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及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967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及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的押出机的内
模,以及由该内模与常规外模配合所制造的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最简单的单芯电线电缆的结构为导电线芯外包覆一层绝缘层;多芯的电线电缆结 构的也是如此,即保证线芯之间通过绝缘物彼此隔离。目前,电线电缆的绝缘层一般是由 PVC(聚氯乙稀)通过电线电缆押出机挤压而成。 完成挤压成型的部分主要为押出机的机头,如图1所示,机头主要包括机头体8, 机头体的内部安装有接收由押出机的放线架放出的线芯的内模梭6,内模梭6的内部具有 用于走线的走线孔61,内模梭6在机头体8的尾端通过安装法兰7进行安装限位。内模梭 6的前端安装有内模2,内模2内部具有用于走线的内模孔21。内模2外安装有与其配合 挤压的外模l,外模1呈向前逐渐收拢的喇叭状,外模1通过外模套5固定安装在机头体8 上。机头体8上设置有用于进料的漏斗状料腔3,液态原料从漏斗状料腔3进入由机头体8 和外模1整体与内模梭6和内模2整体之间形成的流道4内,由于流道4的到达内模2与 外模l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积将逐渐变小,因此,压力将逐渐增大,使得液态原料(PVC)到 达出口处时将被挤压成型,在线芯向前输送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包覆在线芯上的绝缘皮,进 而制作出目前所使用的电线电缆。如果需要押出多芯电线电缆,则通过一个外模1与多个 内模2配合即可押出。 由于,现有押出机的内模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流道4的位于内模2与外模1之间 的部分的横截面为圆环状,因此,依靠内模2与外模1的配合押出的电线电缆,其绝缘皮均 是紧紧包裹在线芯外的,但由于PVC是具有酸性的物料,因此,在押出机押出电线电缆后, PVC的酸性会使铜线发黑氧化,如果使用透明PVC,则发黑氧化的情况将更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线电缆存在的其内部铜线易于被PVC氧 化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配合常规外模押出使线芯与外部PVC不完全接触的电线电缆的押 出机的内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包括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的 内部具有用于输送线芯的走线孔;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两条从前端面连接至后端 面的基线,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在两条基线之间的部分形成向其内部陷入的凹陷区。 优选地,所述内模本体为正方体,所述内模本体的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向 其内部陷入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一弧面。 优选地,所述内模本体的四个侧面均向其内部陷入形成四个平滑过渡的彼此相接 的弧面,形成每个弧面的两条基线为形成该弧面的侧面的两个棱边;所述内模的横截面的 外轮廓形状为四条围接在一起的弧线段,相邻弧线段在二者的端头处相接,四条弧线段之
3间无交叉点。 优选地,所述内模本体为三棱柱,所述内模本体的三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面向其 内部陷入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一平滑过渡的弧面。 优选地,所述内模本体的三个侧面均向其内部陷入形成三个弧面,形成每个弧面 的两条基线和与其相邻的棱线之间的部分为平面;所述内模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围 接在一起的三条曲线段,每条曲线段包括中间的弧线段和与弧线段的两个端头连接的直线 段,相邻两曲线段通过各自的一条直线段彼此相接,所述的三条曲线段之间无交叉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线电缆,其包括线芯,所述线芯与外部的 绝缘皮之间并非完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模的凹陷区可以使得其与外模配 合时,流道的横截面的形状不再是圆环形,而是流道的内环具有向内部凹陷的部分,因此使 得挤压成型的电线电缆的绝缘皮与线芯之间,与所述凹陷区相对应的部分不能与线芯完全 接触,确切的说为线接触或者局部面积接触,进而减少了线芯与PVC的接触面积,降低PVC 对线芯的氧化程度,另外,由于空气是极佳的绝缘体,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线电缆也可 以有效保证其线芯是对外绝缘的。

图1为现有押出机的机头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押出机的内模的一种实施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押出机的内模的另一种实施结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线电缆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2和3所示的一种押出机的内模2',包括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的内部具有用
于输送线芯的走线孔21';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两条从前端面连接至后端面的基
线,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在两条基线之间的部分形成向其内部陷入的凹陷区。 所述内模本体可以为正方体,所述内模本体的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面向其内
部陷入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一弧面。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芯与绝缘皮之间的接触
面积,并为线芯提供必要的径向向内的压力,所述内模本体的四个侧面均向其内部陷入形
成四个平滑过渡的彼此相接的弧面,形成每个弧面的两条基线为形成该弧面的侧面的两个
棱边;如图2所示,所述内模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四条围接在一起的弧线段,相邻
弧线段在二者的端头处相接,四条弧线段之间无交叉点。 所述内模本体也可以为三棱柱,所述内模本体的三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向 其内部陷入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一平滑过渡的弧面。同样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线芯 与绝缘皮之间的接触面积,并为线芯提供必要的径向向内的压力,所述内模本体的三个侧 面均向其内部陷入形成三个弧面,形成每个弧面的两条基线和与其相邻的棱线之间的部分 为平面;如图3所示,所述内模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围接在一起的三条曲线段,每 条曲线段包括中间的弧线段和与弧线段的两个端头连接的直线段,相邻两曲线段通过各自的一条直线段彼此相接,所述的三条曲线段之间无交叉点。 形成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模2'的内模本体的形状不限于正方体和三棱柱,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圆柱体或者其它的棱柱等也均适用。 如图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模2'与常规外模1配合,二者之间的流道4' 不再是圆环形,而是与内模2'的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的,其内环具有向内部凹陷的部分, 进而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模2'与常规外模1配合挤压成型的一种电线电缆如图4所示(该 电线电缆的结构是与图2所示内模相对应的),其包括线芯20,与内模2'与常规外模1之 间的流道相对应,挤压出的绝缘皮的内表面具有向内突出的弧面31,使得所述线芯20与绝 缘皮30之间并非完全接触,理想情况下为线接触,由于绝缘皮30是具有弹性层,为了增大 对线芯20的径向向内的压力,实际中也可能为局部面积接触。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模 2'与常规外模1配合所挤压出的电线电缆具有使用寿命长、绝缘效果好的特点。 如需生产多芯电线电缆,则通过外模与多个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模2'配合挤压即 可。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 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包括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的内部具有用于输送线芯的走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两条从前端面连接至后端面的基线,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在两条基线之间的部分形成向其内部陷入的凹陷区。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本体为正方体,所 述内模本体的四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向其内部陷入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一弧面。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本体的四个侧面 均向其内部陷入形成四个平滑过渡的彼此相接的弧面,形成每个弧面的两条基线为形成该 弧面的侧面的两个棱边;所述内模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四条围接在一起的弧线段,相 邻弧线段在二者的端头处相接,四条弧线段之间无交叉点。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本体为三棱柱,所 述内模本体的三个侧面中,至少有一个侧面向其内部陷入形成凹陷区,所述凹陷区为一平滑过渡的弧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本体的三个侧面 均向其内部陷入形成三个弧面,形成每个弧面的两条基线和与其相邻的棱线之间的部分为 平面;所述内模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形状为围接在一起的三条曲线段,每条曲线段包括中间 的弧线段和与弧线段的两个端头连接的直线段,相邻两曲线段通过各自的一条直线段彼此 相接,所述的三条曲线段之间无交叉点。
6. —种经由权利要求1所述内模和现有外模挤压成型的电线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线芯,所述线芯与外部的绝缘皮之间并非完全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押出机的内模及电线电缆,属于制作电线电缆的押出机的领域,该押出机的内模包括内模本体,内模本体的内部具有用于输送线芯的走线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两条从前端面连接至后端面的基线,所述内模本体的外表面在两条基线之间的部分形成向其内部陷入的凹陷区。通过本实用新型所述内模与常规外模配合生产出的电线电缆,其线芯与外部的绝缘皮之间并非完全接触,降低了绝缘皮对线芯的氧化程度,延长了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其中,对具有透明PVC形成的绝缘皮的电线电缆的效果尤为明显。
文档编号H01B7/00GK201527851SQ20092017115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8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8月20日
发明者王晓明 申请人:王晓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