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386阅读:1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天线结构创新设计,尤指一种具有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快速,在行动设备体积紧实化的要求下,多频的金属平 面天线已为手机或笔记型电脑的主流元件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 在传统上,金属平面天线与行动设备中的电路板连接,是通过一SMT元件连接。由
于一般SMT元件被设计成一些固定的标准值阻抗,使得天线尚需要一匹配电路来调整电容
及电感值,这将造成天线设计的不便,且限制了天线的频宽及效率,有待改善。在申请人的美国专利6, 542, 123(同中国TW申请案号90215908) 「宽频隐藏式天
线」前案中,提供了在天线延伸出一内凹段、一反折段及一突片,以供调整匹配频率。然该案
中所使用手段,会造成天线的延长,并无法适当的调整电容及电感值,在天线设计上仍有限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以克服上述传统结构的缺陷,
通过形成串联电容效果,达到阻抗匹配,让频宽及效率增加,且电感、电容值可任意调整。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的天线,为金属平面天线,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
平板;及 —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但不连接,形成串联电容。 其中,天线延伸出一用以接地,进而使该天线结构形成并联电感的第一延伸臂。 其中,天线沿该第一金属平板周缘形成一第二延伸臂,该第二延伸臂不接地,该天
线结构形成并联电容。 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延伸臂以微带线构成。 其中,天线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上,而该第一及第二金属平板分别相对设置于该 印刷电路板的两表面上。 其中,天线延伸出一用以接地,进而形成并联电感效果的第一延伸臂。 其中,第二金属平板延伸出一用以接地,进而使该天线结构形成串联电感效果的
第二延伸臂。 其中,该第一及第二延伸臂以微带线构成。 —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的天线,为金属平面天线,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 平板; —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具有一馈入金属平板及一接地金属平板,其间以一导通元件连接;该馈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用以送入信号,并耦合传递无线射频
RF讯号至该天线的馈入点,而该接地金属平板延伸出一接地点;及 —层载板,设置于该天线及该第二金属平板之间; 该天线及第二金属平板中间所夹该层载板构成电容; 该导通元件具有用以调整该天线结构频率的导通或关闭状态。 其中,导通元件为一个二极管;该馈入点具有供该二极管导通及关闭的无线射频
RF信号以及直流DC讯号。 其中,导通元件为一个可调电容。
—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射频讯号的天线,为金属平面天线,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并在底部设有一接地底面; —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具有一馈入金属平板及一连接金属平板,其间以一导通元件连接;该馈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用以送入信号,并耦合传递无线射频RF讯号至该天线的馈入点,而该连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连接点以连接该天线的第一金属平板;及 —层载板,设置于该天线及该第二金属平板之间;[0028] 该天线及第二金属平板中间所夹该层载板构成电容;[0029] 该导通元件具有用以调整该天线结构频率的导通或关闭状态。[0030] 其中,导通元件为一个可调电容。 本实用新型将天线结构的匹配方法,是以微带线的原理来完成,这种天线结构能达到阻抗匹配,让频宽及效率增加,且电感、电容值可任意调整,不像传统天线结构以SMT元件连接,只能选用标准值的阻抗。故本实用新型在天线设计上,具有相当的优势。[0032] 进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系在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的第二金属平板中,以一馈入金属平板及一接地金属平板构成,其间以一导通元件连接。该馈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馈入点,而该接地金属平板延伸出一接地点。信号从该第二金属平板的馈入点送入,利用该天线及第二金属平板中间所夹一层载板,形成电容效应,从该第二金属平板的馈入点耦合传递无线射频讯号至该天线;又,该导通元件可选择成导通或关闭,以调整该天线结构的频率。 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详加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驻波比,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外观图, 图4是图2实施例的驻波比,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其中载板被移除,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背面视图,其中载板被移除,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驻波比图,[0042]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正面视图,其中载板被移除,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驻波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l,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系以一天线1及一第二金属 平板2所构成,而两元件设置于一具有地面的电路板3上。 天线1为金属平面天线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其上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10。 而第二金属平板2与该第一金属平板10接近但不连接,使天线结构形成串联电容效果。 进者,天线1延伸出一第一延伸臂11以接地,使天线结构形成并联电感效果。又, 天线1沿该第一金属平板10周缘形成一第二延伸臂12,该第二延伸臂12不接地,使天线结 构形成并联电容效果。而第一及第二延伸臂11及12皆可以微带线制作。 在图2中所示为图1实施例的驻波比图,显示为一良好的多频天线结构。 请参见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同样地,以一天线4及一第二金属平 板5所构成,而两元件设置于一具有地面的电路板6上。 天线4为金属平面天线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其上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40。 而第二金属平板5与该第一金属平板40接近但不连接,使天线结构形成串联电容效果。天 线4设置于一印刷电路板7上,而该第一金属平板40及第二金属平板5分别相对设置于该 印刷电路板7的两表面上。 进者,天线4延伸出一第一延伸臂41以接地,使天线结构形成并联电感效果。另, 第二金属平板5延伸出一第二延伸臂52以接地,使天线结构形成串联电感效果。第一及第 二延伸臂41及52系以微带线制作。 在图4中所示为图3实施例的驻波比图,显示为一良好的多频天线结构。 显然地,本实用新型将天线结构中的第二金属平板、第一及第二延伸臂等,皆以微
带线制作,使得天线结构的匹配方法是以微带线的原理来完成达到阻抗匹配,让频宽及效 率增加,且天线结构的电感、电容值可任意调整,不像传统天线结构以SMT元件连接,只能
选用标准值的阻抗。故本实用新型在天线设计上,具有相当的优势。 请参见图5至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其提供了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 的天线结构,主要以一天线301、一第二金属平板302及一层载板303所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被设置于一接地平面304上。 天线301被设置于载板303的正面,其为金属平面天线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 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3011。 第二金属平板302被设置于载板303的背面,故在图5及图6中以虚线表示。第 二金属平板302与第一金属平板3011接近;可参见图7,第二金属平板302具有一馈入金 属平板3021及一接地金属平板3022,其间以一导通元件3023连接。馈入金属平板3021延 伸出一馈入点3021a,而接地金属平板3022延伸出一接地点3022a。 —层载板303设置于天线301及该第二金属平板302之间。使第一金属平板3011 与第二金属平板302相间而设。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中,信号从第二金属平板302的馈入点3021a送入,利用天线301及第二金属平板302中间所夹一层载板303,形成电容效应,从第二金属平板302的馈入点3021a耦合传递无线射频RF讯号至天线301。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第一种实施例,主要增设了导通元件3023,它可以是一个二极管或一个可调电容。利用导通元件3023可选择成导通或关闭,以调整该天线结构的频率。[0061] 参见图8所示,如果使用的导通元件3023为一个二极管,则馈入点3021a除了无线射频RF信号外,尚有直流DC讯号供二极管导通及关闭用途。例如,当电压大于0. 7伏特时,导通元件3023 二极管即导通,反之,当电压小于0. 7伏特时则关闭。利用导通元件3023二极管导通及关闭的特性,形成图8中两种不同的驻波特性结果。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导通元件3023也可使用大小不同的电容连接载板303背面馈入金属平板3021及接地金属平板3022端点,也可以对天线驻波特性进行调整。[0063] 在图8中,使用电源偏压导通元件3023 二极管进行背面馈入金属平板3021及接地金属平板3022的导通及关闭,可形成天线可调整两个频率(700腿z 824腿z及824MHz 960MHz)。 另,如果使用可调电容进行背面馈入金属平板3021及接地金属平板3022的导通元件3023,则驻波比将会在ON (960MHz)及OFF (700M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皆可调。[0065] 进者,参见图9至图IO,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其提供了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主要以一天线405、一第二金属平板406及一层载板407所构成。[0066]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被设置于一接地平面408上。 天线405被设置于载板407的正面,其为金属平面天线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其上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4051,并在底部设有一接地底面4052。 第二金属平板406被设置于载板407的背面,故在图9中以虚线表示。第二金属平板406与第一金属平板4051接近;可参见图10,第二金属平板406具有一馈入金属平板4061及一及一连接金属平板4062,其间以一导通元件4063连接。馈入金属平板4061延伸出一馈入点4061a,而连接金属平板4062延伸出一连接点4062a穿过载板407以连接天线405的第一金属平板4051。 —层载板407设置于天线405及该第二金属平板406之间。使第一金属平板4051与第二金属平板406相间而设。 同前述的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在天线结构中,信号从第二金属平板406的馈入点4061a送入,利用天线405及第二金属平板406中间所夹一层载板407,形成电容效应,从第二金属平板406的馈入点4061a耦合传递无线射频RF讯号至天线405。[0071] 参见图11,本实用新型在此一实施例中导通元件4063可以是一个可调电容。利用导通元件4063可选择成导通或关闭,以调整该天线结构的频率。使用导通元件4063可调电容连接两端点可以对天线结构的驻波特性进行调整,如图ll所示,驻波比将会在0N(960MHz)及0FF(700MHz)之间的频率范围内皆可调。
权利要求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的天线,为金属平面天线,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及一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但不连接,形成串联电容。
2. 依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线延伸出一用 以接地,进而使该天线结构形成并联电感的第一延伸臂。
3. 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线沿该第一金 属平板周缘形成一第二延伸臂,该第二延伸臂不接地,该天线结构形成并联电容。
4. 依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延 伸臂以微带线构成。
5. 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线设置于一印 刷电路板上,而该第一及第二金属平板分别相对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的两表面上。
6. 依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天线延伸出一用 以接地,进而形成并联电感效果的第一延伸臂。
7. 依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金属平板延 伸出一用以接地,进而使该天线结构形成串联电感效果的第二延伸臂。
8. 依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及第二延 伸臂以微带线构成。
9. 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讯号的天线,为金属平面天线,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一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具有一馈入金属平板及一接地金属平板,其 间以一导通元件连接;该馈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用以送入信号,并耦合传递无线射频RF讯 号至该天线的馈入点,而该接地金属平板延伸出一接地点;及一层载板,设置于该天线及该第二金属平板之间;该天线及第二金属平板中间所夹该层载板构成电容;该导通元件具有用以调整该天线结构频率的导通或关闭状态。
10. 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通元件为一个 二极管;该馈入点具有供该二极管导通及关闭的无线射频RF信号以及直流DC讯号。
11. 依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通元件为一个 可调电容。
12. —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用以接收或发射无线射频讯号的天线,为金属平面天线,其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 平板,并在底部设有一接地底面;一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具有一馈入金属平板及一连接金属平板,其 间以一导通元件连接;该馈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用以送入信号,并耦合传递无线射频RF讯 号至该天线的馈入点,而该连接金属平板延伸出一连接点以连接该天线的第一金属平板; 及一层载板,设置于该天线及该第二金属平板之间;该天线及第二金属平板中间所夹该层载板构成电容; 该导通元件具有用以调整该天线结构频率的导通或关闭状态。
13.依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导通元件为一 个可调电容。
专利摘要一种具串联电容效果的天线结构,主要在一金属平面天线上至少具有一第一金属平板,并以一第二金属平板与该第一金属平板接近但不连接,以形成串联电容效果。进者,进一步利用微带线自该天线或第二金属平板延伸出延伸臂,并选择接地或不接地,以调整该天线结构的匹配阻抗值。据此,达到阻抗匹配,让频宽及效率增加,且电感、电容值可任意调整。
文档编号H01Q13/08GK201438507SQ20092015971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2日
发明者江启名 申请人:耀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