具有更深程度的皮革风格的触感的按键板。插设有绒毛的植毛层,当表皮层被按压时绒毛弯曲,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当按压解除时,弯曲着的绒毛返回到原来的形状,厚度也复原。因此,当触摸表皮层时,其表面稍微凹陷,能够感觉到柔软的触感,能够实现具有皮革风格且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另外,本发明的柔触层的皮革风格的触感除了基于操作面表面的凹凸图案的情况之外,能够根据形成表皮层的树脂材料的材质得到。进一步,在植毛层中,由于光通过在与基材板的面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插设的绒毛之间,所以植毛层的透过光难以扩散,光透过性良好。因此由透光性的基材板、透光性的植毛层、透光性的表皮层构成的按键板能够基于背光进行照光,能够实现即使处于黑暗场所显示要素的视觉识别性也优良的按键板。另外,由于绒毛将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用作原材料,因此结实,并且即使绒毛从柔触层的破断面剥开露出,也难以使按键板自身的耐久性恶化。因此,具有绒毛的按键板成为耐久性优良的按键板。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植毛层包括有将绒毛的一端固定粘接的载持层和插设在该载持层上的绒毛。载持层形成在基材板或表皮层上,只要将绒毛直接植毛在该载持层上,就不需要具备作为另外的构件的绒毛板而能够实现薄型的按键板。另外,只要使载持层具有透光性,就能够利用背光进行照光。这样,由于光容易在绒毛中透过,只要使基材板、表皮层、载持层等绒毛以外的其他的层具有透光性,就能够成为具有柔软性且基于背光的照光性优良的按键板。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显示要素由具有显示部和背景部的字符层形成,其中所述的显示部和背景部都是印刷形成的,该字符层能够设置在透光性的表皮层与植毛层之间。即,字符层能够设置在表皮层的背面。由于字符层处于表皮层的裹侧并设置在植毛层的表面侧,按压操作时操作者的手指直接接触表皮层,因此能够确实得到皮革风格的柔触感。另外,能够防止字符层的磨耗,进一步,由于表皮层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在视觉上正确的识别显示要素。与在按压操作部分设置有由切下部形成的显示要素的现有技术相比,由于设置有由字符层形成的显示要素,所以能够实现难以产生磨耗且耐久性优良的按键板。字符层不仅有包括“显示部”和示出该显示部的周围的“背景部”的情况,还有包括如下的情况构成为具备与框架部分相当的“框架部”,其中该框架部分是由显示部和背景部形成的按压操作部分以外的部分;构成为具有将按压操作部分间隔开的“间隔部”。另外,字符层可以是使显示部和显示部以外的部分(例如背景部)两者都具有透光性,或者使其中一个具有遮光性。另外,即使透光率近似相同,也可以使两者的色调不同。即,这是因为,只要使显示部和显示部以外的部分的透光率不同,或者使色调不同,就能够在视觉上识别显示部。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只要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就能够在视觉上容易识别输入操作部分,能够难以产生误输入。进一步,背光也可以通过该贯通孔照射按键板。因此,可以在来自显示要素的透过光与来自贯通孔(间隔线)的透过光的亮度之间设置差异,能够成为在照光性方面具有特征的按键板。另外,即使在字符层不具有透光性的情况下,通过从贯通孔(间隔线)进行照光,至少能够区分各个显示要素。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绒毛为热塑性材料,在植毛层的边缘部设置将该绒毛在植毛层的厚度方向压塌而形成的压缩部。由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等热塑性材料构成的纤维状的绒毛通过加压状态下的超声波融接法或热压接法容易变形或熔融,在植毛层的厚度方向上容易被压塌,能够在植毛层设置压缩部。该压缩部是通过绒毛被压塌而形成的,所以基本上不含气泡而成为固体状的层。与不被压缩的植毛层相比,能够使得即使是进行磨削也难以磨掉,即使是药品也难以侵入,使用时能够使得植毛层的边缘部难以破损。因此,能够提高植毛层的耐久性。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表皮层延伸而形成覆盖植毛层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这样,植毛层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植毛层的耐久性。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显示要素除了如前所述那样由字符层形成的情况之夕卜,能够以下面这样的形态示出。包括将显示要素成为由表皮层的凹部示出的表示凹部的形态;将显示要素成为由表皮层的凸部示出的表示凸部的形态;将显示要素成为由表皮层的贯通孔示出的表示孔的形态等。这样,能够通过手指的触感确认显示要素。关于第二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在按压操作部分的背面形成从该背面向按压方向突出的按压件。例如具备在按键板的背面侧具有盘簧触点的电路基板的情况下,从背面突出的按压件能够确实按压盘簧触点,能够实现可进行可靠的按压操作的按键板。第三类型示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柔触层的表皮层具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凹凸形状的背面,柔触层的加饰部包括第一加饰层,其施加在该表皮层的背面侧,在所述凹凸形状的凹部内的层厚不均勻;第二加饰层,其施加在该第一加饰层的背面侧,与该第一加饰层不同色;还具有施加在该第二加饰层的背面侧的软质层。这样,由于在基材板的表面侧具有柔触层,操作面由柔触层的表皮层构成,因此,按压操作时通过柔软触感的表皮层和稍微凹陷的软质层的组合,能够实现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并且,柔触层中,在表皮层的背面侧施加有第一加饰层。表皮层的背面是由倾斜面构成的凹凸形状,第一加饰层以在其凹部内不均勻的层厚形成。即,第一加饰层的层厚构成为,凹部的底部附近厚,朝向凸部逐渐变薄。因此,在视觉上能够识别出第一加饰层的色调沿着表皮层的背面的凹凸形状逐渐变化。该色调的变化若是色调的浓淡的变化,则能够突出外观上的立体感。进一步,若表皮层的表面沿着背面的凹凸形状形成为凹凸形状,则能够实现深程度的立体感。在这样的第一加饰层的背面侧施加有与第一加饰层不同色的第二加饰层。因此,在第一加饰层的层厚薄的部分,第二加饰层的色调容易被示出,在外观上,不仅是第一加饰层的色调的浓淡,也能够实现趋向不同色的倾斜的变化。例如若是将蓝色的第一加饰层与红色的第二加饰层组合起来,能够实现蓝色、蓝紫色、红紫色、红色这样逐渐变化的色调。关于第三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在表皮层的背面设置使所述凹凸形状的起伏的高低差减小的透明且软质的介质层。这样即使表皮层的背面是凹凸面,只要减小起伏的高低差,也能够使得第一加饰层的边缘部难以侵入到表皮层的背面侧,能够正确的设置第一加饰层。并且即使设置介质层,由于介质层是透明的,所以第一加饰层的色调也不会变模糊,另外由于介质层是软质的,所以能够避免损及柔触感。关于第三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第一加饰层为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显示层,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这样,显示要素能够通过贯通孔间隔开,能够将相邻的显示要素间隔开,能够在视觉上明确识别按压操作部分等。而且通过触感也能够区分出“间隔线”。关于第三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第二加饰层为具有金属的金属光泽层。这样,在外观上示出金属风格,按压操作时能够实现可得到柔触感的崭新设计的按键板。另夕卜,所谓具有金属的金属光泽层的意思是指含有铝或金等的金属箔的光泽涂层、含有铝或镍等的金属粉的金属涂层、铝或铟等的干式镀层。关于第三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软质层为多孔层,在该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设置覆盖该侧面的保护部。这样,多孔层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多孔层的耐久性。另外,若在设置于柔触层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也设置保护部,则多孔层的侧面不会从该贯通孔露出,能够提高多孔层的耐久性。关于第三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基材板和第二加饰层具有透光性,在基材板的背面还具有EL构件。这样,能够通过面发光对第二加饰层进行照光,即使在黑暗场所也能够提高按键板的视觉识别性。由第四类型示出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板,基材板具有透光性,柔触层具有层叠在表皮层的背面侧的厚度为250μm700μm的多孔层,柔触层的加饰部包括第一加饰部,其设置在表皮层与多孔层之间,通过表皮层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第二加饰部,其设置在多孔层的背面侧,基于来自背面侧的光通过表皮层和多孔层而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这样,由于在基材板的表面侧具有柔触层,操作面由柔触层的表皮层构成,因此按压操作时能够赋予柔软的手触感,能够实现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并且,在柔触层中,由于在表皮层的背面侧设置第一加饰部,在按压操作时能够防止第一加饰部的磨耗。由于该第一加饰部通过透光性的表皮层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因此能够得到视觉识别性高的加饰部,若使第一加饰部为示出文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显示部,则能够在视觉上明确识别显示要素。而且由于现有技术是用切下部形成显示要素,所以在按压操作部分存在切除孔,在按压操作时有可能使加饰板翻卷。但是本发明中在按压操作部分没有这样的孔,能够实现耐久性优良的按键板。在第四类型示出的本发明中,在柔触层中,在表皮层的背面侧层叠着厚度为250μm700μm的多孔层。该多孔层如海绵那样由无数的小孔构成,看起来很朦胧,所以利用从操作者的背后照射的光难以透视设置在多孔层的相反侧的第二加饰部。也就是说,操作者在背光光源未发光的非照光时,从操作面侧通过多孔层在视觉上难以识别在多孔层的背面侧设置的第二加饰部。因此在非照光时,操作者在视觉上仅能识别设置在多孔层的表面侧第一加饰部。而在另一方面,在背光光源进行发光的照光时,从多孔层的背面侧对第二加饰部进行照光的光透过该多孔层也照射第一加饰部。因此在照光时,操作者能够在视觉上识别与第一加饰部一起浮出的第二加饰部。即,在非照光时与照光时,能够改变加饰设计,能够实现崭新设计的按键板。若多孔层的厚度比250μm薄,则即使在非照光时在视觉上也能识别出第二加饰部,若比700μm厚,则即使在照光时在视觉上也难以识别出第二加饰部,在非照光时与照光时,不能改变加饰设计。另外,若使得多孔层为软质的,则利用多孔层的柔软性能够使柔触层的操作面容易凹陷,能够进一步提高柔触感。关于第四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多孔层为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所谓“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是指,例如图10的电子显微镜(SEM)照片所示,气泡连续而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从而看似成为纵孔结构的发泡层。例如由图51的电子显微镜照片示出那样的独立气泡的发泡层中,大致球状的气泡随机并排,因此透过光容易扩散,在照光时第二加饰部有时变得不鲜明。相对于此,在连续气泡的发泡层中,透过光容易通过连续而相连接的气泡部分。因此,若使多孔层为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则在照光时能够使第二加饰部的透过光容易向表面侧通过,在视觉上能够鲜明的识别第二加饰部。并且,在由第二加饰部示出显示要素的情况下,优选使多孔层为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而且若使多孔层的厚度也为250μm450μm,则即使是小的显示要素也能够在视觉上明确的被识别。这是因为若厚度比250μm薄,则即使在非照光时也能够在视觉上识别第二加饰部,若比450μm厚,则在照光时难以看到第二加饰部。关于第四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表皮层的表面为凹凸面。这样,能够使表皮层的表面的摩擦系数减小,能够使得表面平滑。由此能够提高柔触感。另外,在表皮层的背面为凹凸面的情况下,可以在该凹凸面设置使该起伏的高低差减小的透明且软质的介质层。这样即使是表皮层的背面为凹凸面,只要使该起伏的高低差减小,就可以在表皮层的背面侧正确的设置第一加饰部,若使该第一加饰部为显示部,就能够实现具有明瞭的显示部的按键板。并且,即使设置介质层,由于介质层是透明的,因此不会发生第一加饰部难以被看到的情况,另外由于介质层是软质的,因此也不会损及柔触感。关于第四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第一加饰部为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显示部,柔触层具有将该显示部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这样,背光透过透光性的基材板并通过该贯通孔向外部发光。因此,能够在来自显示部的照光亮度与来自间隔线的照光亮度之间设置差异,能够实现在照光性方面具有特征的按键板。另外,通过从间隔线照射光,至少能够区分每个显示部。另外,在此将显示部间隔开的“间隔线”,除了像将相邻的显示部间隔开的间隔线那样将一个显示部与其他的显示部间隔开的部分之外,还包含将由显示部和背景部形成的按压操作部分与其他的按压操作部分或按压操作部分以外的部分区分开的部分。若这样设置间隔线,则在视觉上能够容易识别按压操作部分,能够难以产生误输入。另外,可以使显示部与显示部以外的部分双方都具有透光性,或者使其中的任意一方具有遮光性。即,若使显示部与显示部以外的部分的透光率不同,则在视觉上能够识别显示部。另外,即使透光率几乎相同,但若使两者的色调不同,在视觉上就能够识别显示部。间隔线的形状是能够将按压操作部分大致区分开的形状,例如能够成为呈框状包围住按压操作部分的外周的形状、成为示出按压操作部分的外周的一部分的形状等。并且,由于将贯通孔作为划分按压操作部分的间隔线,因此能够使间隔线明亮的照光。另外,利用触感也能够通过间隔线确认按压操作部分。而且由于按压操作时按键板容易弯曲,所以能够将按压载荷抑制得很低,能够提高按压操作性。关于第四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在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设置覆盖该侧面的保护部。这样,多孔层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多孔层的耐久性。另外,若在设置于柔触层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中也设置保护部,多孔层的侧面不会从该贯通孔露出,能够提高多孔层的耐久性。关于第四类型示出的按键板,可以是在基材板的背面还具备EL构件。这样,能够利用面发光对第二加饰部均勻的照光,能够提高第二加饰部的边缘部的视觉识别性。另外,可以是在基材板的背面还具有导光板。这样,能够将基于LED、EL等光源造成的背光高效传递给按键板,能够提高照光亮度。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的按键板,在输入操作时操作者能够通过触觉感觉到柔触感。另外,因为在透光性的表皮层的背面侧具有加饰部,因此能够提高加饰部的耐久性和视觉识别性。并且在从基材板的背面侧发光而使按键板照光的所谓照光式按键板的情况下,能够成为照光性优良的按键板。而且根据第一类型的按键板,由于加饰部为具有形成显示要素的印刷层的字符层,因此能够通过印刷在表皮层的背面简单地形成显示要素。而且,根据第二类型的按键板,由透光性的基材板、透光性的植毛层、透光性的表皮层构成的按键板,能够实现即使在黑暗场所显示要素的视觉识别性也优良的按键板。另夕卜,由于能够具有皮革风格的外观并且进行照光,因此能够实现可唤起更温暖的生气那样的设计性优良的按键板。而且根据第三类型的按键板,在视觉上能够识别出第一加饰层的色调沿着表皮层的背面的凹凸形状逐渐变化。该色调的变化若是色调的浓淡的变化,则能够突出外观上的立体感。而且,在第一加饰层的层厚薄的部分,第二加饰层的色调容易被示出,在外观上,不仅是第一加饰层的色调的浓淡,也能够实现趋向不同色的倾斜的变化。而且根据第四类型的按键板,由于在基材板的表面侧具有柔触层,在按压操作时能够提供柔软的手触感,能够实现薄型且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另外,第一加饰部在按压操作时不会产生磨耗,由于在柔触层的按压操作部分没有孔,因此能够实现耐久性优良的按键板。而且在非照光时和照光时还能够改变为提供不同外观的设计,能够实现崭新的设计的按键板。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SA-SA线的剖面图。图3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2相当的剖面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第一变形例的与图2相当的剖面图。图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6是图5的SB-SB线的剖面图。图7是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8是图7的SC-SC线的剖面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按键板中使用的间隔部的其它形状的俯视图。图10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2相当的剖面图。图11是第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第二变形例的与图2相当的剖面图。图12是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2相当的剖面图。图13是第七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14是图13的SD-SD线的剖面图。图15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16是图15的SE-SE线的剖面图。图17是示出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图16中R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8是手指触摸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时的说明图。图19是示出第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0是示出第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21是图20的SF-SF线的剖面图。图22是示出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3是示出与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第一变形例的按键板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24是示出与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第二变形例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5是示出与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第三变形例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6是示出与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第四变形例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7是示出与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第五变形例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8是示出与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共通的第六变形例的按键板的与图16相当的剖面图。图29是示出亮度测定方法的说明图。图30是表示亮度测定结果的图表。图31是示出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32是图31的SG-SG线的剖面图。图33是图31的SH-SH线的剖面图。图34是用于说明第一加饰层、第二加饰层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35是示出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33相当的剖面图.图36是用于说明介质层、第一加饰层、第二加饰层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37是示出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33相当的剖面图。图38是示出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33相当的剖面图。图39是示出第十六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33相当的剖面图。图40是示出第十七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33相当的剖面图。图41是示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42是图41的SI-SI线的剖面图。图43是示出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照光时的俯视图。图44是示出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俯视图。图45是图44的SJ-SJ线的剖面图。图46是示出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照光时的俯视图。图47是示出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42相当的剖面图。图48是示出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42相当的剖面图。图49是示出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的与图42相当的剖面图。图50是示出由连续气泡的发泡层形成的多孔层的显微镜照片图。图51是示出由独立气泡的发泡层形成的多孔层的显微镜照片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按键板(第一实施方式)2表皮层2a表面(操作面)2b背面3字符层3a显示部3b背景部4粘接层5基材板6按键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7按键板(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9按键板(第二实施方式)10按键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11按键板(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12粘接层14按键板(第三实施方式)15字符层15a显示部15b框架部15c背景部16粘接层(加饰层)17输入操作部分18按键板(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19按键板(第四实施方式)21字符层21a显示部21b框架部21c背景部2Id间隔部22按键板(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23按键板(第五实施方式)24表皮层24a背面25字符层25a显示部25b框架部25c背景部27间隔部(贯通孔)27a膨胀部29按键板(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30按键板(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31字符层31a显示部32加饰层33按键板(第六实施方式)34表皮层34a保护部35发泡层41按键板(第七实施方式)42表皮层42a背面部43字符层43a显示部43b框架部43c背景部45发泡层51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52柔触层53基材板53a表面53b背面54表皮层54a表面54b背面55字符层55a显示部55b背景部55c间隔线56粘接层57植毛层57a载持层57b绒毛58按压操作部59按键板(第九实施方式)60柔触层61表皮层61a表面61b背面62字符层62a显示部62b背景部63粘接层64植毛层65贯通孔(间隔线)66按键板(第十实施方式)67柔触层68表皮层68a表面68b背面68c阶梯面69字符层69a显示部69b背景部70粘接层71植毛层71c压缩部72按键板(第11实施方式)73柔触层74表皮层74a表面74b背面74c保护部75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76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77字符层77a显示部77b背景部77c间隔线78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79字符层79a显示部79b背景部79c间隔线80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81表皮层81a表面81b背面81c显示凹部82涂敷层83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84表皮层84b背面84c显示孑L85按键板(第八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86按压件90测光台91遮蔽板92亮度测定器101按键板(第十二实施方式)102基材板103柔触层104表皮层105第一加饰层106第二加饰层IO7多孔层(软质层)108a背景部108b显示部108c间隔线.109按压操作部110粘接层111第一加饰层(第一变形例)112第一加饰层(第二变形例)113第一加饰层(第三变形例)114第一加饰层(第四变形例)115第二加饰层(变形例)116粘接层(变形例)117多孔层(变形例)118按键板(第十三实施方式)119柔触层120介质层121按键板(第十四实施方式)122柔触层123第一加饰层124第二加饰层125按键板(第十五实施方式)126柔触层127贯通孔(间隔线)128表皮层129介质层130第一加饰层131第二加饰层132多孔层133粘接层134按键板(第十六实施方式)135柔触层136表皮层136a保护部137按键板(第十七实施方式)138EL构件151按键板(第十八实施方式)152基材板153柔触层154表皮层155第一加饰部155a显示部155b间隔线156固接层157多孔层158固接层159第二加饰部159a显示部160按压操作部161按键板(第十九实施方式)162柔触层163表皮层164第一加饰部164a显示部165第二加饰部165a间隔线166介质层167按键板(第二十实施方式)168柔触层169贯通孔170表皮层171第一加饰部172固接层173多孔层174固接层175按键板(第二十一实施方式)176柔触层177表皮层177a保护部178按键板(第二十二实施方式)179EL构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考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针对第一类型通过第一第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针对第二类型通过第八第十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针对第三类型通过第十二第十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针对第四类型通过第十八第二十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针对各实施方式中通用的构件、材料、结构、制造方法、作用效果省略重复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图2〕: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如图1、图2所示。图1示出按键板1的俯视图,图2示出按键板1的SA-SA线剖面图。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具有包括表皮层2和字符层3的柔触层、粘接层4、基材板5,从操作面侧按照表皮层2、字符层3、粘接层4、基材板5的顺序进行层叠。表皮层2是赋予了皮革风格的柔软的手触感、即赋予了柔触感的层,利用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形成为板状。表皮层2的材料可以使用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优良的树脂或者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若使用聚氨酯类树脂则能够得到更为优越的柔触感。并且这些树脂或弹性体可以使用含有发泡性珠粒、中空状珠粒、弹性珠粒、无机材料等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加入这样的珠粒或无机材料能够对表皮层2赋予凹凸而带来多样的触感。所谓发泡性珠粒,是加热后就变成中空的珠粒的物质,作为其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氨酯、丙烯_聚氨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所谓中空状珠粒是中空的球体,作为其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偏二氯乙烯与丙烯腈等的共聚物、交联丙烯酸等。所谓弹性珠粒是指加压至其形状变化后释放时具有弹性回复性质的树脂颗粒,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氨酯树脂、丙烯_聚氨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_异戊二烯共聚物等。作为无机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二氧化硅(SiO2;也称为硅石或无水硅酸)、含水硅酸(SiO2·XH2O)、含水硅酸铝(Al2039Si02·xH20)等。另外,使用分型板或模具能够在表皮层2的操作面上转印成型凹凸图案并使触感平滑。而且,有时在上述树脂组合物中还添加颜料、染料等着色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另外,可以在上述树脂或弹性体中配合颜料、染料等着色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这样的表皮层2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这是因为若不到5μm则耐久性低,容易破损,而若超过200μm则刚性高,相对于操作者的触感变差,难以显现柔触感。字符层3是由印刷形成的涂敷层构成,包括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图形的显示部3a和反映出该显示部3a的周围形状的背景部3b。由于显示部3a和背景部3b都具有透光性,所以显示部3a和背景部3b构成通过光的“透光部”。但是,显示部3a的透光率比背景部3b的透光率大,在所谓背光照光的情况下,显示部3a与背景部3b相比照光明亮。字符层3的材料使用能够涂装到表皮层2的背面2b的油墨或涂料。另外,作为字符层3的性质若是像热熔粘接剂那样涂敷成形后显现出粘接性,则可以省略后述的粘接层4。粘接层4是将字符层3与基材板5粘接起来的层,由透光性的粘接剂或粘合剂形成。可以使用透光性的粘接膜、粘合膜、热熔粘接剂等。基材板5具有赋予按键板1定形性的功能,由透光性树脂形成。若在基材板5的背面设置按压件,则能够提高按压操作性。基材板5使用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烯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基材板5的厚度优选为100μm500μm。若不到100μm则强度小,后续加工中有可能会破损,而且刚性也小,难以保持按键板1的形状。若超过500μm则刚性大难以弯曲,所以在进行按压输入操作按键板的情况下,按压载荷变大,操作性变差。按键板1的制造是在表皮层2的背面2b涂敷成形字符层3之后,在字符层3与基材板5之间夹持着成为粘接层4的粘接膜进行层压加工。这样将各个层层叠并紧固接合在一起得到按键板1。根据按键板1,由于在操作面上具有表皮层2,所以在进行输入操作时操作者能够通过触觉感觉到柔触感。而且,由于在透光性的表皮层2的背面2b设置着字符层3,所以能够防止显示部3a的磨耗,并且能够提高显示部3a的视觉识别性。而且,显示部3a能够通过层叠在字符层3的背面侧的粘接层4和基材板5的透过光被照光,所以在基材板5的背面侧设置光源构成所谓的背光照光的情况下,通过该光源的光能够对显示部3a进行照光。因此,能够实现具有柔触感和耐久性优良的显示部3a且能够照光的按键板1。由于使字符层3的显示部3a为透光部,所以能够实现如下的按键板1,即,该按键板1利用透过粘接层4和基材板5的透过光能够将显示部3a照亮,提高显示部3a的视觉识别性。而且由于使字符层3的背景部3b为透光部,所以能够利用透过粘接层4和基材板5的透过光将按键板1整体照亮,由于显示部3a和背景部3b的透射率不同,所以能够实现显示部3a比背景部3b更能够被照亮的按键板1。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一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中,背景部3b具有诱光件,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6中,背景部3b具有遮光性。能够突出显示部3a的亮度,并且能够通过视觉明确识别显示部3a。从而能够实现提高了输入操作性的按键板6。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7中使显示部3a具有遮光性。能够突出背景部3b的亮度,能够通过视觉明确识别镂空文字图形的背景部3b。从而能够实现提高了输入操作性的按键板7。第二实施方式〔图3〕第二实施方式的桉键板9如图3所示。图3示出按键板9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是,字符层的一部分兼用作将表皮层2和基材板5牢固接合在一起的粘接层。在这一点上,与除了字符层3之外另外设置粘接层4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不同。即,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9中,背景部3b由粘接层12形成。这样,能够由粘接层12兼用作显示部3a的背景,能够实现制造简单化、成本低的按键板7。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图4〕图4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0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3a由粘接层12形成。即,由背景部3b和形成显示部3a的粘接层12来形成字符层3。这样,能够由粘接层12兼用作显示部3a,能够实现制造简单化、低成本的按键板7。而且,若使背景部3b具有遮光性且使成为显示部3a的粘接层12具有透光性,则通过显示部3a能够进行照光。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1,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结构相同。但是背景部3b也具有透光性这一点不同。通过使显示部3a和背景部3b都具有透光性,能够对按键板整体照光。另外,通过使显示部3a和背景部3b的透射率或色调变化,能够使变化多样的设计具体体现出。第三实施方式〔图5、图6〕图5、图6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4。图5示出按键板14的俯视图,图6示出按键板14的SB-SB线剖面图。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4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9不同的结构在于,除了显示部15a和背景部15c以外,在字符层15还设置有框架部15b。相对于由显示部15a和背景部15c构成的按压操作部分17,框架部15b是不被按压操作的框架的部分。另外,粘接层16构成为使字符层15的色调变化而进行附加装饰的“加饰层”。按键板14的制造与第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9相同,在表皮层2的背面2b涂敷成形字符层15。这时,显示部15a和框架部15b利用相同的油墨一次性涂装。然后,在字符层15的背面涂敷形成加饰层16,将这些层层压在一起而得到按键板14。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4,由框架部15b将输入操作部分17区划出,因此通过视觉能够容易识别输入操作部分17,能够难以产生误输入的情况。另外,若使显示部15a和框架部15b、背景部15c都成为“透光部”,则能够将按键板14整体照亮,能够实现提高了输入操作性的按键板14。第三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8中,使显示部15a和框架部15b为“遮光部”。这样,能够突出背景部15c的亮度,能够将显示部作为镂空文字图形通过视觉明确识别。从而能够实现提高了输入操作性的按键板18。第四实施方式〔图7、图8〕第四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9由图7、图8示出。图7是按键板19的俯视图,图8是按键板19的SC-SC线剖面图。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9与第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4不同的结构在于,字符层21还设置有间隔部21d。间隔部21d是将由显示部21a和背景部21c形成的按压操作部分17分隔开的部分,是分隔显示部的间隔线。根据按键板19,若使字符层21和成为加饰层的粘接层16具有透光性,则能够将按键板19整体照亮。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9中的结构是使字符层21为“透光部”,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22中,使字符层21中的背景部21c和框架部21b为“遮光部”,使显示部21a和间隔部21d为“透光部”。这样,能够突出显示部21a和间隔部21d的亮度,能够通过视觉明确识别显示部21a。从而能够实现提高了输入操作性的按键板22。第四实施方式中间隔部的变形例〔图9〕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9中,示出了形成呈矩形状将输入操作部分17包围住的间隔部21d的例子,但也能够形成以下那样的间隔部作为间隔线。如图9中的㈧所示,能够利用相交叉的长短的直线状间隔部示出输入操作部分17。如图9中的(B)所示,也可以利用L字形状的间隔部示出输入操作部分17。如图9中的(C)所示,也能够利用短的直线状间隔部示出输入操作部分17。如图9中的(D)所示,也可以利用椭圆形状或圆形的间隔部以包围住输入操作部分17的方式示出输入操作部分17。第五实施方式〔图10〕第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23由图10示出。图10示出按键板23的SD-SD线剖面图。第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23与第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9的不同之处在于间隔部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间隔部27并不是作为字符层25的一部分形成,而是形成为贯通由表皮层24和字符层25形成的柔触层的层厚的贯通孔27。按键板23的制造与其他实施方式相同,在表皮层24上涂敷形成字符层25之后,利用成为粘接层16的粘接膜将基材板5层压加工在一起。之后,使刀具从表皮层24之上接触,形成贯通表皮层24和字符层25的作为贯通孔的间隔部27,从而得到按键板23。另夕卜,间隔部27也可以在层压加工之前进行,而且贯通孔也可以贯通至粘接层16。根据按键板23,若使字符层25及粘接层16具有透光性,则能够将按键板23整体照亮。而且利用间隔部27,不用通过表皮层24和字符层25就能够发出光,因此可以使间隔部27比显示部25a照光更亮。因此能够实现提高了按压操作部分17的视觉识别性的照光式按键板23。另外,进行输入操作时,由于间隔部27贯通表皮层24和字符层25,因此,按键板23容易弯曲,能够将按压载荷抑制得很低。由此可以提高按压操作性。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第五实施方式的桉键板23中,示出了将位于输入操作部分17的显示部25a和背景部25c作为“透光部”而构成的例子,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29中使背景部25c为“遮光部”。这样,能够突出显示部25a的亮度,能够明确的在视觉上识别显示部25a。由此能够实现提高了输入操作性的按键板29。第五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图11〕:本实施方式的桉键板30的剖面图由图11示出。第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23中,示出了将位于输入操作部分17的显示部25a和背景部25c作为“透光部”而构成的例子,但是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0中使显示部31a为“遮光部”。这样,能够突出显示部31a的周围的加饰层32的亮度,能够照射出镂空文字形状。第六实施方式〔图12〕第六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3由图12示出。图12为按键板33的剖面图。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3与图4中示出的按键板10相比较,其不同点在于还具有作为“多孔层”的发泡层35。即,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33中,由表皮层34、字符层3、发泡层35形成柔触层。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表皮层34延伸至柔触层的外边缘部分,并且呈扩展状倾斜,覆盖字符层3、发泡层35的各边缘部的侧面而形成保护部34a。该保护部34a延伸至粘接层16。发泡层35的材料是能够发泡成形的树脂或者弹性体,与表皮层34的材料相同,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发泡层35,要么使得发泡层35的厚度薄,或者使得发泡程度低等,从而具有透光性。按键板33的制造是,在表皮层34上层叠形成字符层3、发泡层35之后,利用成为粘接层16的粘接膜将柔触层和基材板5层压加工到一起。接着使用热压接法或超声波融接法对该板从表皮层34侧按压夹具,在厚度方向上对发泡层2进行压缩而将发泡层2压塌,从而将发泡层2切断,得到按键板33。根据按键板33,由于在字符层3与基材板5之间具有发泡层35,因此利用发泡层35的柔软性能够容易的使表皮层34的操作面凹入,能够进一步提高柔触感。另外,由于发泡层35具有透光性,因此能够照亮显示部3a。进一步,由于利用表皮层34的保护部34a来保护发泡层35的边缘部的侧面,使得发泡层35不从表面露出,能够提高发泡层35的耐久性。另外,由于字符层3位于发泡层35的上表面,所以不用通过发泡层35对显示部3a进行视觉识别,能够得到视觉识别性优良的显示部3a。第七实施方式〔图13、图14〕第七实施方式的按键板41由图13、图14示出。图13示出按键板41的俯视图,图14示出按键板41的SD-SD线剖面图。按键板41与图10中示出的按键板23相比较,其不同之处在于还具有作为“多孔层”的发泡层45。S卩,按键板41中,由表皮层42、字符层43、发泡层45形成柔触层。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表皮层42的外边缘部分延伸,覆盖字符层43、发泡层45的各边缘部的侧面。另外,在柔触层形成有贯通其层厚的贯通孔27,构成为将按压操作部分17间隔开的间隔部27。进一步在间隔部27的表面具有表皮层42的端部鼓起的膨胀部27a。按键板41的制造是,在表皮层42上层叠形成字符层43以及发泡层45之后,利用将由上述的各层形成的柔触层与基材板5粘接起来的粘接膜16进行层压加工。接着利用热压接法或超声波融接法对该板从表皮层42侧按压夹具,在厚度方向上压缩发泡层45而将发泡层45压塌,由此将柔触层切断,并且一边利用表皮层42将柔触层的边缘覆盖一边形成间隔部27。如此得到按键板41。根据按键板41,无论发泡层45是否具有透光性,都能够从间隔部27照光,因此能够在视觉上识别按压操作部分17。另外,由于在间隔部27的周围设置有膨胀部27a,所以在触感上也能感觉到按压操作部分17。第八实施方式〔图15图18〕第八实施方式的桉键板51由图15图18示出。图15示出按键板51的俯视图,图16示出按键板51的SE-SE线剖面图,图17示出按键板51的局部放大剖面图,图18示出手指触摸到按键板51时的说明图。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具有柔触层52和基材板53,柔触层52按照表皮层54、字符层55、粘接层56、植毛层57的顺序从操作面(表面)侧层叠而形成。首先,针对形成柔触层52的各层进行说明。表皮层54是赋予皮革风格的外观和触感的层。利用高分子材料形成为板状,通过该高分子材料的材质独自的特征,并在表面54a设置凹凸,从而赋予皮革风格的外观和触感。表皮层54的材料与表皮层2相同,能够使用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优良的树脂或者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若使用聚氨酯类树脂则能够得到更为优越的皮革风格触感。并且这些树脂或弹性体可以使用含有发泡性珠粒、中空状珠粒、弹性珠粒、无机材料等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加入这样的珠粒或无机材料能够对表皮层2赋予凹凸,简单来说是带来皮革风格,其实是能够带来多样的触感。所谓发泡性珠粒,是加热后就变成中空的珠粒的物质,作为其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氨酯、丙烯_聚氨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所谓中空状珠粒是中空的球体,作为其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偏二氯乙烯与丙烯腈等的共聚物、交联丙烯酸等。所谓弹性珠粒是指加压至其形状变化后释放时具有弹性回复性质的树脂颗粒,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氨酯树脂、丙烯-聚氨酯树脂、聚苯乙烯树月旨、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作为无机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二氧化硅(SiO2;也称为硅石或无水硅酸)、含水硅酸(SiO2·XH2O)、含水硅酸铝(Al2039Si02·χΗ20)等。另外,平滑的皮革风格的触感使用夹具或模具在表皮层54的操作面上转印成形凹凸图案就能够得到。上述树脂或弹性体中能够配合颜料、染料等着色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表皮层54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这是因为若不到5μm,则耐久性低,容易破损,若超过200μm,则刚性高,相对于操作者的触感变差,难以得到皮革风格的触感。植毛层57是具有载持层57a和多个线状的绒毛57b的层,是具有柔软性且与表皮层54的肌肤触摸相结合而赋予皮革风格的触感的层。更具体而言,绒毛57b的一端插设在形成于基材板53上的载持层57a上,另一端固接在与载持层57a隔开间隔的粘接层56上。因此绒毛57b的中央部分、即载持层57a与粘接层56的间隙部分能够弯曲,当按压表皮层54时绒毛57b弯曲从而植毛层57在厚度方向上被压缩(图18),当按压解除时弯曲着的绒毛57b返回到原来的形状,植毛层57的厚度也复原。这样植毛层57在厚度方向上容易被压塌,对柔触层52赋予柔软性。载持层57a的材料可以使用将绒毛57b植毛时软质且在植毛后能够将绒毛57b固接的反应固化型粘接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类、聚氨酯类、醋酸乙烯类等各种光固化型粘接剂、各种热固化型粘接剂。载持层57a的层厚t优选比后述的绒毛57b的长度ρ小。这是因为若载持层57a的层厚t与绒毛57b的长度ρ相同或大于绒毛57b的长度p,有可能产生将绒毛57b埋入载持层56a中的情况。更优选ρ/10彡t彡9p/10的范围。这是因为载持层57a的层厚t若小于P/10,则埋在载持层57a中的绒毛57b的长度最大也就只有p/10,有可能造成绒毛57b未植上而形成空眼或者绒毛57b相互重合的状态。另外,载持层57a的层厚t若大于9p/10,则从载持层57a突出的绒毛57b的长度变短,难以获得植毛层带来的柔软的触感。绒毛57b构成为从被插设的部分起呈线状延伸,可以将天然纤维或人造纤维作原材料,这些纤维例如可以列举出棉、绢、人造丝、聚酰胺类纤维、聚酯类纤维、聚氨酯类纤维、聚乙烯类纤维、聚氯乙烯类纤维等。绒毛57b的长度优选为0.Imm2.0mm。若不到0.Imm则难以弯曲,植毛层难以被压塌。若超过2.Omm则植毛层变厚,不能够得到薄型的按键板。绒毛57b的粗度优选为0.ID5.0D。若不到0.ID则绒毛的强度变弱,受到按压而压缩的绒毛在解除按压时有可能难以复原。若超过5.OD则绒毛的强度过强,有可能难以得到柔软的触感。为得到照光性优良的按键板,载持层57a优选使用透光性的材料。字符层55是用于将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表现出的层。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印刷在表皮层54背面54b的涂敷层而形成。包括有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显示部55a、反映出该显示部55a的周围形状的背景部55b、示出按压操作部58的矩形环状的间隔线55c。S卩,字符层55在表皮层54的背面54b设置有第一涂敷层而形成背景部55b,再在表皮层54背面54b的整个面上设置覆盖第一涂敷层的第二涂敷层,从而形成显示部55a和间隔线55c。通过使第一、第二涂敷层分别具有透光性,从而能够使背光透过。若使第一涂敷层的透光率小于第二涂敷层的透光率,则显示部55a和间隔线55c的透光率大于背景部55b的透光率,与背景部55b相比较,显示部55a和间隔线55c能够明亮的照光。粘接层56是将植毛层57固接在字符层55背面的层,即,将绒毛57b的另一端固定粘接。粘接层56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将绒毛57b固定粘接的反应固化型粘接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类、聚氨酯类、醋酸乙烯类等各种光固化型粘接剂、各种热固化型粘接剂。另夕卜,如果字符层55的性质是像热熔粘接剂那样涂敷成形后能够显现出粘接性的话,可以省略粘接层56。为得到照光性优良的按键板,粘接层56优选使用透光性的材料。接着针对基材板53进行说明。基材板53具有赋予按键板51定形性的功能。基材板53的材料与基材板5相同,使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烯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基材板3的厚度优选为IOOym500μπι。若不到100μm则强度小,在后续加工中有可能会破损,而且刚性也小,难以保持按键板51的形状。若超过500μπι则刚性大难以弯曲,因此,在用作进行按压输入操作的按键板的情况下,按压载荷变高,操作性变差。为得到照光性优良的按键板,基材板53优选使用透光性的材料。下面针对按键板5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在表皮层54的背面54b上涂敷成形字符层55。另一方面,在基材板53的表面53a形成植毛层57。详细情况后述。接着,在字符层55的背面涂敷粘接层56并使之与植毛层57对置,通过层压加工将植毛层57的绒毛57b固定粘接在粘接层56上,从而得到按键板51。植毛层57的形成按如下所述进行。首先,在基材板53的表面53a上涂布载持层57a。作为涂布的方法,可以采用喷雾涂装、丝网印刷、凹版印刷、转印等。接着,利用静电将多个绒毛57b附着于设置在基材板53的表面53a上的载持层57a上进行植毛,最后使载持层57a固化,从而形成在基材板53的表面53a上插植多个绒毛57b的植毛层57。另外,这样的静电植毛以基材板53为对象进行,因此可以连续形成,作业容易。除了静电植毛的方法之外,也能够利用溶剂分散法或压缩空气法形成植毛层57。在溶剂分散法中,在基材板53上涂敷涂料,在该涂料固化之前使分散在溶剂中的绒毛57b散布在其上,将它们干燥固化后,将多余的绒毛除去,从而能够形成植毛层57。在压缩空气法中,利用压缩空气将绒毛57b分散在空气中,使绒毛边扩散边供给,使绒毛按随机方向均勻的散布在设置于基材板53的表面53a上的粘接层上并进行粘接,从而能够形成植毛层57。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的作用、效果。根据按键板51,由于在操作面上具有表皮层54,具有皮革风格的外观赋予皮革风格的触感,并且由于具有植毛层57,能够实现如下的赋予皮革风格的触感的按键板51,即,具有更接近真皮的柔软的柔触感。而且,由于在表皮层54和植毛层57之间具有形成显示要素的字符层55,所以能够提高显示要素的视觉识别性。另外,植毛层57由于从沿着与基材板53的面方向的交叉方向插设的绒毛57b之间透过光,所以绒毛57b遮挡透过光的情况很少。因此,能够使得由透光性的基材板53、透光性的植毛层57、透光性的粘接层56、透光性的表皮层54构成的按键板51利用背光可以进行照光,即使在黑暗场所也能够从显示部55a照光,能够实现视觉识别性优良的按键板51。由于将绒毛57b直接植毛于形成在基材板53上的载持层57a上,所以不需要具备作为另外的构件的绒毛板,能够实现薄型的按键板51。另外,由于具有绒毛57b,所以反复使用性强,耐久性优良。由于将字符层55设置在表皮层54的背面,按压操作时操作者的手指直接触摸表皮层54,作为触感能够确实得到皮革风格的柔触感。还能够防止字符层55的磨耗,能够通过视觉正确地识别显示部55a。另外,由于在表面侧仅形成有表皮层54,所以通过表皮层54能够明确的视觉识别显示部55a。而且与在按压操作部分设置由切下部形成的显示要素的现有技术相比,利用字符层55设置显示部55a的本发明能够实现难以磨耗且耐久性优良的按键板51。而且,由于具有包围按压操作部58的矩形环状的间隔线55c,能够通过视觉容易识别按压操作部58,能够防止发生误输入。第九实施方式〔图19〕第九实施方式的桉键板59由图19示出。图19示出按键板59的剖面图。第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9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不同之处在于在柔触层60形成贯通其层厚的贯通孔65,形成将按压操作部58间隔开的“间隔线”。本实施方式的柔触层60也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柔触层52相同,从操作面(表面)侧按照表皮层61、字符层62、粘接层63、植毛层64的顺序进行层叠。按键板59的制造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相同,形成没有贯通孔65的柔触层60,最后从表皮层61之上使刀具接触,形成贯通表皮层61、字符层62、粘接层63、植毛层64的贯通孔65,得到按键板59。根据按键板59,柔触层60具有将按压操作部58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65,因此只要使基材板53具有透光性,背光就能够通过基材板53和贯通孔65对按键板59进行照光。所以能够在来自显示部62a和背景部62b的透过光与来自贯通孔65的透过光的亮度之间设置差异,能够成为照光性方面具有特征的按键板59。第十实施方式〔图20、图21〕第十实施方式的桉键板66由图20、图21示出。图20示出按键板66的俯视图,图21示出按键板66的SF-SF线剖面图。第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66与第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9不同之处在于在表皮层68的边缘部形成将植毛层71压缩了的压缩部71c,并且设置有阶梯面68c。本实施方式的柔触层67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柔触层52相同,从操作面(表面)侧按照表皮层68、字符层69、粘接层70、植毛层71的顺序进行层叠。本实施方式的植毛层71设置有将其边缘部沿着厚度方向压塌的压缩部71c。本实施方式的绒毛的材料是热塑性树脂。通过加压状态下的超声波融接法或热压接法,热塑性树脂容易变形或熔融,在压缩部71c使载持层和粘接层70紧密粘接,形成固体层。另外,将按压操作部58间隔开的矩形环状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65贯通表皮层68、字符层69、粘接层70、植毛层71的层厚而形成。如上所述,在按键板66,柔触层67的边缘部在厚度方向上被压塌。按键板66的制造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相同,形成没有贯通孔65的柔触层67,之后,从表皮层68侧采用热压接法或超声波融接法对柔触层69进行压缩,将植毛层71压塌而在表皮层68形成阶梯面68c。最后,从表皮层68之上使刀具接触于阶梯面68c的底面,形成贯通表皮层68、字符层69、粘接层70、植毛层71的贯通孔65,得到按键板66。根据按键板66,由于在植毛层71的边缘部设置压缩部71c,因此与未被压缩的植毛层相比,即使进行磨削也难以磨掉,即使是药品也难以侵入。因此,在使用时能够使植毛层71的边缘部难以破损,能够提高耐久性。第十一实施方式〔图22〕第H^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72由图22示出。图22示出按键板72的剖面图。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72与第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9相同,也具有贯通孔65,但是与第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9不同,表皮层74的边缘部分延伸,设置覆盖字符层62、粘接层63、植毛层64的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74c。该柔触层73也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柔触层52相同,从操作面(表面)侧按照表皮层74、字符层62、粘接层63、植毛层64的顺序进行层叠。按键板72的制造与第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9相同,形成没有贯通孔65的柔触层73,之后、从表皮层74侧采用热压接法或超声波融接法对柔触层73进行按压,压缩植毛层2664以使植毛层64在厚度方向上被压塌,将字符层62、粘接层63、植毛层64切断,并且一边利用表皮层74的保护部74c覆盖字符层62、粘接层63、植毛层64的边缘一边形成贯通孔65,得到按键板72。根据按键板72,由于设置有覆盖植毛层64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74c,因此植毛层64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植毛层64的耐久性。下面针对在各实施方式中共通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另外,作为代表例针对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的变形例进行说明,下面的各变形例中的特征结构也能够适用于第九第十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9、66、72。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图23〕第一变形例的桉键板75的剖面图由图23示出。该按键板75改变了植毛层的形态。即,按键板75中,在字符层55的背面设置载持层57a,利用粘接层56将基材板53与植毛层57固定粘接在一起。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相比,植毛层中载持层的位置上下相反。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图24〕第二变形例的桉键板76的剖面图由图24示出。该按键板76改变了字符层的形态。即在按键板76中,由第一涂敷层形成显示部77a和间隔线77c,由第二涂敷层形成背景部77b,来搭载显示要素从而设置成文字状。关于这一点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不同,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是由第一涂敷层形成背景部55b,由第二涂敷层形成显示部55a和间隔线55c。这样,能够使显示部77和间隔线77c的透光率小于背景部77b的透光率,通过背光能够将背景部77b比显示部77a、间隔线77c更照亮。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图25〕第三变形例的桉键板78的剖面图由图25示出。该按键板78也改变了字符层的形态。在按键板78中具有字符层79,其中示出显示层79a和间隔线79c的第一涂敷层形成在表皮层54的表面54a,示出背景部79b的第二涂敷层形成在表皮层54的背面54b。关于这一点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不同,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的由第一、第二涂敷层构成的字符层55设置在表皮层54的背面54b。由于第一涂敷层和第二涂敷层分开设置在表皮层54的表背两面,所以能够形成具有立体感的显示要素。第八实施方式的第四变形例〔图26〕:第四变形例的按键板80的剖面图由图26示出。该按键板80也改变了字符层的形态。在按键板80中,在表皮层81的表面81a设置凹部,从而形成示出显示部(显示要素)的显示凹部81c,在表皮层81的背面81b设置涂敷层82而形成背景部。关于这一点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不同,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中,由第一、第二涂敷层构成的字符层55设置在表皮层54的背面54b。这样,通过手指的触感能够确认显示要素。另外,也可以替代形成涂敷层82而利用粘接层56形成背景部。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五变形例〔图27〕:第五变形例的按键板83的剖面图由图27示出。在该按键板83中,改变显示层的形态而形成显示要素。在按键板83中,在表皮层84设置贯通其层厚的示出显示部(显示要素)的显示孔84c,在表皮层84的背面84b设置示出背景部的涂敷层82。在这一点上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不同,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是将由第一、第二涂敷层构成的字符层55设置在表皮层54的背面54b。这样,通过手指的触感就能够确认显示要素。另外,也可以替代形成涂敷层82而由粘接层56形成背景部。27第八实施方式的第六变形例〔图28〕第六变形例的桉键板85的剖面图由图28示出。在该按键板85中,在按压操作部58中的基材板53的背面53b,形成有从该背面53b向着按压方向突出的按压件86。关于这一点与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不同,第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51的基材板53的背面53b为平坦状。若如此形成按压件86,则在按键板85的背面具备具有盘簧触点的电路基板的情况下,按压件86能够确实按压盘簧触点,能够实现确实的按压操作。第十二实施方式〔图31图33〕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01由图31图33示出。图31示出按键板101的俯视图,图32示出按键板101的SG-SG线剖面图,图33示出按键板101的SH-SH线剖面图。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01具有基材板102和柔触层103,柔触层103是按照表皮层104、第一加饰层105、第二加饰层106、作为“软质层”的多孔层107的顺序从操作面(表面)侧进行层叠。表皮层104是位于最表面且赋予柔软的手触感的层,利用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形成为板状。该表皮层104的表面和背面形成为由倾斜面构成的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的图形俯视示出为格子状。而且该凹凸形状的凹部的深度优选为5ym500ym。若低于5i!m则视觉上难以看出凹凸形状的图形,而且第一加饰层形成为近似平坦的层,难以看出第一加饰层的色调是逐渐变化的。若深于500um则在凹凸形状的凹部难以形成第一加饰层。表皮层104的材料可以使用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优良的树脂或者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若使用聚氨酯类树脂则能够得到更优良的皮革风格触感。这些树脂或弹性体中可以配合颜料、染料等着色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这样的表皮层104的材料可以与表皮层2相同。表皮层104的厚度优选为5iim200iim。这是因为若不到5um则耐久性低,容易破损,而若超过200um则刚性高,相对于操作者的触感变差,难以显现柔触感。第一加饰层105是印刷形成在表皮层104的背面而主要对按键板101进行加饰的层,示出反映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周围形状的背景部108a。即,将示出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08b以及包围按压操作部109的间隔线108c切除为透孔状而形成(图33)。并且该第一加饰层105在表皮层104的背面以不均勻的层厚形成。即,第一加饰层105的膜厚是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处附近厚,从凹部朝向凸部逐渐变薄,而且覆盖凸部的膜厚形成为最薄。这样的第一加饰层105的背面形成为凹凸形状。第一加饰层105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对表皮层104进行涂装的油墨或涂料、能够干式镀敷的金属。另外,若使第一加饰层105具有透光性,则在背光照光的情况下,能够将显示要素照亮。第二加饰层106是印刷形成在第一加饰层105的背面并对按键板101进行补充加饰的层,还填埋第一加饰层105的透孔以示出显示部108b和间隔线108c。并且该第二加饰层106形成为与第一加饰层105颜色不同。另外,附图中第二加饰层106的背面形成为平坦面,但也可以是凹凸面。针对这样使第二加饰层的背面形成为凹凸面的变形例,之后进行说明。第二加饰层106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对基材板102进行涂装的油墨或涂料、能够干式镀敷的金属。另外,作为第二加饰层106的性质若像热熔粘接剂那样在涂敷成形后能够显现出粘接性,则可以省略用于与多孔层107固定粘接的粘接层110。另外,若使第二加饰层106具有透光性,则在背光照光的情况下,能够将显示要素照亮。多孔层107是层叠在第二加饰层106的背面侧且容易凹陷的层,由压缩弹性率小的发泡体形成。该多孔层107的表面利用粘接层110固定粘接在第二加饰层106的背面,背面则利用粘接层110固定粘接在基材板102的表面。多孔层107的材料是可发泡成形的树脂或弹性体,这些材料与表皮层104的材料相同,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另外,若使多孔层107的层厚薄,或者使多孔层107的发泡程度低,则能够提高透光性。基材板102是具有赋予按键板101定形性的功能的构件,由透光性的树脂形成。另外,当在基材板102的背面设置按压件时,能够提高押压操作性。基材板102的材料使用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树脂、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烯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这样的基材板102的材料可以与基材板5相同。基材板102的厚度优选为100iim500iim。若不到100ym则强度小,后续加工中有可能会破损,而且刚性也小,难以保持按键板101的形状。若超过500ym则刚性大难以弯曲,所以在进行按压输入操作的按键板的情况下,按压载荷变大,操作性变差。粘接层110由粘接剂或粘合剂形成。可以使用粘接膜、粘合膜、热熔粘接剂等。接着,针对按键板10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用分型板或模具在表皮层104的表背面转印成形凹凸形状。在该表皮层104的背面印刷形成第一加饰层105之后,进一步印刷形成第二加饰层106。最后,利用粘接层110将第二加饰层106的背面与多孔层107的表面、以及多孔层107的背面与基材板102的表面固定粘接。这样制造出按键板101。根据按键板101,由于操作面由柔触层103的表皮层104构成,且在该表皮层104的背面侧具有多孔层107,因此,在按压操作时通过柔软的触感的表皮层104与稍微凹陷的多孔层107的组合,能够实现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101。并且,由于是第一加饰层105的层厚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且朝向凸部逐渐变薄而形成,在凹部的底部附近能够很强的表现出第一加饰层105的色调,在凸部附近能够较弱的表现出第一加饰层105的色调。在这样的第一加饰层105的背面设置与第一加饰层105不同色的第二加饰层106,因此,在凹部的底部附近很强的表现出第一加饰层105的色调,在凸部附近从第一加饰层105的较弱色调的背侧很强的表现出第二加饰层106的色调。所以能够实现如下的按键板101在外观上呈现出立体感的基础上,具有从第一加饰层105的色调向第二加饰层106的色调倾斜的变化的色调的外观。第十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针对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01中的表皮层104、第一加饰层105,能够像以下说明的那样进行改变。另外,后述的第十三第十七实施方式中也能够使用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变形例。表皮层104的变形例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01中,示出了表皮层104的凹凸形状的图形俯视表现为格子状的例子,但是也可以俯视表现为条纹状。这样,表皮层可以具有斜纹粗棉布风格、灯芯绒风格等布料的外观。例如若在俯视表现为条纹状的表皮层的背面设置蓝色的第一加饰层和白色的第二加饰层,可以实现蓝牛仔风格的外观。另外改变凹凸形状的图形也可以表现出皮革风格或木纹风格等,不仅对花纹也可对素材加以设计。第一加饰层105的变形例〔图34中的⑶图34中的(E)〕第十二实施例的按键板101中,如图34中的(A)所示,示出了如下的例子第一加饰层105设置在表皮层104的整个背面,膜厚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且朝向表皮层104的凸部逐渐变薄,覆盖凸部的部分形成为最薄,背面为凹凸面,但如接着说明的那样,可以使第一加饰层变形。第一加饰层的第一变形例〔图34中的(B)〕如图34中的(B)所示,第一变形例的第一加饰层111设置在表皮层104的凹部内,膜厚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朝向表皮层104的凸部而逐渐变薄,可以使背面为凹面。第一加饰层的第二变形例〔图34中的(C)〕如图34中的(C)所示,第二变形例的第一加饰层112设置在表皮层104的整个背面,膜厚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朝向表皮层104的凸部逐渐变薄,在覆盖凸部的部分最薄,可以使背面为平坦面。第一加饰层的第三变形例〔图34中的(D)〕如图34中的(D)所示,第三变形例的第一加饰层113被设置为将表皮层104的凹部内填埋住,膜厚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朝向表皮层104的凸部而逐渐变薄,可以使背面为平坦面。第一加饰层的第四变形例〔图34中的(E)〕如图34中的(E)所示,第三变形例的第一加饰层114被设置在表皮层104的凹部内,膜厚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朝向表皮层104的凸部而逐渐变薄,可以使背面为平坦面。第二加饰层106的变形例〔图34中的(F)〕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01中,示出了第二加饰层106的背面形成为平坦面的例子,但如图34中的(F)所示,本变形例的第二加饰层115可以使背面为凹凸面。本变形例将第一加饰层105和第二加饰层115形成得很薄,粘接层116的表背面以及多孔层117的表面也形成为凹凸面。这样,能够使柔触层变薄,能够实现薄型的按键板。第十三实施方式〔图35〕: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18由图35示出。图35示出按键板118的剖面图。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18与第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01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19的结构。S卩,在柔触层119中,在表皮层104与第一加饰层105之间设置有介质层120。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01相同。介质层120印刷形成在表皮层104的背面,是形成在表皮层104的背面的凹凸形状的起伏的高低差小的层。该介质层120利用透明且软质的高分子材料形成不均勻的层厚。也就是说,介质层120的膜厚形成为,在表皮层104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从凹部朝向凸部逐渐变薄,并且覆盖凸部的膜厚最薄。这样介质层120的背面形成为凹凸形状,但由于是前面所述那样的层厚结构,因此,介质层120的起伏的高低差tl比表皮层104的起伏的高低差t0小(图36)。介质层120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对表皮层104进行涂装的油墨或涂料。按键板118的制造是,首先使用分型板或模具在表皮层104的表背面转印成形凹凸形状。在该表皮层104的背面按顺序印刷形成介质层120、第一加饰层105、第二加饰层106。最后利用粘接层110将第二加饰层106的背面与多孔层107的表面、以及多孔层107的背面与基材板102的表面固定粘接在一起。这样得到按键板118。根据按键板118,由于介质层120形成在表皮层104的背面侧的凹凸面的起伏的高低差小,所以能够使得第一加饰层105的边缘部难以渗出,能够正确地设置第一加饰层105。并且由于介质层120是透明的,所以第一加饰层105的色调不会变模糊,另外由于介质层120是软质的,所以能够避免损及柔触感。第十四实施方式〔图37〕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21由图37示出。图37示出按键板121的剖面图。第十四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1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18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22的第一加饰层123和第二加饰层124的结构。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18相同。第一加饰层123示出表示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08b以及包围按压操作部109的间隔线108c。并且该第一加饰层123在介质层120的背面以不均勻的层厚形成。也就是说,第一加饰层123的膜厚形成为,在介质层120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从凹部朝向凸部而逐渐变薄,并且覆盖凸部的膜厚最薄。第二加饰层124示出背景部108a。并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加饰层124为由含有金属箔的涂料形成的“金属光泽层”。按键板121的制造是,首先使用分型板或模具在表皮层104的表背面转印成形凹凸形状。在该表皮层104的背面按顺序印刷形成介质层120、第一加饰层123、第二加饰层124。最后利用粘接层110将第二加饰层124的背面与多孔层107的表面、以及多孔层107的背面与基材板102的表面固定粘接在一起。这样得到按键板121。根据按键板121,由于第二加饰层124是“金属光泽层”,所以外观上表现出金属风格,能够实现在按压操作时可得到柔触感的崭新的设计。第十五实施方式〔图38〕: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5由图38示出。图38示出按键板125的剖面图。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5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18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26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间隔线并不由第一加饰层或第二加饰层表现出,而是贯通柔触层126的层厚的贯通孔127。该柔触层126按顺序从表面侧层叠表皮层128、介质层129、第一加饰层130、第二加饰层131、多孔层132。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18相同。按键板125的制造与第十三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18相同,形成没有贯通孔127的柔触层126和基材板102,接着从表皮层128之上使刀具与之接触,形成贯通表皮层128、介质层129、第一加饰层130、第二加饰层131、多孔层132、粘接层133的贯通孔127。这样得到按键板125。根据按键板125,由于具有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127,能够由贯通孔127将显示要素间隔开,能够在视觉上明确识别将相邻的显示要素间隔开的情况和按压操作部分。还可以通过触感区别“间隔线”。第十六实施方式〔图39〕:第十六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34由图39示出。图39示出按键板134的剖面图。第十六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34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5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35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表皮层136的边缘部分延伸,从而设置覆盖介质层129、第一加饰层130、第二加饰层131、多孔层132、粘接层133的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136a。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25相同。按键板134的制造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5相同,形成没有贯通孔127的柔触层135和基材板102,之后,使用热压接法或超声波融接法从表皮层136侧按压柔触层135,将介质层129、第一加饰层130、第二加饰层131、多孔层132、粘接层133切断,并且一边利用表皮层136的保护部136a覆盖这些层的边缘一边形成贯通孔127。由此得到按键板134。根据按键板134,由于在多孔层132的边缘部的侧面具有保护部136a,多孔层132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多孔层132的耐久性。第十七实施方式〔图40〕第十七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37由图40示出。图40示出按键板137的剖面图。第十七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37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5不同之处在于在基材板102的背面具有EL构件138的结构。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材板102和第二加饰层131具有透光性。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25相同。按键板137的制造与第十五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25相同,形成具有基材板102和柔触层126的按键板,之后,在基材板102的背面利用未图示的透光性粘接剂固定粘接EL构件138。这样得到按键板137。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利用粘接剂将EL构件138固定粘接在基材板102的背面,但也可以在基材板102的背面直接印刷形成EL构件138。根据按键板137,当利用背光照光时,可以在通过基材板102和贯通孔127的透过光的亮度与来自第二加饰层131的显示部108a的透过光的亮度之间设置差异。因此,能够实现在照光性方面具有特征的设计。第十八实施方式〔图41图43〕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51由图41图43示出。图41示出按键板151的俯视图,图42示出按键板151的SI-SI线剖面图,图43示出按键板151中照光时的俯视图。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51具有基材板152和柔触层153,在柔触层153中从操作面(表面)侧依次具有表皮层154、第一加饰部155、固接层156、多孔层157、固接层158、第二加饰部159。表皮层154是位于最表面且赋予柔软的手触感的层,由透光性的高分子材料形成为平坦的板状。表皮层154的材料与表皮层2相同,可以使用耐磨性、耐水性、耐化学试剂性优良的树脂或者弹性体。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_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其中若使用聚氨酯类树脂则能够得到更优良的柔触感。并且形成表皮层154的这些树脂或弹性体可以使用含有发泡性珠粒、中空状珠粒、弹性珠粒、无机材料等的树脂组合物。通过加入这样的珠粒或无机材料能够对表皮层154赋予小的凹凸而带来多样的触感。所谓发泡性珠粒,是加热后就变成中空的珠粒的物质,作为其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氨酯、丙烯_聚氨酯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所谓中空状珠粒是中空的球体,作为其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偏二氯乙烯与丙烯腈等的共聚物、交联丙烯酸等。所谓弹性珠粒是指加压至其形状变化后释放时具有弹性回复性质的树脂颗粒,例如可以列举出聚氨酯树脂、丙烯-聚氨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作为无机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出二氧化硅(SiO2;也称为硅石或无水硅酸)、含水硅酸(SiO2·XH2O)、含水硅酸铝(Al2039Si02·χΗ20)等。另外,可以在上述树脂或弹性体中配合颜料、染料等着色剂、防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各种添加剂。这样的表皮层154的厚度优选为5μm200μm。这是因为若不到5μm则耐久性低,容易破损,而若超过200μm则刚性高,相对于操作者的触感变差,难以显现柔触感。第一加饰部155是印刷形成在表皮层154的背面的涂敷层。由示出文字、数字等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55a和将显示部155a间隔开并包围按压操作部160的矩形形状的间隔线155b构成。该显示部155a示出主要在通话时使用的显示要素。第一加饰部155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对表皮层154进行涂装的油墨或涂料。固接层156是将表皮层154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的层,由透光性的粘接剂或粘合剂形成。该固接层156可以使用粘接膜、粘合膜、热熔粘接剂等。多孔层157是层叠在表皮层154的背面侧并且容易凹陷的层,由压缩弹性率小的发泡体形成。并且该多孔层157具有透光性,由于如后面所述那样第二加饰部159是示出小的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59a,所以多孔层157的结构是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其厚度是250μm450μm。若厚度小于250μm,则在非照光时也能够从视觉上识别第二加饰部159,若大于450μm则在照光时也难以发现第二加饰部159。多孔层157的材料是能够发泡成形的树脂或弹性体,与表皮层154的材料相同,例如可以列举出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类树脂、聚苯乙烯、苯乙烯_无水马来酸共聚物等聚苯乙烯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热塑性弹性体等。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而使得第二加饰部159示出图案或字符的情况下,在照光时浮出的第二加饰部159即使稍微有些不鲜明,也能发挥设计上的效果,因此,多孔层的结构可以成为独立气泡的发泡层,多孔层的厚度可以是250μm700μm。固接层158是将基材板152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的层,由透光性的粘接剂或粘合剂形成。该固接层158与固接层156相同,可以使用粘接膜、粘合膜、热熔粘接剂等。第二加饰部159是印刷形成在基材板152表面的涂敷层,成为示出文字、数宇等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59a。该显示部159a示出主要在短信息中使用的显示要素。第二加饰部159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对基材板152进行涂装的油墨或涂料。基材板152是具有赋予按键板151定形性的功能的构件,由透光性的树脂形成。另夕卜,若在基材板152的背面设置按压件,则能够提高按压操作性。基材板152使用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或热固化性树脂。基材板152的材料与基材板5相同,例如可以列举出丙烯树月旨、苯乙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烯树脂、硅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等。基材板152的厚度优选为100μm500μm。若不到100μm则强度小,后续加工中有可能会破损,而且刚性也小,难以保持按键板151的形状。若超过500μπι则刚性大难以弯曲,所以在进行按压输入操作的按键板的情况下,按压载荷变大,操作性变差。下面说明按键板15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首先,在表皮层154的背面印刷形成第一加饰部155之后,在表皮层154的整个背面印刷形成固接层156。并且使该固接层156层叠在多孔层157的表面上,通过热压接机等从表皮层154进行加热、按压,固接层156作为热熔粘接层将表皮层154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另一方面,在基材板152的表面印刷形成第二加饰部159之后,在基材板152的整个表面上印刷形成固接层158。最后,将固接层158层叠在多孔层157的背面,利用热压接机等从基材板152侧进行加热、按压,固接层158作为热熔粘接层将基材板152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在一起。这样制造出按键板151。根据按键板151,由于操作面由柔触层153的表皮层154构成,所以在按压操作时能够赋予柔软的手触感。而且由于多孔层157由压缩弹性率小的发泡体形成,所以利用多孔层157的柔软性能够使柔触层153的操作面容易凹陷,能够实现具有柔触感的按键板151。并且由于在表皮层154的背面侧设置第一加饰部155的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所以按压操作时能够防止第一加饰部155的磨耗。而且由于该第一加饰部155通过透光性的表皮层154能够由视觉识别,所以能够成为视觉识别性高的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能够通过视觉明确识别显示要素和按压操作部160。由于多孔层157由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构成,其厚度为250μπι450μπι,所以非照光时能够通过视觉识别在多孔层157的表面侧设置的第一加饰部155的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能够在按压操作部160示出主要在通話时使用的显示要素(图41)。并且在照光时能够通过视觉识别与第一加饰部155—起浮出的第二加饰部159,也能够在按压操作部160明确示出主要在短信时使用的小的显示要素(图43)。S卩,在非照光时和照光时,能够改变加饰设计,能够实现崭新的设计的按键板151。第十八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51中,示出的例子是,第一加饰部155示出主要在通話时使用的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第二加饰部159示出主要在短信时使用的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59a,而作为变形例,能够由第一加饰部示出全部的显示要素,由第二加饰部示出间隔线。这样,由于所有的显示要素设置在表皮层154的背面,所以也能够通过视觉明确的识别细微的显示要素,能够仅在照光时使间隔线浮出。另外,作为别的变形例,也能够由第一加饰部示出所有的显示要素和间隔线,由第二加饰部示出花纹、字符、标志、标记等图案等。进一步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能够使多孔层的结构为独立气泡的发泡层,能够使多孔层的厚度为250μm700μm。第十九实施方式〔图44图46〕: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由图44图46示出。图44示出按键板161的俯视图,图45示出按键板161的SJ-SJ线剖面图,图46示出按键板161中照光时的俯视图。第十九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1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51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62的结构。S卩,在柔触层162中,具有表皮层163、第一加饰部164、固接层156、多孔层157、固接层158、第二加饰部165,在表皮层163的背面还设置有介质层166。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51相同。表皮层163形成为表面和背面由倾斜面构成的凹凸形状,该凹凸形状的图形俯视示出条纹状。并且该凹凸形状的凹部的深度为5μm500μm。若小于5μm则在视觉上难以发现凹凸形状的图形,而且第一加饰层形成为近似平坦的层,第一加饰层的色调逐渐变化而难以发现。若大于500μm则相对于凹凸形状的凹部的第一加饰层难以形成。第一加饰部164示出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64a,第二加饰部165示出矩形形状的间隔线165a。介质层166印刷形成在表皮层163的背面,是形成在表皮层163的背面的凹凸形状的起伏的高低差小的层。该介质层166由透明且软质的高分子材料形成为不均勻的层厚。也就是说,介质层166的膜厚形成为,在表皮层163的凹部的底部附近厚,从凹部朝向凸部逐渐变薄,并且覆盖凸部的膜厚最薄。如此介质层166的背面形成为凹凸形状,由于为前述那样的层厚结构,介质层166背面的起伏高低差比表皮层163背面的起伏高低差小。介质层166的材料可以使用能够对表皮层163进行涂装的油墨或涂料。按键板161的制造是,首先使用分型板或模具在表皮层163的表背面转印成形凹凸形状。在该表皮层163的背面印刷形成介质层166之后,印刷形成第一加饰部164、固接层156。并且该固接层156作为热熔粘接层将表皮层163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基材板152的表面印刷形成第二加饰部165、固接层158。最后,固接层158作为热熔粘接层将基材板152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在一起。这样得到按键板161。根据按键板161,即使表皮层163的背面是凹凸面,介质层166也使该起伏高低差变小,因此能够正确设置第一加饰部164,能够用第一加饰部164实现明确的显示部164a。并且即使设置介质层166,由于介质层166是透明的,所以也不会难以看见第一加饰部164,另外由于介质层166是软质的,所以也不会有损于柔触感。由于由第一加饰部164示出显示要素的显示部164a,由第二加饰部165示出间隔线165a,因此在非照光时也能够通过视觉明确的识别细微的显示部164a(图44),在照光时能够使包围显示部164a的间隔线165a浮出(图46)。所以在照光时能够通过视觉容易的识别按压操作部160,能够难以产生误输入。由于表皮层163的表面为凹凸面,所以能够使表皮层163的表面的摩擦系数很小,能够使表面平滑。所以能够提高柔触感。第20实施方式〔图47〕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桉键板167由图47示出。图47示出按键板167的剖面图。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51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68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的间隔线不是由第一加饰部示出,而是贯通柔触层168的层厚的贯通孔169。这样的柔触层168从表面侧按顺序具有表皮层170、第一加饰部171、固接层172、多孔层173、固接层174、第二加饰部159。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51相同。按键板167的制造与第十八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51相同,将没有贯通孔169的柔触层168和基材板152层叠在一起。之后,从表皮层170之上使刀具接触,形成贯通表皮层170、固接层172、多孔层173、固接层174的贯通孔169。这样得到按键板167。根据按键板167,由于具有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169,也能够利用触感通过贯通孔169确认按压操作部160。而且,由于在按压操作时按键板167容易弯曲,所以能够将按压载荷抑制得很低,能够提高按压操作性。在照光时背光透过透光性的基材板152并通过该贯通孔169发射到外部。因此,能够在来自按压操作部160的照光亮度与来自贯通孔169的照光亮度之间设置差异,能够实现在照光性方面具有特征的按键板167。第二十一实施方式〔图48〕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75由图48示出。图48示出按键板175的剖面图。第二十一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75与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不同之处在于柔触层176的结构。即,本实施方式中表皮层177的边缘部分延伸,从而设置覆盖固接层172、多孔层173、固接层174的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176a。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67相同。按键板175的制造与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相同,将没有贯通孔169的柔触层176与基材板152层叠在一起。之后使用热压接法或超声波融接法从表皮层177侧按压柔触层176,一边形成固接层172、多孔层173、固接层174的贯通孔169,一边利用表皮层177的保护部177a将这些层的边缘部覆盖住。这样得到按键板175。根据按键板175,由于设置有将多孔层173的边缘部的侧面覆盖住的保护部177a,所以多孔层173不会露出到外部,能够提高多孔层173的耐久性。第二十二实施方式〔图49〕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78由图49示出。图49示出按键板178的剖面图。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78与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不同之处在于在基材板152的背面具有EL构件179的结构。其余的结构与按键板167相同。按键板178的制造与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相同,在形成具有基材板152和柔触层168的按键板之后,利用未图示的透光性粘接剂将EL构件179固定粘接在基材板152的背面。这样得到按键板178。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是利用粘接剂将EL构件179固定粘接在基材板152的背面,但是也可以在基材板152的背面直接印刷形成EL构件179。根据按键板178,由于在基材板152的背面具有EL构件179,能够通过面发光对第二加饰部159进行照光,能够提高第二加饰部159的边缘的视觉识别性。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第二十二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78中,示出了在第二十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67的基材板152的背面具有EL构件179的例子,但是作为变形例,可以在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按键板151、161、175的背面具有EL构件179。其他的变形例至此已经针对各种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此,只要是能够满足所需要的要求即可,可以是将在各类型的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各种结构要素适当进行组合而构成的新的结构的按键板。例如可以列举出第二类型中示出的由植毛层形成的多孔层也有能够替代其他类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多孔层的情况,第四类型中示出的加饰部也有替代其他类型的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加饰部的情况等。实例接着针对本发明的第二类型示出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第二类型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例。1.按键板的制造实例21使用厚度为50μm的由透光性聚氨酯类树脂形成的表皮层(54),在该表皮层(54)的背面(54b)印刷透光性的醋酸乙烯类油墨而设置字符层(55)。另一方面,在厚度为188μm的由透光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形成的基材板(53)的表面(53a)上形成平均厚度为370μm的植毛层(57)。该植毛层(57)是在基材板(53)的表面(53a)上涂敷由聚氨酯类树脂的热固化型粘接剂形成的厚度为50μπι的载持层(57a)之后,通过静电将由纤维长度为0.4mm、线密度为0.5D的尼龙形成的绒毛(57b)植毛在该载持层(57a)上,通过热干燥使载持层(57a)固化而成形。并且在字符层(55)和植毛层(57)之间夹着由醋酸乙烯类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层(56)进行层压加工,从而制造出由柔触层(52)和基材板(53)构成的按键板(51),其中柔触层(52)由表皮层(54)、字符层(55)、粘接层(56)、植毛层(57)构成。将该按键板(51)作为试料1。实例22在厚度为50μm的由透光性聚氨酯类树脂形成的表皮层的背面印刷透光性的醋酸乙烯类油墨而设置字符层。在该字符层的背面经由粘接层按顺序层叠厚度为300μm的由聚氨酯树脂形成的发泡层、厚度为188μm的由透光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形成的基材板,从而制造出按键板。将该按键板作为试料2。2.桉键板的评价针对上述实例中制造的试料1、试料2,如图29所示,对照光时的亮度测定进行评价。“亮度测定”在光源的亮度为854.lcd/m2的测光台(90)的上表面中央放置各试料,将除了试料以外的上表面用遮光性的遮蔽板(91)覆盖。并且使用亮度测定器(92)(PhotoResearch公司制PR-902)测定试料的操作面侧的亮度。结果在图30中示出。如图30所示,试料1的亮度为573.4cd/m2,试料2的亮度为238.7cd/m2,试料1中,透过光通过在与基材板(53)的面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插设的绒毛(57b)之间而难以扩散,试料2中,透过光通过发泡层的气泡而被扩散,因此试料1相比试料2,操作面侧的亮度更高。接着示出更具体的按键板的制造例,针对本发明的第四类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第四类型并不限定于下面的实例。3.桉键板的制造实例41在厚度为50μm的由诱光件聚氨酯类树脂形成的表皮层(154)的背面利用醋酸乙烯类油墨印刷形成示出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第一加饰部(155)。之后,在表皮层(154)的整个背面印刷形成由热熔粘接剂形成的固接层(156),将该固接层(156)层叠在厚度为250μm且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多孔层(157)的表面上,通过热压接机等从表皮层(154)侧进行加热、按压,将表皮层(154)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在一起。另一方面,在厚度为188μπι的由透光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膜形成的基材板(152)的表面上利用醋酸乙烯类油墨印刷形成示出显示部(159a)的第二加饰部(159)。之后,在基材板(152)的整个表面上印刷形成由热熔粘接剂形成的固接层(158),将该固接层(158)层叠在多孔层(157)的背面,通过热压接机等从基材板(152)侧进行加热、按压,将基材板(152)和多孔层(157)固定粘接在一起,从而制造出按键板(151)。将其作为试料41。实例42使用厚度为450μm且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多孔层(157)与试料41同样地制造按键板(151),并作为试料42。实例43在与试料41同样的表皮层(154)的背面印刷形成示出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第一加饰部(155),并利用在表皮层(154)的整个背面印刷形成的固接层(156),与厚度为500μm且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多孔层(157)的表面固定粘接。另外,在与试料41同样的基材板(152)的表面印刷形成示出格子图案的第二加饰部(159),并利用在基材板(152)的整个表面上印刷形成的固接层(158),与多孔层(157)的背面固定粘接,从而制造出按键板(151)。将其作为试料43。实例44:使用厚度为700μm且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多孔层(157),与试料43同样地制造按键板(151),并作为试料44。实例45使用厚度为900μm且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多孔层,与试料43同样地制造按键板,并作为试料45。实例46使用厚度为285μm的独立气泡的多孔层(157),与试料43相同地制造按键板(151),并作为试料46。实例47使用厚度为390μm的独立气泡的多孔层(157),与试料43同样地制造按键板(151),并作为试料47。实例48使用厚度为550um的独立气泡的多孔层(157),与试料43同样地制造按键板(151),并作为试料48。实例49使用厚度为190um的独立气泡的多孔层(157),与试料43同样地制造按键板,并作为试料49。4.桉键板的评价针对上述的试料41试料49,评价非照光时、照光时第一加饰部(155)和第二加饰部(159)的视觉识别性。“视觉识别性评价”在内置有标准光源D65(JISZ8720)的测光台的上表面中央放置试料,将该试料以外的上表面用遮光性的遮蔽板覆盖。并且针对光源非发光时(非照光时)和发光时(照光时),确认第二加饰部(159)的视觉识别性。结果在表1、表2中示出。表中示出的“不能确认”的意思是指,10名评价者之中有8人以上都不能确认到第二加饰部(159),“能确认”的意思是指,10名评价者之中有8人以上都能够确认到第二加饰部(159)。并且“X”是指未能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意思,意思是指在非照光时能确认到第二加饰部(159),或者是在照光时不能确认到第二加饰部(159)。“〇”、“◎”是指发挥了本发明的效果,特别是“◎”表示在照光时能够鲜明的确认第二加饰部(159)的意思。如表1所示,试料41和试料42在非照光时仅能够确认到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第一加饰部(155),在照光时通过背光使显示部(159a)浮出,能够明确确认到第一加饰部(155)和第二加饰部(159)两者。另外,在试料43和试料44中,在非照光时仅能够确认到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第一加饰部(155),在照光时通过背光使得格子图案的第二加饰部(159)浮出,在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后方能够确认到格子图案。试料45的多孔层即使是在容易照光的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结构,在照光时也不能确认到作为显示部(159a)的第二加饰部(159)。如表2所示,在试料46试料48中,在非照光时仅能够确认到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第一加饰部(155),在照光时通过背光使得格子图案的第二加饰部(159)浮出,在显示部(155a)和间隔线(155b)的后方能够确认到格子图案。通过背光而浮出的格子图案稍微不鲜明。试料49的多孔层即使是使光容易扩散的独立气泡的结构,非照光时也确认到了格子图案。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8</column></row><table>表2<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39</column></row><table>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涉及便携式信息终端设备、AV设备、各种键盘等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中使用的按键板,所以可用于信息通信设备产业、家电设备产业以及它们的相关产业。权利要求一种按键板,具有基材板;柔触层,其层叠在基材板的表面侧,且具有柔软的手触感;其特征在于,柔触层具有透光性的表皮层,其具有柔软的手触感;加饰部,其通过该表皮层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基材板具有透光性,柔触层的加饰部设置在表皮层的背面,是具有印刷层的字符层,该印刷层形成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按键种类的多个显示要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柔触层在字符层的背面侧还具有多孔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柔触层的表皮层具有覆盖所述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柔触层的加饰部设置在表皮层的背面侧,是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柔触层在表皮层的背面侧还具有植毛层,该植毛层在与基材板的面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插设有绒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植毛层包括有将绒毛的一端固定粘接的载持层和插设在该载持层上的绒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基材板、表皮层、载持层都具有透光性。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显示要素由具有显示部和背景部的字符层形成,显示部和背景部都是印刷形成的,该字符层设置在透光性的表皮层和植毛层之间。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绒毛为热塑性材料,在植毛层的边缘部设置将该绒毛在植毛层的厚度方向压塌而形成的压缩部。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将表皮层延伸而形成覆盖植毛层的边缘部的侧面的保护部。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柔触层的表皮层具有由倾斜面构成的凹凸形状的背面,柔触层的加饰部包括第一加饰层,其施加在该表皮层的背面侧,在所述凹凸形状的凹部内的层厚不均勻;第二加饰层,其施加在该第一加饰层的背面侧,与该第一加饰层不同还具有施加在该第二加饰层的背面侧的软质层。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在表皮层的背面设置使所述凹凸形状的起伏的高低差减小的透明且软质的介质层。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加饰层是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显示层,柔触层具有将显示要素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第二加饰层是具有金属的金属光泽层。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软质层是多孔层,在该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设置覆盖该侧面的保护部。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基材板以及第二加饰层具有透光性,在基材板的背面还具有EL构件。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基材板具有透光性,柔触层具有层叠在表皮层的背面侧的厚度为250μm700μm的多孔层,柔触层的加饰部包括第一加饰部,其设置在表皮层与多孔层之间,通过表皮层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第二加饰部,其设置在多孔层的背面侧,基于来自背面侧的光通过表皮层和多孔层而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多孔层由在厚度方向上相连接的连续气泡的发泡层形成。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多孔层的厚度为250μm450μm。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表皮层的背面是凹凸面,在该凹凸面设置有使得所述起伏的高低差减小的透明且软质的介质层。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第一加饰部是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显示要素的显示部,柔触层具有将该显示部间隔开的作为间隔线的贯通孔。24.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按键板,其特征在于,在多孔层的边缘部的侧面设置覆盖该侧面的保护部。全文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柔触感并能够设置精致且视觉识别性良好的显示部的按键板。按键板(23)具有透光性的基材板(5)、层叠在基材板(5)的表面侧且具有示出文字、数字、符号等按键种类的多个显示部(25a)并具有柔软的手触感的柔触层,柔触层具有透光性的表皮层,其具有柔软的手触感;加饰部(25),其设置在表皮层的背面,通过表皮层(24)在视觉上能够被识别。另外,由于从设备的内部发出的光透过基材板(5)到达加饰部(25),所以能够成为照光性优良且变化多样的照光式按键板(23)。文档编号H01H13/14GK101809696SQ20088002437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申请日期2008年7月11日优先权日2007年7月13日发明者引田敦之,新井麻沙美,特迪·昆桑迪,竹泽豊,西谦悟申请人:保力马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