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带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865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缠带工具的制作方法
缠带工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电连接设备中经常采用的用于在线束上缠绕 胶带的一种手动工具。背景技术
在电连接设备的安装使用过程中,如在布线处理时,通常需要使用胶带对电线束 进行缠绕。目前常用的电线束缠绕胶带的方法主要有手工缠绕和利用摆手工具完成缠绕动 作两种。其中的手工缠绕方法是采用完全手工操作的方式完成将胶带缠绕在线束上的动 作,显然,采用手动操作的方式完成缠绕的动作,由于人为操作的不稳定性,缠出来的线束 既不平整、不勻称,也不美观,也即采用手工方式完成缠绕动作的线束的质量良莠不齐;与 此同时,由于采用纯手工的操作方法,工作效率低。因此,目前业界常用的另一种方法是利 用特定工具辅助完成缠绕动作。通常地,这种利用摆手工具基本模仿手工缠绕方法辅助完 成缠绕动作,具体地,将线束和胶带分别置于其上,通过上下摆动该摆手工具完成将胶带缠 绕在线束上的动作,其中,每摆动一个来回仅完成一圈胶带缠绕的工作量。因此,采用上述 工具完成将胶带缠绕在线束上的动作,虽然相比纯手工操作方式效率较高,且能克服纯手 工操作中存在的胶带不平整、不勻称等缺点,但从实质上看,完成一次线束缠绕仍然需要重 复多次摆动动作,因此,存在着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鉴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 快速有效地将胶带缠绕到电线束上的缠带工具。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缠带工具对线束进行缠绕的缠带方 法。本发明的至少一个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缠带工具,用于快速完成胶带在 线束外的缠绕动作,该缠带工具包括线束通过装置线束通过装置允许待缠绕的线束通过其中;供带装置,供带装置用于为通过线束通过装置的待缠绕的线束提供缠绕用的胶 带;和缠带驱动装置,缠带驱动装置用于将胶带缠绕到待缠绕的线束上;其中,当线束通过装置被驱动而沿着待缠绕的线束作线性运动时,缠带驱动装置 驱动供带装置围绕待缠绕的线束作圆周运动,以将胶带缠绕在通过线束通过装置的线束 上。具体地,缠带驱动装置包括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动作的始动机构;由始动机构驱 动的转化机构;和由转化机构驱动的传动机构,而传动机构与供带装置连接,以驱动供带装置动作。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始动机构包括具有钢丝的绕线轮以及支撑绕线轮的第 一传动轴;转化机构包括由第一传动轴驱动的齿轮结构;而传动机构包括由齿轮结构驱动 的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与供带装置配合。进一步地,齿轮机构是四齿轮结构,包括与第 一传动轴枢接的大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的一对惰轮,以及与该对惰轮啮合的不完整齿轮,其 中不完整齿轮与第二传动轴连接。同时,缠带驱动装置还包括手柄。手柄设置在绕线轮中的钢丝的一端,以便于使用 者牵引钢丝。进一步地,在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缠带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保证齿轮机构 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单向机构包括设置在齿轮机构中的大致呈圆形的轴孔,其中,沿轴孔 的圆周切线方向形成若干个朝着同一方向开口的槽口 ;和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中的弹簧和钢 球,其中钢球在弹簧的作用下抵制在轴孔的圆周上或槽口中。根据本发明,缠带驱动装置还包括用于使绕线轮中的钢丝复位的自动回复机构。 自动回复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回复弹簧,其中当钢丝被释放时,钢丝在回复弹 簧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到绕线轮中。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还包括工具架。工具架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上 以便于使用者操作的把手,其中线束通过装置和缠带驱动装置设置在壳体上。具体地,线束通过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通道开口,其中线束通过通道开口保 持在线束通过装置中。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通道开口呈“C”形,线束从通道开口 的一侧进入通道开口。根据本发明,供带装置包括为线束提供胶带的供带机构,和用于带动供带机构绕 线束转动的支架,支架的一端轴接第二传动轴,而另一端轴接供带机构。在本发明的一个具 体实施例中,支架中与供带机构轴接的另一端具有与保持开口的形状相同的“C”型结构,其 中线束在支架的“C”型结构与通道开口重叠时进入通道开口。在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供带装置还包括用于确定供带装置的转动位置的定 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定位孔;和设置在支架上且由弹簧的弹力作用下 的钢球;其中,在支架转动的过程中,当支架上的钢球在由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进入壳体上的 定位孔中时,支架的“C”型结构与保持开口重叠。进一步地,供带装置还包括自适应机构。自适应机构设置在供带机构中,用于自动 调节供带机构的供带角度。其中自适应机构包括形成在供带机构中的球形槽和球头杆,其 中,球头杆的球头端设置在球形槽中,而球头杆的杆端与支架连接。更进一步地,供带装置还包括适用于调节胶带的张力的胶带张力调节机构。具体 地,胶带张力调节机构包括设在球头杆的球头端中并与供带机构的球形槽适度接触的摩擦 块,弹性作用在摩擦块上的弹簧;和调节螺母,其中调节螺母通过调节弹簧来调整摩擦块与 球形槽的接触压力。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缠带工具对线束进行缠绕的缠带方法。一种 缠带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将待缠绕的线束放入线束通过装置中;保持缠带驱动装置的手柄,使用外力驱动线束通过装置沿着待缠绕的线束进行线 性运动;和
通过缠带驱动装置将线束通过装置沿着待缠绕的线束的线性运动转化成供带装 置围绕线束的缠绕运动,以将胶带缠绕在线束外。优选地,缠带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在使用外力驱动线束通过装置动作之前,通过 胶带张力调节机构调节供带装置中胶带的张力。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通过各个功能装置之间 的互相配合,在当线束通过装置被驱动沿着待缠绕的线束作线性运动时,供带装置被缠带 驱动装置驱动以将胶带缠绕在通过线束通过装置的线束上,从而快速有效的完成缠带动 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只需驱动线束通过装置沿着线束作线性运动,即可快速 有效的完成缠带动作。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手工缠绕操作和利用摆手工具完成缠绕动作的操 作,本发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缠带工具和缠带操作理念。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使用 者仅需以拉伸的方式驱动线束通过装置沿着待缠绕的线束运动,即可将胶带缠绕在通过线 束通过装置的线束上,从而在保证缠带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有效地完成线束的缠带操作。同 时,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缠带工具对线束进行缠绕的缠带方法。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缠带工具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缠带工具的一种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上述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缠带工具的一种侧视剖面示意图,主要显 示了缠带驱动装置中的齿轮机构;图4是图3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了缠带驱动装置中的单向机构;图5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缠带工具的另一种侧视剖面示意图,主要 显示了供带装置中的定位结构;图6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缠带工具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 了供带装置中的自适应机构;图7是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缠带工具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主要显示 了供带装置中的胶带张力调节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根据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可由以下实施例中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构造,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藉由其它不同的具体实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 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创作之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再者,以下图式均 为简化的示意图式,而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故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有 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 数量及比例可作随意的变更,且其组件布局型态可能更为复杂。请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胶带80在线束90外的缠绕动 作的缠带工具。一种缠带工具,主要包括用于允许待缠绕线束90通过的线束通过装置10,用于为线束通过装置10中的待缠绕的线束90提供缠绕用胶带80的供带装置20,以及用 于将胶带80缠绕到待缠绕的线束90上的缠带驱动装置40,其中,当线束通过装置10被驱 动而沿着待缠绕的线束90作线性运动时,缠带驱动装置40驱动供带装置20围绕待缠绕的 线束90作圆周运动,以将胶带80缠绕在通过线束通过装置10的线束90上。由上可知,本 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通过上述各个装置之间的互相配合,在当线束通过装置10被驱动沿 着待缠绕的线束90作线性运动时,供带装置20被缠带驱动装置40驱动以将胶带80缠绕 在通过线束通过装置10的线束90上,从而快速有效的完成缠带动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 缠带工具,只需驱动线束通过装置10沿着线束90作线性运动,即可快速有效的完成缠带动 作。相比现有技术中的手工缠绕操作和利用摆手工具完成缠绕动作的操作,本发明提供了 一个全新的缠带工具和缠带操作理念。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使用者仅需以拉伸的 方式驱动线束通过装置10沿着待缠绕的线束90运动,供带装置20即可在缠带驱动装置40 的驱动下围绕线束90作圆周运动,以将胶带80缠绕在通过线束通过装置10的线束90上, 从而在保证缠带质量的前提下,快速有效地完成线束的缠带操作。根据本发明,如图2和图3所示,缠带工具中的缠带驱动装置40包括在外力的驱 动下进行动作的始动机构41,由始动机构41驱动的转化机构42,和由转化机构42驱动的 传动机构43,而传动机构43与供带装置20连接配合,以驱动供带装置20动作。根据本发 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和图3所示,始动机构41包括具有钢丝411的绕线轮412以及支撑 绕线轮的第一传动轴413 ;转化机构42包括由第一传动轴413驱动的齿轮结构420 ;和传动 机构43包括由齿轮结构420驱动的第二传动轴430,第二传动轴430与供带装置20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和图3所示,齿轮机构420是四齿轮结构,包括与第一传动轴413枢接的大 齿轮421,与大齿轮421啮合的一对惰轮422,以及与该对惰轮422啮合配合的不完整齿轮 423,不完整齿轮423与第二传动轴430连接。这样,当以拉伸的方式实现钢丝411的动作 时,通过缠带驱动装置40的上述结构,可以将钢丝411的拉伸运动转化成第二传动轴430 的转动输出,从而实现与第二传动轴430连接的供带装置20的圆周运动。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还包括手柄 44。手柄44设置在绕线轮412中的钢丝411的一端,以便于使用者拉动牵引钢丝411。具 体地,手柄44是一个适于手指穿过的金属环。根据本发明,如图4所示,缠带工具中的缠带驱动装置40还包括用于保证齿轮机 构420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45。具体地,单向机构45包括设置在齿轮机构420中的大致呈 圆形的轴孔451,和设置在第一传动轴413中的弹簧453和钢球454。在轴孔451中,沿着 轴孔451的圆周切线方向形成若干个朝着同一方向开口而形成的槽口 452;钢球4M在弹 簧453的弹力作用下抵制在轴孔413的圆周上或者槽口 452中。这样,当第一传动轴413按 照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可以带动齿轮机构420中的大齿轮421顺时针转动,进而驱 动供带装置20进行动作。反之,当第一传动轴413按照图4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时,钢球 妨4在弹簧453的作用下落入设于轴孔451圆周上的槽口 452中,从而阻止第一传动轴413 进一步转动。因此达到确保齿轮机构420沿着如图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单向转动的目的。同时,如图1所示,缠带工具中的缠带驱动装置40还包括用于使绕线轮412中的 钢丝411复位的自动回复机构46。具体地,自动回复机构46包括设置在第一传动轴413上 的回复弹簧461。其中,当钢丝411被释放时,钢丝411在回复弹簧461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到绕线轮412中。这样,每当完成一次线束缠带动作后,钢丝411在自动回复机构46的作 用下自行回复到绕线轮412中,以期待下一次线束缠带动作。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还包括工具架30。具体地,工具架 30包括壳体31和设于壳体31上的把手32。其中,线束通过装置10和缠带驱动装置40分 别设置在壳体31上,而使用者通过把手32可以操作该缠带工具,即驱动线束通过装置10 和缠带驱动装置40进行动作。根据本发明,如图1和图3所示,线束通过装置10包括设置在壳体31上的通道开 口 11,其中,待缠绕的线束90穿过通道开口 11以等待缠绕。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通 道开口 11呈“C”形,线束90从通道开口 11的一侧进入通道开口 11,以待缠带动作。根据本发明,如图1-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供带装置20包括供带机构 21和支架22。其中,供带机构21为线束90提供胶带80,而支架22用于带动供带机构21 绕线束90转动。具体地,支架22的一端轴接第二传动轴430,而另一端轴接供带机构21。 这样,通过支架22与第二传动轴430之间的轴接关系,可以将第二传动轴430的转动输出 传递给供带装置20中的供带机构21,以使供带机构21以第二传动轴430为轴作圆周运动。 因此,在当线束通过装置10被驱动沿着待缠绕的线束90作线性运动时,供带装置20同时 被缠带驱动装置40驱动以围绕待缠绕的线束90作圆周运动。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在供带装置20中,支架22 中与供带机构21轴接的另一端具有与保持开口 11的形状相同的“C”型结构220,其中线束 90在支架22的“C”型结构220与“C”形通道开口 11重叠时进入通道开口 11。此外,如图1和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供带装置20还包括用于确定 供带装置20的转动位置的定位结构23。具体地,定位结构23包括设置在壳体31上的定 位孔231和设置在支架22上且处于弹簧232的弹力作用下的钢球233,其中,在支架22转 动的过程中,当支架22上的钢球233在由弹簧232的弹力作用下进入壳体31上的定位孔 231中时,支架22的“C”型结构和“C”形通道开口 11处于重叠位置。这样,在供带机构21 的圆周运动中,每当支架22上的钢球233进入壳体31上的定位孔231中时,说明供带机构 21完成了一次360度的圆周运动,也即胶带80在线束90上完成了一周的缠绕动作。具体地,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供带装置20还包括自适应机构 M。自适应机构对设置在供带机构21中,用于自动调节供带机构21的供带角度。根据本 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供带机构21中的自适应机构M包括形成在供带机构21中的球形槽 241和球头杆M2,其中,球头杆M2的球头端M21设置在球形槽Ml中,而球头杆M2的 杆端M22与支架22连接。这样,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通过采用上述球头结构的自适应 机构M实现供带角度的调节,以适应线束缠绕所需的角度。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供带装置20还包括适用于调节胶带80的张力的胶带张力 调节机构25。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胶带张力调节机构25包括摩擦块251,弹簧252和 调节螺母253,其中,摩擦块251设在球头杆242的球头端M21中,并与供带机构21的球形 槽241适度接触;弹簧252弹性作用在摩擦块251上;而调节螺母253则串接在摩擦块251 和弹簧252上,通过调节弹簧252来调整摩擦块251与球形槽241的接触压力。具体地,调 节螺母253通过调节弹簧252的张力来调节摩擦块251与球形槽Ml的接触压力。如此, 在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供带机构21中的胶带80的张力可以被适当地调节。
这样,在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中,不仅可以通过自适应机构24调节供带机构21 的供带角度,还可以通过胶带张力调节机构25调节胶带80的张力,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胶 带工具,可以适用于具有不同直径尺寸的线束的缠带操作。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实现缠带动作的缠带方 法。具体地,该缠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待缠绕的线束90通过“C”形通道开口 11放入线束通过装置10中,并将供带装 置20中的胶带80预粘贴到线束90 ;保持缠带驱动装置40的手柄44,使用外力驱动线束通过装置10沿着待缠绕的线 束90进行线性运动;和通过缠带驱动装置40将线束通过装置10沿待缠绕的线束90的线性运动转化成 供带装置20围绕线束90的缠绕运动,以将胶带80缠绕在线束90外。其中,本文中所指的 线性运动,优选为沿着待缠绕的线束90而进行的直线运动。优选地,在进行上述的线性运 动时,要保持缠带工具中的手柄44和待缠绕的线束90之间相对静止,从而便于本发明提供 的缠带工具相对于待缠绕的线束和手柄44进行运动。优选地,使用外力驱动线束通过装置10动作之前,通过胶带张力调节机构25调节 供带装置20中胶带80的张力,以适应特定直径的待缠绕的线束的缠绕要求。值得一体的是,本发明提供的缠带工具,不仅可以应用在电连接设备中进行电线 束的缠带操作,还可以应用于其它类似物件(如网线)的缠带操作和捆绑操作(如多根线 束之间的捆绑)。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 发明,熟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所 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本申请的申请专 利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缠带工具,用于快速完成胶带(80)在线束(90)外的缠绕动作,所述缠带工具包括线束通过装置(10),所述线束通过装置允许所述待缠绕的线束通过其中;供带装置(20),所述供带装置用于为通过所述线束通过装置的所述待缠绕的线束提供 缠绕用的所述胶带;和缠带驱动装置(40),所述缠带驱动装置用于将所述胶带缠绕到所述待缠绕的线束上;其中,当所述线束通过装置被驱动而沿着所述待缠绕的线束作线性运动时,所述缠带 驱动装置驱动所述供带装置围绕所述待缠绕的线束作圆周运动,以将所述胶带缠绕在通过 所述线束通过装置的所述线束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带工具,其中所述缠带驱动装置GO)包括在外力的驱动下进行动作的始动机构Gl);由所述始动机构驱动的转化机构G2);和由所述转化机构驱动的传动机构(43),而所述传动机构03)与所述供带装置O0)连 接,以驱动所述供带装置动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带工具,其中所述始动机构Gl)包括具有钢丝Gll)的绕线轮012)以及支撑所述绕线轮的第一 传动轴G13);所述转化机构G2)包括由所述第一传动轴(413)驱动的齿轮结构G20);和所述传动机构^幻包括由齿轮结构(420)驱动的第二传动轴G30),所述第二传动轴 与所述供带装置O0)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带工具,其中所述齿轮机构G20)是四齿轮结构,包括与所述第一传动轴(413)枢接的大齿轮 G21),与所述大齿轮啮合的一对惰轮022),以及与该对惰轮啮合的不完整齿轮023),所 述不完整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轴(430)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缠带驱动装置00)还包括手柄(44),所述手柄设置在所述绕线轮(412)中的所述钢丝Gll)的一端,以便于使用 者拉动所述钢丝G11)。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缠带驱动装置00)还包括用于保证所述齿轮机 构(420)单向转动的单向机构(45),所述单向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齿轮机构G20)中的大致呈圆形的轴孔G51),其中,沿所述轴孔051)的 圆周切线方向形成若干个朝着同一方向开口的槽口 G52);和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413)中的弹簧(453)和钢球GM),所述钢球在所述弹簧的作 用下抵制在所述轴孔的圆周上或所述槽口中。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缠带驱动装置00)还包括用于使所述绕线轮 (412)中的所述钢丝011)复位的自动回复机构(46),所述自动回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回复弹簧G61),其中当所述钢丝(411)被释放时,所述钢 丝Gll)在所述回复弹簧G61)的作用下自动回复到所述绕线轮G12)中。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缠带工具,还包括工具架(30),所述工具架包括壳体(31),所述线束通过装置(10)和所述缠带驱动装置GO)设置在所述壳体上;和设于所述壳体上以便于使用者操作的把手(3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线束通过装置(10)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的通道开口(11),其中所述线束(90)通过所述通道开口(11) 保持在所述线束通过装置(10)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缠带工具,其中所述通道开口(11)呈“C”形,所述线束(90)从所述通道开口(11)的一侧进入所述通 道开口(1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供带装置00)包括供带机构(21),所述供带机构为所述线束(90)提供胶带(80),和支架(22),所述支架用于带动所述供带机构绕所述线束(90)转动,所述支架的一 端轴接所述第二传动轴G30),而另一端轴接所述供带机构01)。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缠带工具,其中所述支架0 中与所述供带机构轴接的所述另一端具有与所述保持开口(11) 的形状相同的“C”型结构020),其中所述线束(90)在所述支架02)的所述“C”型结构 (220)与所述通道开口(11)重叠时进入所述通道开口(11)。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供带装置OO)还包括用于确定所述供带装置 (20)的转动位置的定位结构(23),所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31)上的定位孔03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02)上且由弹簧032)的弹力作用下的钢球033);其中,在所述支架转动的过程中,当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钢球在由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 下进入所述壳体上的所述定位孔中时,所述支架的所述“C”型结构与所述保持开口重叠。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供带装置OO)还包括自适应机构(M),所述 自适应机构设置在所述供带机构中,用于自动调节所述供带机构的供带角度;其 中所述自适应机构包括球形槽041),所述球形槽形成在所述供带机构中,和球头杆042),所述球头杆的球头端0421)设置在所述球形槽中,而所述球头杆的杆 端042 与所述支架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缠带工具,所述供带装置OO)还包括适用于调节所述胶带 (80)的张力的胶带张力调节机构(25),所述胶带张力调节机构包括摩擦块051),所述摩擦块设在所述球头杆( 的所述球头端0421)中,并与所述供 带机构的所述球形槽(Ml)适度接触;弹簧052),所述弹簧弹性作用在所述摩擦块051)上;和调节螺母053),所述调节螺母通过调节所述弹簧(25 来调整所述摩擦块(251)与所 述球形槽041)的接触压力。
16.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缠带工具的缠带方法,所述缠带方法至少包括如下 步骤将所述待缠绕的线束(90)放入所述线束通过装置(10)中;保持所述缠带驱动装置GO)的所述手柄(44),使用外力驱动所述线束通过装置(10) 沿着所述待缠绕的线束(90)进行线性运动;和通过所述缠带驱动装置GO)将所述线束通过装置(10)沿所述待缠绕的线束(90)的 线性运动转化成所述供带装置O0)围绕所述线束(90)的缠绕运动,以将所述胶带(80)缠 绕在所述线束(90)夕卜。
17. 一种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缠带方法,所述缠带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使用外力驱动线束通过装置(10)动作之前,通过所述胶带张力调节机构0 调节 所述供带装置OO)中所述胶带(80)的张力。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缠带工具。一种缠带工具,主要包括用于允许待缠绕线束90通过的线束通过装置10,用于为线束通过装置10中的待缠绕的线束90提供缠绕用胶带80的供带装置20,以及用于将胶带80缠绕到待缠绕的线束90上的缠带驱动装置40,其中,当线束通过装置10被驱动而沿着待缠绕的线束90作线性运动时,缠带驱动装置40驱动供带装置20围绕待缠绕的线束90作圆周运动,以将胶带80缠绕在通过线束通过装置10的线束90上。本发明的缠带工具,能够快速有效地完成胶带80在线束90外的缠绕动作。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缠带工具对线束进行缠绕的缠带方法。
文档编号H01R4/70GK102055124SQ20091019832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日
发明者包炜玮, 张 浩, 李大周 申请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