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万能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546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在万能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万能断路器的构成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
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断路器用来连接一定范围的内部电路和外部电路,其作用相当于总开关,断路器 的的基本结构包括两部分,即接线端子与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的带动下,接线端子可以连 通或者断开电路。断路器的接线端子按照不同的连接方式,可分为板前接线、板后接线和插 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省略了原有一般断路器的接线端子内所必 须的隔离器,提高了使用的经济性,同时给操作与维护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增加了安全性、 可靠性。 由于采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具有上述优点,因此在操作、维护和替换上都
较为方便,故而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在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 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其结构一般分为断路器的本体与插入式接线端子
两部分,其中,断路器的本体内设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以驱动插入式接线端子的运动以
实现其功能;插入式接线端子部分则分为与断路器的壳体相固定的底架和可在底架内相对
移动的端子主体两部分,底架内构成两端开口的腔室,腔室内设有导轨,导轨的外端设有一
限位装置,底架内还设有可在底架的架体内的导轨上滑动的端子连接块,当端子连接块滑
动至导轨末端时,主电路接入端子连接块;而接线端子主体上的线路与外部电路,也即副电
路相连。因此,为了连接主电路和副电路,一般的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都包括动接
线端子和静接线端子,动接线端子安装在接线端子的端子主体上;静接线端子安装在底架
的端子连接块上,通过动接线端子和静接线端子的连接来完成整个主副电路的连接。 断路器的工作状态分为三种,即"连接"状态、中间"试验"状态以及"断位"状态。
在"连接"状态中,断路器的主、副电路都是连接的;在"试验"状态,主电路分离而副电路
是连接的,在"断位"状态中,主、副电路都是分离的。带有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依如下
原理实现上述三种工作状态断路器的驱动装置驱动端子主体插入位于底架内的端子连接
块,此时位于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和位于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线端子相接,导通副电
路,此时,由于端子连接块的尚未移动至导轨末端,因此主电路未接通,此为试验状态;端子
主体继续向前移动,并推动端子连接块至导轨末端,此时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与端子
连接块的静接线端子保持连通;端子连接块上的电路与主电路连通,从而实现主副电路均
连接,此为连接状态;当需要断电时断路器的驱动装置反向拉动端子主体,并带动端子连接
块反向运动,端子连接块首先与主电路脱开,此时主电路短路,副电路保持导通,恢复断路
器的试验状态,端子主体继续在驱动装置作用下移动,进一步的拉动端子连接块在导轨内
运动,当端子连接块被位于导轨末端的限位装置卡住后,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块脱开,从而
断开主副电路,此为断路器的断位状态。 由于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和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线端子在插入的过程中存在阻力,易于想到的是,当驱动装置驱动端子主体向前移动时,必然会导致端子连接块也 产生向前运动的趋势,这一趋势将导致端子连接块与端子主体上的静、动接线端子间无法 插接牢固,进而导致处于"试验"状态下的断路器的副电路接触不良,从而可能造成副电路 的输出信号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欧洲专利局公开了申请人为施耐德电气,专利号为 FR2796768A1,名禾尔为"Auxiliary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a plug-in electricailow or high voltagepower switch, has connectors with associated slider and guide,,的
发明专利,如其所示,该专利描述了一种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包括架体,端子主体和端 子连接块,架体通过螺孔固接在断路器上,该结构的接线端子通过在架体内的端子连接块 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的圆柱,在架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架体和圆柱相固接的拉簧的方式 来解决这一问题,拉簧与所述圆柱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当端子主体推动端子连接块向前 移动时,拉簧逐渐伸长,并给予端子连接块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拉力,这样即可保证随 着拉簧的逐渐伸长,拉力的作用也将加大,使分别位于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块上的动、静接 线端子始终较为紧密的连接,确保了副电路输出信号的稳定。 随着对带有上述结构接线端子的断路器的使用,该结构的接线端子的缺陷也逐渐 暴露出来,首先,由于该结构的断路器,在处于连接状态时,拉簧处于受力的伸张状态,而对 于断路器而言,处于连接状态的时间远大于处于试验状态或者断位状态的时间,这就造成 了拉簧的长期拉伸,势必造成拉簧逐渐疲劳,弹性势能降低,反复几次使用后,拉簧的性能 就会下降,造成其无法在试验至连接状态时,将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块上的动、静接线端子 紧密卡合,影响了副电路信号的稳定;其次,由于拉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架体和圆柱上,因此 圆柱在长时间的连接状态中,始终受到拉簧的拉力,易于造成圆柱的变形和破裂,从而导致 断路器接线端子部分的损坏;第三,上述结构的插入式接线端子还显示了一个问题,即在驱 动装置驱动下端子主体向前运动时,由于受到端子连接块的阻力,必然会产生方向向下的 分力,由于架体上与断路器相固定的螺孔仅位于架体下部,在受到这一分力作用时,会在竖 直方向上发生轻微的位移,这将导致动、静接线端子无法紧密连接,同样有可能造成主副电 路的导通出现问题。 另外,现有的插入式接线端子的断路器,包括上述欧洲专利所描述的断路器,还共 同存在有一个缺陷,即当断路器的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达到连接状态后,端子主体可能会 发生轻微的偏移,此时虽然动、静接线端子已实现连接,但动接线端子的插针受到了水平或 者竖直方向上的偏转力,会逐渐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断路器接线端子部分的重复使用的可 靠性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万能断路器中接线端子部分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 了一种适用于万能断路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接线端子能够较好的解决 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中,起保持端子连接块和端子主体紧密接合作用的拉簧容易发生弹性 疲劳、圆柱容易变形开裂;端子主体插入端子连接块时因在向下分力作用下导致动、静端子 接触不良;处于连接状态的接线端子中的动接线端子因受到偏转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等技 术缺陷,且本发明的构造简单,部件间连接可靠,机械运动顺畅,使用寿命较长,较大的降低 了频繁更换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而造成的成本较高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 固定于断路器本体上的接线端子架体,所述架体通过其上的架体连接装置固定连 接于所述断路器本体内,架体为两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架体内设有导轨; 设于架体内的端子连接块,所述端子连接块可在架体内沿导轨水平移动,所述端 子连接块包括端子主体插入端和主电路插入端,所述端子连接块内设有若干静接线端子插 槽,所述静接线端子插槽内设有静接线端子;主电路通过主电路插入端连接入端子连接块 并与静接线端子的尾端相连; 与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相连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通过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往 复运动,所述端子主体的框架内设有若干动接线端子插槽,所述动接线端子插槽内设有动 接线端子,所述若干根动接线端子的尾端与副电路相连,前端可活动连接位于端子连接块2
内的静接线端子; 所述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插槽与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线端子插槽 相配合,所述端子主体与所述端子连接块通过动接线端子插槽与静接线端子插槽配合连 接; 所述接线端子内还包括具有实现如下功能的锁定_开启装置 在断路器的试验状态中,当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
线端子开始相接时,锁定-开启装置将所述端子连接块限位于所述架体内的导轨上,使其
不发生位移,直至端子主体继续插入端子连接块,当端子主体完全插入端子连接块,即位于
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与位于端子连接块上的静接线端子完全连接后,锁定_开启装置
开启对于所述端子连接块的锁定,此时端子连接块与端子主体的连接体可以继续向前移
动,以保证在试验状态中,副电路始终处于连接良好和导通稳定的状态; 在断路器的连接状态中,锁定-开启装置解除对端子连接块的限位作用,彼此连 接的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块在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移动,直至主电路 完全接入端子连接块的主电路插入端,断路器的主、副电路均导通,此时锁定-开启装置保 持开启状态,端子连接块不受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 在断路器的断位状态中,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端子主体反向运动,主 电路由端子连接块中脱出,主电路断开;端子连接块与端子主体保持连接,副电路保持接 通,回复到断路器的试验状态;端子主体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继续反向移动,直至 将其与端子连接块脱开,主、副电路均断开,此时为断路器的断位状态。
进一步的,实现上述功能的锁定-开启装置,包括如下结构 卡框和卡块所述卡框设于所述架体面向端子主体的开口端;所述卡块设于所述 端子连接块上,所述卡块与所述卡框的相配合,使端子连接块在受到所述驱动装置的拉力 时不从所述架体内脱出; 限位销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于所述架体面向主电路的一端;限位销设于所述 端子连接块上,所述限位销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块的接触面相配合,所述限位销的前端部 与所述限位块相抵时,所述端子连接块锁定于所述架体内; 推块所述推块设于所述端子主体上,所述推块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销的后端部 的接触面相配合,所述推块上还设有相接的坡面,所述相接的坡面构成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端子连接块与端子主体完全连接时,所述推块与所述限位销的后端部相接触; 弹片与弹片槽,所述弹片设于所述弹片槽内,所述弹片亦设有相接的坡面,所述相
接的坡面构成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弹片槽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上,所述弹片槽的形状与
所述弹片形状相配合,所述弹片槽上还设有弹片槽口,所述由弹片构成的凸起伸出所述弹
片槽口外。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连接块两端设有销柱,所述限位销中部设有销孔,所述限位销 通过其上的销孔套设于所述销柱上,所述限位销上还设有使其自动复位的巻簧;所述推块 为两个,推块分设于所述端子主体的两端部,所述任意一个推块的上均设有相接的坡面,所 述坡面分设于推块的上、下表面;所述弹片槽分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的两端,所述弹片槽共 四个,两两相对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的端部,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端部相对的两个弹片槽, 其相对面上均设有弹片槽口 ,所述弹片共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片槽内,所述弹片上由相 接坡面构成的凸起由所述弹片槽口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任意一个弹片上的相接的两坡面中,迎向所述推块推入端的的坡 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一坡面的坡度;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两端的两相对弹片槽中,相 对端面上相接的两坡面内,迎向所述推块推入端的坡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一坡面的坡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弹片槽上还设有端盖。 作为优选,本发明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接线端子还包括如下结构
所述架体连接装置为螺孔,所述螺孔分为上螺孔和下螺孔两组,所述上螺孔设于 架体上部的两端,所述下螺孔设于所述架体下部,所述上螺孔和下螺孔均通过螺栓穿设固 定于断路器的本体内。 驱动装置驱动下端子主体向前运动时,由于受到端子连接块的阻力,必然会产生 方向向下的分力,原有的断路器接线端子中,架体上与断路器相固定的螺孔仅位于架体下 部,在受到这一分力作用时,会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轻微的位移,这将导致动、静接线端子无 法紧密连接;本发明的螺孔分设于架体的上部和下部,这样当端子主体向前运动时,由于架 体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螺栓加以固定,因此架体不会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动、静接线端子 能够紧密配合连接,提高了断路器电路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主体由若干片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插入端子主体架内组合构 成,所述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内设有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所述任意一片动接线端子安装 面板内,每片动接线端子均与弹性片紧密搭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动接线端 子和弹性片相适配,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卡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本发明中,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形成 多个回路,且装配十分简便;同时,所述的弹性片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因而本发明的端子主 体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主体上部还设有若干个定位导孔,定位孔水平设置在端子主 体插入端子连接块的部位的上端,所述若干个定位孔成一直线并与主电路下端的若干个定 位凸点相配合,所述端子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导孔的位置凸出于所述端子主体插入端子 连接块的部位,主电路接通时,所述若干个定位凸点插入所述定位导孔。
由于在端子主体上部设有若干个定位导孔,所述若干个定位导孔所在的位置凸出 于所述端子主体插入端子连接块的部位,因此当端子主体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作用下向前 移动完全插入端子连接块前,定位凸点即已插入定位导孔,因此在端子主体与端子连接块 的整个连接过程中端子主体不会与连接块发生水平的左右移动,从而避免了因之而可能导 致的位于端子主体和端子连接块内的动、静接线端子的变形,提高了连接导通的稳定性和 接线端子的使用寿命。 考虑到加工的便利和定位导孔的应用效果,所述定位导孔设于动接线端子安装面 板的一侧,若干个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在安装入端子主体的框架后,其上带有的定位导孔 构成一直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针对现有万能断路器中接线端子部分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 万能断路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接线端子能够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的接 线端子中,起保持端子连接块和端子主体紧密接合作用的拉簧容易发生弹性疲劳、承力的 圆柱容易变形开裂;端子主体插入端子连接块时因在向下分力作用下导致动、静端子接触 不良;处于连接状态的接线端子中的动接线端子因受到偏转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等技术缺 陷,且本发明的构造简单,部件间连接可靠,机械运动顺畅,使用寿命较长,较大的降低了频 繁更换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而造成的成本较高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图1是本发明中端子主体连接入架体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端子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架体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中端子主体连接入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端子主体连接入架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中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上定位导孔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l-9所示 —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固定于断路器本体上的接线 端子架体l,所述架体1通过其上的架体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本体内,架体1为 两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架体l内设有导轨ll ; 本发明还包括设于架体1内的端子连接块2,所述端子连接块2可在架体1内沿 导轨11水平移动,所述端子连接2包括端子主体插入端21和主电路插入端22,所述端子连 接块2内设有若干静接线端子插槽,所述静接线端子插槽内设有静接线端子;主电路通过 主电路插入端22连接入端子连接块2并与静接线端子的尾端相连;与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相连的端子主体3,所述端子主体3通过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往复运动,所述端子主体3的一 端内设有若干动接线端子插槽,所述动接线端子插槽内设有动接线端子,所述若干根动接 线端子的尾端与副电路相连,前端可活动连接位于端子连接块2内的静接线端子;所述端 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插槽与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2上的静接线端子插槽相配合,所述 端子主体3与所述端子连接块2通过动接线端子插槽与静接线端子插槽配合连接;
现有技术中,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装置,包括架体,端子主体和端子连接块,架体通 过螺孔固接在断路器上,该结构的接线端子通过在架体内的端子连接块上均匀设置有若干 凸起的圆柱,在架体内设有两端分别与架体和圆柱相固接的拉簧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拉簧与所述圆柱的数量及位置相对应,当端子主体推动端子连接块向前移动时,拉簧逐渐 伸长,并给予端子连接块一个与其运动方向相反的拉力,由于该结构的断路器,在处于连接 状态时,拉簧处于受力的伸张状态,而对于断路器而言,处于连接状态的时间远大于处于试 验状态或者断位状态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拉簧的长期拉伸,势必造成拉簧逐渐疲劳,弹性势 能降低,反复几次使用后,拉簧的性能就会下降,造成其无法在试验至连接状态时,将端子 主体与端子连接块上的动、静接线端子紧密卡合,影响了副电路信号的稳定;其次,由于拉 簧两端分别连接在架体和圆柱上,因此圆柱在长时间的连接状态中,始终受到拉簧的拉力, 易于造成圆柱的变形和破裂,从而导致断路器接线端子部分的损坏。 作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接线端子还包括依如下原理的锁 定-开启装置,其功能是 在断路器的试验状态中,当端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的 静接线端子开始相接时,锁定_开启装置将所述端子连接块2限位于所述架体1内的导轨 11上,使其不发生位移,直至端子主体3继续插入端子连接块2,当端子主体3完全插入端 子连接块2,即位于端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与位于端子连接块2上的静接线端子完全 连接后,锁定_开启装置开启对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的锁定,此时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 3的连接体可以继续向前移动,以保证在试验状态中,副电路始终处于连接良好和导通稳定 的状态;在断路器的连接状态中,锁定_开启装置解除对端子连接块2的限位作用,彼此连 接的端子主体3与端子连接块2的连接体在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移 动,直至主电路完全接入端子连接块2的主电路插入端22,断路器的主、副电路均导通,此 时锁定-开启装置保持开启状态,端子连接块2不受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在断路器的断位 状态中,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端子主体3反向运动,主电路由端子连接块2中脱 出,主电路断开;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保持连接,副电路保持接通,回复到断路器的试 验状态;端子主体3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继续反向移动,直至将其与端子连接块2 脱开,主、副电路均断开,此时为断路器的断位状态。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发明中的锁定_开启装置采用如下结构
本发明的架体上设有卡框12和卡块23,所述卡框12设于所述架体1向端子主体 3的开口端;所述卡块23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所述卡块23与所述卡框12的相配合, 使端子连接块2在受到所述驱动装置的拉力时不从所述架体1内脱出;本发明的架体1上 还包括有限位销24和限位块13 :所述限位块13设于所述架体内1面向主电路的一端;限 位销24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所述限位销24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块13的接触面相配 合,所述限位销24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块13相抵时,所述端子连接块2锁定于所述架体1内; 本发明的端子主体3上设有推块31,所述推块31设于所述端子主体3上,所述推 块31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销24的后端部的接触面相配合,所述推块31上还带有相接的坡 面,所述相接的坡面构成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完全连接时,所 述推块31与所述限位销24的后端部相接触; 本发明的端子连接块上设有弹片25与弹片槽26,所述弹片25设于所述弹片槽26 内,所述弹片25亦设有相接的坡面,所述相接的坡面构成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弹片槽26 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所述弹片槽26的形状与所述弹片25形状相配合,所述弹片槽26 上还设有弹片槽口 261,所述由弹片25构成的凸起伸出所述弹片槽口 261外。
作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提供的优选技术方案,发明中的限位销24的一种设 置方式是所述端子连接块2两端设有销柱27,所述限位销24中部设有销孔,所述限位销 24其上的销孔套设于所述销柱27上,所述限位销24上还设有使其自动复位的巻簧;所述 推块31为两个,推块31分设于所述端子主体3的两端部,所述任意一个推块31的上均设 有相接的坡面,所述坡面分设于推块的上、下表面;所述弹片槽26分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 的两端,所述弹片槽26共四个,两两相对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的端部,所述位于端子连接 块2端部相对的两个弹片槽26,其相对面上均设有弹片槽口 261,所述弹片25共四个,分别 设置于所述弹片槽26内,所述弹片25上由相接坡面构成的凸起由所述弹片槽口 261伸出。
在本发明中,所述任意一个弹片25的相接的两坡面中,迎向所述推块31推入端的 的坡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一坡面的坡度;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2两端的两相对弹片槽 26中,相对端面上相接的两坡面内,迎向所述推块31推入端的坡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 一坡面的坡度。 采用上述结构的接线端子,其工作原理为 在断路器的试验状态中,当端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的 静接线端子开始相接时,限位销24抵于限位块13上,由于限位销24固定连接与端子连接 块2上,因此端子连接块2被锁定于所述架体1内,端子连接块2不发生位移,直至端子主体 3继续插入端子连接块2 ;由于当所述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完全连接后,所述推块31 才与所述限位销24的后端部相接触;因此,当端子主体3完全插入端子连接块2后,所述推 块31推动所述限位销24的后端部,使限位销24的前端部脱离所述限位块,此时,端子主体 3可以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带动所述端子连接块2继续向前运动,这样即可保证 不会出现在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还处于虚接触的情况下即被驱动装置驱动向前移动 的情况发生,以保证在试验状态中,副电路始终处于连接良好和导通稳定的状态;彼此连接 的端子主体3与端子连接块2在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移动,由于推块 31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两坡面构成的凸起,而端子连接块2两端各设有一对相对设置的弹 片槽26,弹片槽26内设置有弹片25,所述任意一个弹片25上的相接的两坡面中,迎向所述 推块31推入端的的坡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一坡面的坡度,且弹片25上相接的两坡面 构成的凸起伸出于弹片槽26的弹片槽口 261夕卜,因此,在推块31向前推动时,推块31上的 坡面和弹片25的凸起相配合,可以轻易的将端子连接块2推至与主电路相连的位置,此时 主电路完全接入端子连接块2的主电路插入端22,断路器的主、副电路均导通,在达到断路 器的连接状态后,由于弹片25的凸起对推块有一个卡锁的作用,因此不会发生逆向移动的情况;在断路器的断位状态中,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端子主体3反向运动,主电 路由端子连接块2中脱出,主电路断开;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保持连接,副电路保持 接通,回复到断路器的试验状态;端子主体3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继续反向移动, 直至将其与端子连接块2脱开,主、副电路均断开,限位销24在巻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由于本发明中的接线端子改变了现有技术依靠在端子连接块上设置圆柱和拉簧 的技术方案,因此在断路器的连接状态中,端子连接块始终不受水平向的拉力,故而解决了 原有技术中,拉簧容易发生弹性疲劳,造成性能下降;圆柱容易被拉变形、断裂,进而造成接 线端子损坏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所述弹片槽26上还设有端盖,不仅可以保持弹片25不被锈蚀,更重 要的是防止了弹片25由弹片槽26内脱出,另外,作为优选,本发明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 使用的接线端子还包括如下结构 本发明的架体连接装置为螺孔,所述螺孔分为上螺孔14和下螺孔15两组,所述上 螺孔14设于架体1上部的两端,所述下螺孔15设于所述架体1下部,所述上螺孔14和下 螺孔15均通过螺栓穿设固定于断路器的本体内,这一结构的目的在于驱动装置驱动下端 子主体向前运动时,由于受到端子连接块的阻力,必然会产生方向向下的分力,原有的断路 器接线端子中,架体上与断路器相固定的螺孔仅位于架体下部,在受到这一分力作用时,会 在竖直方向上发生轻微的位移,这将导致动、静接线端子无法紧密连接;本发明的螺孔分设 于架体1的上部和下部,这样当端子主体3向前运动时,由于架体1的上部和下部均通过螺 栓加以固定,因此架体1不会发生竖直方向的位移,动、静接线端子能够紧密配合连接,提 高了断路器电路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所述端子主体3由若干片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 插入端子主体3架内组合构成,所述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内设有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 所述任意一片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内,每片动接线端子均与弹性片紧密搭接,所述相邻的 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间构成动接线端子插槽。 所述的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上设有安装槽321,所述安装槽321与动接线端子 和弹性片相适配,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卡接于所述安装槽321内。 本发明中,端子主体上的动接线端子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形成 多个回路,且装配十分简便;同时,所述的弹性片具有自动补偿功能,因而本发明的端子主 体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的另一优选,所述端子主体3上部还设有若干个定位导 孔33,定位孔33水平设置在端子主体3插入端子连接块2的部位的上端,所述若干个定位 导孔33成一直线并与设于主电路下端的若干个定位凸点相配合,所述端子主体3上设有 若干个定位导孔33的位置凸出于所述端子主体3插入端子连接块2的部位,主电路接通 时,所述若干个定位凸点插入所述定位导孔33,由于在端子主体3上部设有若干个定位导 孔33,所述若干个定位导孔33所在的位置凸出于所述端子主体3插入端子连接块2的部 位,因此当端子主体3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作用下向前移动完全插入端子连接块2前,定位 凸点即已插入定位导孔33,因此在端子主体3与端子连接块2的整个连接过程中端子主体 3不会与端子连接块2发生水平的左右移动,从而避免了因之而可能导致的位于端子主体 3和端子连接块2内的动、静接线端子的变形,提高了连接导通的稳定性和接线端子的使用 寿命。
在本发明中,所述定位导孔33设于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的一侧,若干个动接线 端子安装面板32在安装入端子主体3的框架后,其上带有的定位导孔33构成一直线。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给出的实施方式仅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 解释说明,不应将其视为对本发明内容的限定,任何采用本发明精神而仅对本发明结构作 简单变换的,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固定于断路器本体上的接线端子架体(1),所述架体(1)通过其上的架体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本体内,架体(1)为两端开口的框架结构,架体(1)内设有导轨(11);设于架体内的端子连接块(2),所述端子连接块(2)可在架体(1)内沿导轨(11)水平移动,所述端子连接块(2)包括端子主体插入端(21)和主电路插入端(22),所述端子连接块(2)内设有若干静接线端子插槽,所述静接线端子插槽内设有静接线端子;主电路通过主电路插入端(22)连接入端子连接块(2)并与静接线端子的尾端相连;与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相连的端子主体(3),所述端子主体(3)在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进行往复运动,所述端子主体(3)的一端内设有若干动接线端子插槽,所述动接线端子插槽内设有动接线端子,所述若干动接线端子的尾端与副电路相连,前端可活动连接位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内的静接线端子;所述端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插槽与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2)上的静接线端子插槽相配合,所述端子主体(3)与所述端子连接块(2)通过动接线端子插槽与静接线端子插槽配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内还包括具有实现如下功能的锁定-开启装置在断路器的试验状态中,当端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的静接线端子开始相接时,锁定-开启装置将所述端子连接块(2)限位于所述架体(1)内的导轨(11)上,使其不发生位移,直至端子主体(3)继续插入端子连接块(2),当端子主体(3)完全插入端子连接块(2)后,即所述位于端子主体(3)上的动接线端子与位于端子连接块(2)上的静接线端子完全连接后,锁定-开启装置开启对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的锁定,此时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的连接体可以继续向前移动,以保证在试验状态中,副电路始终处于连接良好和导通稳定的状态;在断路器的连接状态中,锁定-开启装置解除对端子连接块(2)限位作用,彼此连接的端子主体(3)与端子连接块(2)在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作用下继续移动,直至主电路完全接入端子连接块(2)的主电路插入端(22),断路器的主、副电路均导通,此时锁定-开启装置保持开启状态,端子连接块(2)不受水平方向上的作用力;在断路器的断位状态中,所述断路器的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端子主体(3)反向运动,主电路由端子连接块(2)中脱出,主电路断开;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保持连接,副电路保持接通,回复到断路器的试验状态;端子主体(3)在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继续反向移动,直至将其与端子连接块(2)脱开,主、副电路均断开,此时为断路器的断位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实现上述功能的锁定_开启装置,包括如下结构卡框(12)和卡块(23):所述卡框设于所述架体(1)上面向端子主体(3)的开口端;所述卡块(23)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所述卡块(23)所述卡框(12)相配合,使端子连接块(2)在受到所述驱动装置的拉力时不从所述架体(1)内脱出;限位销(24)和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设于所述架体(1)面向主电路的一端;限位销(24)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所述限位销(24)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块(13)的接触面相配合,所述限位销(24)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块(13)相抵时,所述端子连接块(2)锁定于所述架体(1)内;推块(31):所述推块(31)设于所述端子主体(3)上,所述推块(31)的前端部与所述限位销(24)的后端部的接触面相配合,所述推块(31)上还设有相接的坡面,所述相接的坡面构成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端子连接块(2)与端子主体(3)完全连接时,所述推块(31)与所述限位销(24)的后端部相接触;弹片(25)与弹片槽(26),所述弹片(25)设于所述弹片槽(26)内,所述弹片(25)亦设有相接的坡面,所述相接的坡面构成向外凸出的凸起;所述弹片槽(26)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上,所述弹片槽(26)的形状与所述弹片(25)形状相配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两端设有销柱(27),所述限位销(24)中部设有销孔,所述限位销(24)通过其上的销孔套设于所述销柱(27)上,所述限位销(24)上还设有使其自动复位的巻簧;所述推块(31)为两个,推块(31)分设于所述端子主体(3)的两端部,所述任意一个推块(31)的上均设有相接的坡面,所述坡面分设于推块(31)的上、下表面;所述弹片槽(26)分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的两端,所述弹片槽(26)共四个,两两相对设于所述端子连接块(2)的端部,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2)端部相对的两个弹片槽(26),其相对面上均设有弹片槽口 (261),所述弹片(25)共四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弹片槽(26)内,所述弹片(25)上由相接坡面构成的凸起由所述弹片槽口 (261)伸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一个弹片(25)上的相接的两坡面中,迎向所述推块(31)推入端的的坡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一坡面的坡度;所述位于端子连接块(2)两端的两相对弹片槽(261)中,相对端面上相接的两坡面内,迎向所述推块(31)推入端的坡面坡度大于与其相接的另一坡面的坡度。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槽(26)上还覆盖有端盖。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本发明的接线端子还包括如下结构所述架体连接装置为螺孔,所述螺孔分为上螺孔(14)和下螺孔(15)两组,所述上螺孔(14)设于架体(1)上部的两端,所述下螺孔(15)设于所述架体(1)下部,所述上螺孔(14)和下螺孔(15)均通过螺栓穿设固定于断路器的本体内。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端子主体(3)由若干片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插入端子主体(3)的框架内组合构成,所述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内装设有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所述任意一片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内,每片动接线端子均与弹性片紧密搭接,所述相邻的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间构成动接线端子插槽。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上设有安装槽(321),所述安装槽(321)与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相适配,动接线端子和弹性片卡接于所述安装槽(321)内。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主体(3)上部还设有若干个定位导孔(33),定位导孔(33)水平设置在端子主体(3)端子连接块(2)的部位的上端,所述若干个定位孔(33)成一直线并与主电路下端的若干个定位凸点相配合,所述端子主体上设有若干个定位导孔(33)的位置凸出于所述端子主体插入端子连接块的部位,主电路接通时,所述若干个定位凸点插入所述定位导孔(3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导孔(33)设于所述动接线端子安装面板(32)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万能式断路器中使用的插入式接线端子,包括固定于断路器本体上的接线端子架体,所述架体通过其上的架体连接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断路器本体内;设于架体内的端子连接块,所述端子连接块可在架体内沿导轨水平移动;与断路器的驱动装置相连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通过与其相连的驱动装置往复运动;所述接线端子内还包括锁定-开启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接线端子能够较好的解决现有技术的接线端子中,起保持端子连接块和端子主体紧密接合作用的拉簧容易发生弹性疲劳、承力的圆柱容易变形开裂;端子主体插入端子连接块时因在向下分力作用下导致动、静端子接触不良;处于连接状态的接线端子中的动接线端子因受到偏转力的作用而发生形变等技术缺陷,且本发明的构造简单,部件间连接可靠,机械运动顺畅,使用寿命较长,较大的降低了频繁更换断路器的接线端子而造成的成本较高和操作不便的问题。
文档编号H01H71/08GK101710553SQ20091015560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7日
发明者马建明 申请人:马建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