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衡判断电路、电源装置以及不均衡判断方法

文档序号:7204846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均衡判断电路、电源装置以及不均衡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判断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不均衡判断电路、电源 装置以及不均衡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二次电池等蓄电装置与太阳能电池或发电装置组合起来,作为电源系统 而被广泛利用。发电装置通过水力、风力等自然能源或者内燃机关等人工动力而被驱动。组 合这样的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将剩余的电力蓄积在蓄电装置中,并在负载装置需要时从蓄 电装置供电,从而力求实现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的提高。作为这样的系统的一个示例,列举出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在由太阳 光产生的发电量比负载装置的耗电量大的情况下,利用剩余电力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相 反,在发电量比负载装置的耗电量小的情况下,为了补充不足的电力,从蓄电装置输出电 力,驱动负载装置。这样,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由于能够将以往没有被利用的剩余电力蓄积在蓄电 装置中,所以与未使用蓄电装置的电源系统相比,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在这样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中,当蓄电装置处于充满电时,不能将剩余电力充电至 蓄电装置,因而会产生损失。对此,为了将剩余电力高效率地充电至蓄电装置,以不让二次 电池的充电状态(以下,称为SOC =State Of Charge)达到100%地进行充电控制。此外, 为了能在必要时驱动负载装置,以不让使SOC处于0 (零)%地进行充电控制。具体而言,通 常,以使SOC在20 %至80 %的范围内推移的方式进行充电控制。此外,使用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汽车(HEV :Hybrid Electric Vehicle)也 利用了这样的原理。HEV在来自发动机的输出大于行驶所需的动力的情况下,利用剩余的发 动机输出驱动发电机,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此外,HEV在车辆的制动或减速时,通过将电 动机作为发电机使用,来对蓄电装置进行充电。另外,有效利用夜间电力的负载均衡化电源(load leveling power supply)和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lug-in HEV)最近也受到关注。负载均衡化电源是在电力消耗少、电 费便宜的夜间将电力储存到蓄电装置,而在电力消耗达到高峰的白天利用储存的电力的系 统。其目的在于,通过使电力的消耗量平滑化,来使电力的发电量为一定,从而对电力设备 的有效率的运用和设备投资的削减作出贡献。此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目的在于,利用夜间电力,在燃油效率(fuel efficiency)差的城市街道行驶时以从蓄电装置供电的EV行驶为主,在长距离行驶时进行 利用发动机和电动机的HEV行驶,由此来削减CO2的总排放量。但是,为了获得所期望的输出电压,这样的蓄电装置通过串联连接多个蓄电元件 (单电池等)而构成。在这样的蓄电元件中,如果在各个蓄电元件的蓄电电荷量不均的状态 下进行深放电,则蓄电电荷量少的蓄电元件更会被过放电,从而蓄电元件劣化使蓄电装置 整体的寿命降低。
为了抑制这样的蓄电装置的寿命劣化,已知当蓄电电荷量(SOC)发生不均时,使 用均等化方法消除蓄电电荷量的不均。作为均等化的方法,公开了比较最低电压与各蓄电 元件的端子电压,当电压差超过指定值时使其均等化(例如,参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 平8-19188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方法中,作为均等化的方法,比较最低电压与 各蓄电元件的端子电压,当电压差为指定值以上时进行均等化判断,对于具有OCV(Open CircuitVoltage 开放电压)的变化相对于SOC的变化要小的特性的蓄电元件,蓄电电荷量 不反映于电压差,因此在基于电压差的检测中,蓄电电荷量的不均的检测精度降低。图10是表示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SOC与端子电压之间的关系的 曲线图。图10的横轴表示S0C,纵轴表示二次电池的无负载时的端子电压、即0CV。如图10 的曲线GlOl所示,随着充电的深入,SOC增大,二次电池的端子电压通常也随之上升。因此,对于具有如曲线GlOl所示的性质的蓄电元件,蓄电电荷量的变化容易反映 于端子电压,因此蓄电电荷量的不均的检测精度良好。但是,在蓄电元件中存在例如图10的曲线G102所示,端子电压的变化相对于S0C、 即蓄电电荷量的变化很小,具有平坦的电压特性的蓄电元件。对于这样的端子电压的变化 相对于SOC的变化平坦的蓄电元件,由于端子电压相对于SOC的变化缓慢地变化,所以当基 于端子电压来检测SOC时,蓄电电荷量的不均的检测精度会降低。这是因为存在例如实际 的SOC为20%,但却误检测为80%的可能性。另外,如蓄电电荷量的不均的检测精度降低,则蓄电装置在发生蓄电电荷量的不 均的状态下而被充放电,在多个蓄电元件中,蓄电电荷量少的蓄电元件被过放电,而蓄电电 荷量多的蓄电元件被过充电,其结果,存在蓄电元件劣化、蓄电装置整体的寿命劣化加速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判断多个蓄电体的各蓄电量是否发生不均 衡的判断精度的不均衡判断电路、不均衡判断方法以及使用该不均衡判断电路的电源装置。本发明所涉及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包括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电压检 测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 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 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倾斜取得部;以及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与 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 均衡的不均衡判断部。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不均衡判断方法包括由电压检测部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 端子电压的步骤;由倾斜取得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 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 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步骤;以及由不均衡判 断部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与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判断所 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步骤。
如上结构的不均衡判断电路以及不均衡判断方法,通过倾斜取得部,在多个蓄电 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电压检测部检测的各端子电 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并且,通过不均 衡判断部,利用由倾斜取得部取得的电压倾斜信息,判断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 不均衡。此时,即使在使用端子电压的变化相对于蓄电量的变化要小的蓄电体的情况下,基 于电压倾斜信息判断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与背景技术那样基于从端子 电压直接换算出的SOC来判断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判断各蓄电量是否 发生了不均衡的判断精度。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不均衡判断方法的不均衡判断电 路、以及具备该不均衡判断电路的电源装置、电源系统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方框图。图2是用于说明在充电电流流入蓄电元件后、使充电电流变为零时的端子电压的 变化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压检测部的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方框图。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压检测部的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方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的、包含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 流程图。图6是表示第二预备判断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第三预备判断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最终判断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均等化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二次电池的SOC与端子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附图中标注相同 符号的结构表示相同结构,并省略其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 不均衡判断方法的不均衡判断电路、以及具备该不均衡判断电路的电源装置、电源系统的 结构的一个示例的方框图。图1所示的电源系统1具备发电装置10、电源控制装置30以及蓄电装置40。另 夕卜,由电源控制装置30和蓄电装置40构成电源装置50。电源装置50例如用作电池组件、 不间断电源装置、储存利用自然能源的发电装置或以发动机为动力源的发电装置的剩余电 力的电力调整用蓄电装置、以及负载均衡化电源等各种电源装置。另外,在电源装置50连 接有从发电装置10、蓄电装置40接受供电的负载装置20。具体而言,发电装置10例如是太阳能发电装置(太阳能电池)等利用自然能源的 发电装置、或者以发动机为动力源的发电机等。另外,电源装置50也可以采用取代发电装 置10而从商用电源接受供电的结构。蓄电装置40将N个蓄电体B1、B2、……、BN串联连接而构成。蓄电体B1、B2、……、 BN被收纳在省略了图示的盒子(box)中。此外,各个蓄电体Bi、B2、……、BN是通过将多个蓄电元件401串联地电连接而构成。作为各蓄电元件401,可以采用镍氢电池等碱性电 池、锂离子电池等有机电池、以及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等蓄 电元件。蓄电元件401例如图10的曲线G102所示,端子电压的变化相对于SOC的变化小, 具有平坦的特性。蓄电元件401采用如图2的曲线G1、G2所示,蓄电量越大、即越接近满充 电,在充电停止后达到稳定值为止的端子电压的降低量就越大的蓄电元件。具体而言,作为蓄电元件401,例如作为正极活性物质,可以采用作为橄榄石型锂 舞酸盐复合物(lithium phosphate compound having an olivine structure)白勺一个 歹[J 子的LiFePO4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另外,正极活性物质例如也可以是LixAYBzP04(A选自Me、 Fe、Mn、Co、Ni、Cu 中的至少一种,B 选自 Mg、Ca、Sr、Sc、Y、Ti、Zr、V、Nb、Cr、Mo、W、Ag、Zn、 In、Sn、Sb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Ι,Ο^Ζ^Ο. 1),更为理想的是也可 以是 LixFePO4 (0 < χ 彡 1)。采用LiFePO4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例如图10的曲线G102所示, 在较广的区域内,端子电压的变化相对于SOC的变化小而平坦。例如,作为蓄电元件401,可 以使用在SOC从10%变化至95%的情况下端子电压的变化量为0. OlV以上且不到0. 3V的 二次电池。此外,本申请的发明者们经实验发现如图2所示,采用LiFePO4作为正极活性物 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具有SOC越大,充电停止后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降低量则越大 的性质。图2是用于说明在充电电流流入蓄电元件401后、使充电电流变为零时(停止充 电时)的端子电压(OCV)的变化的说明图。曲线Gl表示在SOC为100%时停止充电的情 况,曲线G2表示在SOC为70%时停止充电的情况。图2的纵轴表示蓄电元件401的端子电 压(OCV),横轴表示从停止充电起的经过时间。此时,本申请的发明者们经实验发现关于充电停止后的端子电压的下降曲线的 倾斜、即充电停止后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降低量,如图2所示,与蓄电元件401的SOC 较小的情况(曲线G2)相比,在蓄电元件401被满充电的情况下(曲线Gl)更大。另外,蓄电体的数量、蓄电元件401的数量、连接状态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各蓄 电体也可以将多个蓄电元件401串联、并联、或者串并联混合连接而构成。此外,各蓄电体 也可以分别是一个蓄电元件401。此外,蓄电装置40的结构也不限定于上述结构。电源控制装置30例如作为车载用的ECU (Electric Control Unit)而构成。电源 控制装置30具备放电部310、不均衡判断电路350以及充放电控制电路340。此外,不均衡 判断电路350具备电压检测部320和控制部330。充放电控制电路340将例如在发电装置10生成的剩余电力或者在负载装置20发 生的再生电力充电至蓄电装置40。此外,当负载装置20的消耗电流急剧增大、或者发电装 置10的发电量降低而使负载装置20所需的电力超过发电装置10的输出时,通过充放电控 制电路340从蓄电装置40向负载装置20供给不足的电力。此外,充放电控制电路340根 据来自控制部330的控制信号,停止或许可对蓄电装置40的充电。如上,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340控制蓄电装置40的充放电,从而在通常情况下,蓄 电装置40的SOC处于大约20%至80%程度的范围内。或者,在有效利用夜间电力的负载均衡化电源或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中,蓄电装置40被充电至SOC达到100 %的状态,并在 负载装置20需要能量时进行放电。电压检测部320检测蓄电体Bi、B2、……、BN的各端子电压VI、V2、……、VN,并 将该检测值输出到控制部330。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压检测部320的结构的一个示例 的方框图。图3所示的电压检测部320例如具有模拟数字转换器321 (电压测定部)和切 换电路322 (切换部)。另外,电压测定部并不限定于模拟数字转换器,例如也可以是比较器 (comparator)等电压检测电路。切换电路322例如使用多个开关元件而构成。另外,切换电路322根据来自控制 部330的控制信号接通、断开多个开关元件,从而在蓄电体Bi、B2、……、BN的各端子电压 V1、V2、……、VN中选择任意一个,并将其输出至模拟数字转换器321。模拟数字转换器321将从切换电路322输出的电压转换成数字值并输出至控制部 330。据此,控制部330通过切换电路322依次选择端子电压VI、V2、……、VN,从而通 过模拟数字转换器321将端子电压V1、V2、……、VN转换成数字值,取得表示端子电压VI、 V2、……、VN的数据。据此,不管蓄电体的数量有多少,只需设置一个模拟数字转换器321等电压测定 部即可,因此容易实现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另外,例如图4所示,电压检测部320a也可以由分别检测各端子电压V1、V2、……、 VN的N个电压测定部323构成。此时,由于能够同时检测端子电压VI、V2、……、VN,所以 能够缩短端子电压VI、V2、……、VN的检测时间。放电部310具有N个电阻Rl、R2、......、RN和N个晶体管Ql、Q2、......、QN。并
且,电阻Rl和晶体管Ql的串联电路与蓄电体Bl并联连接,电阻R2和晶体管Q2的串联电 路与蓄电体B2并联连接,以下同样地,电阻和晶体管的串联电路与各蓄电体并联连接。晶体管Q1、Q2、……、QN根据来自控制部330的均等化放电信号SG1、SG2、……、 SGN而分别导通、截止。另外,如果晶体管Q1、Q2、……、QN导通,则与该导通的晶体管并联 连接的蓄电体经由电阻而放电。控制部330例如具有执行指定的运算处理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 t)、存储指定的控制程序的ROM (Read Only Memory)、临时存储数据的RAM (Random AccessMemory)、计时电路337、及其周边电路等。另外,控制部330例如通过执行存储在ROM中的控制程序而作为倾斜取得部331、 第一预备判断部332、第二预备判断部333、第三预备判断部334、最终判断部335以及强制 放电控制部336发挥功能。此时,第一预备判断部332、第二预备判断部333、第三预备判断 部334以及最终判断部335相当于不均衡判断部的一个示例。另外,充放电控制电路340 或负载装置20也可以包含控制部330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倾斜取得部331在蓄电装置40的充电过程中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340而使该充 电停止,并从在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电压检测部320检测出的蓄电体Bi、B2、……、 BN的端子电压取得表示该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例如每单位时间的降低量的电压倾斜信 肩、ο第一预备判断部332进行第一预备判断处理,即在充电刚一停止之后(immediatelyafter the suspension of charge)的那段时间,当由倾斜取得部331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判断值Yl时,则预备性地判断为蓄电 体B1、B2、……、BN的蓄电量发生了不均衡。第二预备判断部333进行第二预备判断处理,即在从充电停止起经过了预先设定 的设定时间β的情况下,当由倾斜取得部331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 先设定的第二判断值¥2时,预备性地判断为蓄电体附、82、……、ΒΝ的蓄电量发生了不均衡。第三预备判断部334进行第三预备判断处理,即当由倾斜取得部331取得的各电 压倾斜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ε相等时的、从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的相互间的差值 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三判断值Υ3时,预备性地判断为蓄电体Β1、Β2、……、ΒΝ的蓄电量发生 了不均衡。最终判断部335进行最终判断处理,即当第一预备判断部332、第二预备判断部 333以及第三预备判断部334全部都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时,最终判断为蓄电体 Β1、Β2、……、BN的蓄电量发生了不均衡。当由最终判断部335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时,强制放电控制部336通过放电部 310使蓄电体Bi、Β2、……、BN分别放电,直到由电压检测部320检测出的端子电压VI、 V2、……、VN分别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电压α 2以下为止,从而减小蓄电体Β1、Β2、……、 BN中的蓄电电荷量的偏差、即不均衡。计时电路337用于通过电压检测部320周期性地例如按每单位时间检测端子电压 Vl、V2、……、VN,或者计测从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接下来,对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50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至图9是表示图1所示 的电源装置50的动作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首先,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340,从发电装置 10向蓄电装置40供给充电电流,蓄电装置40的充电开始(步骤Si)。接着,根据来自控制部330的控制信号,通过切换电路322依次切换检测对象的 端子电压,由此电压检测部320检测蓄电体Bi、Β2、……、BN的各端子电压VI、V2、……、 VN(步骤S2)。另外,也可以利用电压检测部320a同时检测端子电压VI、V2、……、VN。接着,由第一预备判断部332比较端子电压VI、V2、……、VN和预先设定的基准 电压α (步骤S3)。而且,只要端子电压VI、V2、……、VN中任意一个未达到基准电压 α 1,则返回到步骤S2继续进行充电,并反复检测端子电压VI、V2、……、VN(在步骤S3为 “否”)。另一方面,当所有的端子电压V1、V2、……、VN都在基准电压α 1以上时(在步骤 S3为“是”),则转移至步骤S4,以预备性地判断蓄电量的不均衡。据此,在所有的蓄电体Β1、Β2、……、ΒΝ被充电至基准电压α 1以上之后,执行不 均衡的判断。如后所述,当由最终判断部335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时,强制放电控制部336使蓄 电体Β1、Β2、……、ΒΝ分别放电,直到端子电压分别达到目标电压α2以下为止,从而减小 不均衡。因此,通过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开始放电之前,如果蓄电体Β1、Β2、……、ΒΝ的端 子电压低于目标电压α 2,则不能通过放电来减小不均衡。但是,通过将基准电压α 预先设定为目标电压α 2以上的电压值,能够使蓄电体 Β1、Β2、……、BN的端子电压达到目标电压α 2以上,从而能够通过放电来减小不均衡。
在步骤S4,通过第一预备判断部332向充放电控制电路340输出要求停止充电 的控制信号,通过充放电控制电路340使蓄电装置40的充放电电流变为零,从而充电停止 (步骤S4)。并且,第一预备判断部332使计时电路337开始计时(步骤S5)。并且,通过计时 电路337计测从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接着,倾斜取得部331通过电压测定部323每隔指定时间、例如按每单位时间测定 端子电压V1、V2、……、VN。并且,倾斜取得部331按每单位时间将端子电压V1、V2、……、 VN的上次测定值与此次测定值之差作为电压倾斜信息的一个示例的电压变化量dV/dt而 算出(步骤S6)。此后,在执行第一、第二以及第三预备判断处理的期间内,持续执行电压变 化量dV/dt的算出。另外,电压变化量dV/dt并不限定于按每单位时间进行测定的示例,也可由倾斜 取得部331换算成每单位时间的电压变化量,还可以直接使用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作为电 压倾斜信息。以下,将端子电压VI、V2、……、VN的各电压变化量dV/dt称为电压变化量 dV(l)、dV(2)、......、dV(N)。 接着,通过第一预备判断部332将“ 1 ”代入变量η (步骤S7)。并且,通过第一预备 判断部332,比较dV(n)-dV(n+l)的绝对值、即相邻蓄电体的电压变化量dV/dt之差与第一 判断值Y 1 (步骤S8)。并且,如果dV(n)-dV(n+l)的绝对值大于第一判断值Y 1 (在步骤S8为“是”), 则判断为蓄电电荷量发生了需要矫正的程度的不均衡,从而第一判断标志FlaglON(步骤 S9),并转移至第二、第三预备判断处理。第二、第三预备判断处理并行执行。另一方面,如果dV(n)-dV(n+l)的绝对值在第一判断值Yl以下(在步骤S8为 “否”),则通过第一预备判断部332在变量η上加“ 1” (步骤S10)。接着,通过第一预备判 断部332比较变量η与蓄电体数量N (步骤S11)。并且,如果变量η小于蓄电体数量Ν(在步骤Sll为“否”),则再次转移至步骤S8, 以对下一个蓄电体进行不均衡判断。另一方面,如果变量η为蓄电体数量N以上(在步骤 Sll为“是”),由于对所有蓄电体的不均衡判断都已结束,所以转移至步骤S12。接着,在步骤S12,通过第一预备判断部332,比较计时电路337的计时值T与预先 设定的监视时间Tlim(步骤S12)。监视时间Tlim例如设定为从停止充电起到蓄电体Bi、 B2、……、BN的端子电压VI、V2、……、VN达到稳定状态为止的时间。S卩,如果在充电停止后经过了监视时间Tlim以上的时间,则端子电压VI、 V2、……、VN达到稳定状态而不再变化。这样,就不再能够基于端子电压的变化量来进行 不均衡判断。对此,如果计时值T为监视时间Tlim以上(在步骤S12为“是”),则不转移至第 二、第三预备判断处理,而是强制结束。另一方面,如果计时值T小于监视时间Tlim(在步 骤S12为“否”),则转移至第二、第三预备判断处理。接着,对第二预备判断处理进行说明。图6是表示第二预备判断处理的一个示 例的流程图。在第二预备判断处理中,首先,通过第二预备判断部333判断第一判断标志 Flagl是否已ON(步骤S21)。并且,如果第一判断标志Flagl未ON(在步骤S21为“否”), 则结束第二预备判断处理而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
另外,如果为了均等化处理而停止充电的时间变长,则会对电源系统1的使用产生障碍,因此,监视时间Tlim也可以设定为即使为了均等化处理而停止充电也不会妨碍电 源系统的使用的程度的时间。在最终判断处理中,当第一预备判断部332、第二预备判断部333以及第三预备判 断部334全部都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时,即当第一判断标志Flagl、第二判断标志 Flag2以及第三判断标志Flag3全部都ON时,最终判断部335判断为蓄电体Bl、B2、……、BN 的蓄电量发生了不均衡,由此可明确,如果第一判断标志Flagl未0N(在步骤S21为“否”), 则在该时刻,最终判断部335判断为未发生不均衡,因此省略步骤S22至S28的执行以减轻 处理负担。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判断标志FlaglON(在步骤S21为“是”),则转移至步骤S22。接着,在步骤S22,通过第二预备判断部333,比较计时电路337的计时值T与设定 时间β (步骤S22)。并且,如果计时值T为设定时间β以上(在步骤S22为“是”),则通 过第二预备判断部333将“ 1 ”代入变量η (步骤S23)。并且,通过第二预备判断部333,在计时值T在设定时间β以上时、即从充电 停止起经过了设定时间β时,基于在倾斜取得部331取得的电压变化量dV/dt,算出 dV(n)-dV(n+l)的绝对值、即相邻蓄电体的电压变化量dV/dt之差,并比较该值与第二判断 值Y 2 (步骤S24)。并且,如果dV(n)-dV(n+l)的绝对值大于第二判断值Y 2 (在步骤S24为“是”), 则判断为蓄电电荷量发生了需要矫正的程度的不均衡,从而第二判断标志Flag20N(步骤 S25),并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另一方面,如果dV(n)-dV(n+l)的绝对值在第二判断值Y 2以下(在步骤S24为 “否”),则通过第二预备判断部333在变量η上加“ 1 ”(步骤S26)。接着,通过第二预备判 断部333比较变量η与蓄电体数量N (步骤S27)。并且,如果变量η小于蓄电体数量N (在步骤S27为“否”),则再次转移至步骤S24, 以对下一个蓄电体进行不均衡判断。另一方面,如果变量η为蓄电体数量N以上(在步骤 S27为“是”),由于对所有蓄电体的不均衡判断都已结束,所以转移至步骤S28。接着,在步骤S28,通过第二预备判断部333,与步骤S12同样地比较计时电路337 的计时值T与监视时间Tlim(步骤S28)。并且,如果计时值T为监视时间Tlim以上(在步 骤S28为“是”),则不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而是强制结束。另一方面,如果计时值T小于 监视时间Tlim(在步骤S28为“否”),则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接着,对第三预备判断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第三预备判断处理的一个示例 的流程图。在第三预备判断处理中,首先,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与步骤S21同样地判断 第一判断标志Flagl是否已ON (步骤S31)。并且,如果第一判断标志Flagl未ON (在步骤 S31为“否”),则结束第三预备判断处理而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另一方面,如果第一判断标志FlaglON(在步骤S31为“是”),则转移至步骤S32。 在步骤S32,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将“ 1,,代入变量η (步骤S32)。接着,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比较在倾斜取得部331取得的最新的电压变化量 dV(n)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ε (步骤S33)。并且,如果电压变化量dV(η)为基准值ε以下 (在步骤S33为“是”),则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将此时的计时电路337的计时值T作为检测经过时间τ (η)而存储在例如RAM中(步骤S34),并转移至步骤S35。
由于电压变化量dV(n)伴随时间的经过而逐渐减少,所以检测经过时间T(n)表示 从充电停止起到电压变化量dV(η)达到基准值ε为止的经过时间。另一方面,如果电压变化量dV (η)超过基准值ε (在步骤S33为“否”),则不执行 步骤S34而转移至步骤S35。在步骤S35,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在变量η上加“1”(步骤S35)。接着,通过 第三预备判断部334比较变量η与蓄电体数量N (步骤S36)。并且,如果变量η在蓄电体数量N以下(在步骤S36为“否”),则再次转移至步 骤S33,以对下一个蓄电体取得检测经过时间T (η)。另一方面,如果变量η超过蓄电体数量 N (在步骤S36为“是”),则转移至步骤S37。接着,在步骤S37,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对所有的蓄电体确认是否存储有检 测经过时间T(η)(步骤S37)。并且,如果存在尚未存储检测经过时间Τ(η)的蓄电体(在步 骤S37为“否”),则再次返回步骤S33,继续取得检测经过时间T (η)。另一方面,如果对于 所有的蓄电体都存储有检测经过时间T (η)(在步骤S37为“是”),则转移至步骤S38。接着,在步骤S38,通过第三预备判断处理,在变量η处于1至(蓄电体数量Ν-1)的 范围时,Τ(η)-Τ(η+1)的绝对值、即相邻蓄电体的检测经过时间之差,被与第三判断值Υ3 相比较(步骤S38)。由于检测经过时间根据停止充电时的蓄电量而变化,所以各蓄电体的 蓄电量之差越大,Τ(η)-Τ(η+1)的绝对值也就越大。并且,如果T (n) -T (η+1)的绝对值大于第三判断值Y 3 (在步骤S38为“是”),则判 断为蓄电电荷量发生了需要矫正的程度的不均衡,从而第三判断标志Flag30N(步骤S39), 并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另一方面,如果T(n)-T(n+1)的绝对值在第三判断值Y 3以下(在步骤S38为 “否”),则通过第三预备判断部334,与步骤S12同样地比较计时电路337的计时值T与监视 时间Tlim(步骤S40)。并且,当计时值T为监视时间Tlim以上时(在步骤S40为“是”), 则不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而强制结束第三预备判断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计时值T小于监 视时间Tlim(在步骤S40为“否”),则转移至最终判断处理。另外,在步骤S38,各蓄电体的电压变化量dV/dt,虽然是将达到基准值ε为止的 到达时间差用相邻蓄电体间的到达时间差为例而求出,但是也可以用各蓄电体的最大到达 时间(Tmax)与最小到达时间(Tmin)之差,也可以用平均达到时间(Tave)与各蓄电体的到 达时间之差,还可以用最大和最小到达时间与平均到达时间之差。接着,对最终判断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最终判断处理的一个示 例的流程图。在最终判断处理中,首先,通过最终判断部335判断第一判断标志Flagl、第二 判断标志Flag2以及第三判断标志Flag3是否都已0N(步骤S51)。并且,在第一判断标志Flagl、第二判断标志Flag2以及第三判断标志Flag3都已 ON的情况下(在步骤S51为“是”),判断为在各蓄电体间发生了需要均等化的不均衡,均等 化标志Flag40N(步骤S52),并转移至均等化处理。另一方面,只要第一判断标志Flagl、第 二判断标志Flag2以及第三判断标志Flag3中的其中一个处于OFF时,则判断为在各蓄电 体间没有发生需要均等化的不均衡,均等化标志Flag40FF(步骤S53),转移至均等化处理。接着,对均等化处理的一个示例进行说明。图9是表示均等化处理的一个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判断均等化标志Flag4是否已ON(步骤S61)。接下来, 当判断为均等化标志Flag4已ON时(在步骤S61为“是”),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将均等化 放电信号SG1、SG2、……、SGN全部接通,从而使晶体管Q1、Q2、……、QN导通,由此开始均 等化处理(步骤S62)。
据此,只有在上述的最终判断处理中三个不同的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第二预备判 断处理以及第三预备判断处理都判断为在各蓄电体间发生了需要均等化的不均衡,均等化 标志Flag40N时,才开始步骤S62以后的均等化处理,因此能够提高不均衡判断的可靠性, 防止由于误判断而导致经常发生均等化处理的情况。在基于均等化处理的放电执行过程中,不能从发电装置10向负载装置20供电。此 夕卜,如果均等化处理的放电执行经常发生,则蓄电体会频繁放电,导致能量的损失增大或因 蓄电体的充放电循环数的增大而劣化,但是通过防止因误判断而导致经常发生均等化处理 的情况,能够降低发生这样的不良情况的可能性。另外,在上述最终判断处理中,也可以采用当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第二预备判断处 理以及第三预备判断处理之中的任意一个判断为在各蓄电体间发生了需要均等化的不均 衡时,均等化标志Flag40N的结构。此时,能够减少不均衡的漏检测。接着,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在均等化处理开始后,开始端子电压VI、V2、……、VN 的检查(步骤S63),与此同时启动计时电路337(步骤S64)。并且,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将 “1”代入变量n,从第一个蓄电体开始进行电压检查(步骤S65),判断第η个均等化放电信 号SGn是否已接通(步骤S66)。并且,如果均等化放电信号SGn断开(在步骤S66为“否”),则转移至步骤S69,另 一方面,如果均等化放电信号SGn已接通(在步骤S66为“是”),则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判 断第η个端子电压Vn是否在目标电压α 2以下(步骤S67)。并且,如果端子电压Vn超过 目标电压α 2 (在步骤S67为“否”),则转移至步骤S69,另一方面,如果端子电压Vn在目标 电压α 2以下(在步骤S67为“是”),则强制放电控制部336断开均等化放电信号SGn(使 晶体管Qn截止)而结束蓄电体Bn的放电,并保存该蓄电体编号η和结束时刻(步骤S68)。在步骤S69,强制放电控制部336在变量η上加“ 1 ”(步骤S69),并比较变量η和 蓄电体数量N (步骤S70)。并且,如果变量η在蓄电体数量N以下(在步骤S70为“否”),则转移至步骤S66, 以对下一个蓄电体进行端子电压的检查。另一方面,如果变量η超过蓄电体数量Ν(在步骤 S70为“是”),则转移至步骤S71。接着,在步骤S71,与步骤S12同样地通过强制放电控制部336比较计时电路337 的计时值T与监视时间Tlim(步骤S71)。并且,当计时值T为监视时间Tlim以上时(在 步骤S71为“是”),则强制性地结束均等化处理。另一方面,如果计时值T小于监视时间 Tlim(在步骤S71为“否”),则判断是否还有接通的均等化放电信号、即是否还有放电中的 蓄电体(步骤S72)。并且,如果还有放电中的蓄电体(在步骤S72为“是”),则反复进行步骤S65至S72 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放电中的蓄电体(在步骤S72为“否”),则结束均等化处理。以上,根据步骤Sl至S53的处理,由于不是根据以往的蓄电元件以及模块间的电 压差,而是根据作为基于与蓄电量相对应地变化的电压变化量dV/dt的多个检查方法的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第二预备判断处理以及第三预备判断处理,来判断蓄电体的蓄电量的偏 差,所以即使在使用OCV(开放电压)的变化相对于蓄电量(SOC)的变化要小的蓄电元件的 情况下,也能够提高蓄电量的不均的判断精度。另外,虽然示出了利用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第二预备判断处理以及第三预备判断处理,即充电刚一停止之后的电压变化、指定时间后的电压变化量、以及达到指定量的电压 变化量为止的时间的示例,但是也可以仅使用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第二预备判断处理以及 第三预备判断处理中的任意两个处理,当在两个处理中预备判断为蓄电量的不均衡的情况 下,最终判断为发生了蓄电量的不均衡。此外,也可以组合除第一预备判断处理、第二预备 判断处理以及第三预备判断处理以外的判断方法。此外,并不一定要具有多个预备判断部。例如也可以作为不均衡判断部具有第一 预备判断部332、第二预备判断部333以及第三预备判断部334中的任意一个,并且代替最 终判断部335,用这一个预备判断部使均等化标志Flag40N来代替使第一判断标志Flagl、 第二判断标志Flag2以及第三判断标志Flag30N。并且,在检测出蓄电量的不均衡的情况下,由于能够通过均等化处理来减小不均 衡,所以能够抑制蓄电装置40的寿命劣化。据此,容易实现电源装置50的长寿命化。另外,在判断中利用的第一判断值Y 1、第二判断值Y 2以及第三判断值γ 3也可 以使用根据蓄电装置40的蓄电量(SOC)进行了修正的值,特别优选根据蓄电装置40的蓄 电量(SOC)以及温度来进行修正的值。另外,图1所示的电源装置5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只要是具有相同功能 的结构即可。例如,控制部330可以通过安装实现上述各种处理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来实 现。此外,也可以考虑充放电控制电路340也作为控制部330发挥功能的方式。在该 方式中,控制部330可以通过在构成充放电控制电路340的微机中安装实现图5至图9所 示的各种处理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此外,蓄电装置的均等化开始判断并不限定于控制部330,也可以在从控制部330 取得蓄电元件信息,并利用充放电控制电路340或负载装置20来进行,也还可以用其他方 式进行。此外,虽然将本实施例的判断中使用的dV/dt的算出周期设定为1秒,但也可以是 任意值,也还可以是指定间隔的dV/dt值的平均值。另外,作为求出蓄电体间的电压差的方法,采用了相邻蓄电体间的差,但是也可以 采用蓄电体间的最大电压降低量与最小电压降低量之差,也可以采用平均电压降低量与各 蓄电体的电压降低量之差,还可以采用最大以及最小电压降低量与平均电压降低量之差。此外,在均等化处理中,示出了通过使用固定电阻的电阻放电,来边监视电压数据 边进行恒阻放电直到达到目标电压值为止的例子,但是也可以通过使用可变电阻调节放电 量来进行均等化处理,或者也还可以通过充电至指定电压值来进行均等化处理。此次公开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只是例示,并不是限定于此。S卩,本发明所涉及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包括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电压 检测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 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倾斜取得部;以及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 与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不 均衡的不均衡判断部。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不均衡判断方法包括由电压检测部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 端子电压的步骤;由倾斜取得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 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 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步骤;以及由不均衡判 断部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与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判断所 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不均衡的步骤。根据此结构,通过倾斜取得部,在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该充电被停止,并从在 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电压检测部检测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 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并且,通过不均衡判断部,利用由倾斜取得部取得的 电压倾斜信息,判断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此时,即使在使用端子电压的 变化相对于蓄电量的变化要小的蓄电体的情况下,基于电压倾斜信息判断多个蓄电体的蓄 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与背景技术那样基于从端子电压直接换算出的SOC来判断是否发 生了不均衡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判断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判断精度。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不均衡判断部包括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多个电 压倾斜信息,通过互不相同的判断处理来预备性地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 了不均衡的多个预备判断部;以及基于所述多个判断处理部(应为“预备判断部”)的判断 结果,最终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不均衡的最终判断部。根据此结构,通过多个预备判断部,利用由倾斜取得部按照各端子电压取得的多 个电压倾斜信息,通过互不相同的判断处理来预备性地判断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 了不均衡。并且,通过最终判断部,基于互不相同的判断处理的多个预备判断结果,最终判 断多个蓄电体中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因此,与基于一个判断处理结果来判断蓄电 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判断各蓄电量是否发生不均衡的判断精度。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当由所述倾斜取得部在 所述充电刚一停止之后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判断值 时,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根据此结构,由于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预备判断部能够基于由倾斜取得 部在充电刚一停止之后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来执行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 预备性判断,所以容易缩短判断时间。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当由所述倾斜取得部在 从所述充电停止起经过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后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 预先设定的第二判断值时,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根据此结构,由于在从充电停止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后,从各蓄电体取 得的电压倾斜信息与各蓄电体的蓄电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所以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 之一预备判断部,当由倾斜取得部从充电停止起经过了预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后取得的各电 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判断值的情况下,能够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 了不均衡。CN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 的各电压倾斜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相等时的自所述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的相互间 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三判断值时,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根据此结构,由于当由倾斜取得部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与预先设定的基准值相 等时的、从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与各蓄电体的蓄电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所以多个预备 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预备判断部在当由倾斜取得部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与预先设定的 基准值相等时的自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的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三判断值的 情况下,能够预备性地判断为产生了不均衡。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最终判断部在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全部判断为发生了 所述不均衡时,最终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根据此结构,由于在多个预备判断部全部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时,最终判断部最 终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所以能够提高不均衡判断的可靠性,防止由于误判断而引起的均 等化处理的频发。此外,所述最终判断部也可以在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预备判断 部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时,最终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根据此结构,由于在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预备判断部判断为发生了 不均衡时,最终判断部最终判断为发生了不均衡,所以能够降低发生不均衡的漏检测的可 能性。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蓄电体的充电停止后的端子电压的指定时间的降低量, 随着蓄电量的增大而增加。根据此结构,由于各蓄电体中的蓄电量之差作为充电停止后的各蓄电体的端子电 压的每指定时间的降低量之差而被获得,所以容易判断各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蓄电体是采用橄榄石型锂磷酸盐复合物作为正极活性 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采用橄榄石型锂磷酸盐复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蓄电量越 大,在充电停止时产生的端子电压的降低量就越大,因此适合作为上述蓄电体。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xAYBzP04,其中,A选自Me、Fe、Mn、C0、 Ni、Cu 中的至少一种,B 选自 Mg、Ca、Sr、Sc、Y、Ti、Zr、V、Nb、Cr、Mo、W、Ag、Zn、In、Sn、Sb 中 的至少一种,且0 < X彡1,0. 9彡Y彡1,0彡Z彡0. 1。使用LixAYBzP04 (A 选自 Me、Fe、Mn、Co、Ni、Cu 中的至少一种,B 选自 Mg、Ca、Sr、Sc、 Y、Ti、Zr、V、Nb、Cr、Mo、W、Ag、Zn、In、Sn、Sb 中的至少一种,且,0 <X彡 1,0. 9 彡 Y彡 1, O^Z^O. 1)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其蓄电量越大,在充电停止时产生的端 子电压的降低量就越大,因此适合作为上述蓄电体。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倾斜取得部当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 超过预先设定的基准电压时,进行所述倾斜信息取得处理。一般认为,在各蓄电体的蓄电量少时,不太需要减小蓄电量的不均衡。对此,当由 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超过预先设定的基准电压,被认为具有一定程度以上的蓄 电量时进行所述倾斜信息取得处理,从而能够减少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执行频度。另外,由
16于在倾斜信息取得处理中停止充电,所以当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执行频度减少时,充电停 止的机会也减少,其结果,减少了本应充电至蓄电体的电力因充电停止而未被充电,从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此外,较为理想的是,所述电压检测部具有检测所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多个 电压测定部。根据此结构,由于能够同时检测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所以容易缩短各蓄电体的 端子电压的检测时间。此外,所述电压检测部也可以具有检测所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一个电压测定 部;以及切换所述电压测定部与所述各蓄电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从而通过所述电压测定部 分别检测出所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切换部。根据此结构,由于只需设置一个电压测定部就能够检测出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 所以容易实现省空间化和低成本化。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电源装置包括上述不均衡判断电路;所述多个蓄电体;分 别使所述多个蓄电体放电的放电部;以及在通过所述不均衡判断部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 衡时,通过所述放电部使所述各蓄电体放电,直到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端子电压分 别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电压以下为止的强制放电控制部。根据此结构,如果通过上述不均衡判断电路检测到各蓄电体的蓄电量的不均衡, 则通过放电部进行放电直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分别达到目标电压以下为止,从而降低不 均衡。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本发明所涉及的蓄电装置的不均衡判断电路、使用该不均衡判断电路的电源装置 以及不均衡判断方法对于具有蓄电装置的均等化处理的电源和设备是有效的,其具有产业 上的可利用性。
权利要求
一种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检测部,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端子电压;倾斜取得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以及不均衡判断部,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与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均衡判断部包括多个预备判断部,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通过互不相同的判 断处理来预备性地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以及最终判断部,基于所述多个判断处理部的判断结果,最终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 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当由所述倾斜取得部在所述充电刚一停止之后所 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一判断值时,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 了所述不均衡。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当由所述倾斜取得部在从所述充电停止起经过预 先设定的设定时间后所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二判断值 时,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其中之一,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各电压倾斜信息与预先 设定的基准值相等时的自所述充电停止起的经过时间的相互间的差值超过预先设定的第 三判断值时,预备性地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判断部,当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全部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时,最终判断 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最终判断部,当所述多个预备判断部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 时,最终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体的充电停止后的端子电压的指定时间的降低量,随着蓄电量的增大而增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体是采用橄榄石型锂磷酸盐复合物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LixAYBzP04,其中,A选自Me、Fe、Mn、Co、Ni、Cu中的至少其中之一,B 选自 Mg、Ca、Sr、Sc、Y、Ti、Zr、V、Nb、Cr、Mo、W、Ag、Zn、In、Sn、Sb 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且,0<X≤1,0·9≤Y≤1,0≤Z≤0.1。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取得部,当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超过预先设定的基准电压 时,进行所述倾斜信息取得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部包括检测所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多个电压测定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 部包括一个电压测定部,检测所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以及切换部,切换所述电压测定部与所述各蓄电体之间的连接关系,以使通过所述电压测 定部分别检测出所述各蓄电体的端子电压。
14.一种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不均衡判断电路;所述多个蓄电体;放电部,分别使所述多个蓄电体放电;以及强制放电控制部,当所述不均衡判断部判断为发生了所述不均衡时,通过所述放电部 使所述各蓄电体放电,直到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端子电压分别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电 压以下为止。
15.一种不均衡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电压检测部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步骤;由倾斜取得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该充电处于停 止过程中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 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步骤;以及由不均衡判断部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与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 斜信息,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了不均衡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均衡判断电路,包括分别检测多个蓄电体的端子电压的电压检测部;进行在所述多个蓄电体的充电过程中停止所述充电,并从该充电处于停止过程中由所述电压检测部检测出的各端子电压分别取得表示所述各端子电压的每指定时间的变化量的电压倾斜信息的倾斜信息取得处理的倾斜取得部;以及利用所述倾斜取得部取得的与所述各端子电压相对应的多个电压倾斜信息,判断所述多个蓄电体的蓄电量是否发生不均衡的不均衡判断部。
文档编号H01M10/42GK101809802SQ200980100609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2日
发明者中嶋琢也, 谷口明宏, 饭田琢磨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