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0705阅读:1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缺相保护功能的交流接触
明 益°
背景技术
目前所使用的三相电磁式交流接触器普遍只具有简单的通断功能,而不具 有缺相保护功能,在运行中一但缺相,极易造成烧毁电机的后果。通常采用的 解决办法是在控制电路中再单独组装一种保护性产品,用以缺相保护,其不但 有占用空间多、接线不方便、耗电量相对较多、成本较高等缺点,而且多采用 电流型保护方式,存在电流规格分类多、稳定及可靠性差、相近产品电路通用 性差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缺相保护功能的缺相保 护交流接触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它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所述交流接触器 本体的外壳内设有保护模块,保护模块的输入端与交流接触器本体的一侧接线 端子分别相电连接,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串接在交流接触器线圈与交流接触器的 一线圈接线端子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它采用电压型保护方式,具有不另占用空间、 接线方便、耗电量较少、成本较低且稳定可靠的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的电路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其特征 在于,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的外壳l内设有保护模块2,保护模块2的输入端与 交流接触器本体的一侧接线端子3分别相电连接,保护模块的输出端串接在交
3流接触器线圈4与交流接触器的一线圈接线端子5间。
所述保护模块2包括整流电路6、开关电路7、触发电路8和执行电路9, 整流电路6用于对输入端三相交流电压整流,输出直流电压,开关电路7,输出 电压信号,触发电路8,用于缺相检测,缺相时输出信号消失,执行电路9,用 于控制可控硅通断,有信号时可控硅导通,交流接触器线圈4带电,无信号时 可控硅关断,交流接触器线圈4断电。
工作时,整流电路6将输入的三相电源分别整流成直流,通过开关电路7 分别输出三个电压信号给触发电路8,正常时,触发电路8导通,控制执行电路 9可控硅导通,使交流接触器线圈4带电正常工作;缺相时,触发电路8无信号 输出,控制执行电路9可控硅关断,使交流接触器线圈4断电,实现缺相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在外壳1内部安装电子元件模块,控制 接触器线圈实现缺相保护的功能,由于保护模块2体积较小,且可制成片状, 所以它可直接安装在目前市面上现有的各类交流接触器壳体内的间隙中,特别 是CJ20系列的交流接触器,该系列交流接触器在国内工、农业生产中普遍安装 使用,产品价格也相对较低。再者,该保护模块2对三相电源电压保护频带宽, 经实验,针对380V接触器线圈,290V-480V之内缺相保护动作绝对可靠,对220V 接触器线圈,170V-280V之内缺相保护动作绝对可靠。接触器控制线圈合闸、 分闸电流值较高,控制模块通用性好,220V、 380V线圈电压都可用一种通用模 块,不同电流等级的接触器CJ20-40A、誦63A、 -IOOA、 -160A、画250A、 -400A、 -630A均用一种模块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采用电压保护型电路技术,符合国家有 关部门提倡电压保护方式的要求,电压缺相保护方式稳定性好,可靠性强。本 实用新型在运行中,缺相保护可靠,保护分闸动作快/耗电量小,模块发热量 很低,不影响接触器线圈正常温升和工作状态。
该产品在工作时出现三相电源中任一相断电后,安装在接触器壳体内的保 护模块控制接触器线圈立即动作,把接触器线圈上的工作电源切断,接触器立 即分闸动作,实现缺相保护功能,防止电机等电器产品烧坏或运行不正常而影 响生产企业的效益。
权利要求1、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的外壳(1)内设有保护模块(2),保护模块(2)的输入端与交流接触器本体的一侧接线端子(3)分别相电连接,保护模块(2)的输出端串接在交流接触器线圈(4)与交流接触器的一线圈接线端子(5)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模块 (2)包括依次连接的整流电路(6)、开关电路(7)、触发电路(8)和执行电路(9)0
专利摘要缺相保护交流接触器,涉及一种具有缺相保护功能的交流接触器。包括交流接触器本体,所述交流接触器本体的外壳(1)内设有保护模块(2),保护模块(2)的输入端与交流接触器本体的一侧接线端子(3)分别相电连接,保护模块(2)的输出端串接在交流接触器线圈(4)与交流接触器的一线圈接线端子(5)间。它采用电压型保护方式,具有不另占用空间、接线方便、耗电量较少、成本较低且稳定可靠的优点。
文档编号H01H50/00GK201392773SQ20092009911
公开日2010年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11日
发明者崔明哲, 崔英镇 申请人:崔英镇;崔明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