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安装装置及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200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安装装置及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尤其涉及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信设备几乎成为了生活中必需品之一。无论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或便携计算机(Portablecomputer),俨然成为了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前上述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发展趋势是为设备提供金属外壳。一般无线电通信设备中采用的天线为安装在该设备机壳内部,即内置式天线,但是对于采用了金属外壳的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来说,天线采用内置式,因为金属外壳对设备内部屏蔽了无线电频率。此外,诸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或便携计算机等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另一发展趋势是为设备提供非常宽的宽带覆盖,例如,覆盖GSM850、GSM900、GSM1800、GSM1900、UMTS2100MHZ等多种频率。这进一步限制了用于便携式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设计。
发明内容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具有金属外壳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使用的天线安装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种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安装装置,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上的固定件;可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件;以及可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上的第二活动件;其中,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该设备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电路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固定安装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上的固定件;可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件;可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上的第二活动件;其中,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一活动件和或第二活动件可伸出所述容置空间,且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天线安装装置的第一活动件和或第二活动件可伸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容置空间,且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这样,无疑解决了具有金属外壳的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问题;无需使用天线时,上述天线安装装置被容纳于无线电通信设备本体内部,携带方便。同时,天线布置在第二活动件上,第二活动件的尺寸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自行设定,这样方便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较大尺寸的天线,从而增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能力。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安装装置与笔记本电脑的使用配合示意图2是图1所示的天线安装装置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天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转轴连接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者,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描述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描述,仅仅是为了方便本发明的描述,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天线安装装置,其适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发明时,也可以根据所应用的无线电通信产品对结构进行适应性修改。在本说明书中,将以笔记本电脑作为示例来描述天线安装装置,但是普通技术人员显然知道可以将该天线安装装置用于具有金属外壳同时需要天线来收发信号的产品或者结构中,例如,PDA,由此下述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只是出于示例的目的,而并不能认为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天线安装装置1的一实施例,如图3所述天线安装装置1包括固定件10、可与所述固定件10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件20,以及可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20上的第二活动件30,第二活动件30上具有可以布置天线的区域,具体地,第二活动件30表面可以设有安置天线的天线槽体。此时的固定件10、第一活动件20及第二活动件30基本位于一个平面,图3示意出了天线安装装置1在不使用时被置于笔记本电脑2的容纳空间内所呈现的状态。图1和图2所示具有天线安装装置1的笔记本电脑2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终端本体、安装到本体上的固定件10、第一活动件20,以及第二活动件30,无需使用天线时,所示天线安装装置1被置于笔记本电脑2的容纳空间内,图3为本发明的天线安装装置1使用时的状态图,此时第二活动件30伸出至笔记本电脑2外的空间内,且第二活动件30可相对第一活动件2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布置于第二活动件30上的天线被配置成用来接收发送信号,例如数字多媒体广播(DMB)。当然第一活动件20可活动伸出笔记本外,为增加信号收发效果,第一活动件20上也可设置布置天线的区域,以增大天线的面积。固定在终端本体上的固定件10包括多个卡动突起102,所述卡动突起102与终端本体上的止动位相配合,以固定所述固定件10。为了使天线安装装置1在操作时,固定件10和终端本体可较好的固定,卡动突起102最好配置在第一活动件的活动方向上,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卡动突起102为位于固定件10两相对侧的边缘上的楔形块,且楔形块的高点靠近第一活动件20。当然固定件10可通过紧固件连接到终端本体上,例如铆接方式。固定件10相对第一活动件20的一侧具有插槽或插头201,所述第一活动件20相对固定件10的一侧设有插头201或插槽,所述固定件10和第一活动件20通过所述插槽和插头活动连接。在第一活动件20和第二活动件30的表面沿第一活动件20运动的方向上形成有导向槽或导轨(202、302),所述导向槽或导轨(202、302)与笔记本电脑形成的导轨或导向槽(210)相配合。在天线无需使用时,通过固定件10和第一活动件20上的插头和插槽的配合,使整个天线安装装置1较好的固定于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内;当操作天线安装装置1时,第一活动件20的插头或插槽与固定件10上的插槽或插头分离,第一活动件20和第二活动件30沿着导轨方向滑动,直到第二活动件30完全伸出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从而天线不再被便携笔记本的金属外壳所覆盖,此时第二活动件30和第一活动件20通过转轴40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30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活动件20旋转,其旋转的角度范围为-90°90°。更进一步,导向槽或导轨可以设置阻尼模块,这样,第一活动件20和第二活动件30的滑动速度可以进行调节。设置在第一活动件20和第二活动件30的表面的导向槽或导轨的长度至少可以确保第二活动件30能完全伸出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这样第二活动件30就可以在笔记本电脑2外的空间内相对第一活动件20在一定角度范围内进行旋转。当然,导向槽或导轨的长度可设置的更长一些,这样,第一活动件20可以部分伸出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这种情况下,在第一活动件20布置天线,便以增大天线的面积,增加天线对信号的收发能力。更进一步,第二活动件30上设置有拉手位303,这样可以方便拉出天线安装装置1。如图4所示,在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另一实施例中。在该实施例中,天线安装装置1还包括旋转体50,所述旋转体50具有旋转本体及卡爪。其中,所述旋转本体套装在转轴40上并可沿转轴40的圆周方向转动;沿所述旋转本体圆周方向上延伸形成两卡爪,并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配置成旋转一定范围角度地与第一活动件20与第二活动件30固定连接。具体地说,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之间形成一定的角度,该角度范围为-90°至90°之间,优选0°45°。第一卡爪与第一活动件20固定连接,第二卡爪与第二活动件30固定连接,当天线安装装置1被容纳于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内时,由于导向槽和导轨的限位作用,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配置成旋转一定范围角度成水平展开方式位于容置空间内,此时旋转体50产生了一定的压紧力;第二活动件30完全伸出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此时旋转体50产生了压紧力被释放,第二活动件30和第一活动件20在旋转体50的带动下,所述第二活动件30相对于第一活动件20旋转成一定角度并保持。在下面的再一实施例中,天线安装装置除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全部结构外,还包括一自动打开装置,第二活动件通过上述自动打开该装置自动转动到与第一活动件之间成一角度的位置。本实施例中所述自动打开装置可以通过电力驱动部件和传动装置实现。传动装置可以为齿轮传动,通过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并与第二活动件上装有的从动齿轮相啮合,从而使得第二活动件打开。所述传动装置也可以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装置。具体地,所述自动打开装置包括马达、传动装置和马达控制装置,马达与传动装置机械连接,传动装置与第二活动件机械连接,马达控制装置与马达电连接。其中马达具有转盘,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扭转弹簧和转轴,所述扭转弹簧套在所述转轴上,该扭转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相接触且该扭转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所述马达启动而转动时,所述转盘带动扭转弹簧活动,使得第二活动件和第一活动件固定成一角度连接。通过马达控制装置控制马达的开启和停止,具体地,马达控制装置包括光敏元件,所述光敏元件位于第二活动件靠近第一活动件一侧的末端,当要第二活动件完全伸出终端本体的容置空间时,位于第二活动件末端的光敏元件感应到光信号,马达控制装置分析识别出该信号的意图,从而开启马达使其从初始位置处开始转动,使得第二活动件相对第一活动件旋转。通过马达控制装置令马达停止,即可以使所述第二活动件打开到一定角度,从而实现了第二活动件的自动打开。上述马达控制装置可以由控制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内部的软件实现,设计软件程序可以使得马达在不同位置停止和开启,从而实现所述第二活动件根据使用者需要打开不同角度,或者只打开一个固定的角度。显然,本发明提供的天线安装装置安装在具有金属外壳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上时,由于天线安装装置的第一活动件和/或第二活动件可伸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容置空间,且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这样,无疑解决了该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接收和发送问题;不使用天线时,上述天线安装装置被容纳与无线电通信设备本体内部,携带方便。天线布置在第二活动件上,第二活动件的尺寸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自行设定,这样方便无线电通信设备具有较大尺寸的天线,从而增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能力。在第一活动件可伸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容置空间的情况下,第一活动件上也可布置上天线,进一步加大天线的布置面积,增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信号收发能力。同时本发明的天线安装装置还可具有自动打开装置,使得第二活动件通过上述自动打开该装置自动转动到与第一活动件之间成一角度的位置,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使用情况或者喜好将天线任意旋转第二活动件打开不同角度,或者只打开一个固定的角度,增加了使用者的体验感。出于解释的目的,前述说明列举了一些实例进行描述。然而,上述讨论说明并不意味着将本发明限制在这些实例中。从以上的说明可以看出存在很多可以修改变化的地方。所列举的实例只用于更好的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因此本领域其他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及各种实例,所做的能够取得本发明预期实现效果的各种修改,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天线安装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上的固定件;可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件;以及可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上的第二活动件;其中,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件相对第一活动件的一侧具有插槽或插头,所述第一活动件相对固定件的一侧设有插头或插槽,所述固定件和第一活动件通过所述插槽和插头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多个用于固定的卡动突起,所述卡动突起与无线电通信设备上形成的止动位相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的表面沿第一活动件运动的方向上形成有导向槽或导轨,所述导向槽或导轨与无线电通信设备上形成的导轨或导向槽相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上设置有阻尼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和第二活动件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二活动件配置成相对于第一活动件旋转。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旋转本体及卡爪的旋转体,所述旋转本体套装在转轴上并可沿转轴的圆周方向转动;所述卡爪为沿所述旋转本体圆周方向上延伸形成的两卡爪,第一卡爪与第二卡爪配置成旋转一定范围角度地与第一活动件与第二活动件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自动打开装置,所述第二活动件通过上述自动打开该装置自动转动到与第一活动件之间成一角度的位置,所述自动打开装置包括马达、传动装置和马达控制装置,马达与传动装置机械连接,传动装置与支撑装置机械连接,马达控制装置与马达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件上配置有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10.一种无线电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包括无线电通信设备电路的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具有一容置空间;固定安装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上的固定件;可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件;可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上的第二活动件;其中,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一活动件和或第二活动件可伸出所述容置空间,且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天线安装装置,该天线安装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在无线电通信设备上的固定件,可与所述固定件活动连接的第一活动件,以及可旋转连接到所述第一活动件上的第二活动件。其中,第二活动件上配置可布置天线的布置区,并且所述第一活动件和或第二活动件可伸出无线电通信设备的容置空间,解决了具有金属外壳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内置式天线无法收发信号的问题,同时无需使用天线时上述天线安装装置容纳于无线电通信设备本体内部,携带方便。文档编号H01Q1/24GK101853979SQ20091010625公开日2010年10月6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31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31日发明者张向阳,彭莉,王冰,舒酉星,邓莉莉申请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