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5173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中的控制开关,具体的说是一种直流带 正反转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直流控制开关与正反转控制开关是电气领域非常常见的两种电 器元件,主要由外壳和置于外壳内的导电机构、触点机构、绝缘机构 等装置组成,外壳内各机构由独立零件拼装而成,触点机构是由两组 动触点组成,这种结构的成本高、装配工序多且复杂。此外如要是实 现正反转控制,必须同时使用直流控制开关与正反转控制开关,且要 用接线连接,存在工作不稳定,安装工序复杂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 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在直流控制开关中增加了正反转控制功能,结 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装配简便,易于与各种电动螺丝批工具配套
使用,其动触头为平板点触式结构,具有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另外正反转动触头为平板式结构,改变了接触性能,提高动作的可靠 性。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8和盖1,其 特征在于底座8内右侧设有安装内转盘11的转向定位轴23,左侧
设有安装连接杆2的导向定位轴24,导向定位轴24上套装有复位弹 簧4,盖l上设有与内转盘ll的手柄25适配的弧形槽26、与连接杆 2的推杆27适配的通孔28,转向定位轴23的左右上下分别设有B-公共端子6、 B+接线端子15、 Ml接线端子16、 M2接线端子14, B-公共端子6的左侧设有B-接线端子7,内转盘11和盖1之间从前至 后依次设有不锈钢珠9、钢珠弹簧10,盖1上设有与不锈钢珠9适配 的定位凹槽29,内转盘11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带正反转弹簧12的下 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连接杆2和B-接线端子7 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动触头弹簧3、动触头5。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说的底座8的两相对侧面上各设有 两个挂扣21,盖1的两相对侧面上设有与挂扣21适配的挂扣卡槽22, 底座8和盖1通过挂扣21和挂扣卡槽22相互扣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 头132上均设有和正反转弹簧12适配的泡点31,下正反转动触头 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与内转盘11抵接的两端为弧面32。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动触头5为平板点触式结构,动触头 5的两端设有U形分叉式卡脚30,动触头5中部设有与动触头弹簧3 适配的泡点41;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为平板式 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在直流控制开关中增 加了正反转控制功能,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装配简便,易于与 各种电动螺丝批工具配套使用,其动触头为平板点触式结构,具有功 率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另外正反转动触头为平板式结构,改变了 接触性能,提高动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拆分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反转动触头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头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 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包 括相互扣合的底座8和盖1,底座8内右侧设有安装内转盘11的转 向定位轴23,左侧设有安装连接杆2的导向定位轴24,导向定位轴 24上套装有复位弹簧4,盖1上设有与内转盘11的手柄25适配的弧 形槽26、与连接杆2的推杆27适配的通孔28,转向定位轴23的左 右上下分别设有B-公共端子6、 B+接线端子15、 Ml接线端子16、 M2 接线端子14, B-公共端子6的左侧设有B-接线端子7,内转盘ll和 盖1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不锈钢珠9、钢珠弹簧10,盖1上设有与 不锈钢珠9适配的定位凹槽29,内转盘11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带正反 转弹簧12的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连接杆2和 B-接线端子7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动触头弹簧3、动触头5。如图 1所示,内转盘11下方设置的B-公共端子6、 Ml接线端子16、 M2接 线端子14和B+接线端子15以转向定位轴23为圆心均匀分布在转向 定位轴23的四周。不锈钢珠9可以是4)2不锈钢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说的底座8的两相对 侧面上各设有两个挂扣21,盖1的两相对侧面上设有与挂扣21适配 的挂扣卡槽22,底座8和盖1通过挂扣21和挂扣卡槽22相互扣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下正反转动触头131、 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上均设有和正反转弹簧12适配的泡点31,下正 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与内转盘11抵接的两端为弧 面32。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输入输出端子出现不平整时正反转动触 头照常可以不影响性能正常工作,降低装配工艺上控制难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动触头5为平板点触式 结构,动触头5的两端设有U形分叉式卡脚30,动触头5中部设有 与动触头弹簧3适配的泡点41;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为平板式结构。这种设计方式可以使动触头固定在连接杆上,
降低开关装配工艺难度,并使开关接触更稳定。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包括底 座8、盖1组成的壳体;开关触头A,开关输入;开关触头B,输入 输出端子;正反转档位机构。开关触头A与开关输入组成开关控制机 构,开关触头A包括连接杆2、动触头弹簧3和动触头5,开关输入包 括B-接线端子7和B-公共端子6;开关触头B与输入输出端子组成 正反转机构,开关触头B包括内转盘11、正反转弹簧12、下正反转 动触头131和上正反转动触头132,输入输出端子包括B-公共端子6、 B+接线端子15、 Ml接线端子16、 M2接线端子14;正反转档位机构 包括盖l、不锈钢珠9、钢珠弹簧10和内转盘11。
正反转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内转盘11的手柄25在盖1的弧形 槽26内可左右拨动,盖的内侧设有3个档位槽,正反转换挡时,如 图1所示,向下为正转(简称一挡),拨到中间为中停(简称二挡), 向上拨动为反转(简称为三挡)。
一挡下正反转动触头131移动到M2接线端子14和B-公共端 子6之间的间隙正上方,下正反转动触头131的两边分别搭在M2接 线端子14和B-公共端子6上,实现M2接线端子14和B-公共端子6 导通;上正反转动触头132移动到Ml接线端子16和B+接线端子15 之间的间隙正上方,上正反转动触头132的两边分别搭在Ml接线端 子16和B+接线端子15上,实现Ml接线端子16和B+接线端子15导 通;
二挡下正反转动触头131在M2接线端子14的正上方,上正反 转动触头132在Ml接线端子16的正上方;
三档下正反转动触头131移动到M2接线端子14和B+接线端 子15之间的间隙正上方,下正反转动触头131的两边分别搭在M2接 线端子14和B+接线端子15上,实现M2接线端子14和B+接线端子 15导通;上正反转动触头132移动到Ml接线端子16和B-公共端子6之间的间隙正上方,上正反转动触头132的两边分别搭在Ml接线 端子16和B-公共端子6上,实现Ml接线端子16和B-公共端子6导 通。
1、 正转工作过程(一档)当手柄25拨动到一挡时,按下连接 杆2的推杆27,连接杆2向下推动动触头弹簧3、动触头5,直流带 正反转控制开关开始工作,电源工作电流通过电源正极、B+接线端子 15、上正反转动触头132、 Ml接线端子16、电机正极、电机负极、 M2接线端子14、下正反转动触头131、 B-公共端子6、动触头5、 B-接线端子7、电源负极形成正转电流回路,电机正转。
2、 中停(二挡)当手柄25拨动到二挡时,直流带正反转控制 开关内为开路状态,无电流通过,电机不工作。
3、 反转工作过程(三档)当手柄25拨动到三档时,按下连接 杆2的推杆27,连接杆2向下推动动触头弹簧3、动触头5,直流带 正反转控制开关开始工作,电源工作电流通过电源正极、B+接线端子 15、下正反转动触头131、 M2接线端子14、电机负极、电机正极、 Ml接线端子16、上正反转动触头132、 B-公共端子6、动触头5、 B-接线端子7、电源负极形成反转电流回路,电机反转。
松开推杆27,连接杆2在复位弹簧4的推力下自动复位。
权利要求1.一种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包括相互扣合的底座(8)和盖(1),其特征在于底座(8)内右侧设有安装内转盘(11)的转向定位轴(23),左侧设有安装连接杆(2)的导向定位轴(24),导向定位轴(24)上套装有复位弹簧(4),盖(1)上设有与内转盘(11)的手柄(25)适配的弧形槽(26)、与连接杆(2)的推杆(27)适配的通孔(28),转向定位轴(23)的左右上下分别设有B-公共端子(6)、B+接线端子(15)、M1接线端子(16)、M2接线端子(14),B-公共端子(6)的左侧设有B-接线端子(7),内转盘(11)和盖(1)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不锈钢珠(9)、钢珠弹簧(10),盖(1)上设有与不锈钢珠(9)适配的定位凹槽(29),内转盘(11)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带正反转弹簧(12)的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连接杆(2)和B-接线端子(7)之间从前至后依次设有动触头弹簧(3)、动触头(5)。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说的底座(8)的两相对侧面上各设有两个挂扣(21),盖(1)的 两相对侧面上设有与挂扣(21)适配的挂扣卡槽(22),底座(8)和 盖(1)通过挂扣(21)和挂扣卡槽(22)相互扣合。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其特征在 于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上均设有和正 反转弹簧(12)适配的泡点(31),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 转动触头(132)与内转盘(11)抵接的两端为弧面(32)。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其特征在 于动触头(5)为平板点触式结构,动触头(5)的两端设有U形分 叉式卡脚(30),动触头(5)中部设有与动触头弹簧(3)适配的泡 点(41);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为平板式 结构。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其特征在于-动触头(5)为平板点触式结构,动触头(5)的两端设有U形分叉式卡脚(30),动触头(5)中部设有与动触头弹簧(3)适配的泡点(41); 下正反转动触头(131)、上正反转动触头(132)为平板式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直流带正反转控制开关,涉及电气领域中的控制开关,底座内设有安装内转盘的转向定位轴、安装连接杆的、套装有复位弹簧的导向定位轴,盖上设有与手柄适配的弧形槽、与推杆适配的通孔,转向定位轴的左右上下分别设有B-公共端子、B+接线端子、M1接线端子、M2接线端子,B-公共端子的左侧设有B-接线端子,内转盘和盖之间设有不锈钢珠、钢珠弹簧,内转盘内对称的设有两个带正反转弹簧的下正反转动触头、上正反转动触头,连接杆和B-接线端子之间设有动触头弹簧、动触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成本低,装配简便,其动触头为平板点触式结构,具有功率大,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正反转动触头为平板式结构,改变了接触性能,提高动作的可靠性。
文档编号H01H19/46GK201369270SQ20092000401
公开日2009年12月2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王和远 申请人:乐清市杰拉华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